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种族等级制度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3:35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08:04
(婆罗门)
首先,让大家了解一下不同种姓的差别。婆罗门地位最尊崇,因为在远古时代雅利安人尊崇神权,婆罗门僧侣具有天然的神圣性,也是少数掌握文化话语权的群体,因此被认定为第一种姓,神圣不可侵犯。即便到了现在,重要的宗教仪式依旧由他们主持,婆罗门阶层在印度的教育,文化界势力很大。
其次是刹帝利,不管是实行军事民主制的原始社会末期还是到了中世纪封建时代,国家的武力阶层和行政官僚都是高高在上的。刹帝利阶层的人是天生的军人和公职人员,君主。他们直接管理世俗社会,因此位居第二种姓。
再次是吠舍和首陀罗,他们是商人,手工业劳动者和农民。比如,印度总理莫迪,家里以前是卖油郎,标准的吠舍阶层。他们是国家重要的税收来源,也是古代社会中的良民,构成了社会的中下层。与吠舍不同的是,首陀罗在古代大多是没有人身自由的半奴身份,不属于自由民。今天在印度看到的小商贩,司机,大商人基本都是吠舍和首陀罗。
(吠舍)
当然,最可怜的是达利特。在印度教社会中,达利特属于最底层的人,即便到了现在,达利特也被人看不起。人们认为欺负达利特是理所应当的,他们很难去做良民能从事的职业,大多数从事屠宰,丧葬,排污工作。
对于大多数印度人来说,想知道另一个人属于什么种姓,只要知道对方的姓名就可以了。印度人的名字都和他们的职业,祖先,居住地息息相关,具有特殊含义。
有些人的姓氏意思是“国王”,“勇猛”,“战士”或者“宰相”,那么他一定是刹帝利。有些人的姓氏是“富有四海”,“储蓄”,“财富”,那么他一定是吠舍阶层。而姓氏的含义中包含了学问,神袛,宗教相关的词汇,那么他一定是婆罗门。
没有人会傻到改变姓氏,因为你根本不可能冒充高种姓。只要外人询问你的家庭条件,你兄弟姐妹结婚,就读的情况一下子就知道真伪了。假冒高种姓即便*都不奇怪。
(达利特)
大多数印度人就是通过姓氏判断种姓的,甚至有些印度人也会询问外国人的姓氏。
除此之外,印度的穆斯林,锡克教徒不属于印度教种姓制度的范畴,但实际上人家也有默认的身份。高等级的穆斯林“阿什拉夫”是古代突厥人,阿富汗人,阿拉伯人和波斯征服者后裔,他们做功可以去清真寺内部,而低等级的人就只能在门外。至于锡克教徒,他们和拉起普特人一样以武力起家,被默认为是刹帝利种姓。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09:22
印度种姓制度又称瓦尔纳制度,是在后期吠陀时代形成的。它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四个等级在地位、权利、职业、义务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
第一等级婆罗门主要是僧侣贵族,拥有解释宗教经典和祭神的特权;
第二等级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他们拥有征收各种赋税的特权;
第三等级吠舍是雅利安人自由平民阶层,他们从事农、牧、渔、猎等,*上没有特权,必须以布施和纳税的形式来供养前两个等级;
第四等级首陀罗绝大多数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属于非雅利安人,他们从事农、牧、渔、猎等业以及当时被认为低贱的职业。
拓展资料:
印度种姓制度是以印度为主的南亚各国印度教居民中存在的一种彼此严格区分的社会等级或集团制度。梵语为瓦尔纳,意为色、种、质。中国古代的汉译佛经或旅印高僧的著作中,称为种姓或族姓。依葡萄牙语音译为卡斯塔,世界上则多用卡斯特一词。现在已逐渐废除。但在一些民族中依然存在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10:57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每个国家都有每个国家不同的文化和历史,并由此形成了每个国家不同的风貌。比如我们中国因为百家争鸣的原因,形成了儒道法三教合一的文化;而欧美国家则由于历史上的海盗盛行而形成了他们独特的文化;至于印度,则以种姓制度著称。那么,印度实行种姓制度,那中国人去印度后属于哪个等级?你可能想不到。
印度种姓制度拥有非常漫长的历史,或者与整个印度文明有着同样的历史。或许我们中国人会觉得这种制度有些落后于时代,但是印度人对于种姓制度的坚持,就像我们中国人对于仁义礼智信的坚持一样执着,因为这个制度已经完全融入了印度的文化当中去了。印度种姓制度具体是怎样的呢?
在印度,人类一共被分为了4个阶层。他们分别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印度的所有人只是被分为了5个阶层,因为印度在这4个阶层之下,还有一个叫做达利特的阶层。但是本着印度原滋原味的文化,他们经常不会把达利特的人当成是人类,他们只是一种长得像人的“生物”。
原因则是因为印度的宗教传说。他们认为婆罗门阶层是印度一个古老的创世神的头颅变成的。这个创世神大家可以把他想象为中国的盘古。因为婆罗门都是创世神的头颅变成的,所以他们天生高贵聪明。他们可以与“天神”沟通,因此往往都是印度的祭祀人员,掌握着印度的“神权”。
而第二阶层的刹帝利则被认为是这位创世神的肩膀部分变成的。他们继承了创世神肩膀的特点,掌握着印度的武力。一般这些刹帝利都是印度的军队、*掌控者,他们是神权在凡俗权力的延伸,代表着印度世俗权力的掌控者。刹帝利也是印度的贵族,他们出生的时候就注定了一生富贵,只是比婆罗门要地位低一些。
而第三阶层的印度人吠舍则是由创世神的手变成的。因此他们心灵手巧,是印度生产力的主要代表。他们具有一定的知识和财产,往往需要不停的劳动才能够生活,他们需要向上面两个阶层上交大部分的收入。这些拥有部分土地或者财产的吠舍是印度社会的活力所在,他们虽然生存艰难,但是比起第四阶层首陀罗却要幸福的多。
首陀罗被他们传说是创世神的腿变成的。因此首陀罗出生之后就是肮脏和下贱的,他们几乎没有土地,绝大部分人都是印度的原著居民。他们当中好一点儿的人为匠人,可以通过自己的手艺混口饭吃;如果没有手艺,就只能依靠去给别人做仆人来生存了,这是他们活下去的最佳选择。
不过,跟达利特比起来,前面那四个阶层都属于幸福的人。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12:48
印度种姓制度又称瓦尔纳制度是在后期吠陀时代形成的。它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四个等级在地位、权利、职业、义务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
第一等级婆罗门主要是僧侣贵族,拥有解释宗教经典和祭神的特权;
第二等级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他们拥有征收各种赋税的特权;
第三等级吠舍是雅利安人自由平民阶层,他们从事农、牧、渔、猎等,*上没有特权,必须以布施和纳税的形式来供养前两个等级;
第四等级首陀罗绝大多数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属于非雅利安人,他们从事农、牧、渔、猎等业以及当时被认为低贱的职业。
拓展资料:
印度种姓制度是以印度为主的南亚各国印度教居民中存在的一种彼此严格区分的社会等级或集团制度。梵语为瓦尔纳,意为色、种、质。中国古代的汉译佛经或旅印高僧的著作中,称为种姓或族姓。依葡萄牙语音译为卡斯塔,世界上则多用卡斯特一词。现在已逐渐废除。但在一些民族中依然存在。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14:56
印度是一个等级制度森严的国家。印度的种姓等级制度也是全球最古老的制度之一,那么什么是印度的种姓制度呢?这样的等级制度是如何分级呢?跟着出国留学网小编来看看吧!欢迎阅读。 种姓是如何产生的? 《摩奴法典》(Manusmriti)被普遍视作最重要也是最具权威性的印度教法典籍,其成书时间可追溯到至少一千年前耶稣尚未诞生之时。该法典“认可并维护了种姓制度,将其作为社会秩序和规则的基础”。 种姓制度将印度教徒分为四大等级——婆罗门(Brahmins)、刹帝利(Kshatriyas)、吠舍(Vaishyas)和首陀罗(Shudras)。许多人认为,种姓出自印度教的创造之神梵天(Brahma)。 最高等的种姓是婆罗门,源于梵天的头,这一种姓大多是教师和知识分子。第二等级是刹帝利,可能起源于梵天的双臂,多为武士和国家统治者。第三等级是吠舍,来自梵天的大腿,多由商人组成。最低等的种姓是首陀罗,来自梵天的足部,这一种姓的人从事各种卑贱的工作。 四大种姓又根据人们从事的具体职业,细分为3000个种姓和25000个亚种姓。 在种姓制度之外还有“贱民”,又称达利特(Dalits)或“不可触碰者”。 种姓制度如何发挥作用? 几个世纪以来,在复杂的等级制度中,每个种姓都有着特定的分工,种姓制度几乎涉及印度宗教和社会的方方面面。 长久以来,印度的农村社区都建立在种姓划分的基础上——高种姓和低种姓几乎都隔离而居,也不共用水井。婆罗门不会从首陀罗手中接过食物和酒水,各种姓也只能实行内部通婚。 印度的种姓制度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社会分层模式之一 按照传统,种姓制度赋予高种姓诸多特权,也认可他们压迫低种姓群体的行为。 尽管有批评指出,种姓制度是社会的不公与历史的倒退,但数百年以来,这种情况依旧无所改观。人们不得不遵守固有的社会秩序,终其一生都无法逃离枷锁。不过,虽然达利特和其他低种姓群体饱受桎梏,但他们中也出现了一些享誉全国、声名显赫之辈,例如印度*的起草者BR•安贝德卡尔(BR Ambedkar),以及印度总统KR•纳拉亚南(KR Narayanan)。 种姓制度合法吗? 印度独立后,通过*废除了种姓歧视。同时,为了纠正长久以来的不公现象,并为传统的弱势群体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印度当局还于1950年宣布,*部门和教育机构须得为最底层的表列种姓(即“贱民”)和部族留有一定配额的工作岗位。 1989年,工作配额又涵盖了一类被称为OBC(Other Backward Classes,其他落后等级)的群体。这一群体位于传统的高种姓和最底层之间。 近几十年来,随着印度世俗教育的传播和城市化的发展,种姓的影响力有所下降,特别是在某些城市,不同种姓群体相邻而居,种姓间的通婚也越来越普遍。 在印度南部的某些邦和北部的比哈尔(Bihar)邦,自社会改革后,许多人开始只使用一个名字。虽然社会有所变革,但人们仍然有着强烈种姓身份意识。印度人的姓氏往往能反映此人出身哪个种姓。 关于工作配额 近年来,印度好几个群体都纷纷要求加入OBC的行列。过去几天,至少18人死于哈里亚纳邦(Haryana)的贾特人暴力*活动。而就在去年,帕特尔(Patel)群体为了争取种姓工作配额,也在古吉拉特邦(Gujarat)发动了大规模*活动。 贾特人和帕特尔人都是富裕群体,在*上也占有优势地位。然而,为了争得种姓工作配额,他们却声称本群体中有大量人口饱受贫困煎熬。 有些人认为,要不是政客们时不时地煽风点火,种姓制度根本无法留存至今。 在印度选举中,许多种姓群体会扎堆投票,而政客为了争取选票,也会拉拢讨好这些群体。 结果,这次*原本是为弱势群体争取权益的一场临时性行动,现在却成了政客拉票的垫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