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27 14:5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31 19:16
我们不难发现现时的学生普遍都缺乏斗志,没有远大的理想,跟过去的学生能面对困难,积极应付是截然不同的。据我们的观察所得,幼儿级 (三至五岁) 的学生对得失成败并不太了解和看重;但初小级 (六至十岁) 则斗志高昂;而高小至初中级 (十岁至十四岁) 则开始缺乏斗志,逃避及害怕面对困难。这样的情况告诉我们儿童约在十岁开始遭遇到不同的挫败,以致出现“*力” 的感觉,认为许多事情都不能靠努力去完成,奋斗已变成没有意义的一回事,他们变得怕失败、怕困难,并开始退出竞争的行列。作为父母的,应帮助十岁以上的儿童恢复斗志,而三至十岁的儿童,就是父母开始培育及维持他们斗志的最好时期。就让我们从四个失去斗志的成因来探讨问题所在,然后以六个办法来帮助儿童们变得“志气高扬”。失去斗志的四个原因一、 太注重背景有些人会将他们的失败归咎于一些不利的背景因素,例如男生的数学科必定比女生优胜、学业成绩不理想就是由于没有适当指导造成等。但优秀的孩子并不会以这些不利的背景作为他们的借口,而实际上许多成功的例子都是靠他们自学并积极进取得来的。二、看重命运许多家长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将事情的成功与否跟运气与彩数拉上关系,这样的做法是很容易误导孩子,因为若孩子相信学业成绩理想与否只是跟运气有关,他们便不再愿意付出努力,所以家长们应引导孩子了解和分析失败的原因所在。三、心理障碍心理障碍就是过往的失败经验或创伤所造成的一些压力,作为家长去帮助孩子冲破这些障碍时,应避免用一些带情绪的字眼,如“骂”、“损”等,可将 “老师骂我”变成“老师不满意我”,从而鼓励孩子纠正错误并面对这些障碍。不要让孩子延续那些不愉快的经历,以致造成偏见,作为家长的切忌小看自己的孩子,我们应让孩子知道今天的失败不等于将来同样会失败。四、利用“好” 的借口很多时候人会用许多“好”的借口来辩护他们不做的事情,如牙痛不能温习,一个好的借口可以是合理的,但若不断重复使用,便会变成不合理,孩子若惯性使用这些“好”借口,又不懂得抽离,便很容易失去斗志,相反,好的孩子就不会乱用这些“好”借口。父母与孩子需要维持一种感觉的交流,父母往往因着孩子的表现感到兴奋或难过,而孩子亦尝试响应父母的爱,如努力争取好的成绩,这种交流就是家庭成长的一种力量。然而很可惜,有许多孩子在大概十二岁时已跟父母断绝这种交流,互不相干,所以父母应在孩子十岁前加强这种交流的关系,否则中断后很难再重拾,父母应运用这种关系,把以下六样事情传递给您的孩子,好让他们成为有志气、有上进心及对生命认真的一员。培养志气的六个条件一、珍惜机会我们很认同能把握机会完成事情,是最理想的,但若错过了,也不需要灰心,因只要相信机会必再来临,必定能像中国人所说“大器晚成”,一样有美好的成果。若父母只看重“结果”的话,只能为孩子造成压力,但若不断提倡机会,便会激发孩子的奋斗心并珍惜现在。二、培养自律教导儿童自律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自律就是懂得自我管理,服从性高,懂得尊重、不任性、体谅别人,并可以克服那些不情愿和不甘心的情绪,若孩子有高度的自律,他必定是奋斗型的孩子。三、好学的精神培养孩子好学的精神,引导他们对新的事物发生浓厚的兴趣,无论事情是否有趣、都要抱学习的态度,让他们知道面对挑战或困难亦不要太注重成败,若孩童学习兴趣浓厚的话,他的志气亦相对提高。四、培养动机每一个人在孩童时代已经开始有梦想,不要认为这是不切实际,因为梦想就是培养做事的动机,父母应适当的引导孩子去创造梦想,为未来多思考。五、将动机转为实践当孩子有了梦想后,父母便应引导及鼓励他们将梦想化为行为,定出目标,不断向前迈前,将梦想实践出来。六、培养责任感能为自己的说话负责任,亦是培养孩子志气的重要条件,在儿童的世界里亦深信这个道理,所以父母必须成为他们的榜样,在应允孩子的事情上要尽力完成,因为我们正传达一个负责任的讯息,以致他们也乐意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还要教导儿童珍惜别人为自己所付出的,好让他们将来也愿意成为别人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