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2-06 20:2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5 15:02
曾(拼音:céng、zēng)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 [2] 。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一般认为像蒸熟食物的器皿,是“甑”的初文。“曾”常用作副词,表示经历过、发生过某种情况或行为,读作céng。“曾”又可读作zēng,在古籍中,其义与“乃”相似,又与“岂(能)”“怎(能)”相似。或作副词用,表示出乎意料、竟然。“曾”又有重(chóng)的意思,特指中间隔两代的亲属。“曾”也用作姓氏。
象形字。“曾”的甲骨文作图1,像古代蒸食物的炊具。甲骨文中的“田”构件并非土田之田,而是用于间隔的箅子,上部的“八”像散发出的蒸汽,整体像蒸熟食物的器皿,即甑(zèng)之初文。古代的甑,底部有许多透蒸汽的小孔,置于鬲或鍑(fù,大口的釜)上蒸煮,如同现代的蒸笼。也有另外加箅的。新石器时代已有陶甑,殷周时有用青铜铸成的。甑、鬲合在一起便是甗(yǎn)。从西周金文开始,字形下方多出一“口”形符号,像承置甑的物件(图2、3、4);“口”中有时加一短横(“口”中加短横是古文字中常见的现象)。篆文形体与金文相似,只是中间的“田”字有所变化(图8)。汉隶或沿袭金文(图9)。楷书字形与小篆近似,只是笔画变得平直。
甑有箅,且因“甑”不能单用,须架在釜或鬲上,故曾字引申出“增加”义。如《孟子·告子下》:“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增加后形成层次,又引申为“层”,表示重迭。如屈原《离*》:“曾歔欷余郁邑兮,哀朕时之不当。”“曾”由重叠引申指中间隔两代亲属关系,如“曾祖”“曾孙”,这个含义古今用法一致。
先秦古籍中,曾字借为虚词,用得很多。一为表示出乎意料之副词,相当于“竟”。二为表示反问或疑问之副词,相当于后世的“怎”。现代汉语“曾”词义缩小,常作副词“曾经”讲。副词“竟”“难道”一义几乎消失。当“曾”字被借作虚词后,在炊器的意义上就增加表示瓦器“瓦”写作“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