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1:43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0 04:47
千字文,由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纂、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在隋唐之前,不押韵、不对仗的文字,被称为“笔”,而非“文”)。梁武帝(502—549年)命人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选取1000个不重复汉字,命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编纂成文。
全文为四字句,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千字文》语句平白如话,易诵易记,并译有英文版、法文版、拉丁文版、意大利文版,是中国影响很大的儿童启蒙读物。
关于这部书,传载之异甚多。李绰《尚书故实》载:“千字文,梁周兴嗣编次,而有王右军书者,人皆不晓其始。乃梁武教诸王书,令殷铁石于大王书中拓一千字不重者,每字片纸,杂碎无序,武帝召兴嗣谓曰:‘卿有才思,为我韵之。’兴嗣一夕编缀进上,鬓发皆白。
而赏赐甚厚。”这则材料进入传说后,演变成了如伍子胥过昭关一样的故事,周兴嗣从“鬓发皆白”变成了一夜白头,这当然是民间传说踵事增华的惯技。事实上,一夜“鬓发皆白”的可能性也不大,但这种说法的背后却真实地反映了后世接受者对《千字文》鬼斧神工成就的赞叹。
总的来说,还是史家记载较为可信。姚思廉(公元557-637年)《梁书》载云:“高祖以三桥旧宅为光宅寺,敕兴嗣与陆倕各制寺碑,及成俱奏,高祖用兴嗣所制者。自是《铜表铭》、《栅塘碣》、《北伐檄》、《次韵王羲之书千字》,并使兴嗣为文。” 这里的《次韵王羲之书千字》,便是《千字文》的前身。姚氏撰《梁书》,多参考其父姚察(公元533-606年)旧稿。史载姚察年十二岁便能属文,十三岁即经太子萧纲引于宣猷堂听讲论难,此时距周兴嗣(公元469-537年)逝世仅二十年,且其父僧垣为梁武帝礼遇甚厚,所载当有可靠来源。
那么,这里所说的《次韵王羲之书千字》究竟是谁写的呢?启功先生曾写过两篇文章专门探讨有关《千字文》的情况,大致意见是此文当为梁武帝下令撰写而成,后用王羲之写过的字集摹一卷。
武帝勅撰此文的用途如何,史书并未仔细说明,然而据《尚书故实》或韦绚(公元801-866年)《刘宾客嘉话录》的记载,当为梁武帝萧衍(公元464-549年)为诸子所编的识字课本,可见史评为“儒雅”且“笃好文章”的武帝确有识见,他深悉和谐整饬且富于韵律的诗歌形式对童蒙开化的重要意义,便令周兴嗣“韵之”,从而使这一识字课本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的类四言长诗面貌产生,并在中国文化中放射出极大的能量。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0 04:47
因为千字文历史悠久,而且还是所有人的典范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0 04:48
《千字文》语句平白如话,易诵易记,并译有英文版、法文版、拉丁文版、意大利文版,是中国影响很大的儿童启蒙读物。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0 04:48
全文为四字句,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千字文》语句平白如话,易诵易记,并译有英文版、法文版、拉丁文版、意大利文版,是中国影响很大的儿童启蒙读物。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0 04:49
全文为四字句,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千字文》语句平白如话,易诵易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