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保护管理规划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3:37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10:09

8. 1. 1 保护原则与目标

8. 1. 1. 1 保护原则

( 1) 整体性的保护原则。保护管理必须认真贯彻 “全面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大力发展生物资源,为国家和人类造福”的方针,严格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依法对云峰山自然保护区实行严格有效的保护管理。

( 2) 分区施策的保护原则。保护管理应实施分类保护、分区保护和分级保护,对核心区实施绝对保护,对缓冲区实施重点保护,对实验区实施一般保护,可根据资源特点和科学价值,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科学试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和多种经营。但必须以不破坏自然景观、不影响资源保护为前提。

( 3) 综合性的保护原则。保护管理除采取隔离保护、护林防火、病虫害防治、人工培育、驯养繁殖等工程保护措施外,还应该与宣传教育、社区共管等外在工程措施相结合。

( 4) 保护与恢复相结合的原则。保护管理规划既要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保护现存的珍稀物种和生态环境,又要积极创造条件,进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拯救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并对一些珍稀动植物进行人工繁殖以增加种群数量。

( 5) 全面保护与突出重点相结合的原则。限于目前的价值观、保护经费和技术力量,在强调整体性与全面性的前提下,根据重要性次序、经费、技术等具体情况有所侧重,对重点保护对象实施重点保护。

( 6) 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在全面、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利用保护区的资源优势,可适度、合理利用保护区的自然资源开展科学试验、生态旅游和多种经营活动,增强保护区的经济实力,带动周边社区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8. 1. 1. 2 保护目标

( 1) 最大限度地保护、保持云峰山自然保护区暖温带石质山地次生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完整性、原生性,使之真正成为国际和国内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基因库。

( 2) 最大限度地保护云峰山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资源免遭人为和自然因素破坏,使之成为密云县区和北京市生态安全的重要保护屏障之一。

( 3) 最大限度地保护云峰山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使之成为国内外闻名的科研活动、生态教育基地和森林生态旅游胜地。

( 4) 积极探索、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途径,促进云峰山森林生物圈恢复自然演替状态,进入良性循环轨道,达到人与自然物种的和谐共生。

8. 1. 2 保护管理措施

( 1) 完善保护管理体系和保护措施。保护区的管理部门应统筹保护区的自然保护和管理,并根据资源保护的需要建立保护管理站,实行二级管护制度,即以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为决策领导机构,保护管理站为基层管护单位,建立覆盖全区的资源保护网络系统,实施对资源的有效保护。为了取得更好的保护效果,可针对资源的特点和分布状况,设置必要的防火瞭望塔、检查站等辅助设施,建立定期巡护瞭望制度。

( 2) 发动社区群众参与自然保护事业。保护区外围地带的居民应承担自然保护的义务,保护区管理机构通过宣传教育和与当地*协调,调动群众保护自然、保护资源的积极性,尽量吸引当地群众参与保护工作,兼任联防、巡护员等职务,切实管好保护区内的动植物资源。

( 3)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实行目标责任制。保护区管理处对专职管护人员在重点保护期间实行分区划片、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定期检查监督,实行目标责任制。同时,定期对管护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和工作考核,不断提高护林管护队伍的技术业务素质与工作责任感,以适应新形势下保护区保护管理工作的需要。

( 4) 制定科学、合理和规范的管理方案。在对保护区历史、现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等状况进行全面、系统调查的基础上,组织有关人员编制保护管理计划,提出科学、合理和规范的管理实施方案,制定和颁布自然保护区管理细则。

( 5) 组织强有力的保护队伍,加强执法力度。建立自然保护区林业派出所,坚决制止和打击保护区内破坏植被、盗猎和非法收购野生动物及随意采挖珍稀植物,破坏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的各种违法行为和犯罪活动。同时,积极配合当地*门做好社区治安工作。

( 6) 做好植被恢复工作,积极扩大物种种群。通过采取有效措施,使云峰山自然保护区次生林生态系统尽快自然恢复;积极开展野生动物驯养工作,扩大种群,维持保护区内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7) 加强护林防火建设。在火险季节,在进入保护区的主要路口增设防火安全检查,对入境人员进行检查登记和宣传教育,杜绝火种进入保护区。另外,还应加强与周边社区护林防火机构的组织协调,充实完善护林防火队伍,一旦发现火情火警,立即报告并积极组织扑救。

( 8) 杜绝兴建带有污染和破坏资源或景观的生产设施。因保护需要而兴建的工程项目,必须首先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在自然保护区内不允许兴建有污染、妨碍野生动物自然活动等破坏自然资源或自然景观的生产设施和工程项目。对保护区境内或附近地区发现空气、水源、固体废弃物污染现象,并危及保护对象和环境的安全,应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工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等规定,及时责令污染部门限期进行治理并及时消除污染源; 已造成损失的,必须采取补救措施。

( 9) 加强国际、国内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类研究的国际合作,加强东北亚鸟类迁徙路线中各保护区之间的合作。开展地区联合保护交流活动,研究保护与合理利用模式。力求通过多渠道、多方式提高保护与管理水平。

8. 1. 3 保护管理区划

保护管理站作为保护区基层管理单位,是保护区常设的二级保护管理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巡护检查、护林防火、阻止游人进入核心区、查处进入保护区进行一切破坏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的活动,并对所辖范围内气象、水文、物候、生物种群变化的监测和记录。

根据保护区地形地貌、周边社区经济条件和保护工作的需要,本着有利于保护管理,有利于发挥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并兼顾经济效益的原则,在保护区内的古石峪、边庄子、学艺厂建立 3 个保护管理站。

8. 1. 4 保护工程规划

8. 1. 4. 1 保护管理站建设

规划新建保护管理站3个,由保护区管理局处统一管辖。

( 1) 古石峪保护管理站: 主要负责核心区和缓冲区的管护,占地面积约 1930 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为 420 平方米,包括办公用房 120 平方米、职工宿舍 180 平方米、食堂 50 平方米、工( 器) 具与扑火设备仓库 50 平方米,厕所 20 平方米,均采用砖混结构。同时,配备巡护防火指挥车 1 辆、巡护摩托 4 辆、照相机1 架、罗盘仪1 台和海拔仪1 台,以及相配套的巡护、防火器材与装备。

( 2) 边庄子保护管理站: 建筑面积规划为 310 平方米,包括办公用房 100 平方米、职工宿舍100 平方米、食堂40 平方米、工 ( 器) 具与扑火设备仓库 50 平方米,厕所 20 平方米,均采用砖混结构。配备巡护防火指挥车 1 辆、巡护摩托 4 辆,照相机1 架、罗盘仪1 台和海拔仪1 台,以及相配套的巡护、防火器材与装备。

( 3) 学艺厂保护管理站: 规划建筑面积为 420 平方米,包括办公用房120 平方米、职工宿舍180 平方米、食堂50 平方米、工 ( 器) 具与扑火设备仓库 50 平方米,厕所 20 平方米,均采用砖混结构。同时,配备巡护防火指挥车 1 辆、巡护摩托 4 辆、照相机1 架、罗盘仪1 台和海拔仪1 台,以及巡护、防火器材与装备。

8. 1. 4. 2 界碑、界桩和标牌建设

为明确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范围和功能分区界限,需设置必要的界桩、界碑和标牌,确认保护区范围,强化保护力度。

( 1) 界碑、界桩设置。设置在自然保护区边界和功能分区界线上,起到辨别位置和表达信息等作用。由于界碑较界桩更为醒目,一般设在交通要道口、重要分界点、人为活动频繁的界线上,其余界线上均设置界桩。云峰山自然保护区周界长度60 多千米。界桩按每 500 ~ 1000 米设置一个,即以自然地形为界时,每 1000 米设置 1 个界桩; 非自然地形为界时,每 500 米设置 1 个界桩; 在人口密度较大区域或界限转折点较多的地段,根据实际情况加设界桩。在交通路口、重要分界点、人们活动频繁处设置界碑。合计设立界桩 100 个,设置界碑 10 块。

本次规划的功能分区界线长 30 千米,按每 1000 米设置一个功能分区界桩,在非自然地形为界的地段和转向处适当加密,以明显标示保护区功能分区界线,合计设置功能区界桩 40 个。

界桩为钢筋水泥结构,规格为 160 厘米 × 15 厘米 × 15 厘米,埋入地下 50 厘米,桩基用 C15 砼浇筑,基坑深 60 厘米,直径 40 厘米; 正面上部铸 “云峰山自然保护区界”,或 “核心区界”、 “缓冲区界”、 “实验区界”; 背面上部铸 “桩号”和“设立时间”。界碑为切割石板或钢筋砼结构,规格为 160 厘米× 40 厘米 × 15 厘米,埋入地下 50 厘米,碑基用 C15 砼浇筑,基坑为 90 厘米 ×50 厘米 × 60 厘米; 界碑正面上刻 “云峰山自然保护区界”。

( 2) *性标牌。*性标牌也是一种宣传性标牌,主要是告示规定、规则,宣传规章制度,提示人们注意事项等。规划在保护区周边人们活动频繁区域、交通要道口、保护管理站邻近等地设置*性标牌,共需设置 30 块。*性标牌为钢筋结构,长 180 厘米,宽 120 厘米,支柱边长 10 厘米,支柱间距140 厘米,桩柱埋深及桩基浇筑同区界桩; 正面上写 “云峰山自然保护区”,并绘制保护区略图,表明牌位; 背面上写有关保护区基本情况简介及有关保护的注意事项等。

8. 1. 4. 3 巡护哨卡、巡护点及巡护道路建设

( 1) 巡护哨卡 ( 护林防火检查站) 。是保护管理站下设的巡护管理单元,在高火险季节对进入保护区的人员进行盘查、登记与宣传,以达到控制火灾隐患或*其他人员非法进入保护区。拟在保护区周边主要交通要道设置 4 个巡护哨卡,分别位于古石峪、半城子、学艺厂和边庄子。前 2 个巡护哨卡属古石峪保护管理站管辖,其他两个则分别由学艺厂和边庄子保护管理站管辖。

( 2) 巡护道路。巡护道路是保护区管理人员执行巡护任务,保护林区自然资源,护林防火及科学考察的主要通道。其设立的基本原则是: 合理布局,能够形成完整的野外巡护监测网络,不仅便于巡护,而且有助于规范基层保护站的日常巡护工作。保护区境内现有多条山区小路,宽度一般在 1 ~2 米,可作为防火道路,总长约126 千米。巡护道路可结合现有防火道进行建设,根据地形特点共规划 6 条巡护道路。在巡护道路建设中,规划对部分巡护道路的部分地段进行重点整修,开拓路面,清理灌丛,以便通常连接,保障安全巡护,合计整修长度15 千米。

8. 1. 4. 4 森林防火建设

坚持 “预防为主,积极扑灭”的方针,做到扑早、扑小、扑了,将森林火灾造成的损失减到最低程度。鉴于保护边界线长达 60 多千米,周边社区人口密度大,社会经济较为活跃的情况,依据北京市护林防火指挥部有关规定,对森林防火建设规划如下:

( 1) 森林防火自动监测系统。由于保护区高差较大,地形复杂,给人工防火监测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规划将现代化、高科技监测手段作为对森林火灾人工防火监测的有效补充。该系统包括前端监视器、信号传输设备、信号中继设备和主控中心等部分。规划在古石峪、半城子水库、边城子村、云峰山瞭望塔各安装 1 部前端监视器和 1 套信号传输设备,古石峪增设信号中继设备 1 套。主控中心设置在保护区管理处,安排值班人员通过信号接收设备 24 小时对监视区域进行监控。

( 2) 防火瞭望塔。规划在保护区古石峪制高点、半城子新建防火瞭望塔 2 座。在此建塔有助于瞭望塔南北照应,构成保护区森林防火瞭望监测系统,监测面积几乎覆盖整个保护区。瞭望塔为砖混结构,塔高 8 米,分上下两层,内设观测人员生活用房和楼梯。配备高倍望远镜 1 部和通信设备。

( 3) 扑火队。根据国家森林防火有关规定,保护区应成立30 人的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实行准军事化管理,防火期间队员集中居住,严格执行值班、作息制度,定期进行扑火技能培训和扑救演习,以提高扑火队伍的业务素质。非防火期保留 1/3的骨干。新建职工宿舍与扑火队营房 1200 平方米,同时配备扑火运兵车 1 辆、高倍望远镜 5 架、风力灭火机 30 台、灭火水*30 支、轻型油锯 4 台、割灌机 4 台、手提水泵 4 台、储水袋 4吨、GPS 定位仪 3 部、扑火装备 60 套。

( 4) 扑火指挥、决策系统建设。在保护区管理处设立森林防火指挥部及护林防火办公室,配备有关的图纸、通讯工具、办公设施等,并与自动监测主控中心、图像处理设备、地理信息系统、资源数据库等有机结合,构成林火扑救指挥与决策中心。

8. 1. 4. 5 森林病虫害防治

坚持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以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确保区内栖息的野生动物不受威胁。森林病虫害防治以保护管理站为单位,设立多个病虫害监测点,定期对病虫害的种类、发生面积、危害程度等情况进行监测,便于早发现、早防治; 并成立负责病虫害与鼠害防治的专业队伍,配备喷药车 1 辆、喷雾器 8 台、病虫害监测设备 1 套。

8. 1. 4. 6 植被恢复工程

为了提高保护区内森林质量,形成强壮的森林生态系统,在对现有林地全面实行封育管护的前提下,通过人工造林辅助措施,逐步恢复和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规划在古石峪和半城子南北两侧的山坡中下部,恢复森林 100 公顷,造林树种选择油松、侧柏、栓皮栋、山杏、山桃、黄柏等乡土树种。

8. 1. 4. 7 野生动物保护工程

为了保护野生动物尤其是鸟类资源,使其种群数量不断增加,规划在管理处驻地新建鸟类救助中心,以便暂时接纳个人养鸟、伤鸟、病鸟以及国家机关查处的非法捕猎鸟等,通过抢救、散养,最终放归自然。中心建筑面积规划为 200 平方米,包括办公用房100 平方米、医疗抢救室100 平方米,采用砖混结构; 建设室*笼 3000 平方米,采用钢管与金属网结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10:09

8. 1. 1 保护原则与目标

8. 1. 1. 1 保护原则

( 1) 整体性的保护原则。保护管理必须认真贯彻 “全面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大力发展生物资源,为国家和人类造福”的方针,严格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依法对云峰山自然保护区实行严格有效的保护管理。

( 2) 分区施策的保护原则。保护管理应实施分类保护、分区保护和分级保护,对核心区实施绝对保护,对缓冲区实施重点保护,对实验区实施一般保护,可根据资源特点和科学价值,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科学试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和多种经营。但必须以不破坏自然景观、不影响资源保护为前提。

( 3) 综合性的保护原则。保护管理除采取隔离保护、护林防火、病虫害防治、人工培育、驯养繁殖等工程保护措施外,还应该与宣传教育、社区共管等外在工程措施相结合。

( 4) 保护与恢复相结合的原则。保护管理规划既要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保护现存的珍稀物种和生态环境,又要积极创造条件,进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拯救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并对一些珍稀动植物进行人工繁殖以增加种群数量。

( 5) 全面保护与突出重点相结合的原则。限于目前的价值观、保护经费和技术力量,在强调整体性与全面性的前提下,根据重要性次序、经费、技术等具体情况有所侧重,对重点保护对象实施重点保护。

( 6) 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在全面、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利用保护区的资源优势,可适度、合理利用保护区的自然资源开展科学试验、生态旅游和多种经营活动,增强保护区的经济实力,带动周边社区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8. 1. 1. 2 保护目标

( 1) 最大限度地保护、保持云峰山自然保护区暖温带石质山地次生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完整性、原生性,使之真正成为国际和国内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基因库。

( 2) 最大限度地保护云峰山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资源免遭人为和自然因素破坏,使之成为密云县区和北京市生态安全的重要保护屏障之一。

( 3) 最大限度地保护云峰山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使之成为国内外闻名的科研活动、生态教育基地和森林生态旅游胜地。

( 4) 积极探索、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途径,促进云峰山森林生物圈恢复自然演替状态,进入良性循环轨道,达到人与自然物种的和谐共生。

8. 1. 2 保护管理措施

( 1) 完善保护管理体系和保护措施。保护区的管理部门应统筹保护区的自然保护和管理,并根据资源保护的需要建立保护管理站,实行二级管护制度,即以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为决策领导机构,保护管理站为基层管护单位,建立覆盖全区的资源保护网络系统,实施对资源的有效保护。为了取得更好的保护效果,可针对资源的特点和分布状况,设置必要的防火瞭望塔、检查站等辅助设施,建立定期巡护瞭望制度。

( 2) 发动社区群众参与自然保护事业。保护区外围地带的居民应承担自然保护的义务,保护区管理机构通过宣传教育和与当地*协调,调动群众保护自然、保护资源的积极性,尽量吸引当地群众参与保护工作,兼任联防、巡护员等职务,切实管好保护区内的动植物资源。

( 3)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实行目标责任制。保护区管理处对专职管护人员在重点保护期间实行分区划片、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定期检查监督,实行目标责任制。同时,定期对管护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和工作考核,不断提高护林管护队伍的技术业务素质与工作责任感,以适应新形势下保护区保护管理工作的需要。

( 4) 制定科学、合理和规范的管理方案。在对保护区历史、现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等状况进行全面、系统调查的基础上,组织有关人员编制保护管理计划,提出科学、合理和规范的管理实施方案,制定和颁布自然保护区管理细则。

( 5) 组织强有力的保护队伍,加强执法力度。建立自然保护区林业派出所,坚决制止和打击保护区内破坏植被、盗猎和非法收购野生动物及随意采挖珍稀植物,破坏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的各种违法行为和犯罪活动。同时,积极配合当地*门做好社区治安工作。

( 6) 做好植被恢复工作,积极扩大物种种群。通过采取有效措施,使云峰山自然保护区次生林生态系统尽快自然恢复;积极开展野生动物驯养工作,扩大种群,维持保护区内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7) 加强护林防火建设。在火险季节,在进入保护区的主要路口增设防火安全检查,对入境人员进行检查登记和宣传教育,杜绝火种进入保护区。另外,还应加强与周边社区护林防火机构的组织协调,充实完善护林防火队伍,一旦发现火情火警,立即报告并积极组织扑救。

( 8) 杜绝兴建带有污染和破坏资源或景观的生产设施。因保护需要而兴建的工程项目,必须首先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在自然保护区内不允许兴建有污染、妨碍野生动物自然活动等破坏自然资源或自然景观的生产设施和工程项目。对保护区境内或附近地区发现空气、水源、固体废弃物污染现象,并危及保护对象和环境的安全,应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工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等规定,及时责令污染部门限期进行治理并及时消除污染源; 已造成损失的,必须采取补救措施。

( 9) 加强国际、国内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类研究的国际合作,加强东北亚鸟类迁徙路线中各保护区之间的合作。开展地区联合保护交流活动,研究保护与合理利用模式。力求通过多渠道、多方式提高保护与管理水平。

8. 1. 3 保护管理区划

保护管理站作为保护区基层管理单位,是保护区常设的二级保护管理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巡护检查、护林防火、阻止游人进入核心区、查处进入保护区进行一切破坏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的活动,并对所辖范围内气象、水文、物候、生物种群变化的监测和记录。

根据保护区地形地貌、周边社区经济条件和保护工作的需要,本着有利于保护管理,有利于发挥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并兼顾经济效益的原则,在保护区内的古石峪、边庄子、学艺厂建立 3 个保护管理站。

8. 1. 4 保护工程规划

8. 1. 4. 1 保护管理站建设

规划新建保护管理站3个,由保护区管理局处统一管辖。

( 1) 古石峪保护管理站: 主要负责核心区和缓冲区的管护,占地面积约 1930 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为 420 平方米,包括办公用房 120 平方米、职工宿舍 180 平方米、食堂 50 平方米、工( 器) 具与扑火设备仓库 50 平方米,厕所 20 平方米,均采用砖混结构。同时,配备巡护防火指挥车 1 辆、巡护摩托 4 辆、照相机1 架、罗盘仪1 台和海拔仪1 台,以及相配套的巡护、防火器材与装备。

( 2) 边庄子保护管理站: 建筑面积规划为 310 平方米,包括办公用房 100 平方米、职工宿舍100 平方米、食堂40 平方米、工 ( 器) 具与扑火设备仓库 50 平方米,厕所 20 平方米,均采用砖混结构。配备巡护防火指挥车 1 辆、巡护摩托 4 辆,照相机1 架、罗盘仪1 台和海拔仪1 台,以及相配套的巡护、防火器材与装备。

( 3) 学艺厂保护管理站: 规划建筑面积为 420 平方米,包括办公用房120 平方米、职工宿舍180 平方米、食堂50 平方米、工 ( 器) 具与扑火设备仓库 50 平方米,厕所 20 平方米,均采用砖混结构。同时,配备巡护防火指挥车 1 辆、巡护摩托 4 辆、照相机1 架、罗盘仪1 台和海拔仪1 台,以及巡护、防火器材与装备。

8. 1. 4. 2 界碑、界桩和标牌建设

为明确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范围和功能分区界限,需设置必要的界桩、界碑和标牌,确认保护区范围,强化保护力度。

( 1) 界碑、界桩设置。设置在自然保护区边界和功能分区界线上,起到辨别位置和表达信息等作用。由于界碑较界桩更为醒目,一般设在交通要道口、重要分界点、人为活动频繁的界线上,其余界线上均设置界桩。云峰山自然保护区周界长度60 多千米。界桩按每 500 ~ 1000 米设置一个,即以自然地形为界时,每 1000 米设置 1 个界桩; 非自然地形为界时,每 500 米设置 1 个界桩; 在人口密度较大区域或界限转折点较多的地段,根据实际情况加设界桩。在交通路口、重要分界点、人们活动频繁处设置界碑。合计设立界桩 100 个,设置界碑 10 块。

本次规划的功能分区界线长 30 千米,按每 1000 米设置一个功能分区界桩,在非自然地形为界的地段和转向处适当加密,以明显标示保护区功能分区界线,合计设置功能区界桩 40 个。

界桩为钢筋水泥结构,规格为 160 厘米 × 15 厘米 × 15 厘米,埋入地下 50 厘米,桩基用 C15 砼浇筑,基坑深 60 厘米,直径 40 厘米; 正面上部铸 “云峰山自然保护区界”,或 “核心区界”、 “缓冲区界”、 “实验区界”; 背面上部铸 “桩号”和“设立时间”。界碑为切割石板或钢筋砼结构,规格为 160 厘米× 40 厘米 × 15 厘米,埋入地下 50 厘米,碑基用 C15 砼浇筑,基坑为 90 厘米 ×50 厘米 × 60 厘米; 界碑正面上刻 “云峰山自然保护区界”。

( 2) *性标牌。*性标牌也是一种宣传性标牌,主要是告示规定、规则,宣传规章制度,提示人们注意事项等。规划在保护区周边人们活动频繁区域、交通要道口、保护管理站邻近等地设置*性标牌,共需设置 30 块。*性标牌为钢筋结构,长 180 厘米,宽 120 厘米,支柱边长 10 厘米,支柱间距140 厘米,桩柱埋深及桩基浇筑同区界桩; 正面上写 “云峰山自然保护区”,并绘制保护区略图,表明牌位; 背面上写有关保护区基本情况简介及有关保护的注意事项等。

8. 1. 4. 3 巡护哨卡、巡护点及巡护道路建设

( 1) 巡护哨卡 ( 护林防火检查站) 。是保护管理站下设的巡护管理单元,在高火险季节对进入保护区的人员进行盘查、登记与宣传,以达到控制火灾隐患或*其他人员非法进入保护区。拟在保护区周边主要交通要道设置 4 个巡护哨卡,分别位于古石峪、半城子、学艺厂和边庄子。前 2 个巡护哨卡属古石峪保护管理站管辖,其他两个则分别由学艺厂和边庄子保护管理站管辖。

( 2) 巡护道路。巡护道路是保护区管理人员执行巡护任务,保护林区自然资源,护林防火及科学考察的主要通道。其设立的基本原则是: 合理布局,能够形成完整的野外巡护监测网络,不仅便于巡护,而且有助于规范基层保护站的日常巡护工作。保护区境内现有多条山区小路,宽度一般在 1 ~2 米,可作为防火道路,总长约126 千米。巡护道路可结合现有防火道进行建设,根据地形特点共规划 6 条巡护道路。在巡护道路建设中,规划对部分巡护道路的部分地段进行重点整修,开拓路面,清理灌丛,以便通常连接,保障安全巡护,合计整修长度15 千米。

8. 1. 4. 4 森林防火建设

坚持 “预防为主,积极扑灭”的方针,做到扑早、扑小、扑了,将森林火灾造成的损失减到最低程度。鉴于保护边界线长达 60 多千米,周边社区人口密度大,社会经济较为活跃的情况,依据北京市护林防火指挥部有关规定,对森林防火建设规划如下:

( 1) 森林防火自动监测系统。由于保护区高差较大,地形复杂,给人工防火监测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规划将现代化、高科技监测手段作为对森林火灾人工防火监测的有效补充。该系统包括前端监视器、信号传输设备、信号中继设备和主控中心等部分。规划在古石峪、半城子水库、边城子村、云峰山瞭望塔各安装 1 部前端监视器和 1 套信号传输设备,古石峪增设信号中继设备 1 套。主控中心设置在保护区管理处,安排值班人员通过信号接收设备 24 小时对监视区域进行监控。

( 2) 防火瞭望塔。规划在保护区古石峪制高点、半城子新建防火瞭望塔 2 座。在此建塔有助于瞭望塔南北照应,构成保护区森林防火瞭望监测系统,监测面积几乎覆盖整个保护区。瞭望塔为砖混结构,塔高 8 米,分上下两层,内设观测人员生活用房和楼梯。配备高倍望远镜 1 部和通信设备。

( 3) 扑火队。根据国家森林防火有关规定,保护区应成立30 人的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实行准军事化管理,防火期间队员集中居住,严格执行值班、作息制度,定期进行扑火技能培训和扑救演习,以提高扑火队伍的业务素质。非防火期保留 1/3的骨干。新建职工宿舍与扑火队营房 1200 平方米,同时配备扑火运兵车 1 辆、高倍望远镜 5 架、风力灭火机 30 台、灭火水*30 支、轻型油锯 4 台、割灌机 4 台、手提水泵 4 台、储水袋 4吨、GPS 定位仪 3 部、扑火装备 60 套。

( 4) 扑火指挥、决策系统建设。在保护区管理处设立森林防火指挥部及护林防火办公室,配备有关的图纸、通讯工具、办公设施等,并与自动监测主控中心、图像处理设备、地理信息系统、资源数据库等有机结合,构成林火扑救指挥与决策中心。

8. 1. 4. 5 森林病虫害防治

坚持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以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确保区内栖息的野生动物不受威胁。森林病虫害防治以保护管理站为单位,设立多个病虫害监测点,定期对病虫害的种类、发生面积、危害程度等情况进行监测,便于早发现、早防治; 并成立负责病虫害与鼠害防治的专业队伍,配备喷药车 1 辆、喷雾器 8 台、病虫害监测设备 1 套。

8. 1. 4. 6 植被恢复工程

为了提高保护区内森林质量,形成强壮的森林生态系统,在对现有林地全面实行封育管护的前提下,通过人工造林辅助措施,逐步恢复和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规划在古石峪和半城子南北两侧的山坡中下部,恢复森林 100 公顷,造林树种选择油松、侧柏、栓皮栋、山杏、山桃、黄柏等乡土树种。

8. 1. 4. 7 野生动物保护工程

为了保护野生动物尤其是鸟类资源,使其种群数量不断增加,规划在管理处驻地新建鸟类救助中心,以便暂时接纳个人养鸟、伤鸟、病鸟以及国家机关查处的非法捕猎鸟等,通过抢救、散养,最终放归自然。中心建筑面积规划为 200 平方米,包括办公用房100 平方米、医疗抢救室100 平方米,采用砖混结构; 建设室*笼 3000 平方米,采用钢管与金属网结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10:09

8. 1. 1 保护原则与目标

8. 1. 1. 1 保护原则

( 1) 整体性的保护原则。保护管理必须认真贯彻 “全面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大力发展生物资源,为国家和人类造福”的方针,严格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依法对云峰山自然保护区实行严格有效的保护管理。

( 2) 分区施策的保护原则。保护管理应实施分类保护、分区保护和分级保护,对核心区实施绝对保护,对缓冲区实施重点保护,对实验区实施一般保护,可根据资源特点和科学价值,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科学试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和多种经营。但必须以不破坏自然景观、不影响资源保护为前提。

( 3) 综合性的保护原则。保护管理除采取隔离保护、护林防火、病虫害防治、人工培育、驯养繁殖等工程保护措施外,还应该与宣传教育、社区共管等外在工程措施相结合。

( 4) 保护与恢复相结合的原则。保护管理规划既要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保护现存的珍稀物种和生态环境,又要积极创造条件,进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拯救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并对一些珍稀动植物进行人工繁殖以增加种群数量。

( 5) 全面保护与突出重点相结合的原则。限于目前的价值观、保护经费和技术力量,在强调整体性与全面性的前提下,根据重要性次序、经费、技术等具体情况有所侧重,对重点保护对象实施重点保护。

( 6) 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在全面、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利用保护区的资源优势,可适度、合理利用保护区的自然资源开展科学试验、生态旅游和多种经营活动,增强保护区的经济实力,带动周边社区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8. 1. 1. 2 保护目标

( 1) 最大限度地保护、保持云峰山自然保护区暖温带石质山地次生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完整性、原生性,使之真正成为国际和国内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基因库。

( 2) 最大限度地保护云峰山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资源免遭人为和自然因素破坏,使之成为密云县区和北京市生态安全的重要保护屏障之一。

( 3) 最大限度地保护云峰山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使之成为国内外闻名的科研活动、生态教育基地和森林生态旅游胜地。

( 4) 积极探索、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途径,促进云峰山森林生物圈恢复自然演替状态,进入良性循环轨道,达到人与自然物种的和谐共生。

8. 1. 2 保护管理措施

( 1) 完善保护管理体系和保护措施。保护区的管理部门应统筹保护区的自然保护和管理,并根据资源保护的需要建立保护管理站,实行二级管护制度,即以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为决策领导机构,保护管理站为基层管护单位,建立覆盖全区的资源保护网络系统,实施对资源的有效保护。为了取得更好的保护效果,可针对资源的特点和分布状况,设置必要的防火瞭望塔、检查站等辅助设施,建立定期巡护瞭望制度。

( 2) 发动社区群众参与自然保护事业。保护区外围地带的居民应承担自然保护的义务,保护区管理机构通过宣传教育和与当地*协调,调动群众保护自然、保护资源的积极性,尽量吸引当地群众参与保护工作,兼任联防、巡护员等职务,切实管好保护区内的动植物资源。

( 3)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实行目标责任制。保护区管理处对专职管护人员在重点保护期间实行分区划片、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定期检查监督,实行目标责任制。同时,定期对管护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和工作考核,不断提高护林管护队伍的技术业务素质与工作责任感,以适应新形势下保护区保护管理工作的需要。

( 4) 制定科学、合理和规范的管理方案。在对保护区历史、现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等状况进行全面、系统调查的基础上,组织有关人员编制保护管理计划,提出科学、合理和规范的管理实施方案,制定和颁布自然保护区管理细则。

( 5) 组织强有力的保护队伍,加强执法力度。建立自然保护区林业派出所,坚决制止和打击保护区内破坏植被、盗猎和非法收购野生动物及随意采挖珍稀植物,破坏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的各种违法行为和犯罪活动。同时,积极配合当地*门做好社区治安工作。

( 6) 做好植被恢复工作,积极扩大物种种群。通过采取有效措施,使云峰山自然保护区次生林生态系统尽快自然恢复;积极开展野生动物驯养工作,扩大种群,维持保护区内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7) 加强护林防火建设。在火险季节,在进入保护区的主要路口增设防火安全检查,对入境人员进行检查登记和宣传教育,杜绝火种进入保护区。另外,还应加强与周边社区护林防火机构的组织协调,充实完善护林防火队伍,一旦发现火情火警,立即报告并积极组织扑救。

( 8) 杜绝兴建带有污染和破坏资源或景观的生产设施。因保护需要而兴建的工程项目,必须首先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在自然保护区内不允许兴建有污染、妨碍野生动物自然活动等破坏自然资源或自然景观的生产设施和工程项目。对保护区境内或附近地区发现空气、水源、固体废弃物污染现象,并危及保护对象和环境的安全,应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工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等规定,及时责令污染部门限期进行治理并及时消除污染源; 已造成损失的,必须采取补救措施。

( 9) 加强国际、国内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类研究的国际合作,加强东北亚鸟类迁徙路线中各保护区之间的合作。开展地区联合保护交流活动,研究保护与合理利用模式。力求通过多渠道、多方式提高保护与管理水平。

8. 1. 3 保护管理区划

保护管理站作为保护区基层管理单位,是保护区常设的二级保护管理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巡护检查、护林防火、阻止游人进入核心区、查处进入保护区进行一切破坏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的活动,并对所辖范围内气象、水文、物候、生物种群变化的监测和记录。

根据保护区地形地貌、周边社区经济条件和保护工作的需要,本着有利于保护管理,有利于发挥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并兼顾经济效益的原则,在保护区内的古石峪、边庄子、学艺厂建立 3 个保护管理站。

8. 1. 4 保护工程规划

8. 1. 4. 1 保护管理站建设

规划新建保护管理站3个,由保护区管理局处统一管辖。

( 1) 古石峪保护管理站: 主要负责核心区和缓冲区的管护,占地面积约 1930 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为 420 平方米,包括办公用房 120 平方米、职工宿舍 180 平方米、食堂 50 平方米、工( 器) 具与扑火设备仓库 50 平方米,厕所 20 平方米,均采用砖混结构。同时,配备巡护防火指挥车 1 辆、巡护摩托 4 辆、照相机1 架、罗盘仪1 台和海拔仪1 台,以及相配套的巡护、防火器材与装备。

( 2) 边庄子保护管理站: 建筑面积规划为 310 平方米,包括办公用房 100 平方米、职工宿舍100 平方米、食堂40 平方米、工 ( 器) 具与扑火设备仓库 50 平方米,厕所 20 平方米,均采用砖混结构。配备巡护防火指挥车 1 辆、巡护摩托 4 辆,照相机1 架、罗盘仪1 台和海拔仪1 台,以及相配套的巡护、防火器材与装备。

( 3) 学艺厂保护管理站: 规划建筑面积为 420 平方米,包括办公用房120 平方米、职工宿舍180 平方米、食堂50 平方米、工 ( 器) 具与扑火设备仓库 50 平方米,厕所 20 平方米,均采用砖混结构。同时,配备巡护防火指挥车 1 辆、巡护摩托 4 辆、照相机1 架、罗盘仪1 台和海拔仪1 台,以及巡护、防火器材与装备。

8. 1. 4. 2 界碑、界桩和标牌建设

为明确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范围和功能分区界限,需设置必要的界桩、界碑和标牌,确认保护区范围,强化保护力度。

( 1) 界碑、界桩设置。设置在自然保护区边界和功能分区界线上,起到辨别位置和表达信息等作用。由于界碑较界桩更为醒目,一般设在交通要道口、重要分界点、人为活动频繁的界线上,其余界线上均设置界桩。云峰山自然保护区周界长度60 多千米。界桩按每 500 ~ 1000 米设置一个,即以自然地形为界时,每 1000 米设置 1 个界桩; 非自然地形为界时,每 500 米设置 1 个界桩; 在人口密度较大区域或界限转折点较多的地段,根据实际情况加设界桩。在交通路口、重要分界点、人们活动频繁处设置界碑。合计设立界桩 100 个,设置界碑 10 块。

本次规划的功能分区界线长 30 千米,按每 1000 米设置一个功能分区界桩,在非自然地形为界的地段和转向处适当加密,以明显标示保护区功能分区界线,合计设置功能区界桩 40 个。

界桩为钢筋水泥结构,规格为 160 厘米 × 15 厘米 × 15 厘米,埋入地下 50 厘米,桩基用 C15 砼浇筑,基坑深 60 厘米,直径 40 厘米; 正面上部铸 “云峰山自然保护区界”,或 “核心区界”、 “缓冲区界”、 “实验区界”; 背面上部铸 “桩号”和“设立时间”。界碑为切割石板或钢筋砼结构,规格为 160 厘米× 40 厘米 × 15 厘米,埋入地下 50 厘米,碑基用 C15 砼浇筑,基坑为 90 厘米 ×50 厘米 × 60 厘米; 界碑正面上刻 “云峰山自然保护区界”。

( 2) *性标牌。*性标牌也是一种宣传性标牌,主要是告示规定、规则,宣传规章制度,提示人们注意事项等。规划在保护区周边人们活动频繁区域、交通要道口、保护管理站邻近等地设置*性标牌,共需设置 30 块。*性标牌为钢筋结构,长 180 厘米,宽 120 厘米,支柱边长 10 厘米,支柱间距140 厘米,桩柱埋深及桩基浇筑同区界桩; 正面上写 “云峰山自然保护区”,并绘制保护区略图,表明牌位; 背面上写有关保护区基本情况简介及有关保护的注意事项等。

8. 1. 4. 3 巡护哨卡、巡护点及巡护道路建设

( 1) 巡护哨卡 ( 护林防火检查站) 。是保护管理站下设的巡护管理单元,在高火险季节对进入保护区的人员进行盘查、登记与宣传,以达到控制火灾隐患或*其他人员非法进入保护区。拟在保护区周边主要交通要道设置 4 个巡护哨卡,分别位于古石峪、半城子、学艺厂和边庄子。前 2 个巡护哨卡属古石峪保护管理站管辖,其他两个则分别由学艺厂和边庄子保护管理站管辖。

( 2) 巡护道路。巡护道路是保护区管理人员执行巡护任务,保护林区自然资源,护林防火及科学考察的主要通道。其设立的基本原则是: 合理布局,能够形成完整的野外巡护监测网络,不仅便于巡护,而且有助于规范基层保护站的日常巡护工作。保护区境内现有多条山区小路,宽度一般在 1 ~2 米,可作为防火道路,总长约126 千米。巡护道路可结合现有防火道进行建设,根据地形特点共规划 6 条巡护道路。在巡护道路建设中,规划对部分巡护道路的部分地段进行重点整修,开拓路面,清理灌丛,以便通常连接,保障安全巡护,合计整修长度15 千米。

8. 1. 4. 4 森林防火建设

坚持 “预防为主,积极扑灭”的方针,做到扑早、扑小、扑了,将森林火灾造成的损失减到最低程度。鉴于保护边界线长达 60 多千米,周边社区人口密度大,社会经济较为活跃的情况,依据北京市护林防火指挥部有关规定,对森林防火建设规划如下:

( 1) 森林防火自动监测系统。由于保护区高差较大,地形复杂,给人工防火监测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规划将现代化、高科技监测手段作为对森林火灾人工防火监测的有效补充。该系统包括前端监视器、信号传输设备、信号中继设备和主控中心等部分。规划在古石峪、半城子水库、边城子村、云峰山瞭望塔各安装 1 部前端监视器和 1 套信号传输设备,古石峪增设信号中继设备 1 套。主控中心设置在保护区管理处,安排值班人员通过信号接收设备 24 小时对监视区域进行监控。

( 2) 防火瞭望塔。规划在保护区古石峪制高点、半城子新建防火瞭望塔 2 座。在此建塔有助于瞭望塔南北照应,构成保护区森林防火瞭望监测系统,监测面积几乎覆盖整个保护区。瞭望塔为砖混结构,塔高 8 米,分上下两层,内设观测人员生活用房和楼梯。配备高倍望远镜 1 部和通信设备。

( 3) 扑火队。根据国家森林防火有关规定,保护区应成立30 人的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实行准军事化管理,防火期间队员集中居住,严格执行值班、作息制度,定期进行扑火技能培训和扑救演习,以提高扑火队伍的业务素质。非防火期保留 1/3的骨干。新建职工宿舍与扑火队营房 1200 平方米,同时配备扑火运兵车 1 辆、高倍望远镜 5 架、风力灭火机 30 台、灭火水*30 支、轻型油锯 4 台、割灌机 4 台、手提水泵 4 台、储水袋 4吨、GPS 定位仪 3 部、扑火装备 60 套。

( 4) 扑火指挥、决策系统建设。在保护区管理处设立森林防火指挥部及护林防火办公室,配备有关的图纸、通讯工具、办公设施等,并与自动监测主控中心、图像处理设备、地理信息系统、资源数据库等有机结合,构成林火扑救指挥与决策中心。

8. 1. 4. 5 森林病虫害防治

坚持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以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确保区内栖息的野生动物不受威胁。森林病虫害防治以保护管理站为单位,设立多个病虫害监测点,定期对病虫害的种类、发生面积、危害程度等情况进行监测,便于早发现、早防治; 并成立负责病虫害与鼠害防治的专业队伍,配备喷药车 1 辆、喷雾器 8 台、病虫害监测设备 1 套。

8. 1. 4. 6 植被恢复工程

为了提高保护区内森林质量,形成强壮的森林生态系统,在对现有林地全面实行封育管护的前提下,通过人工造林辅助措施,逐步恢复和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规划在古石峪和半城子南北两侧的山坡中下部,恢复森林 100 公顷,造林树种选择油松、侧柏、栓皮栋、山杏、山桃、黄柏等乡土树种。

8. 1. 4. 7 野生动物保护工程

为了保护野生动物尤其是鸟类资源,使其种群数量不断增加,规划在管理处驻地新建鸟类救助中心,以便暂时接纳个人养鸟、伤鸟、病鸟以及国家机关查处的非法捕猎鸟等,通过抢救、散养,最终放归自然。中心建筑面积规划为 200 平方米,包括办公用房100 平方米、医疗抢救室100 平方米,采用砖混结构; 建设室*笼 3000 平方米,采用钢管与金属网结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10:09

8. 1. 1 保护原则与目标

8. 1. 1. 1 保护原则

( 1) 整体性的保护原则。保护管理必须认真贯彻 “全面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大力发展生物资源,为国家和人类造福”的方针,严格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依法对云峰山自然保护区实行严格有效的保护管理。

( 2) 分区施策的保护原则。保护管理应实施分类保护、分区保护和分级保护,对核心区实施绝对保护,对缓冲区实施重点保护,对实验区实施一般保护,可根据资源特点和科学价值,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科学试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和多种经营。但必须以不破坏自然景观、不影响资源保护为前提。

( 3) 综合性的保护原则。保护管理除采取隔离保护、护林防火、病虫害防治、人工培育、驯养繁殖等工程保护措施外,还应该与宣传教育、社区共管等外在工程措施相结合。

( 4) 保护与恢复相结合的原则。保护管理规划既要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保护现存的珍稀物种和生态环境,又要积极创造条件,进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拯救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并对一些珍稀动植物进行人工繁殖以增加种群数量。

( 5) 全面保护与突出重点相结合的原则。限于目前的价值观、保护经费和技术力量,在强调整体性与全面性的前提下,根据重要性次序、经费、技术等具体情况有所侧重,对重点保护对象实施重点保护。

( 6) 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在全面、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利用保护区的资源优势,可适度、合理利用保护区的自然资源开展科学试验、生态旅游和多种经营活动,增强保护区的经济实力,带动周边社区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8. 1. 1. 2 保护目标

( 1) 最大限度地保护、保持云峰山自然保护区暖温带石质山地次生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完整性、原生性,使之真正成为国际和国内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基因库。

( 2) 最大限度地保护云峰山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资源免遭人为和自然因素破坏,使之成为密云县区和北京市生态安全的重要保护屏障之一。

( 3) 最大限度地保护云峰山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使之成为国内外闻名的科研活动、生态教育基地和森林生态旅游胜地。

( 4) 积极探索、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途径,促进云峰山森林生物圈恢复自然演替状态,进入良性循环轨道,达到人与自然物种的和谐共生。

8. 1. 2 保护管理措施

( 1) 完善保护管理体系和保护措施。保护区的管理部门应统筹保护区的自然保护和管理,并根据资源保护的需要建立保护管理站,实行二级管护制度,即以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为决策领导机构,保护管理站为基层管护单位,建立覆盖全区的资源保护网络系统,实施对资源的有效保护。为了取得更好的保护效果,可针对资源的特点和分布状况,设置必要的防火瞭望塔、检查站等辅助设施,建立定期巡护瞭望制度。

( 2) 发动社区群众参与自然保护事业。保护区外围地带的居民应承担自然保护的义务,保护区管理机构通过宣传教育和与当地*协调,调动群众保护自然、保护资源的积极性,尽量吸引当地群众参与保护工作,兼任联防、巡护员等职务,切实管好保护区内的动植物资源。

( 3)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实行目标责任制。保护区管理处对专职管护人员在重点保护期间实行分区划片、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定期检查监督,实行目标责任制。同时,定期对管护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和工作考核,不断提高护林管护队伍的技术业务素质与工作责任感,以适应新形势下保护区保护管理工作的需要。

( 4) 制定科学、合理和规范的管理方案。在对保护区历史、现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等状况进行全面、系统调查的基础上,组织有关人员编制保护管理计划,提出科学、合理和规范的管理实施方案,制定和颁布自然保护区管理细则。

( 5) 组织强有力的保护队伍,加强执法力度。建立自然保护区林业派出所,坚决制止和打击保护区内破坏植被、盗猎和非法收购野生动物及随意采挖珍稀植物,破坏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的各种违法行为和犯罪活动。同时,积极配合当地*门做好社区治安工作。

( 6) 做好植被恢复工作,积极扩大物种种群。通过采取有效措施,使云峰山自然保护区次生林生态系统尽快自然恢复;积极开展野生动物驯养工作,扩大种群,维持保护区内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7) 加强护林防火建设。在火险季节,在进入保护区的主要路口增设防火安全检查,对入境人员进行检查登记和宣传教育,杜绝火种进入保护区。另外,还应加强与周边社区护林防火机构的组织协调,充实完善护林防火队伍,一旦发现火情火警,立即报告并积极组织扑救。

( 8) 杜绝兴建带有污染和破坏资源或景观的生产设施。因保护需要而兴建的工程项目,必须首先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在自然保护区内不允许兴建有污染、妨碍野生动物自然活动等破坏自然资源或自然景观的生产设施和工程项目。对保护区境内或附近地区发现空气、水源、固体废弃物污染现象,并危及保护对象和环境的安全,应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工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等规定,及时责令污染部门限期进行治理并及时消除污染源; 已造成损失的,必须采取补救措施。

( 9) 加强国际、国内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类研究的国际合作,加强东北亚鸟类迁徙路线中各保护区之间的合作。开展地区联合保护交流活动,研究保护与合理利用模式。力求通过多渠道、多方式提高保护与管理水平。

8. 1. 3 保护管理区划

保护管理站作为保护区基层管理单位,是保护区常设的二级保护管理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巡护检查、护林防火、阻止游人进入核心区、查处进入保护区进行一切破坏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的活动,并对所辖范围内气象、水文、物候、生物种群变化的监测和记录。

根据保护区地形地貌、周边社区经济条件和保护工作的需要,本着有利于保护管理,有利于发挥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并兼顾经济效益的原则,在保护区内的古石峪、边庄子、学艺厂建立 3 个保护管理站。

8. 1. 4 保护工程规划

8. 1. 4. 1 保护管理站建设

规划新建保护管理站3个,由保护区管理局处统一管辖。

( 1) 古石峪保护管理站: 主要负责核心区和缓冲区的管护,占地面积约 1930 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为 420 平方米,包括办公用房 120 平方米、职工宿舍 180 平方米、食堂 50 平方米、工( 器) 具与扑火设备仓库 50 平方米,厕所 20 平方米,均采用砖混结构。同时,配备巡护防火指挥车 1 辆、巡护摩托 4 辆、照相机1 架、罗盘仪1 台和海拔仪1 台,以及相配套的巡护、防火器材与装备。

( 2) 边庄子保护管理站: 建筑面积规划为 310 平方米,包括办公用房 100 平方米、职工宿舍100 平方米、食堂40 平方米、工 ( 器) 具与扑火设备仓库 50 平方米,厕所 20 平方米,均采用砖混结构。配备巡护防火指挥车 1 辆、巡护摩托 4 辆,照相机1 架、罗盘仪1 台和海拔仪1 台,以及相配套的巡护、防火器材与装备。

( 3) 学艺厂保护管理站: 规划建筑面积为 420 平方米,包括办公用房120 平方米、职工宿舍180 平方米、食堂50 平方米、工 ( 器) 具与扑火设备仓库 50 平方米,厕所 20 平方米,均采用砖混结构。同时,配备巡护防火指挥车 1 辆、巡护摩托 4 辆、照相机1 架、罗盘仪1 台和海拔仪1 台,以及巡护、防火器材与装备。

8. 1. 4. 2 界碑、界桩和标牌建设

为明确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范围和功能分区界限,需设置必要的界桩、界碑和标牌,确认保护区范围,强化保护力度。

( 1) 界碑、界桩设置。设置在自然保护区边界和功能分区界线上,起到辨别位置和表达信息等作用。由于界碑较界桩更为醒目,一般设在交通要道口、重要分界点、人为活动频繁的界线上,其余界线上均设置界桩。云峰山自然保护区周界长度60 多千米。界桩按每 500 ~ 1000 米设置一个,即以自然地形为界时,每 1000 米设置 1 个界桩; 非自然地形为界时,每 500 米设置 1 个界桩; 在人口密度较大区域或界限转折点较多的地段,根据实际情况加设界桩。在交通路口、重要分界点、人们活动频繁处设置界碑。合计设立界桩 100 个,设置界碑 10 块。

本次规划的功能分区界线长 30 千米,按每 1000 米设置一个功能分区界桩,在非自然地形为界的地段和转向处适当加密,以明显标示保护区功能分区界线,合计设置功能区界桩 40 个。

界桩为钢筋水泥结构,规格为 160 厘米 × 15 厘米 × 15 厘米,埋入地下 50 厘米,桩基用 C15 砼浇筑,基坑深 60 厘米,直径 40 厘米; 正面上部铸 “云峰山自然保护区界”,或 “核心区界”、 “缓冲区界”、 “实验区界”; 背面上部铸 “桩号”和“设立时间”。界碑为切割石板或钢筋砼结构,规格为 160 厘米× 40 厘米 × 15 厘米,埋入地下 50 厘米,碑基用 C15 砼浇筑,基坑为 90 厘米 ×50 厘米 × 60 厘米; 界碑正面上刻 “云峰山自然保护区界”。

( 2) *性标牌。*性标牌也是一种宣传性标牌,主要是告示规定、规则,宣传规章制度,提示人们注意事项等。规划在保护区周边人们活动频繁区域、交通要道口、保护管理站邻近等地设置*性标牌,共需设置 30 块。*性标牌为钢筋结构,长 180 厘米,宽 120 厘米,支柱边长 10 厘米,支柱间距140 厘米,桩柱埋深及桩基浇筑同区界桩; 正面上写 “云峰山自然保护区”,并绘制保护区略图,表明牌位; 背面上写有关保护区基本情况简介及有关保护的注意事项等。

8. 1. 4. 3 巡护哨卡、巡护点及巡护道路建设

( 1) 巡护哨卡 ( 护林防火检查站) 。是保护管理站下设的巡护管理单元,在高火险季节对进入保护区的人员进行盘查、登记与宣传,以达到控制火灾隐患或*其他人员非法进入保护区。拟在保护区周边主要交通要道设置 4 个巡护哨卡,分别位于古石峪、半城子、学艺厂和边庄子。前 2 个巡护哨卡属古石峪保护管理站管辖,其他两个则分别由学艺厂和边庄子保护管理站管辖。

( 2) 巡护道路。巡护道路是保护区管理人员执行巡护任务,保护林区自然资源,护林防火及科学考察的主要通道。其设立的基本原则是: 合理布局,能够形成完整的野外巡护监测网络,不仅便于巡护,而且有助于规范基层保护站的日常巡护工作。保护区境内现有多条山区小路,宽度一般在 1 ~2 米,可作为防火道路,总长约126 千米。巡护道路可结合现有防火道进行建设,根据地形特点共规划 6 条巡护道路。在巡护道路建设中,规划对部分巡护道路的部分地段进行重点整修,开拓路面,清理灌丛,以便通常连接,保障安全巡护,合计整修长度15 千米。

8. 1. 4. 4 森林防火建设

坚持 “预防为主,积极扑灭”的方针,做到扑早、扑小、扑了,将森林火灾造成的损失减到最低程度。鉴于保护边界线长达 60 多千米,周边社区人口密度大,社会经济较为活跃的情况,依据北京市护林防火指挥部有关规定,对森林防火建设规划如下:

( 1) 森林防火自动监测系统。由于保护区高差较大,地形复杂,给人工防火监测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规划将现代化、高科技监测手段作为对森林火灾人工防火监测的有效补充。该系统包括前端监视器、信号传输设备、信号中继设备和主控中心等部分。规划在古石峪、半城子水库、边城子村、云峰山瞭望塔各安装 1 部前端监视器和 1 套信号传输设备,古石峪增设信号中继设备 1 套。主控中心设置在保护区管理处,安排值班人员通过信号接收设备 24 小时对监视区域进行监控。

( 2) 防火瞭望塔。规划在保护区古石峪制高点、半城子新建防火瞭望塔 2 座。在此建塔有助于瞭望塔南北照应,构成保护区森林防火瞭望监测系统,监测面积几乎覆盖整个保护区。瞭望塔为砖混结构,塔高 8 米,分上下两层,内设观测人员生活用房和楼梯。配备高倍望远镜 1 部和通信设备。

( 3) 扑火队。根据国家森林防火有关规定,保护区应成立30 人的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实行准军事化管理,防火期间队员集中居住,严格执行值班、作息制度,定期进行扑火技能培训和扑救演习,以提高扑火队伍的业务素质。非防火期保留 1/3的骨干。新建职工宿舍与扑火队营房 1200 平方米,同时配备扑火运兵车 1 辆、高倍望远镜 5 架、风力灭火机 30 台、灭火水*30 支、轻型油锯 4 台、割灌机 4 台、手提水泵 4 台、储水袋 4吨、GPS 定位仪 3 部、扑火装备 60 套。

( 4) 扑火指挥、决策系统建设。在保护区管理处设立森林防火指挥部及护林防火办公室,配备有关的图纸、通讯工具、办公设施等,并与自动监测主控中心、图像处理设备、地理信息系统、资源数据库等有机结合,构成林火扑救指挥与决策中心。

8. 1. 4. 5 森林病虫害防治

坚持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以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确保区内栖息的野生动物不受威胁。森林病虫害防治以保护管理站为单位,设立多个病虫害监测点,定期对病虫害的种类、发生面积、危害程度等情况进行监测,便于早发现、早防治; 并成立负责病虫害与鼠害防治的专业队伍,配备喷药车 1 辆、喷雾器 8 台、病虫害监测设备 1 套。

8. 1. 4. 6 植被恢复工程

为了提高保护区内森林质量,形成强壮的森林生态系统,在对现有林地全面实行封育管护的前提下,通过人工造林辅助措施,逐步恢复和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规划在古石峪和半城子南北两侧的山坡中下部,恢复森林 100 公顷,造林树种选择油松、侧柏、栓皮栋、山杏、山桃、黄柏等乡土树种。

8. 1. 4. 7 野生动物保护工程

为了保护野生动物尤其是鸟类资源,使其种群数量不断增加,规划在管理处驻地新建鸟类救助中心,以便暂时接纳个人养鸟、伤鸟、病鸟以及国家机关查处的非法捕猎鸟等,通过抢救、散养,最终放归自然。中心建筑面积规划为 200 平方米,包括办公用房100 平方米、医疗抢救室100 平方米,采用砖混结构; 建设室*笼 3000 平方米,采用钢管与金属网结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10:09

8. 1. 1 保护原则与目标

8. 1. 1. 1 保护原则

( 1) 整体性的保护原则。保护管理必须认真贯彻 “全面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大力发展生物资源,为国家和人类造福”的方针,严格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依法对云峰山自然保护区实行严格有效的保护管理。

( 2) 分区施策的保护原则。保护管理应实施分类保护、分区保护和分级保护,对核心区实施绝对保护,对缓冲区实施重点保护,对实验区实施一般保护,可根据资源特点和科学价值,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科学试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和多种经营。但必须以不破坏自然景观、不影响资源保护为前提。

( 3) 综合性的保护原则。保护管理除采取隔离保护、护林防火、病虫害防治、人工培育、驯养繁殖等工程保护措施外,还应该与宣传教育、社区共管等外在工程措施相结合。

( 4) 保护与恢复相结合的原则。保护管理规划既要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保护现存的珍稀物种和生态环境,又要积极创造条件,进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拯救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并对一些珍稀动植物进行人工繁殖以增加种群数量。

( 5) 全面保护与突出重点相结合的原则。限于目前的价值观、保护经费和技术力量,在强调整体性与全面性的前提下,根据重要性次序、经费、技术等具体情况有所侧重,对重点保护对象实施重点保护。

( 6) 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在全面、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利用保护区的资源优势,可适度、合理利用保护区的自然资源开展科学试验、生态旅游和多种经营活动,增强保护区的经济实力,带动周边社区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8. 1. 1. 2 保护目标

( 1) 最大限度地保护、保持云峰山自然保护区暖温带石质山地次生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完整性、原生性,使之真正成为国际和国内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基因库。

( 2) 最大限度地保护云峰山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资源免遭人为和自然因素破坏,使之成为密云县区和北京市生态安全的重要保护屏障之一。

( 3) 最大限度地保护云峰山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使之成为国内外闻名的科研活动、生态教育基地和森林生态旅游胜地。

( 4) 积极探索、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途径,促进云峰山森林生物圈恢复自然演替状态,进入良性循环轨道,达到人与自然物种的和谐共生。

8. 1. 2 保护管理措施

( 1) 完善保护管理体系和保护措施。保护区的管理部门应统筹保护区的自然保护和管理,并根据资源保护的需要建立保护管理站,实行二级管护制度,即以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为决策领导机构,保护管理站为基层管护单位,建立覆盖全区的资源保护网络系统,实施对资源的有效保护。为了取得更好的保护效果,可针对资源的特点和分布状况,设置必要的防火瞭望塔、检查站等辅助设施,建立定期巡护瞭望制度。

( 2) 发动社区群众参与自然保护事业。保护区外围地带的居民应承担自然保护的义务,保护区管理机构通过宣传教育和与当地*协调,调动群众保护自然、保护资源的积极性,尽量吸引当地群众参与保护工作,兼任联防、巡护员等职务,切实管好保护区内的动植物资源。

( 3)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实行目标责任制。保护区管理处对专职管护人员在重点保护期间实行分区划片、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定期检查监督,实行目标责任制。同时,定期对管护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和工作考核,不断提高护林管护队伍的技术业务素质与工作责任感,以适应新形势下保护区保护管理工作的需要。

( 4) 制定科学、合理和规范的管理方案。在对保护区历史、现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等状况进行全面、系统调查的基础上,组织有关人员编制保护管理计划,提出科学、合理和规范的管理实施方案,制定和颁布自然保护区管理细则。

( 5) 组织强有力的保护队伍,加强执法力度。建立自然保护区林业派出所,坚决制止和打击保护区内破坏植被、盗猎和非法收购野生动物及随意采挖珍稀植物,破坏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的各种违法行为和犯罪活动。同时,积极配合当地*门做好社区治安工作。

( 6) 做好植被恢复工作,积极扩大物种种群。通过采取有效措施,使云峰山自然保护区次生林生态系统尽快自然恢复;积极开展野生动物驯养工作,扩大种群,维持保护区内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7) 加强护林防火建设。在火险季节,在进入保护区的主要路口增设防火安全检查,对入境人员进行检查登记和宣传教育,杜绝火种进入保护区。另外,还应加强与周边社区护林防火机构的组织协调,充实完善护林防火队伍,一旦发现火情火警,立即报告并积极组织扑救。

( 8) 杜绝兴建带有污染和破坏资源或景观的生产设施。因保护需要而兴建的工程项目,必须首先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在自然保护区内不允许兴建有污染、妨碍野生动物自然活动等破坏自然资源或自然景观的生产设施和工程项目。对保护区境内或附近地区发现空气、水源、固体废弃物污染现象,并危及保护对象和环境的安全,应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工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等规定,及时责令污染部门限期进行治理并及时消除污染源; 已造成损失的,必须采取补救措施。

( 9) 加强国际、国内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类研究的国际合作,加强东北亚鸟类迁徙路线中各保护区之间的合作。开展地区联合保护交流活动,研究保护与合理利用模式。力求通过多渠道、多方式提高保护与管理水平。

8. 1. 3 保护管理区划

保护管理站作为保护区基层管理单位,是保护区常设的二级保护管理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巡护检查、护林防火、阻止游人进入核心区、查处进入保护区进行一切破坏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的活动,并对所辖范围内气象、水文、物候、生物种群变化的监测和记录。

根据保护区地形地貌、周边社区经济条件和保护工作的需要,本着有利于保护管理,有利于发挥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并兼顾经济效益的原则,在保护区内的古石峪、边庄子、学艺厂建立 3 个保护管理站。

8. 1. 4 保护工程规划

8. 1. 4. 1 保护管理站建设

规划新建保护管理站3个,由保护区管理局处统一管辖。

( 1) 古石峪保护管理站: 主要负责核心区和缓冲区的管护,占地面积约 1930 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为 420 平方米,包括办公用房 120 平方米、职工宿舍 180 平方米、食堂 50 平方米、工( 器) 具与扑火设备仓库 50 平方米,厕所 20 平方米,均采用砖混结构。同时,配备巡护防火指挥车 1 辆、巡护摩托 4 辆、照相机1 架、罗盘仪1 台和海拔仪1 台,以及相配套的巡护、防火器材与装备。

( 2) 边庄子保护管理站: 建筑面积规划为 310 平方米,包括办公用房 100 平方米、职工宿舍100 平方米、食堂40 平方米、工 ( 器) 具与扑火设备仓库 50 平方米,厕所 20 平方米,均采用砖混结构。配备巡护防火指挥车 1 辆、巡护摩托 4 辆,照相机1 架、罗盘仪1 台和海拔仪1 台,以及相配套的巡护、防火器材与装备。

( 3) 学艺厂保护管理站: 规划建筑面积为 420 平方米,包括办公用房120 平方米、职工宿舍180 平方米、食堂50 平方米、工 ( 器) 具与扑火设备仓库 50 平方米,厕所 20 平方米,均采用砖混结构。同时,配备巡护防火指挥车 1 辆、巡护摩托 4 辆、照相机1 架、罗盘仪1 台和海拔仪1 台,以及巡护、防火器材与装备。

8. 1. 4. 2 界碑、界桩和标牌建设

为明确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范围和功能分区界限,需设置必要的界桩、界碑和标牌,确认保护区范围,强化保护力度。

( 1) 界碑、界桩设置。设置在自然保护区边界和功能分区界线上,起到辨别位置和表达信息等作用。由于界碑较界桩更为醒目,一般设在交通要道口、重要分界点、人为活动频繁的界线上,其余界线上均设置界桩。云峰山自然保护区周界长度60 多千米。界桩按每 500 ~ 1000 米设置一个,即以自然地形为界时,每 1000 米设置 1 个界桩; 非自然地形为界时,每 500 米设置 1 个界桩; 在人口密度较大区域或界限转折点较多的地段,根据实际情况加设界桩。在交通路口、重要分界点、人们活动频繁处设置界碑。合计设立界桩 100 个,设置界碑 10 块。

本次规划的功能分区界线长 30 千米,按每 1000 米设置一个功能分区界桩,在非自然地形为界的地段和转向处适当加密,以明显标示保护区功能分区界线,合计设置功能区界桩 40 个。

界桩为钢筋水泥结构,规格为 160 厘米 × 15 厘米 × 15 厘米,埋入地下 50 厘米,桩基用 C15 砼浇筑,基坑深 60 厘米,直径 40 厘米; 正面上部铸 “云峰山自然保护区界”,或 “核心区界”、 “缓冲区界”、 “实验区界”; 背面上部铸 “桩号”和“设立时间”。界碑为切割石板或钢筋砼结构,规格为 160 厘米× 40 厘米 × 15 厘米,埋入地下 50 厘米,碑基用 C15 砼浇筑,基坑为 90 厘米 ×50 厘米 × 60 厘米; 界碑正面上刻 “云峰山自然保护区界”。

( 2) *性标牌。*性标牌也是一种宣传性标牌,主要是告示规定、规则,宣传规章制度,提示人们注意事项等。规划在保护区周边人们活动频繁区域、交通要道口、保护管理站邻近等地设置*性标牌,共需设置 30 块。*性标牌为钢筋结构,长 180 厘米,宽 120 厘米,支柱边长 10 厘米,支柱间距140 厘米,桩柱埋深及桩基浇筑同区界桩; 正面上写 “云峰山自然保护区”,并绘制保护区略图,表明牌位; 背面上写有关保护区基本情况简介及有关保护的注意事项等。

8. 1. 4. 3 巡护哨卡、巡护点及巡护道路建设

( 1) 巡护哨卡 ( 护林防火检查站) 。是保护管理站下设的巡护管理单元,在高火险季节对进入保护区的人员进行盘查、登记与宣传,以达到控制火灾隐患或*其他人员非法进入保护区。拟在保护区周边主要交通要道设置 4 个巡护哨卡,分别位于古石峪、半城子、学艺厂和边庄子。前 2 个巡护哨卡属古石峪保护管理站管辖,其他两个则分别由学艺厂和边庄子保护管理站管辖。

( 2) 巡护道路。巡护道路是保护区管理人员执行巡护任务,保护林区自然资源,护林防火及科学考察的主要通道。其设立的基本原则是: 合理布局,能够形成完整的野外巡护监测网络,不仅便于巡护,而且有助于规范基层保护站的日常巡护工作。保护区境内现有多条山区小路,宽度一般在 1 ~2 米,可作为防火道路,总长约126 千米。巡护道路可结合现有防火道进行建设,根据地形特点共规划 6 条巡护道路。在巡护道路建设中,规划对部分巡护道路的部分地段进行重点整修,开拓路面,清理灌丛,以便通常连接,保障安全巡护,合计整修长度15 千米。

8. 1. 4. 4 森林防火建设

坚持 “预防为主,积极扑灭”的方针,做到扑早、扑小、扑了,将森林火灾造成的损失减到最低程度。鉴于保护边界线长达 60 多千米,周边社区人口密度大,社会经济较为活跃的情况,依据北京市护林防火指挥部有关规定,对森林防火建设规划如下:

( 1) 森林防火自动监测系统。由于保护区高差较大,地形复杂,给人工防火监测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规划将现代化、高科技监测手段作为对森林火灾人工防火监测的有效补充。该系统包括前端监视器、信号传输设备、信号中继设备和主控中心等部分。规划在古石峪、半城子水库、边城子村、云峰山瞭望塔各安装 1 部前端监视器和 1 套信号传输设备,古石峪增设信号中继设备 1 套。主控中心设置在保护区管理处,安排值班人员通过信号接收设备 24 小时对监视区域进行监控。

( 2) 防火瞭望塔。规划在保护区古石峪制高点、半城子新建防火瞭望塔 2 座。在此建塔有助于瞭望塔南北照应,构成保护区森林防火瞭望监测系统,监测面积几乎覆盖整个保护区。瞭望塔为砖混结构,塔高 8 米,分上下两层,内设观测人员生活用房和楼梯。配备高倍望远镜 1 部和通信设备。

( 3) 扑火队。根据国家森林防火有关规定,保护区应成立30 人的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实行准军事化管理,防火期间队员集中居住,严格执行值班、作息制度,定期进行扑火技能培训和扑救演习,以提高扑火队伍的业务素质。非防火期保留 1/3的骨干。新建职工宿舍与扑火队营房 1200 平方米,同时配备扑火运兵车 1 辆、高倍望远镜 5 架、风力灭火机 30 台、灭火水*30 支、轻型油锯 4 台、割灌机 4 台、手提水泵 4 台、储水袋 4吨、GPS 定位仪 3 部、扑火装备 60 套。

( 4) 扑火指挥、决策系统建设。在保护区管理处设立森林防火指挥部及护林防火办公室,配备有关的图纸、通讯工具、办公设施等,并与自动监测主控中心、图像处理设备、地理信息系统、资源数据库等有机结合,构成林火扑救指挥与决策中心。

8. 1. 4. 5 森林病虫害防治

坚持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以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确保区内栖息的野生动物不受威胁。森林病虫害防治以保护管理站为单位,设立多个病虫害监测点,定期对病虫害的种类、发生面积、危害程度等情况进行监测,便于早发现、早防治; 并成立负责病虫害与鼠害防治的专业队伍,配备喷药车 1 辆、喷雾器 8 台、病虫害监测设备 1 套。

8. 1. 4. 6 植被恢复工程

为了提高保护区内森林质量,形成强壮的森林生态系统,在对现有林地全面实行封育管护的前提下,通过人工造林辅助措施,逐步恢复和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规划在古石峪和半城子南北两侧的山坡中下部,恢复森林 100 公顷,造林树种选择油松、侧柏、栓皮栋、山杏、山桃、黄柏等乡土树种。

8. 1. 4. 7 野生动物保护工程

为了保护野生动物尤其是鸟类资源,使其种群数量不断增加,规划在管理处驻地新建鸟类救助中心,以便暂时接纳个人养鸟、伤鸟、病鸟以及国家机关查处的非法捕猎鸟等,通过抢救、散养,最终放归自然。中心建筑面积规划为 200 平方米,包括办公用房100 平方米、医疗抢救室100 平方米,采用砖混结构; 建设室*笼 3000 平方米,采用钢管与金属网结构。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Linux系统安装FTP服务器 Linux系统的网络文件共享 建筑的七盏明灯的内容简介 面向对象设计七大原则 简单说 交互设计七大定律 交互设计的“根”——七大定律 交互设计原则和理论2——七大定律 七大设计原则 附近的加油站有哪些 附近的加油站有哪些地方 森林防火规划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森林消防建设标准 如何看待机械师T58-V使用体验和使用感受? 森林防火通道手续怎么办理? 机械师T58-V怎么样?体验怎么样? 修森林防火通道有文件吗 森林防火通道编制依据是什么? 机械师t58背光键盘突然失效了,背光亮度调不了,开关也没用!我查看驱 森林防火道路建设是否需要建设用地指标 百合花的外形有哪些特征? 如何种百合花? 我的机械师t58va为啥电脑的键盘灯管不能自动呼吸呢? 裱花嘴的使用百合花是怎么挤出来的 如何画简单的百合花 红色花,花型成球状,花瓣五瓣,这是什么花 百合花5瓣和6瓣的区别 小米互联网音响如何连接手机,如何升级为小爱? 百合花5瓣? 百合花怎么养 盆栽视频 小米手机9小爱同学提示QQ音乐版本过低是怎么回事我已经升级了最新版本 林地保护等级为二级的可以建护林防火通道吗 什么是森林防火制度和森林防火体系,管理机制 “森林防火”的要求是什么? 乡村森林防火道路修建国家拨款标准 森林防火应该注意哪五点 新版qq怎么设置id qqid在哪里设置 用QQ设置lD怎么弄 qq的id怎么弄 qqid怎么设置 qqid怎么设置好看 公文中,传发与印发的区别,该怎么使用呢 发送,抄送和转发有什么区别?能说直白点吗,谢谢! excel里,一个单元格如何设置两个公式? java中转发和重定向的区别 EXCEL如何在一个单元格输入两个计算公式? 重定向和转发有什么区别 在Excel同一格怎样应用两个公式 请问重定向与请求转发有什么区别? 如何在EXCEL中同时输入两个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