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童的《红粉》和王安忆的《小城之恋》有哪些地方可以比较?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3:4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17:26
苏童擅于写女人,正如他所说:也许这是因为女性更令人关注,也许我觉得女性身上凝聚着更多的小说因素。在《红粉》中,苏童给读者展现了江南古城美丽腐朽的红粉女子的生活,主要是两个妓女(秋仪和小萼)与一个男人(老浦)的故事。苏童以其独特的叙述笔调,刻画了一个潮湿、糜烂、充满脂粉气息的世界。在舒缓而细腻的叙述中,蕴藏着深深的文化思考。在这种淡化了时代*的背景下,人物的内蕴得到了巨大的张现,思考的触角从个体的女人伸入作为“类”的女性世界,包括对其身上因袭的沉重的文化负累和自身的人性弱点的思考,给我们展现了一种沉醉而腐朽的美丽。
“自古红颜多薄命”,“红颜祸水”,将“红”与“女人”联系在一起,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红粉”不仅仅是红颜风尘女子的别名,她有一种“类”的意义,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一种人格化身。在《红粉》中,作者着力刻画了两个女性形象——秋仪和小萼,展示了她们糜烂而凄苦的生活。从事烟柳生涯的秋仪与小萼面对新的历史时代,无所适从。秋仪从开往劳动营的卡车跳下来,逃离改造,寄身于过去的相好老浦家中,想找一个最后的归宿,却没能如其所愿,终于忍受不了老浦太太的污辱而决意离开,独自飘零在一个孤独的世界中,没有去处,毫无依靠。为寻一安身之处,只好到玩月庵削发为尼。但这世界留给她们这类女人的空间似乎很小、很小,老尼姑在得知秋仪身世之后,毫不留情地将她扫地出门,秋仪再次陷入了被抛弃的惶惑之中。回到家中,也毫无温情可言,受到了姑妈一家的排挤,最后委身嫁给了一个鸡胸驼背的小男人冯老五。而小萼虽然接受了劳动改造,却仍然无法摆脱其自身强烈的依附意识。改造期满后,由于害怕劳动的艰辛,不惜背叛昔日的姐妹之情,嫁给了秋仪的相好老浦,开始过一种慵懒、闲适、腐朽的生活,最后也导致了老浦的死亡(老浦因为无法满足小萼的需求,只好贪污*,最后被判死刑)。在老浦死后,原本想独自将儿子悲夫抚养*,但最终还是因为无力独自面对生活的艰辛,跟一位北方男人走了,以后的生活会怎样,不得而知。正如文本中所说:“女人一旦没有钱财,就只能依靠男人,但男人又靠不住。”这就导致了她们的人生悲剧。缺乏坚强的独立精神,将自己的幸福和未来全部压在男人身上,就也决定了她们的这一次博弈最后结局只能是惨败,而且劫数难逃。透过这些女性形象,我们能窥察到造成女性悲剧命运的因素不仅有封建文化传统和正统婚姻秩序,女性身上所体现出来某种本然的人性弱点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这些女人,她们并不仅仅是封建伦常的受害者,其实她们自身对传统文化赋予的角色也一种很深的认同感,突出表现为一种强烈的人身依附意识。当外界的桎梏消失之后,她们仍然无法摆脱悲凉、沉沦的厄运,因为她们无法打破内心的枷锁,缺乏独立自新的坚强品格。这一思考应该说是深邃的。
当然,秋仪与小萼虽有着相似的生活遭遇,也有着共同的悲剧命运,但她们却是性格迥异的形象。在秋仪身上,体现了风尘女子所少有的刚毅、泼辣:从开往劳动营的卡车上跳车逃离,面对鸨母霸占其财产大胆泼辣地争取,面对老浦太太恶意的侮辱针锋相对,最后决意离开。风风火火,雷厉风行。但她又不失温情,突出表现在她对曾经背叛过自己,抢占了自己情人的小萼仍能细致周到地照顾,最后在小萼决定远走他乡的时候承担起抚养其儿子悲夫的责任。这一形象个性鲜明,在这个潮湿、糜烂的氛围中散发出微弱的人性之光。
苏童以其细腻、柔顺的笔调,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充斥着糜烂、腐朽、脂粉气,但又不失温情的世界。在这些美丽沉醉的女性外衣下,我们不难看出一种深沉的历史颓败感。文章结尾处,当小萼的儿子冯新华(悲夫的学名)偶然间在玩弄那只当年属于他母亲(小萼)的胭脂盒时,秋仪说了一句话:小男孩不能玩。也许这一小小的细节寄寓着她对过往生活的告别和对新生活的一种微茫的希望吧!
王安忆的《小城之恋》是孤立处境中的男女关系,两个少年人,还未及创造履历,生活、观念、几乎是赤裸裸本体的,相逢了,他们之间能有如何的关系?性,便凸现出来,成为了关系的惟一形式和内容。
《小城之恋》,写蒙昧的压抑中畸形的两性关系,她不是从道德的意义上谴责男主人公,而是从心理的意义上表现男性主体意识的缺失。故事发生在文化大*时期一个封闭的小城里,在这个年代本身就是一个压抑人的所有正常*的时期,小说文本首先提供了一个孤独的环境氛围。在历史资料中我们可以在看到*、吃人、各种暴力现象在这个时期的祖国大地上发生,而在这种环境中形成的爱恋也带着疯狂的阴影侵袭着青年男女的心。朦胧时期羞涩的感情和后来使两个人迅速苍老的无节制的疯狂*作为一个绝望时期的演变过程,他们在*中度过了比平常男女快上一倍的生理年龄阶段。小城古老寂静的环境为寂寞无依的男女提供了大量寻欢的场所,以至于当他们到了别的地方就有强烈的不安全感。在小说描写中他们几近原始化的交媾是最能体现渴望与人相亲近的*,性是一个原始的母题,在这场解构中,它带有的色彩并不是救赎也不是发泄,更多的是一种无奈的关系。小说中一直存在着“没有人能帮助他们”的呼声,整个社会伦理道德规范都像一个偌大的陷阱埋葬着人。在封闭中形成的懵懂又愚昧的感情是在性启蒙基础上的,即是*基础。说这种感情是畸形是偏激而不重视人性的,在男女主人公的关系中,性是一种有效的沟通形式和感情内容存在,别无选择。他们在人前掩饰着自己甚至撕打仇恨对方,但是在无人时,他们却以人类最原始亲昵的方式表达着彼此的需要,本能的*成为主宰。
在歌舞团的练功也是两个人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的意像,他们已经将自己的身体练得畸形,女人越来越壮硕男人越来越矮小。他们在练功的时候以折磨自己的方式来取得与*不同的另一种快感,身体的扭曲和疼痛完全比不上心灵上的寂寞和难过。没有人能指导他们任何事,小说中自始至终都弥漫着男女主人公的迷惘心态,他们除了对方没有人更亲近,没有人更能依靠。对对方肉体的了解成为两个人心灵上的契合,只有*才能不那么寂寞,遵循原始的启发,光阴缩短了几十年。
苍老是一个标志。
他们都越来越苍老,尤其是“她”,刚开始的时候是姣好而且体态丰润的,在日后的折磨中,分明是变成了一个农妇,“……日益地邋遢着,毫不讲究衣着,穿得乱七八糟,却还扑着粉……‘她是个娘们儿了’”提早的性经验使异性在他们早熟的眼中早已没有那种朦胧的羞怯的美,她甚至大大咧咧进错了男厕所都毫不羞愧,他们是以另一种方式迅速地老化了。
自杀,也是不能的。死在“她”未接受教育的大脑中只是去了一个离现在很远的能一了百了的概念,想自杀的女人终于依着本能贪恋生命,死是不好的。
这种环境非常的绝望,他们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关系也让自己绝望。以怀孕为一个导火线,她最终被男子抛弃,再不是情人。
故事出现一个转机,仿佛一架疯狂的机器突然步入正轨。
《小城之恋》是一次女性本体的回归,在狂热的*之后,成为母亲的“她”终于获得了心灵上的平静。这里没有强烈的道德谴责,男主人公对怀孕的情人的抛弃是小说最后的一次反抗。王安忆是以一种实验的心态来写“三恋”系列的,那么,对于传统小说布局结构的反抗也是作者有意识加进文本中的。男女主人公没有死也没有在一起,而是各自过上了新的生活。然而嘲讽的是,一个人生下孩子并且抚育的被全城人当作破鞋的女主人公,却是“经过情欲风暴的洗涤,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干净,更纯洁”,她和孩子开始真正意义上的生活。
这是一个蜕变的过程,有男人的参与和放弃之后的女性的觉醒,尽管“她”自己并不知道,但是生活本身就有特殊的馈赠。在小说的结尾,母性的力量成为解决一切困扰的最好途径,对于女主人公来说,是安排了一个非常*的结局,回归自我。
而男主人公的心态,则变得更加阴暗。被他所抛弃的她反而能平静地接受生活,这在中国传统小说中是少见的,套入了这个模式的重新解构是一次全新的创作体验。题目说“被抛弃的是回归的”,这不过是一个悲喜交加的结尾。在看这篇小说的时候,读者很难能舒服得起来,压抑并且畸变的情欲贯穿着小说始终,疯狂让人惊讶的性饥渴状态,无奈环境中衍生的病态情感都是一个又一个的文字刺激。但是前面的疯狂又是非常镇静地发展到最后异常平静的结局。
性是一个文学创作的母题,回归是一个人性的主题,在这篇小说中两者的结合预示着女性的觉醒。小说女主人公最后在他们最初相识的练功房中以一种平和慈悲的心态逗弄孩子,在孩子一迭声的“妈妈”的呼唤声中,唤起了母亲博大而神圣的责任感,女人作为母亲一面的觉醒换掉作为情人一面的狂热,真实的恨和真实的爱都不存在了,那个心里的“他”也逐渐成为回忆而远去,回归自我成为最真实的存在。
“他”在小说中的意义更多地是表达男性主体意识的缺失,没有情人的责任更没有父亲的责任,即便是结婚也不能排除内心的迷惘。在这篇带有传统男子抛弃女子文本的小说中,最后的悲剧是由男人来承担了。在某种意义上,“他”是最后的悲剧主人公。
《荒山之恋》的角色的定义是男女关系发生机遇的解构,《锦绣谷之恋》在男女问题上的超脱,这些都更加突显了《小城之恋》男女性问题是如此的尖锐和蒙昧。
《小城之恋》在愚昧中有着玩味的讽刺,在焦点中的回归是一个欢喜的永恒。当读者经惊讶于小说中疯狂的性关系的时候,作家的笔触已经比读者快而且宽容地表达了女性遭遇困境的本能处理方法。这使得小说有一个大气的收尾。
回归本身是人类的一个庞大的主题概念,无数个时代都在盼望着回归自然或者本体。但是回归的概念也是被无数次的偷换,写这篇论文的人也不能确认什么是回归的真正概念和本意。当人们能够宽容地对待自己或者是别人,能够像“她”一样完成*后的平静心态是不是就意味着回归,当女性生活中有男性的缺失却仍能在其他地方找到慰籍是不是就意味着独立意识的觉醒?
小说的答案只是其中的一个方向,对与人类母题的探讨也永远不会结束,轰轰烈烈之后的平静如同铅华毕尽的回归,这给疯狂找了一个理由。
王安忆以女性作家的艺术敏感和同样身为女性的性别体验和感悟,以经10余年的探索思考,细致精到地捕捉住了女性的生命律动:由早期青春的躁动到成熟女性的坚韧再到郁晓秋式的逆境中的顽强挺立.在王安忆笔下,无论她们的生命处于何种状态,她们都不屈服于命运,而是以不同的方式,努力地去争取,以获得个体生命的舒展,并自觉地抵抗着来自外界或自我内心的种种*和压迫,捍卫着生命的尊严.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17:26
苏童擅于写女人,正如他所说:也许这是因为女性更令人关注,也许我觉得女性身上凝聚着更多的小说因素。在《红粉》中,苏童给读者展现了江南古城美丽腐朽的红粉女子的生活,主要是两个妓女(秋仪和小萼)与一个男人(老浦)的故事。苏童以其独特的叙述笔调,刻画了一个潮湿、糜烂、充满脂粉气息的世界。在舒缓而细腻的叙述中,蕴藏着深深的文化思考。在这种淡化了时代*的背景下,人物的内蕴得到了巨大的张现,思考的触角从个体的女人伸入作为“类”的女性世界,包括对其身上因袭的沉重的文化负累和自身的人性弱点的思考,给我们展现了一种沉醉而腐朽的美丽。
“自古红颜多薄命”,“红颜祸水”,将“红”与“女人”联系在一起,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红粉”不仅仅是红颜风尘女子的别名,她有一种“类”的意义,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一种人格化身。在《红粉》中,作者着力刻画了两个女性形象——秋仪和小萼,展示了她们糜烂而凄苦的生活。从事烟柳生涯的秋仪与小萼面对新的历史时代,无所适从。秋仪从开往劳动营的卡车跳下来,逃离改造,寄身于过去的相好老浦家中,想找一个最后的归宿,却没能如其所愿,终于忍受不了老浦太太的污辱而决意离开,独自飘零在一个孤独的世界中,没有去处,毫无依靠。为寻一安身之处,只好到玩月庵削发为尼。但这世界留给她们这类女人的空间似乎很小、很小,老尼姑在得知秋仪身世之后,毫不留情地将她扫地出门,秋仪再次陷入了被抛弃的惶惑之中。回到家中,也毫无温情可言,受到了姑妈一家的排挤,最后委身嫁给了一个鸡胸驼背的小男人冯老五。而小萼虽然接受了劳动改造,却仍然无法摆脱其自身强烈的依附意识。改造期满后,由于害怕劳动的艰辛,不惜背叛昔日的姐妹之情,嫁给了秋仪的相好老浦,开始过一种慵懒、闲适、腐朽的生活,最后也导致了老浦的死亡(老浦因为无法满足小萼的需求,只好贪污*,最后被判死刑)。在老浦死后,原本想独自将儿子悲夫抚养*,但最终还是因为无力独自面对生活的艰辛,跟一位北方男人走了,以后的生活会怎样,不得而知。正如文本中所说:“女人一旦没有钱财,就只能依靠男人,但男人又靠不住。”这就导致了她们的人生悲剧。缺乏坚强的独立精神,将自己的幸福和未来全部压在男人身上,就也决定了她们的这一次博弈最后结局只能是惨败,而且劫数难逃。透过这些女性形象,我们能窥察到造成女性悲剧命运的因素不仅有封建文化传统和正统婚姻秩序,女性身上所体现出来某种本然的人性弱点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这些女人,她们并不仅仅是封建伦常的受害者,其实她们自身对传统文化赋予的角色也一种很深的认同感,突出表现为一种强烈的人身依附意识。当外界的桎梏消失之后,她们仍然无法摆脱悲凉、沉沦的厄运,因为她们无法打破内心的枷锁,缺乏独立自新的坚强品格。这一思考应该说是深邃的。
当然,秋仪与小萼虽有着相似的生活遭遇,也有着共同的悲剧命运,但她们却是性格迥异的形象。在秋仪身上,体现了风尘女子所少有的刚毅、泼辣:从开往劳动营的卡车上跳车逃离,面对鸨母霸占其财产大胆泼辣地争取,面对老浦太太恶意的侮辱针锋相对,最后决意离开。风风火火,雷厉风行。但她又不失温情,突出表现在她对曾经背叛过自己,抢占了自己情人的小萼仍能细致周到地照顾,最后在小萼决定远走他乡的时候承担起抚养其儿子悲夫的责任。这一形象个性鲜明,在这个潮湿、糜烂的氛围中散发出微弱的人性之光。
苏童以其细腻、柔顺的笔调,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充斥着糜烂、腐朽、脂粉气,但又不失温情的世界。在这些美丽沉醉的女性外衣下,我们不难看出一种深沉的历史颓败感。文章结尾处,当小萼的儿子冯新华(悲夫的学名)偶然间在玩弄那只当年属于他母亲(小萼)的胭脂盒时,秋仪说了一句话:小男孩不能玩。也许这一小小的细节寄寓着她对过往生活的告别和对新生活的一种微茫的希望吧!
王安忆的《小城之恋》是孤立处境中的男女关系,两个少年人,还未及创造履历,生活、观念、几乎是赤裸裸本体的,相逢了,他们之间能有如何的关系?性,便凸现出来,成为了关系的惟一形式和内容。
《小城之恋》,写蒙昧的压抑中畸形的两性关系,她不是从道德的意义上谴责男主人公,而是从心理的意义上表现男性主体意识的缺失。故事发生在文化大*时期一个封闭的小城里,在这个年代本身就是一个压抑人的所有正常*的时期,小说文本首先提供了一个孤独的环境氛围。在历史资料中我们可以在看到*、吃人、各种暴力现象在这个时期的祖国大地上发生,而在这种环境中形成的爱恋也带着疯狂的阴影侵袭着青年男女的心。朦胧时期羞涩的感情和后来使两个人迅速苍老的无节制的疯狂*作为一个绝望时期的演变过程,他们在*中度过了比平常男女快上一倍的生理年龄阶段。小城古老寂静的环境为寂寞无依的男女提供了大量寻欢的场所,以至于当他们到了别的地方就有强烈的不安全感。在小说描写中他们几近原始化的交媾是最能体现渴望与人相亲近的*,性是一个原始的母题,在这场解构中,它带有的色彩并不是救赎也不是发泄,更多的是一种无奈的关系。小说中一直存在着“没有人能帮助他们”的呼声,整个社会伦理道德规范都像一个偌大的陷阱埋葬着人。在封闭中形成的懵懂又愚昧的感情是在性启蒙基础上的,即是*基础。说这种感情是畸形是偏激而不重视人性的,在男女主人公的关系中,性是一种有效的沟通形式和感情内容存在,别无选择。他们在人前掩饰着自己甚至撕打仇恨对方,但是在无人时,他们却以人类最原始亲昵的方式表达着彼此的需要,本能的*成为主宰。
在歌舞团的练功也是两个人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的意像,他们已经将自己的身体练得畸形,女人越来越壮硕男人越来越矮小。他们在练功的时候以折磨自己的方式来取得与*不同的另一种快感,身体的扭曲和疼痛完全比不上心灵上的寂寞和难过。没有人能指导他们任何事,小说中自始至终都弥漫着男女主人公的迷惘心态,他们除了对方没有人更亲近,没有人更能依靠。对对方肉体的了解成为两个人心灵上的契合,只有*才能不那么寂寞,遵循原始的启发,光阴缩短了几十年。
苍老是一个标志。
他们都越来越苍老,尤其是“她”,刚开始的时候是姣好而且体态丰润的,在日后的折磨中,分明是变成了一个农妇,“……日益地邋遢着,毫不讲究衣着,穿得乱七八糟,却还扑着粉……‘她是个娘们儿了’”提早的性经验使异性在他们早熟的眼中早已没有那种朦胧的羞怯的美,她甚至大大咧咧进错了男厕所都毫不羞愧,他们是以另一种方式迅速地老化了。
自杀,也是不能的。死在“她”未接受教育的大脑中只是去了一个离现在很远的能一了百了的概念,想自杀的女人终于依着本能贪恋生命,死是不好的。
这种环境非常的绝望,他们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关系也让自己绝望。以怀孕为一个导火线,她最终被男子抛弃,再不是情人。
故事出现一个转机,仿佛一架疯狂的机器突然步入正轨。
《小城之恋》是一次女性本体的回归,在狂热的*之后,成为母亲的“她”终于获得了心灵上的平静。这里没有强烈的道德谴责,男主人公对怀孕的情人的抛弃是小说最后的一次反抗。王安忆是以一种实验的心态来写“三恋”系列的,那么,对于传统小说布局结构的反抗也是作者有意识加进文本中的。男女主人公没有死也没有在一起,而是各自过上了新的生活。然而嘲讽的是,一个人生下孩子并且抚育的被全城人当作破鞋的女主人公,却是“经过情欲风暴的洗涤,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干净,更纯洁”,她和孩子开始真正意义上的生活。
这是一个蜕变的过程,有男人的参与和放弃之后的女性的觉醒,尽管“她”自己并不知道,但是生活本身就有特殊的馈赠。在小说的结尾,母性的力量成为解决一切困扰的最好途径,对于女主人公来说,是安排了一个非常*的结局,回归自我。
而男主人公的心态,则变得更加阴暗。被他所抛弃的她反而能平静地接受生活,这在中国传统小说中是少见的,套入了这个模式的重新解构是一次全新的创作体验。题目说“被抛弃的是回归的”,这不过是一个悲喜交加的结尾。在看这篇小说的时候,读者很难能舒服得起来,压抑并且畸变的情欲贯穿着小说始终,疯狂让人惊讶的性饥渴状态,无奈环境中衍生的病态情感都是一个又一个的文字刺激。但是前面的疯狂又是非常镇静地发展到最后异常平静的结局。
性是一个文学创作的母题,回归是一个人性的主题,在这篇小说中两者的结合预示着女性的觉醒。小说女主人公最后在他们最初相识的练功房中以一种平和慈悲的心态逗弄孩子,在孩子一迭声的“妈妈”的呼唤声中,唤起了母亲博大而神圣的责任感,女人作为母亲一面的觉醒换掉作为情人一面的狂热,真实的恨和真实的爱都不存在了,那个心里的“他”也逐渐成为回忆而远去,回归自我成为最真实的存在。
“他”在小说中的意义更多地是表达男性主体意识的缺失,没有情人的责任更没有父亲的责任,即便是结婚也不能排除内心的迷惘。在这篇带有传统男子抛弃女子文本的小说中,最后的悲剧是由男人来承担了。在某种意义上,“他”是最后的悲剧主人公。
《荒山之恋》的角色的定义是男女关系发生机遇的解构,《锦绣谷之恋》在男女问题上的超脱,这些都更加突显了《小城之恋》男女性问题是如此的尖锐和蒙昧。
《小城之恋》在愚昧中有着玩味的讽刺,在焦点中的回归是一个欢喜的永恒。当读者经惊讶于小说中疯狂的性关系的时候,作家的笔触已经比读者快而且宽容地表达了女性遭遇困境的本能处理方法。这使得小说有一个大气的收尾。
回归本身是人类的一个庞大的主题概念,无数个时代都在盼望着回归自然或者本体。但是回归的概念也是被无数次的偷换,写这篇论文的人也不能确认什么是回归的真正概念和本意。当人们能够宽容地对待自己或者是别人,能够像“她”一样完成*后的平静心态是不是就意味着回归,当女性生活中有男性的缺失却仍能在其他地方找到慰籍是不是就意味着独立意识的觉醒?
小说的答案只是其中的一个方向,对与人类母题的探讨也永远不会结束,轰轰烈烈之后的平静如同铅华毕尽的回归,这给疯狂找了一个理由。
王安忆以女性作家的艺术敏感和同样身为女性的性别体验和感悟,以经10余年的探索思考,细致精到地捕捉住了女性的生命律动:由早期青春的躁动到成熟女性的坚韧再到郁晓秋式的逆境中的顽强挺立.在王安忆笔下,无论她们的生命处于何种状态,她们都不屈服于命运,而是以不同的方式,努力地去争取,以获得个体生命的舒展,并自觉地抵抗着来自外界或自我内心的种种*和压迫,捍卫着生命的尊严.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17:26
苏童擅于写女人,正如他所说:也许这是因为女性更令人关注,也许我觉得女性身上凝聚着更多的小说因素。在《红粉》中,苏童给读者展现了江南古城美丽腐朽的红粉女子的生活,主要是两个妓女(秋仪和小萼)与一个男人(老浦)的故事。苏童以其独特的叙述笔调,刻画了一个潮湿、糜烂、充满脂粉气息的世界。在舒缓而细腻的叙述中,蕴藏着深深的文化思考。在这种淡化了时代*的背景下,人物的内蕴得到了巨大的张现,思考的触角从个体的女人伸入作为“类”的女性世界,包括对其身上因袭的沉重的文化负累和自身的人性弱点的思考,给我们展现了一种沉醉而腐朽的美丽。
“自古红颜多薄命”,“红颜祸水”,将“红”与“女人”联系在一起,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红粉”不仅仅是红颜风尘女子的别名,她有一种“类”的意义,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一种人格化身。在《红粉》中,作者着力刻画了两个女性形象——秋仪和小萼,展示了她们糜烂而凄苦的生活。从事烟柳生涯的秋仪与小萼面对新的历史时代,无所适从。秋仪从开往劳动营的卡车跳下来,逃离改造,寄身于过去的相好老浦家中,想找一个最后的归宿,却没能如其所愿,终于忍受不了老浦太太的污辱而决意离开,独自飘零在一个孤独的世界中,没有去处,毫无依靠。为寻一安身之处,只好到玩月庵削发为尼。但这世界留给她们这类女人的空间似乎很小、很小,老尼姑在得知秋仪身世之后,毫不留情地将她扫地出门,秋仪再次陷入了被抛弃的惶惑之中。回到家中,也毫无温情可言,受到了姑妈一家的排挤,最后委身嫁给了一个鸡胸驼背的小男人冯老五。而小萼虽然接受了劳动改造,却仍然无法摆脱其自身强烈的依附意识。改造期满后,由于害怕劳动的艰辛,不惜背叛昔日的姐妹之情,嫁给了秋仪的相好老浦,开始过一种慵懒、闲适、腐朽的生活,最后也导致了老浦的死亡(老浦因为无法满足小萼的需求,只好贪污*,最后被判死刑)。在老浦死后,原本想独自将儿子悲夫抚养*,但最终还是因为无力独自面对生活的艰辛,跟一位北方男人走了,以后的生活会怎样,不得而知。正如文本中所说:“女人一旦没有钱财,就只能依靠男人,但男人又靠不住。”这就导致了她们的人生悲剧。缺乏坚强的独立精神,将自己的幸福和未来全部压在男人身上,就也决定了她们的这一次博弈最后结局只能是惨败,而且劫数难逃。透过这些女性形象,我们能窥察到造成女性悲剧命运的因素不仅有封建文化传统和正统婚姻秩序,女性身上所体现出来某种本然的人性弱点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这些女人,她们并不仅仅是封建伦常的受害者,其实她们自身对传统文化赋予的角色也一种很深的认同感,突出表现为一种强烈的人身依附意识。当外界的桎梏消失之后,她们仍然无法摆脱悲凉、沉沦的厄运,因为她们无法打破内心的枷锁,缺乏独立自新的坚强品格。这一思考应该说是深邃的。
当然,秋仪与小萼虽有着相似的生活遭遇,也有着共同的悲剧命运,但她们却是性格迥异的形象。在秋仪身上,体现了风尘女子所少有的刚毅、泼辣:从开往劳动营的卡车上跳车逃离,面对鸨母霸占其财产大胆泼辣地争取,面对老浦太太恶意的侮辱针锋相对,最后决意离开。风风火火,雷厉风行。但她又不失温情,突出表现在她对曾经背叛过自己,抢占了自己情人的小萼仍能细致周到地照顾,最后在小萼决定远走他乡的时候承担起抚养其儿子悲夫的责任。这一形象个性鲜明,在这个潮湿、糜烂的氛围中散发出微弱的人性之光。
苏童以其细腻、柔顺的笔调,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充斥着糜烂、腐朽、脂粉气,但又不失温情的世界。在这些美丽沉醉的女性外衣下,我们不难看出一种深沉的历史颓败感。文章结尾处,当小萼的儿子冯新华(悲夫的学名)偶然间在玩弄那只当年属于他母亲(小萼)的胭脂盒时,秋仪说了一句话:小男孩不能玩。也许这一小小的细节寄寓着她对过往生活的告别和对新生活的一种微茫的希望吧!
王安忆的《小城之恋》是孤立处境中的男女关系,两个少年人,还未及创造履历,生活、观念、几乎是赤裸裸本体的,相逢了,他们之间能有如何的关系?性,便凸现出来,成为了关系的惟一形式和内容。
《小城之恋》,写蒙昧的压抑中畸形的两性关系,她不是从道德的意义上谴责男主人公,而是从心理的意义上表现男性主体意识的缺失。故事发生在文化大*时期一个封闭的小城里,在这个年代本身就是一个压抑人的所有正常*的时期,小说文本首先提供了一个孤独的环境氛围。在历史资料中我们可以在看到*、吃人、各种暴力现象在这个时期的祖国大地上发生,而在这种环境中形成的爱恋也带着疯狂的阴影侵袭着青年男女的心。朦胧时期羞涩的感情和后来使两个人迅速苍老的无节制的疯狂*作为一个绝望时期的演变过程,他们在*中度过了比平常男女快上一倍的生理年龄阶段。小城古老寂静的环境为寂寞无依的男女提供了大量寻欢的场所,以至于当他们到了别的地方就有强烈的不安全感。在小说描写中他们几近原始化的交媾是最能体现渴望与人相亲近的*,性是一个原始的母题,在这场解构中,它带有的色彩并不是救赎也不是发泄,更多的是一种无奈的关系。小说中一直存在着“没有人能帮助他们”的呼声,整个社会伦理道德规范都像一个偌大的陷阱埋葬着人。在封闭中形成的懵懂又愚昧的感情是在性启蒙基础上的,即是*基础。说这种感情是畸形是偏激而不重视人性的,在男女主人公的关系中,性是一种有效的沟通形式和感情内容存在,别无选择。他们在人前掩饰着自己甚至撕打仇恨对方,但是在无人时,他们却以人类最原始亲昵的方式表达着彼此的需要,本能的*成为主宰。
在歌舞团的练功也是两个人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的意像,他们已经将自己的身体练得畸形,女人越来越壮硕男人越来越矮小。他们在练功的时候以折磨自己的方式来取得与*不同的另一种快感,身体的扭曲和疼痛完全比不上心灵上的寂寞和难过。没有人能指导他们任何事,小说中自始至终都弥漫着男女主人公的迷惘心态,他们除了对方没有人更亲近,没有人更能依靠。对对方肉体的了解成为两个人心灵上的契合,只有*才能不那么寂寞,遵循原始的启发,光阴缩短了几十年。
苍老是一个标志。
他们都越来越苍老,尤其是“她”,刚开始的时候是姣好而且体态丰润的,在日后的折磨中,分明是变成了一个农妇,“……日益地邋遢着,毫不讲究衣着,穿得乱七八糟,却还扑着粉……‘她是个娘们儿了’”提早的性经验使异性在他们早熟的眼中早已没有那种朦胧的羞怯的美,她甚至大大咧咧进错了男厕所都毫不羞愧,他们是以另一种方式迅速地老化了。
自杀,也是不能的。死在“她”未接受教育的大脑中只是去了一个离现在很远的能一了百了的概念,想自杀的女人终于依着本能贪恋生命,死是不好的。
这种环境非常的绝望,他们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关系也让自己绝望。以怀孕为一个导火线,她最终被男子抛弃,再不是情人。
故事出现一个转机,仿佛一架疯狂的机器突然步入正轨。
《小城之恋》是一次女性本体的回归,在狂热的*之后,成为母亲的“她”终于获得了心灵上的平静。这里没有强烈的道德谴责,男主人公对怀孕的情人的抛弃是小说最后的一次反抗。王安忆是以一种实验的心态来写“三恋”系列的,那么,对于传统小说布局结构的反抗也是作者有意识加进文本中的。男女主人公没有死也没有在一起,而是各自过上了新的生活。然而嘲讽的是,一个人生下孩子并且抚育的被全城人当作破鞋的女主人公,却是“经过情欲风暴的洗涤,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干净,更纯洁”,她和孩子开始真正意义上的生活。
这是一个蜕变的过程,有男人的参与和放弃之后的女性的觉醒,尽管“她”自己并不知道,但是生活本身就有特殊的馈赠。在小说的结尾,母性的力量成为解决一切困扰的最好途径,对于女主人公来说,是安排了一个非常*的结局,回归自我。
而男主人公的心态,则变得更加阴暗。被他所抛弃的她反而能平静地接受生活,这在中国传统小说中是少见的,套入了这个模式的重新解构是一次全新的创作体验。题目说“被抛弃的是回归的”,这不过是一个悲喜交加的结尾。在看这篇小说的时候,读者很难能舒服得起来,压抑并且畸变的情欲贯穿着小说始终,疯狂让人惊讶的性饥渴状态,无奈环境中衍生的病态情感都是一个又一个的文字刺激。但是前面的疯狂又是非常镇静地发展到最后异常平静的结局。
性是一个文学创作的母题,回归是一个人性的主题,在这篇小说中两者的结合预示着女性的觉醒。小说女主人公最后在他们最初相识的练功房中以一种平和慈悲的心态逗弄孩子,在孩子一迭声的“妈妈”的呼唤声中,唤起了母亲博大而神圣的责任感,女人作为母亲一面的觉醒换掉作为情人一面的狂热,真实的恨和真实的爱都不存在了,那个心里的“他”也逐渐成为回忆而远去,回归自我成为最真实的存在。
“他”在小说中的意义更多地是表达男性主体意识的缺失,没有情人的责任更没有父亲的责任,即便是结婚也不能排除内心的迷惘。在这篇带有传统男子抛弃女子文本的小说中,最后的悲剧是由男人来承担了。在某种意义上,“他”是最后的悲剧主人公。
《荒山之恋》的角色的定义是男女关系发生机遇的解构,《锦绣谷之恋》在男女问题上的超脱,这些都更加突显了《小城之恋》男女性问题是如此的尖锐和蒙昧。
《小城之恋》在愚昧中有着玩味的讽刺,在焦点中的回归是一个欢喜的永恒。当读者经惊讶于小说中疯狂的性关系的时候,作家的笔触已经比读者快而且宽容地表达了女性遭遇困境的本能处理方法。这使得小说有一个大气的收尾。
回归本身是人类的一个庞大的主题概念,无数个时代都在盼望着回归自然或者本体。但是回归的概念也是被无数次的偷换,写这篇论文的人也不能确认什么是回归的真正概念和本意。当人们能够宽容地对待自己或者是别人,能够像“她”一样完成*后的平静心态是不是就意味着回归,当女性生活中有男性的缺失却仍能在其他地方找到慰籍是不是就意味着独立意识的觉醒?
小说的答案只是其中的一个方向,对与人类母题的探讨也永远不会结束,轰轰烈烈之后的平静如同铅华毕尽的回归,这给疯狂找了一个理由。
王安忆以女性作家的艺术敏感和同样身为女性的性别体验和感悟,以经10余年的探索思考,细致精到地捕捉住了女性的生命律动:由早期青春的躁动到成熟女性的坚韧再到郁晓秋式的逆境中的顽强挺立.在王安忆笔下,无论她们的生命处于何种状态,她们都不屈服于命运,而是以不同的方式,努力地去争取,以获得个体生命的舒展,并自觉地抵抗着来自外界或自我内心的种种*和压迫,捍卫着生命的尊严.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17:26
苏童擅于写女人,正如他所说:也许这是因为女性更令人关注,也许我觉得女性身上凝聚着更多的小说因素。在《红粉》中,苏童给读者展现了江南古城美丽腐朽的红粉女子的生活,主要是两个妓女(秋仪和小萼)与一个男人(老浦)的故事。苏童以其独特的叙述笔调,刻画了一个潮湿、糜烂、充满脂粉气息的世界。在舒缓而细腻的叙述中,蕴藏着深深的文化思考。在这种淡化了时代*的背景下,人物的内蕴得到了巨大的张现,思考的触角从个体的女人伸入作为“类”的女性世界,包括对其身上因袭的沉重的文化负累和自身的人性弱点的思考,给我们展现了一种沉醉而腐朽的美丽。
“自古红颜多薄命”,“红颜祸水”,将“红”与“女人”联系在一起,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红粉”不仅仅是红颜风尘女子的别名,她有一种“类”的意义,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一种人格化身。在《红粉》中,作者着力刻画了两个女性形象——秋仪和小萼,展示了她们糜烂而凄苦的生活。从事烟柳生涯的秋仪与小萼面对新的历史时代,无所适从。秋仪从开往劳动营的卡车跳下来,逃离改造,寄身于过去的相好老浦家中,想找一个最后的归宿,却没能如其所愿,终于忍受不了老浦太太的污辱而决意离开,独自飘零在一个孤独的世界中,没有去处,毫无依靠。为寻一安身之处,只好到玩月庵削发为尼。但这世界留给她们这类女人的空间似乎很小、很小,老尼姑在得知秋仪身世之后,毫不留情地将她扫地出门,秋仪再次陷入了被抛弃的惶惑之中。回到家中,也毫无温情可言,受到了姑妈一家的排挤,最后委身嫁给了一个鸡胸驼背的小男人冯老五。而小萼虽然接受了劳动改造,却仍然无法摆脱其自身强烈的依附意识。改造期满后,由于害怕劳动的艰辛,不惜背叛昔日的姐妹之情,嫁给了秋仪的相好老浦,开始过一种慵懒、闲适、腐朽的生活,最后也导致了老浦的死亡(老浦因为无法满足小萼的需求,只好贪污*,最后被判死刑)。在老浦死后,原本想独自将儿子悲夫抚养*,但最终还是因为无力独自面对生活的艰辛,跟一位北方男人走了,以后的生活会怎样,不得而知。正如文本中所说:“女人一旦没有钱财,就只能依靠男人,但男人又靠不住。”这就导致了她们的人生悲剧。缺乏坚强的独立精神,将自己的幸福和未来全部压在男人身上,就也决定了她们的这一次博弈最后结局只能是惨败,而且劫数难逃。透过这些女性形象,我们能窥察到造成女性悲剧命运的因素不仅有封建文化传统和正统婚姻秩序,女性身上所体现出来某种本然的人性弱点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这些女人,她们并不仅仅是封建伦常的受害者,其实她们自身对传统文化赋予的角色也一种很深的认同感,突出表现为一种强烈的人身依附意识。当外界的桎梏消失之后,她们仍然无法摆脱悲凉、沉沦的厄运,因为她们无法打破内心的枷锁,缺乏独立自新的坚强品格。这一思考应该说是深邃的。
当然,秋仪与小萼虽有着相似的生活遭遇,也有着共同的悲剧命运,但她们却是性格迥异的形象。在秋仪身上,体现了风尘女子所少有的刚毅、泼辣:从开往劳动营的卡车上跳车逃离,面对鸨母霸占其财产大胆泼辣地争取,面对老浦太太恶意的侮辱针锋相对,最后决意离开。风风火火,雷厉风行。但她又不失温情,突出表现在她对曾经背叛过自己,抢占了自己情人的小萼仍能细致周到地照顾,最后在小萼决定远走他乡的时候承担起抚养其儿子悲夫的责任。这一形象个性鲜明,在这个潮湿、糜烂的氛围中散发出微弱的人性之光。
苏童以其细腻、柔顺的笔调,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充斥着糜烂、腐朽、脂粉气,但又不失温情的世界。在这些美丽沉醉的女性外衣下,我们不难看出一种深沉的历史颓败感。文章结尾处,当小萼的儿子冯新华(悲夫的学名)偶然间在玩弄那只当年属于他母亲(小萼)的胭脂盒时,秋仪说了一句话:小男孩不能玩。也许这一小小的细节寄寓着她对过往生活的告别和对新生活的一种微茫的希望吧!
王安忆的《小城之恋》是孤立处境中的男女关系,两个少年人,还未及创造履历,生活、观念、几乎是赤裸裸本体的,相逢了,他们之间能有如何的关系?性,便凸现出来,成为了关系的惟一形式和内容。
《小城之恋》,写蒙昧的压抑中畸形的两性关系,她不是从道德的意义上谴责男主人公,而是从心理的意义上表现男性主体意识的缺失。故事发生在文化大*时期一个封闭的小城里,在这个年代本身就是一个压抑人的所有正常*的时期,小说文本首先提供了一个孤独的环境氛围。在历史资料中我们可以在看到*、吃人、各种暴力现象在这个时期的祖国大地上发生,而在这种环境中形成的爱恋也带着疯狂的阴影侵袭着青年男女的心。朦胧时期羞涩的感情和后来使两个人迅速苍老的无节制的疯狂*作为一个绝望时期的演变过程,他们在*中度过了比平常男女快上一倍的生理年龄阶段。小城古老寂静的环境为寂寞无依的男女提供了大量寻欢的场所,以至于当他们到了别的地方就有强烈的不安全感。在小说描写中他们几近原始化的交媾是最能体现渴望与人相亲近的*,性是一个原始的母题,在这场解构中,它带有的色彩并不是救赎也不是发泄,更多的是一种无奈的关系。小说中一直存在着“没有人能帮助他们”的呼声,整个社会伦理道德规范都像一个偌大的陷阱埋葬着人。在封闭中形成的懵懂又愚昧的感情是在性启蒙基础上的,即是*基础。说这种感情是畸形是偏激而不重视人性的,在男女主人公的关系中,性是一种有效的沟通形式和感情内容存在,别无选择。他们在人前掩饰着自己甚至撕打仇恨对方,但是在无人时,他们却以人类最原始亲昵的方式表达着彼此的需要,本能的*成为主宰。
在歌舞团的练功也是两个人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的意像,他们已经将自己的身体练得畸形,女人越来越壮硕男人越来越矮小。他们在练功的时候以折磨自己的方式来取得与*不同的另一种快感,身体的扭曲和疼痛完全比不上心灵上的寂寞和难过。没有人能指导他们任何事,小说中自始至终都弥漫着男女主人公的迷惘心态,他们除了对方没有人更亲近,没有人更能依靠。对对方肉体的了解成为两个人心灵上的契合,只有*才能不那么寂寞,遵循原始的启发,光阴缩短了几十年。
苍老是一个标志。
他们都越来越苍老,尤其是“她”,刚开始的时候是姣好而且体态丰润的,在日后的折磨中,分明是变成了一个农妇,“……日益地邋遢着,毫不讲究衣着,穿得乱七八糟,却还扑着粉……‘她是个娘们儿了’”提早的性经验使异性在他们早熟的眼中早已没有那种朦胧的羞怯的美,她甚至大大咧咧进错了男厕所都毫不羞愧,他们是以另一种方式迅速地老化了。
自杀,也是不能的。死在“她”未接受教育的大脑中只是去了一个离现在很远的能一了百了的概念,想自杀的女人终于依着本能贪恋生命,死是不好的。
这种环境非常的绝望,他们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关系也让自己绝望。以怀孕为一个导火线,她最终被男子抛弃,再不是情人。
故事出现一个转机,仿佛一架疯狂的机器突然步入正轨。
《小城之恋》是一次女性本体的回归,在狂热的*之后,成为母亲的“她”终于获得了心灵上的平静。这里没有强烈的道德谴责,男主人公对怀孕的情人的抛弃是小说最后的一次反抗。王安忆是以一种实验的心态来写“三恋”系列的,那么,对于传统小说布局结构的反抗也是作者有意识加进文本中的。男女主人公没有死也没有在一起,而是各自过上了新的生活。然而嘲讽的是,一个人生下孩子并且抚育的被全城人当作破鞋的女主人公,却是“经过情欲风暴的洗涤,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干净,更纯洁”,她和孩子开始真正意义上的生活。
这是一个蜕变的过程,有男人的参与和放弃之后的女性的觉醒,尽管“她”自己并不知道,但是生活本身就有特殊的馈赠。在小说的结尾,母性的力量成为解决一切困扰的最好途径,对于女主人公来说,是安排了一个非常*的结局,回归自我。
而男主人公的心态,则变得更加阴暗。被他所抛弃的她反而能平静地接受生活,这在中国传统小说中是少见的,套入了这个模式的重新解构是一次全新的创作体验。题目说“被抛弃的是回归的”,这不过是一个悲喜交加的结尾。在看这篇小说的时候,读者很难能舒服得起来,压抑并且畸变的情欲贯穿着小说始终,疯狂让人惊讶的性饥渴状态,无奈环境中衍生的病态情感都是一个又一个的文字刺激。但是前面的疯狂又是非常镇静地发展到最后异常平静的结局。
性是一个文学创作的母题,回归是一个人性的主题,在这篇小说中两者的结合预示着女性的觉醒。小说女主人公最后在他们最初相识的练功房中以一种平和慈悲的心态逗弄孩子,在孩子一迭声的“妈妈”的呼唤声中,唤起了母亲博大而神圣的责任感,女人作为母亲一面的觉醒换掉作为情人一面的狂热,真实的恨和真实的爱都不存在了,那个心里的“他”也逐渐成为回忆而远去,回归自我成为最真实的存在。
“他”在小说中的意义更多地是表达男性主体意识的缺失,没有情人的责任更没有父亲的责任,即便是结婚也不能排除内心的迷惘。在这篇带有传统男子抛弃女子文本的小说中,最后的悲剧是由男人来承担了。在某种意义上,“他”是最后的悲剧主人公。
《荒山之恋》的角色的定义是男女关系发生机遇的解构,《锦绣谷之恋》在男女问题上的超脱,这些都更加突显了《小城之恋》男女性问题是如此的尖锐和蒙昧。
《小城之恋》在愚昧中有着玩味的讽刺,在焦点中的回归是一个欢喜的永恒。当读者经惊讶于小说中疯狂的性关系的时候,作家的笔触已经比读者快而且宽容地表达了女性遭遇困境的本能处理方法。这使得小说有一个大气的收尾。
回归本身是人类的一个庞大的主题概念,无数个时代都在盼望着回归自然或者本体。但是回归的概念也是被无数次的偷换,写这篇论文的人也不能确认什么是回归的真正概念和本意。当人们能够宽容地对待自己或者是别人,能够像“她”一样完成*后的平静心态是不是就意味着回归,当女性生活中有男性的缺失却仍能在其他地方找到慰籍是不是就意味着独立意识的觉醒?
小说的答案只是其中的一个方向,对与人类母题的探讨也永远不会结束,轰轰烈烈之后的平静如同铅华毕尽的回归,这给疯狂找了一个理由。
王安忆以女性作家的艺术敏感和同样身为女性的性别体验和感悟,以经10余年的探索思考,细致精到地捕捉住了女性的生命律动:由早期青春的躁动到成熟女性的坚韧再到郁晓秋式的逆境中的顽强挺立.在王安忆笔下,无论她们的生命处于何种状态,她们都不屈服于命运,而是以不同的方式,努力地去争取,以获得个体生命的舒展,并自觉地抵抗着来自外界或自我内心的种种*和压迫,捍卫着生命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