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金刚经》有谒: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什么意思。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4:23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05:30

一切你所能看见的事物外表,都是虚假,不真实的。如果能守住本心,在看见这些外表的时候,能够不被这些外表所迷惑,能够认识到看到的相并不是真实的相,那么就能达到如来的境地了。

相:又译示相,佛教术语,源自古印度哲学,指能表现于外,由心识观察描写的各种特征。

虚妄:虚假、非真实之意。或略作妄。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来自印度的初期大乘佛教。因其包含根本般若的重要思想,在般若系大乘经中可视为一个略本;本经说“无相”而不说“空”,保持了原始般若的古风。

《金刚经》在印度有唯识家(无著、世亲)的论释。传入中国,三论、天台、贤首、唯识各宗都有注疏;然而中国佛教深受真常唯心一系大乘的影响,各宗表面上阐扬《金刚经》,实际上阐扬常住佛性和如来藏。

扩展资料:

金刚经思想重心:

一、着重“无相”:如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无相”与原始般若的“无受三昧”、“是三昧不可以相得”称之为“离相门”一样。《金刚经》说“无相”而不说“空”,保持了原始般若的古风。

二、着重“无我”的菩萨行:如说“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於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

习惯大乘我法二空者,或不解於菩萨行着重“无我”。而古传般若即以“无我”悟入实相。“原始般若”阐明菩萨(我)与般若(法)不可得(空),原理是一样的。但《金刚经》不只说“无我”,也说“无法相,亦无非法相”。

三、着重“利他”的菩萨行:般若的原义,菩萨行重於自行。《中品般若》的不退菩萨“报得波罗蜜”、“报得五神通”,“成就众生”,“庄严国土”。《金刚经》着重菩萨“受记”、“度众生”、“庄严国土”,与《中品般若》的重利他行相合。

四、着重佛的体认:如说“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佛是离一切相的。“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佛是不能於色声相中见的。“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佛是不能从威仪中见的。

如来说法,其实“无有定法如来可说”,“如来无所说”,“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佛度众生,其实“实无众生如来度者”。如来能知一切众生心,其实“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五、佛和法的并重:早期佛教视舍利塔为佛,从下品到上品般若却宁取般若经不取舍利塔(重法)。而《金刚经》是重法又重佛(塔)的(与《法华经》相同)。

如说:“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在在处处若有此经……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这与法藏部是非常接近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刚经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05:30

意思是:一切你所能见的相,都是虚妄。如果能守住本心,不被虚妄所迷,也就能达到如来的境地了。

《金刚经》在印度有唯识家(无著、世亲)的论释。传入中国,三论、天台、贤首、唯识各宗都有注疏;然而中国佛教深受真常唯心一系大乘的影响,各宗表面上阐扬《金刚经》,实际上阐扬常住佛性和如来藏。

明清以来,三教九流都来注解《金刚经》,杂合浓厚的真常理论和儒道信仰。又受密教影响,《金刚经》被附加密咒形成读诵仪轨。此外,民间还出现各种离奇的灵验感应录。般若经典《金刚经》被真常化、儒道化、迷信化之中,在中国特别的盛行起来。

本*义次第的艰深为古印度学者所公认,如无著说:“金刚难坏句义聚,一切圣人不能入”。依龙树所示《般若经》的“两番嘱累”,《金刚经》的“初问初答”即宣说“般若道”,“再问再答”宣说“方便道”。

本经侧重广观万法(《心经》则侧重观身心五蕴),阐扬发菩提心,行无我的大乘菩萨道;彻始彻终归宗於般若无住的离相法门,以此明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扩展资料:

“金刚”有三个含义:

第一是坚固之意

有如金刚宝石,坚固无比,不可毁坏,它譬喻实相般若,实指的是我们的自性,即我们那颗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生不灭的本心。我们虽然生在五浊恶世,但是我们那个自性,永远都会处在佛刹净土。

第二是锐利之意

它有如韦驮菩萨的降魔宝杵,能够无坚不摧,摧伏世间一切万法的幻化,摧伏我们内心的一切的烦恼妄想,摧伏一切障道之缘。

第三是光明之意

它譬喻我们的文字般若,文字是有相的,但是它可以让我们通过文字般若来达到无相的智慧,从有为而入于无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金刚经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05:31

意思是:一切你所能见的相,都是虚妄。如果能守住本心,不被虚妄所迷,也就能达到如来的境地了。

《金刚经》传入中国后,自东晋到唐朝共有六个译本,以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流行。唐玄奘译本,《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为鸠摩罗什译本的一个重要补充。其他译本则流传不广。《金刚经》通篇讨论的是空的智慧。一般认为前半部说众生空,后半部说法空。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译《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是大乘佛教重要经典之一,为出家、在家佛教徒常所颂持。20世纪初出土于敦煌的《金刚经》,为世界最早的雕版印刷品之一,现存于大英图书馆。

扩展资料

《诸相非相》───── 如理实见分第五 ───────
须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释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诸相非相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05:32

凡心转换成佛心-

世人都要消业,因为业障的显现有时候会阻碍我们的修行。很多人问:“*,为什么我修心念经之后,我会想不通,我的业障会多起来?念了小房子,要经者怎么会越来越多?”因为你过去从来没有念过*,就犹如这么多年你都没有还过贷款,你从现在开始还钱了,一下子是会有压力的,因为你要还贷款,你才知道挣钱的不容易,你才会节约用钱,道理都是一样的。正是由于这些业缘的存在,才使得我们需要更加精进地去修持,去修持自身、自心,就是修自己的身体和自己的心。

我们要将凡人的心念转换过来,我们嫉妒别人是凡人的心念,嫉妒别人是很傻的,不要去嫉妒人家,要爱人家,要可怜人家。*就是经常可怜人家,那些小孩子经常给*闯祸,*有时候也会生点烦恼心,但是转念一想,他们这辈子想找到回天的路,跟着*也不容易,也蛮可怜的,他们也付出很多,*一下子又心疼他们了。有时候看见人家的缺点,觉得这个人真的很讨厌,过一会儿觉得他也很可怜的,学佛人要经常这样去可怜别人,才会生出慈悲的佛心。

学佛人要把自己的凡心转换成佛心,转换出佛性,把自己佛的本性转化出来就是好人。你们知道吗?菩萨真的很可怜,在菩萨的眼中,他是珍惜每一段人间的因缘的。*希望你们要学会菩萨的思维,不管是顺的缘分、好缘分、善缘,还是恶缘,你都要去帮助别人。很多人度人成功了,就是因为他明明知道自己的孩子和爸爸妈妈是恶缘,他也度。这是你自己家里的人,是你自己的孩子,你怎么能够不度啊?不但度自己家人,更要去度有缘众生,这就是佛的念头。只要能够度化众生,不论是善缘、逆缘,还是其它缘分,我只要一念善,就进入了心中的净土,进入了菩萨的境界。*希望坐在这里听课的弟子,至少要善良一点,如果你今天还讨厌这个、讨厌那个,那你就不属于善良的人,就会有很多的麻烦出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命运当中蕴藏着天时、地利,还有气场,所以每个人都会有一段时间特别的顺利,有一段时间就会感到非常的委屈,有的时候觉得非常的开心,好像天上、地下唯我独尊,有时候又觉得活着没意思,实际上这个就是命运和天时对你的影响。你们想一想,天气不好的时候,就连天阴你都会不开心,何况人的运气和气场?但是无论好坏,皆是应当自然接受每一个情形带来的果报。*在开法 会的时候经常讲,要懂得接受,也要懂得付出,要以好的心境来对治心中的一切逆境,就是我要用自己善良的心,来克制我心中一切不好的逆境,这就叫“离诸相,名为如来”,也就是说,离开人间所有的相,你就是如来,你就是佛。

佛法讲,凡有相,即属虚妄,就是你所看到的所有的东西都是假的,你为什么还要为假的东西这么难过、这么伤心呢?想想看,那些离婚的人,当时夫妻之间吵啊、闹啊,现在一切都没有了,这不就是虚妄吗?如果你能够早一点想到,如果我们再这么吵下去,总有一天会离婚的,那你就不要去把它太当真了,你也就不会不停地吵架了。你们想一想,如果你们当时在学校里的时候争当“校花”,那么50年之后,你们就变成“笑话”了,笑话什么?一切都是假的,争来的都是假的,一切都是虚妄不实的东西,所以佛说“离诸相,名为如来”,你已经是菩萨了,你不为人间所有的相所执着,你就是如来。

学佛人修心必须要改命运,一个连命运都不能改变的人,你怎么能够修好心啊?你今天还是这么贪瞋痴,你今天还是这么凶狠,你今天还是这么做人,你说你学的什么佛啊?你学佛能够学好吗?你们跟着*学佛,如果不好好地改正自己的毛病,那不是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吗?要强行*着自己改毛病,过去所有做错的事情要怪自己,不要怪别人,什么事情都要认为是自己不好,因为有因有果,为什么你今天会受这些果报?不都是你自己种下的因吗?否则怎么会有这个果报呢?

世间一切事既无过去,也无未来,过去的就过去了,未来的还没有来到,只有从修心当中去体悟你的今天,配合佛法从中开悟。*跟你们讲课很开心,*是得到了菩萨的很多加持,越讲越精神,但是,如果你们现在坐在这里听课脑子里还在乱想,所以你们来听课的弟子要干净一些,不要乱想,至少听*讲课的时候要全神贯注,你们在这个干净的地方,就不要烦,要放下自我、放下烦恼、放下包袱,好好地努力,好好地改变自己,做一个精进开悟的学佛人。

----恭录:白话佛  法  凡心转换成佛心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05:30

一切你所能看见的事物外表,都是虚假,不真实的。如果能守住本心,在看见这些外表的时候,能够不被这些外表所迷惑,能够认识到看到的相并不是真实的相,那么就能达到如来的境地了。

相:又译示相,佛教术语,源自古印度哲学,指能表现于外,由心识观察描写的各种特征。

虚妄:虚假、非真实之意。或略作妄。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来自印度的初期大乘佛教。因其包含根本般若的重要思想,在般若系大乘经中可视为一个略本;本经说“无相”而不说“空”,保持了原始般若的古风。

《金刚经》在印度有唯识家(无著、世亲)的论释。传入中国,三论、天台、贤首、唯识各宗都有注疏;然而中国佛教深受真常唯心一系大乘的影响,各宗表面上阐扬《金刚经》,实际上阐扬常住佛性和如来藏。

扩展资料:

金刚经思想重心:

一、着重“无相”:如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无相”与原始般若的“无受三昧”、“是三昧不可以相得”称之为“离相门”一样。《金刚经》说“无相”而不说“空”,保持了原始般若的古风。

二、着重“无我”的菩萨行:如说“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於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

习惯大乘我法二空者,或不解於菩萨行着重“无我”。而古传般若即以“无我”悟入实相。“原始般若”阐明菩萨(我)与般若(法)不可得(空),原理是一样的。但《金刚经》不只说“无我”,也说“无法相,亦无非法相”。

三、着重“利他”的菩萨行:般若的原义,菩萨行重於自行。《中品般若》的不退菩萨“报得波罗蜜”、“报得五神通”,“成就众生”,“庄严国土”。《金刚经》着重菩萨“受记”、“度众生”、“庄严国土”,与《中品般若》的重利他行相合。

四、着重佛的体认:如说“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佛是离一切相的。“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佛是不能於色声相中见的。“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佛是不能从威仪中见的。

如来说法,其实“无有定法如来可说”,“如来无所说”,“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佛度众生,其实“实无众生如来度者”。如来能知一切众生心,其实“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五、佛和法的并重:早期佛教视舍利塔为佛,从下品到上品般若却宁取般若经不取舍利塔(重法)。而《金刚经》是重法又重佛(塔)的(与《法华经》相同)。

如说:“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在在处处若有此经……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这与法藏部是非常接近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刚经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05:30

意思是:一切你所能见的相,都是虚妄。如果能守住本心,不被虚妄所迷,也就能达到如来的境地了。

《金刚经》在印度有唯识家(无著、世亲)的论释。传入中国,三论、天台、贤首、唯识各宗都有注疏;然而中国佛教深受真常唯心一系大乘的影响,各宗表面上阐扬《金刚经》,实际上阐扬常住佛性和如来藏。

明清以来,三教九流都来注解《金刚经》,杂合浓厚的真常理论和儒道信仰。又受密教影响,《金刚经》被附加密咒形成读诵仪轨。此外,民间还出现各种离奇的灵验感应录。般若经典《金刚经》被真常化、儒道化、迷信化之中,在中国特别的盛行起来。

本*义次第的艰深为古印度学者所公认,如无著说:“金刚难坏句义聚,一切圣人不能入”。依龙树所示《般若经》的“两番嘱累”,《金刚经》的“初问初答”即宣说“般若道”,“再问再答”宣说“方便道”。

本经侧重广观万法(《心经》则侧重观身心五蕴),阐扬发菩提心,行无我的大乘菩萨道;彻始彻终归宗於般若无住的离相法门,以此明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扩展资料:

“金刚”有三个含义:

第一是坚固之意

有如金刚宝石,坚固无比,不可毁坏,它譬喻实相般若,实指的是我们的自性,即我们那颗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生不灭的本心。我们虽然生在五浊恶世,但是我们那个自性,永远都会处在佛刹净土。

第二是锐利之意

它有如韦驮菩萨的降魔宝杵,能够无坚不摧,摧伏世间一切万法的幻化,摧伏我们内心的一切的烦恼妄想,摧伏一切障道之缘。

第三是光明之意

它譬喻我们的文字般若,文字是有相的,但是它可以让我们通过文字般若来达到无相的智慧,从有为而入于无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金刚经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05:32

"有为法"中的"法"是指世界上的一切现象."有为"是指由因缘(条件)构成的.
也就是说,世界上所有的因为因缘和合而成的现象、事物,都是暂时的,如同梦幻泡影一样不真实。(因为事物是由条件构成的, 所以一旦事物存在的条件消失了,事物也就消失了。一切事物都是暂时存在的,都会消散)

这话翻译一下就是“一切由条件构成的现象,都是虚幻的,好象梦幻泡影,好象露水闪电一样,应该这样看待这个世界”

这是佛教空观的一个经典表达。
楼主如果想了解更多的佛教哲学,可以去看看台湾释圣严大师的《正信的佛教》。这是一本非常不错的佛教思想的介绍小册子,但是介绍的非常到位。

参考资料:百度一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05:31

意思是:一切你所能见的相,都是虚妄。如果能守住本心,不被虚妄所迷,也就能达到如来的境地了。

《金刚经》传入中国后,自东晋到唐朝共有六个译本,以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流行。唐玄奘译本,《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为鸠摩罗什译本的一个重要补充。其他译本则流传不广。《金刚经》通篇讨论的是空的智慧。一般认为前半部说众生空,后半部说法空。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译《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是大乘佛教重要经典之一,为出家、在家佛教徒常所颂持。20世纪初出土于敦煌的《金刚经》,为世界最早的雕版印刷品之一,现存于大英图书馆。

扩展资料

《诸相非相》───── 如理实见分第五 ───────
须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释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诸相非相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05:32

凡心转换成佛心-

世人都要消业,因为业障的显现有时候会阻碍我们的修行。很多人问:“*,为什么我修心念经之后,我会想不通,我的业障会多起来?念了小房子,要经者怎么会越来越多?”因为你过去从来没有念过*,就犹如这么多年你都没有还过贷款,你从现在开始还钱了,一下子是会有压力的,因为你要还贷款,你才知道挣钱的不容易,你才会节约用钱,道理都是一样的。正是由于这些业缘的存在,才使得我们需要更加精进地去修持,去修持自身、自心,就是修自己的身体和自己的心。

我们要将凡人的心念转换过来,我们嫉妒别人是凡人的心念,嫉妒别人是很傻的,不要去嫉妒人家,要爱人家,要可怜人家。*就是经常可怜人家,那些小孩子经常给*闯祸,*有时候也会生点烦恼心,但是转念一想,他们这辈子想找到回天的路,跟着*也不容易,也蛮可怜的,他们也付出很多,*一下子又心疼他们了。有时候看见人家的缺点,觉得这个人真的很讨厌,过一会儿觉得他也很可怜的,学佛人要经常这样去可怜别人,才会生出慈悲的佛心。

学佛人要把自己的凡心转换成佛心,转换出佛性,把自己佛的本性转化出来就是好人。你们知道吗?菩萨真的很可怜,在菩萨的眼中,他是珍惜每一段人间的因缘的。*希望你们要学会菩萨的思维,不管是顺的缘分、好缘分、善缘,还是恶缘,你都要去帮助别人。很多人度人成功了,就是因为他明明知道自己的孩子和爸爸妈妈是恶缘,他也度。这是你自己家里的人,是你自己的孩子,你怎么能够不度啊?不但度自己家人,更要去度有缘众生,这就是佛的念头。只要能够度化众生,不论是善缘、逆缘,还是其它缘分,我只要一念善,就进入了心中的净土,进入了菩萨的境界。*希望坐在这里听课的弟子,至少要善良一点,如果你今天还讨厌这个、讨厌那个,那你就不属于善良的人,就会有很多的麻烦出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命运当中蕴藏着天时、地利,还有气场,所以每个人都会有一段时间特别的顺利,有一段时间就会感到非常的委屈,有的时候觉得非常的开心,好像天上、地下唯我独尊,有时候又觉得活着没意思,实际上这个就是命运和天时对你的影响。你们想一想,天气不好的时候,就连天阴你都会不开心,何况人的运气和气场?但是无论好坏,皆是应当自然接受每一个情形带来的果报。*在开法 会的时候经常讲,要懂得接受,也要懂得付出,要以好的心境来对治心中的一切逆境,就是我要用自己善良的心,来克制我心中一切不好的逆境,这就叫“离诸相,名为如来”,也就是说,离开人间所有的相,你就是如来,你就是佛。

佛法讲,凡有相,即属虚妄,就是你所看到的所有的东西都是假的,你为什么还要为假的东西这么难过、这么伤心呢?想想看,那些离婚的人,当时夫妻之间吵啊、闹啊,现在一切都没有了,这不就是虚妄吗?如果你能够早一点想到,如果我们再这么吵下去,总有一天会离婚的,那你就不要去把它太当真了,你也就不会不停地吵架了。你们想一想,如果你们当时在学校里的时候争当“校花”,那么50年之后,你们就变成“笑话”了,笑话什么?一切都是假的,争来的都是假的,一切都是虚妄不实的东西,所以佛说“离诸相,名为如来”,你已经是菩萨了,你不为人间所有的相所执着,你就是如来。

学佛人修心必须要改命运,一个连命运都不能改变的人,你怎么能够修好心啊?你今天还是这么贪瞋痴,你今天还是这么凶狠,你今天还是这么做人,你说你学的什么佛啊?你学佛能够学好吗?你们跟着*学佛,如果不好好地改正自己的毛病,那不是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吗?要强行*着自己改毛病,过去所有做错的事情要怪自己,不要怪别人,什么事情都要认为是自己不好,因为有因有果,为什么你今天会受这些果报?不都是你自己种下的因吗?否则怎么会有这个果报呢?

世间一切事既无过去,也无未来,过去的就过去了,未来的还没有来到,只有从修心当中去体悟你的今天,配合佛法从中开悟。*跟你们讲课很开心,*是得到了菩萨的很多加持,越讲越精神,但是,如果你们现在坐在这里听课脑子里还在乱想,所以你们来听课的弟子要干净一些,不要乱想,至少听*讲课的时候要全神贯注,你们在这个干净的地方,就不要烦,要放下自我、放下烦恼、放下包袱,好好地努力,好好地改变自己,做一个精进开悟的学佛人。

----恭录:白话佛  法  凡心转换成佛心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05:32

"有为法"中的"法"是指世界上的一切现象."有为"是指由因缘(条件)构成的.
也就是说,世界上所有的因为因缘和合而成的现象、事物,都是暂时的,如同梦幻泡影一样不真实。(因为事物是由条件构成的, 所以一旦事物存在的条件消失了,事物也就消失了。一切事物都是暂时存在的,都会消散)

这话翻译一下就是“一切由条件构成的现象,都是虚幻的,好象梦幻泡影,好象露水闪电一样,应该这样看待这个世界”

这是佛教空观的一个经典表达。
楼主如果想了解更多的佛教哲学,可以去看看台湾释圣严大师的《正信的佛教》。这是一本非常不错的佛教思想的介绍小册子,但是介绍的非常到位。

参考资料:百度一下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空调加氟时要注意什么? 电脑安装了pr兼容性pr显示系统兼容性报告 带你了解——赫伯罗特 一千克面粉三十元一克面粉多少钱 大米2元500克面粉3元500克 2千克大米和和1500克面粉多少钱?_百度... ...面粉每千克多少元.大米25千克4.5元一千克面粉2 买8000克面粉需要32元,每千克面粉多少钱 500克面粉2元钱1千克面粉多少钱,怎么练式? 软棕和硬棕哪个好 amd rx6800m相当于nvidia什么水平? 世界上最早出现银行和证卷交易所的是哪个国家? *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什么意思?感恩! 宣化上人:身体不是我,那么什么才是我呢,佛教网 证券公司都是国有企业吗 证券交易最早出现的国家及时间 如来在真假美猴王时说的话 保险,银行,证券哪个对国家更重要 一花一叶一如来全诗 证券投资市场对国家,企业,个人分别有何重要意义 如何理解“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句话 证券是哪个国家发明的 “不负如来不负卿”的全诗是什么? 申请证券国家级投教基地找哪个部门 不二门中我*,愚愚痴痴心不停,此生不上如来座,收拾河山亦要人。 什么意思。 女作家三毛是怎么死的? 关于三毛 台湾作家三毛是个怎样的人 我想知道著名作家三毛到底是怎样去世的 台湾作家三毛是怎么死的? 作家三毛是怎样去世的 证券投资对国家经济建设有什么积极作用? 佛在念我,不是我在念佛 怎么理解 美国是采取什么证券机构的证券管理体制的国家 我是如来佛祖 释迦牟尼(原始佛教思想)对非我和无我的否定意义和目的是什么 世界上实行证券注册制的国家有哪些? 地藏王明知谁是真假孙悟空,为什么不敢说? 请问是不是每个国家都有股票市场的? "若以色见我,以音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这句话出自哪里?全本在哪里可以找到? 请问证券公司是国家产业还是私人产业? - 信息提示 最早的证券市场在哪个国家出现 其实如来并不是无敌的,那么如来惧怕的神仙是谁? 佛教解释,啥叫诸像非像?金刚经里佛说,诸像非像则见如来。 佛说: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 真假美猴王中,如来说过一句话,请问是什么我记不清了 佛经上说的如来藏,三摩地,真如本性,是不是都是一个意思? 你是孙悟空,我是如来!!该怎么反驳? 表演型人格有真心吗 和表演型人格谈恋爱,有结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