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明天用,评论汤一介生前的精神品质,200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4:0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02 12:08
在第3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北京大学却失去了一位国宝级教授。9月9日,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哲学教育家、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儒藏》总编纂、一代儒学大师汤一介先生在北京逝世。
对此,很多文化媒体及一些文化专家学者,纷纷发表文章,缅怀和纪念这位哲学泰斗、国学大师,感念他的文化品格和精神给人带来的影响。有文化评论说,“如今,北大两位国宝级专家季羡林、汤一介均已仙逝,令人惋惜”,“先生的离去,不仅是北京大学的损失、哲学界的损失,也是整个中国思想界与社会科学界的损失”,“在这个‘钱学森之问无法得到正解’、新生代国学大师还无处寻觅的时代,极其遗憾”……从哲学成就来看,或拿治学品格以论,汤一介先生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哲学泰斗、国学大师。在我们这个需要大师的国度,在这个大师稀缺的年代,汤一介先生的离去,令人们充满叹惜和追悼。
的确,这代表了人们内心共同的复杂感受。人们纪念、追怀这位文化老人,不止是赞扬这位老人哲学理论研究的精神,学术成就、文化贡献,更是感佩他对事业的执著,他的坚定的文化精神的信念。
汤一介是久负盛名的哲学史家,从上世纪80年代创建中华文化书院推动“文化热”,到90年代最早提倡“国学”;从2008年担任北京奥运会文化总顾问,到《儒藏》工程的首席专家,汤一介通常被外界看做北大哲学系的“头牌”。但他并不以“哲学家”或“国学大师”而自居。汤一介先生曾说,“我们只是一名普通的哲学工作者。上一代人有着深厚的国学基础,对四书五经都是能背诵的。而我们这一代没有打好国学的底子,又没有那么长的留学经历,先天后天营养都不足,所以我想大概我也很难成为一个哲学家。”对于“国学大师”的称号,汤一介先生多次要求不要称他为大师,在其传记《汤一介传》中,也有章节以“反对称自己为大师”为题,在他看来,不仅他不是大师,这个时代也没有大师。
汤老的离世,留给人们无限思绪。“在燕园,让我们感念先生的一生,感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真谛。风骨,文人的风骨;品格,知识分子的品格。两个词,坚守一生。”汤老说,“我这一生可以说是在读书、教书、写书、编书中度过的”。人们更称赞他是“为文化接续慧命的布道者”。的确,为梳理、建构中国哲学体系,汤一介先生虽然文化学术成就卓著,但一生严谨勤奋治学,坚守学人本色,淡泊名利。“作为年届八旬的老人,汤一介不以颐养天年为求,不以含饴弄孙为乐,不以金钱、名誉、地位为意”,而是孜孜矻矻为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的传诸永世而恪尽一介书生之绵薄微力,兢兢业业为中国当代文化发展添砖加瓦。“中华文明之所以没有中断,就是因为有经典存世。编纂《儒藏》,关系到中国人的文化自强、文化自信。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是知识分子应有的对国家、民族的担当与职责”。这是汤一介文化人格、文化贡献、文化担当的最好的写照和概括。
汤一介不仅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也用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来要求自己,温文儒雅、宽厚待人、兢兢业业、学以致用。这促成他文化学者人格和中国传统的儒者人格完美的结合,这在整个中国思想界与社会科学界影响了很多文化后继者。
汤一介的生活风格,文化人格,人生追求,精神信念,灵魂的内在态度,这种知识分子、文化人应该拥有的共同的心灵,应该具有的有普遍意义的生命原则,可以说是代表着我们文化的本质、良知和精神,是当今中国文化界、学界越来越稀缺的一种文化的、精神的财富。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我们看到了我们这个社会、这个时代却正在缺失了这些宝贵的东西,而当文化圈、学术圈炒作、功利、浮躁日益成为流弊以至几成痼疾,当一些文化人、知识分子追逐名利*,盛行商业交易,已成为他们的人格特征,行为模式,通用原则时,我们更觉这位文化大师对价值、理想、精神、信念的执著和坚守的难得和可贵,我们更应珍惜汤一介先生文化的、精神的、人格的品质,对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人、知识分子的教育和影响。
汤一介先生,“这位在哲学界踽踽独行耕耘一辈子的老者,如流星陨落,但其思想却仍会被后人回望”。是的,从这位文化老人身上,我们懂得了什么是文化追求,什么是精神信念,什么是人生的价值。先生的生命虽然逝去了,但他的文化精神不死,他身上生命和文化的力量,他的文化品格和精神,打动了我们,开阔了我们的心胸,唤起了我们内在灵魂的追求,把我们提升到从来没有过的高度……
编辑手记 汤一介先生逝世,又一位学贯中西的大师离开了我们。在我们这个需要大师的国度里,在大师稀缺的年代中,他的离世,令人们叹惜和追悼。汤一介先生是这样的学者,他不仅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也用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来要求自己,这更凸显出这位大师对价值、理想、精神、信念的执著坚守难得而可贵,他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对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的教育和影响是深远的。这位在哲学界踽踽独行耕耘一辈子的老者,如流星陨落,但其思想却仍会被后人回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