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22 07:4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2 09:00
遗传学上把一个配子具有的染色体数目,称为染色体组(a set of chromosome),用n表示。一般体细胞中有n条染色体来自父本,n条染色体来自母本,所以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2n。但是n或者2n并不代表染色体的倍数性,也就是说所有一个物种是几倍体与n无关。
这种变异可为两大种类:
(1)染色体的倍性的改变
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是以染色体组为单位的增减,称作倍数性改变,超过两个染色体组的,通称多倍体。
根据多倍体形成方式的不同,可将多倍体分为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
同源多倍体是染色体非常相似或通过生物个体因某种原因使得自身染色体组加倍而形成如苜蓿、马铃薯等。
而异源多倍体是通过两个或更多不同的远缘杂交基因组经过加倍而形成,如:小黑麦、咖啡、棉花、芸薹属植物等
异源多倍体又可以分为两类:染色体组异源多倍体:染色体组来自不同的祖先物种,相互之间没有亲缘关系。节段异源多倍体(部分异源多倍体):染色体组之间有部分的亲缘关系。
节段异源多倍体的例子有六倍体普通小麦,2n=6x=AABBDD=42=21Ⅱ
其祖先种为:栽培一粒小麦(T. monococcum) 2n=2x=AA=14=7Ⅱ斯卑尔脱山羊草(Aegilops speltoides)2n=2x=BB=14=7Ⅱ方穗山羊草(Ae. squarrosa) 2n=2x=DD=14=7Ⅱ
由于A、B、D之间有部分同源关系,在遗传功能上具有部分补偿作用。所以普通小麦是部分异源多倍体。
多倍体的形成机制主要有二种:一是未减数*配子的结合形成多倍体(已知多倍体形成的主要机制),二是合子染色体数加倍/体细胞染色体的加倍形成多倍体。
小麦的异源多倍体形成过程(粗略图,只关注图(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