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09 17:5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6 04:48
鉴别古旧瓷器,有很多要素,但蛤蜊光的存在往往会让我们省事不少。在古玩界,对一些古瓷彩釉上以及彩釉纹饰边缘出现的类似蚌壳内侧的珠光样的光晕,称做“蛤蜊光”。
尤其是明弘治和万历年间的“红、黄、绿三色的“大明彩”,不仅在彩釉上能见到这种光彩夺目的“蛤蜊光”,有时连牙白色的底釉上,也有这种令人目迷神移的光晕闪现。
由于这种光晕显得珠光宝气,因此也有人把它称做“蛤蜊珠光”。
到了清初,黄、绿、蓝等釉色以及此类釉色的边缘部分,也常常可以看见这种正视难看见,侧视则分明的“蛤蜊光”。这种特有的迎光显现,避光消退的光怪陆离的光晕,成了古瓷的特征,因此也成了鉴定古瓷的重要依据之一
那么,这种蛤蜊光是怎样形成的呢?根据人们对宋元以来的彩瓷研究分析,发现彩色釉料中含有一定比例的铅、锌、铜、锡金属成分,而这些物质在漫长的岁月长河里,经历了复杂的地理、化学、物理的作用,热胀冷缩,风雨侵蚀,大气氧化等等,活跃的金属分子从釉里分解游离到表面,于是氧化锈变,就形成了一层漂亮的类似金属镀膜一样的物质,这种物质在光的照射下会呈现出美丽的五彩或七彩颜色。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只有二三百年的彩瓷才会有蛤蜊光的现象,其实不然,在很多*的瓷器上也有咖喱光的出现。笔者认为,蛤蜊光的形成与瓷器所处环境影响是有密切关系的。
也就是说,“蛤蜊光”的出现,需要一定年纪,但不一定要等到250年以上。当然,也有的古瓷,年纪不小,却没有出现这种光晕。因此,“蛤蜊光”也不是判断古瓷的绝对的惟一依据。
但是,根据“蛤蜊光”来判别古瓷真伪,在目前来看,还算是个比较重要比较可靠的手段之一。尽管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仿古者以某种药水和铁锈水浸泡等手法,制造假“蛤蜊光”来仿造古瓷。但和别的制假手段同样难以避免地产生缺陷:假“蛤蜊光”也和假“包浆”、假“火石红”一样,不够自然,缺少灵气。假“蛤蜊光”是涂上去的或者是有外面腐蚀上去的,显得呆板生硬,光彩有点像僵死的面孔。而真的蛤蜊光是由里至表的逐渐渗出、凝结而形成的,其分子组合是有层次感的。
所以,在光照下它具有流动感,如虹似霞,像是具有生命一样,闪闪烁烁,显得十分灵动。说得通俗一点,假“蛤蜊光”和假“火石红”、假“包浆”一样,是死的;而真“蛤蜊光”是活的。是可以跳舞的彩虹。
当然,要识别“死”和“活”,说难也不难,只要经过几次比较,就能具有“火眼金睛”,学会识别真假“蛤蜊光的本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