蝮蛇复合片是广州背定医药科级有限公司生产的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09 15:4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2 07:14
金庸武侠小说以大量篇幅反映了中医药文化包括中医理论、诊断学、药物学、针灸学、病症与治法、养生、医家、医著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大部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中医药文化的特色和精神,但作为小说家言,其对中医药的描写也有许多不实和夸大之处,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江湖医学”体系。
武侠小说所描绘的江湖世界,其实或多或少也是现实世界的一个缩影。江湖中人赖以生计的职业手段各有不同,其中有地方豪强、渔夫樵子、书生秀才、僧尼道人等等,不一而足,但无论是谁,大多都会武术功夫,否则就无法在江湖上立足。除了武功以外,还有一门技术是武林人士的必修课,这就是医药知识。《射雕英雄传》中指出:“初练粗浅功夫,须由*传授怎生挨打而不受重伤,到了武功精深之时,就得研习护身保命、解穴救伤、接骨疗毒诸般法门。”与金庸齐名的武侠小说作家梁羽生也认为:“古代凡习武之人,多少懂点中医的道理。”[1]其实,不独武侠小说,现实也是如此。我国古代医武不分,有所谓“医武一家”之说[2],如天下武术正宗少林寺,传有大量验方秘笈,其内容以骨伤、点穴、针灸、推拿为主,形成了著名的少林伤科学派[3-5];近代广东佛山武师黄飞鸿不仅武艺精湛,而且医术高明,尤精于骨伤科,在广州设有宝芝林医馆,赠医施药,救治病人[6]。现代的一些名医,出于养生、功力训练的需要,也精通武术、*,如骨伤科名家郑怀贤医学造诣深厚,又精通太极、形意、八卦、擒拿、飞叉等功夫,被称为“骨伤圣手”、“武医宗师”[7]。武侠小说为了故事情节的需要,常常着力于对中医药的描写,其与中医药的关系主要表现在:(1)武术气功理论多有与医学理论相通者,如太极拳、两仪刀、四象掌与阴阳学说、形意拳与五行学说、八卦掌与八卦学说、全真派内功与精气神学说、六脉神剑与经络学说等;(2)掌握一定的医学理论对练好武功极有帮助,如为练习点穴功夫,首先要熟悉经络腧穴的定位,以求准确,等等;(3)江湖中人的野外活动较多,如遇鸟兽虫蛇造成伤害,则可凭医药之术以求自保;(4)为了战胜对手,除了练好功夫以外,还要制备一些毒药,以弥补拳脚功夫的不足,加强攻击力;(5)不少功夫需要凭借药力辅助,如“千蛛万毒手”;(6)江湖中人过的都是刀口上*血的日子,难保哪天不碰上个天灾人祸的,跌打损伤更是家常便饭,所以和医生的关系一定要好,决不能轻易地得罪医生。因此,在武侠小说中,医生是一类较为独立且有一定地位的人物,而普通的江湖人士,一般都懂得一些医药知识,武侠小说要想写得好,这部分是不可或缺的内容。而读者欲从武侠小说中读出奥妙,最好也能了解一些中医的常识。
2 金庸小说中的中医学理论
2.1 气学说
气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理论,认为气是自然界万物的物质本元,宇宙、自然、人体等都是由气这一精微物质所构成。具体到对“气”的理解,可作出多种不同的分类和阐发,在《黄帝内经》中,“气”的含义多达25种以上[8]。如在自然界,有“四时之气”、“正气”、“邪气”、“戾气”、“毒气”等;就人体而言,有“元气”、“真气”、“精气”、“宗气”、“营气”、“卫气”、“正气”、“阳气”、“水谷之气”、“脏腑之气”等。其中,元气是构*体和维持人体生理功能的最为重要的一个基本物质。在历史上,气学说由哲学理论转变为应用基础理论,不仅被医学所借用,而且被很多武术流派和道教养生学派所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门类包括文学、书法、绘画、音乐、建筑等都以气学说作为一个重要的理论范畴和说理工具。在金庸小说中,气学说在作为众多武术家所赖以进行武功*的理论基础的同时,也在医疗活动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武术家在练习武术的同时,必须*内功,以培养“真气”,“真气”充沛是练好武术和掌握轻功、点穴等功夫的基础。当然不同的宗派对此问题看法不一,如华山派气宗主张练气为主,而剑宗则主张以招式取胜。(2)在受到敌人的攻击导致严重的内伤后,对其进行救治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为患者输入“真气”;(3)在遭到毒药侵袭引起中毒后,可通过调节“真气”在体内的运行以排除毒邪。
2.2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源于《周易》,八卦、六十四卦都是由阴爻、阳爻组合而成。其中乾卦、坤卦的卦辞、爻辞、彖辞等分别集中地阐述了有关阳和阴的观点,其后经儒家、道家、阴阳家等学者不断地充实和发展,形成了对后世影响甚大的阴阳学说。阴阳学说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思想,构筑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并绵延数千年,深入影响至医学、宗教、文学、历史、音乐、舞蹈、书法、绘画、武术、气功、军事、建筑、美学等领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基本理论之一。古人认为,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具有矛盾对立统一的两方面的性质,即阴阳两方面的属性。《易传》有云:“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之间的矛盾对立,是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和动力。阴阳反映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存在运动的总规律。因此,抓住事物的阴阳两方面的属性和特点,便抓住了事物的本质。与气学说一样,阴阳学说也是中医学、养生保健、武术气功等的重要基础理论。中医的四诊八纲,首重阴阳,其脏腑、经络、病机、辨证,无不以阴阳为其统率。在武术气功方面,最能体现阴阳学说的莫过于太极拳,太极拳的创始和拳理阐发,是以阴阳学说为总纲。综观太极拳的行拳走架,其一招一式,无不体现出阴阳动静、虚实变化之妙。如王宗岳《太极拳论》所说:“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拳中的刚柔、虚实、动静等,皆合于阴阳之间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道理,应于太极图象。在《飞狐外传》中,太极门有两种秘笈《阴阳诀》和《乱环诀》,阐述太极拳的精妙拳理。《射雕》三部曲中,有两种最高深的功夫,即《九阴真经》和《九阳真经》,分别以人身之阴、阳为根基,而能练成惊世骇俗、天下无敌的武功,两部秘笈因此而成为江湖中人争夺的对象,导致纷争不断。
2.3 经络腧穴学说
“胡一刀,曲池、天枢!”“苗人凤,地仓、合谷!”在《飞狐外传》的开头,出现了四个穴位,当即把读者带到了一个杀气腾腾的练武场。以指力或器械点打穴位或以尖利的暗器刺伤穴位,是武侠小说中常见的武功技法之一,其理论基础则是经络腧穴学说。《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侠客行》等书中有大段文字对经络腧穴学的基本知识进行详细而精彩的介绍。经络腧穴学说是中医学中富于神秘文化特征的理论之一,它认为人体由十二经脉、十五络脉、奇经八脉等组成一个完整的网状结构系统,构*体的精微物质如气血等在其中不断地循行流动,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在经络上分布有数以百计的腧穴,这些腧穴则是气血在运行过程中输注、停聚、集中的处所。经络腧穴学说与气学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至今未能完全明确与之相对应的单一的实质性结构。尽管如此,以其为理论指导的针灸和推拿疗法在临床上却有着卓越的疗效。在金庸小说中,经络腧穴学说有着较广泛的应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某些武功的的理论、训练和操作以经络学说为基础,如大理段氏“六脉神剑”、全真派内功“周天运行法”等;(2)以腧穴学说为基础的点穴法作为武术技击的重要技术方法,在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如黄药师“弹指神通”、“兰花拂穴手”、大理段氏“一阳指”、武当派“神门十三剑”等。(3)对骨折筋伤、出血类外伤、脏腑内伤、中毒等症,点穴法有止痛、止血、疏通经脉、运毒外出的功用。但由于作者并非医学专业人士,因而在对一些经络、腧穴的数目、功能、定位进行描述的时候,往往带有随意性。如《射雕英雄传》中一灯大师为黄蓉治疗“铁砂掌”伤,以“一阳指”点其周身奇经八脉各穴,提到“督脉三十大穴”、“任脉二十五大穴”、“阴维脉十四穴”、“阳维脉三十二穴”、“带脉八穴”等,大都不确切,据《奇经八脉考》,督脉有31穴,任脉有27穴,冲脉有24穴,带脉有3穴(双侧合计6穴),阳跷脉有23穴,阴跷脉有8穴,阳维脉有22穴,阴维脉有14穴,又各有交会穴分别与十二正经相通[9,10]。《天龙八部》中段誉与乔峰斗酒时,运用“六脉神剑”的功夫,将酒水沿经脉走向*出体外,则更加令人匪夷所思了。
3 金庸小说中的诊断学
中医的学科体系,号称“理法方药”、“四诊八纲”,其中的“四诊”,包括望、闻、问、切,是疾病诊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难经·六十一难》:“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望诊是通过对患者的面色、形貌、体态的观察而得出其所患病症的诊断结果。如《倚天屠龙记》中胡青牛为常遇春诊病,先搭脉,然后解开衣服看了看,就知道他所受的伤情。闻诊是指闻气味、听声音以诊察病情。如《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治何太冲五姨太被银环蛇咬案中,闻曼陀罗花之香味而推测有毒蛇活动。在四诊中,脉诊可谓独具特色。传统中医的脉诊有颇为繁复,《内经》时代的脉诊讲究三部九候,王叔和《脉经》将脉诊简化,确定为寸口脉,以食、中、无名三指置于患者手腕上桡骨茎突内侧桡动脉搏动处,分别诊按寸、关、尺三部脉象,后世有称“三指禅”者。脉诊在金庸小说中有多处应用,如《天龙八部》中薛神医为阿朱切脉,即知其症状、病因。最为著名的案例当推《笑傲江湖》中的“杀人名医”平一指,他医病诊脉,只用一个指头为患者切脉,便能做出明确诊断,丝毫不爽。而传统中医切脉只有在为2~3岁以下小儿诊脉时,因小儿腕部短小,才可以一指切之。平一指以一指诊*脉,可以看作对传统脉诊的发挥。
4 金庸小说中的药物学
药物是金庸小说中的重要内容,包括治疗性药物和毒性药物,既有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也有各种剂型的成药,如丸、散、膏、丹、粉等等,同时对于药物的药性、配伍、炮制、运用等方面也有很多分析说明,具有一定的科学性[11]。按其功效,有以下几类:(1)疗伤救疾的治疗性药物,如金创药(《书剑恩仇录》、《射雕英雄传》、《倚天屠龙记》、《笑傲江湖》、《天龙八部》、《鹿鼎记》、《雪山飞狐》、《侠客行》)、雪参丸(《书剑恩仇录》)、茯苓首乌丸(《碧血剑》)、雪莲、曼陀罗花、九花玉露丸、无常丹(《射雕英雄传》)、通天草、九转熊蛇丸(《天龙八部》)、黑玉断续膏(《倚天屠龙记》)、白云熊胆丸、续命八丸(《笑傲江湖》)等;(2)可辅助练功的一些药物,如蝮蛇宝血(《射雕英雄传》);朱睛冰蟾(《天龙八部》)等;(3)毒药可对敌人造成伤害,用以临阵,克敌制胜,如情花(《神雕侠侣》)、十香软筋散、金蚕蛊毒、心一跳(《倚天屠龙记》)、七星海棠(《飞狐外传》)、三尸脑神丹(《笑傲江湖》)、生符、悲酥清风(《天龙八部》)、豹胎易筋丸、化尸粉(《鹿鼎记》)、腐骨穿心膏(《鸳鸯刀》)等;(4)某些特殊*练习者须不断以毒药涂在手掌或其他部位,一方面可增进功力,另一方面以新毒克制旧毒,避免自身遭受伤害,如千蛛万毒手(《倚天屠龙记》)。小说中的药物大多为虚构,但似是而非之中,又能给予*的解释,使读者默然接受。
5 金庸小说中的针灸学
大概是由于学武之*都要学习点穴功夫的缘故,武林中人与经络、腧穴、针灸似乎有一种天然的联系,以至于在江湖世界里,各种针具超越了作为治疗疾病的工具的范畴,摇身一变成为众多武林高手的拿手兵器,如《书剑恩仇录》中“绵里针”陆菲青以“芙蓉金针”击杀苍蝇、《笑傲江湖》中东方不败以绣花针力斗三大高手、《倚天屠龙记》中天鹰教徒以“蚊须针”刺伤俞岱岩、《神雕侠侣》中李莫愁所用“冰魄银针”、小龙女所用“玉蜂针”、《天龙八部》中桑土公所用“牛毛针”等。真正以针灸治病的医家,《倚天屠龙记》中的胡青牛当为第一高手。他为张无忌治疗玄冥神掌所发寒毒,先以十二片细小铜片运内力在中极、天突、肩井等十二个交会穴插下,然后以陈艾依次灸十二经脉数百处穴位,估计其所用方法为直接灸、瘢痕灸法,所以将张无忌全身烧灸得处处焦黑。张无忌又为常遇春治疗截心掌之伤,取紫宫、中庭、关元、天池四穴,由于未经训练,不会用金针,而以竹枝削成竹签代替金针,居然误打误撞,将其治愈,但因其下针时手劲方法不对,又兼用药有误,而使常遇春留下了严重点后遗症,中年便即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