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27 22:31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4 11:38
主要有一下这几点可以表明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第一,他们的主体性。学习是学生的自主活动,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育活动是促进学生将一定外在的教育内容和活动方式内化为他自己的智慧、才能、思想、品德的过程。同时,也是促进学生的潜能和多种发展可能性转变为现实状态的过程。如果没有学生的积极参加,教育活动不可能获得成功。随着学生的知识、能力的增长,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教学活动将逐渐让位给学习活动,学生将不再是消极的知识的接受者,而是成为他所获得的知识的最高主人。
第二,他们的具体性。不可否认,作为教育主体的人具有共性,是一个普遍意义上的人。但是在任何一个具体的教育过程中的某一个特殊个人则显然是一个非常具体的人。“他有他自己的历史,这个历史是不能和任何别人的历史混淆的。他有他自己的个性,这种个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被一个由许多因素组成的复合体所决定。这个复合体是由生物的、生理的、地理的、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和职业的因素所组成的,而这些方面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各不相同的。”在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学生都具有特殊的心理特征,有他自己的各种需要,有他个性的各个方面。因此,我们在制订教育计划、决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时必须考虑到这一点。
第三,他们的可教育性。人是一种未完成的存在。几乎所有的学者都承认,在遗传学上,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在于本能。任何动物都有完美的本能以实现自我的更新与复制,而人的本能既简单又不完全,这使人必须通过较高的能力来弥补现在的缺陷,“使人成了‘不断求新的生物’,成了虽不完美,但因此而能不断使自己完美起来的生物”。[16]也就是说,人的天生的本能匮乏并不是一种缺陷,而应被视为一种特别完美的表现,它使人成为能教育和需要教育的生物。人的可教育性原则可以支持以下两种观点:一是教育在时间、空间两个维度上的扩展,即教育在时间上不再局限于儿童年龄阶段,因为人的整个一生都在不断向更高阶段发展,而这些阶段又始终产生新的学习需要。与此同时,对教育的范围要进一步考虑,教育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而是有一个广泛得多的范围。二是教育的有限性。人的可教育性并不意味着对学生进行任意的加工和塑造,学生不是“白板”和“容器”。人的可教育性意味着人有各种发展的可能性。教育的任务不是用一种强加的外在目的规定人的发展方向,用同一种模子塑造人。教育的真正任务在于唤醒人所未意识到的一切,促使人认识到沉睡在自己天性中的各种发展可能性,为人的多方面的、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创造条件。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4 11:39
(1)学生具有可塑性。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形成时期,各方面尚未成熟,具有很大的潜力,具有“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特点。
比如:“嫩枝易弯又易直”体现的是可塑性。
(2)学生具有依赖性。学生多属未成年人,还不具备完全独立的生活能力。在家里,他们要依赖父母,入学后他们将对父母的依赖心理转移到教师身上。
比如:在学校里有问题,学生会倾向去找教师帮忙。
(3)学生具有向师性。学生入学后,会自然地亲近、信赖、尊敬甚至崇拜教师,把教师作为获取知识的智囊、解决问题的顾问、行为举止的楷模。
比如:“亲其师,信其道”体现向师性。
学生是教育对象表现在:学生明确自己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具有愿意接受教育的心理倾向;服从教师的指导,接受教师的帮助,期待从教师那里汲取营养,促进自身的身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