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土挤密桩法处理湿陷性黄土的机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2-09 23:5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4 01:39
灰土挤密桩法处理湿陷性黄土的机理怎样的呢,下面中达咨询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介绍以供参考。
1 影响灰土挤密桩挤密效果的施工参数灰土挤密桩加固作用理主要是与复合地基原理相关,这是由灰土挤密桩的性质等因素决定的。根据上述原理及理论,我们可以分析得出:灰土桩的置换率、灰土桩的强度和灰土桩的长度是决定灰土挤密桩挤密效果的三个重要因素。
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并结合相关的理论研究实际,我们可以得到处理后的桩间土的承载力特征值按下式估算:其中,fspk为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fpk为桩体的承载力特征值;fsk为桩间土的承载力特征值;m为桩土面积置换率,m=d2/d2e。灰土桩的布置方法一般按正三角形布置。按正三角形布置时,de=1. 05s。桩体的直径一般情况下是一个固定的值,这个值与设备的相关情况发生联系,因此,处理后的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fspk就只与桩体的承载力特征值fpk和桩间距s有关,桩体的承载力特征值fpk和桩间距s是控制施工质量的关键性指标。1)桩体的承载力特征值fpk。桩体的相关材料的组成、比例以及压实度对桩体的承载力特征值fpk产生直接的影响。一般情况下,针对桩体的相关材料中要包含黄土和消石灰,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所确定的灰土比一般为2∶8。消石灰的参数要求为按JC/T 481-92标准应为钙质消石灰粉的合格品,即有效氧化钙和氧化镁(CaO +MgO)含量不小于60%,含水率不大于0. 2%~4%, 0. 9 mm筛筛余不大于0. 5%,0. 125 mm筛筛余不大于15%。黄土应纯净,土料应过筛,筛孔孔径不大于20 mm,含水量按击实试验确定的最优含水量±2%。确定桩体材料中的灰土比、消石灰质量、黄土质量等相关指标和因素以后,对于桩体承载力特征值fpk产生影响最大的因素就变成了桩体的压实系数。影响桩体的承载力特征值fpk的主要因素为桩体的压实系数。按GB 50025-2004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的相关要求,桩体的压实系数不得小于0. 97。但由于现场施工设备的施工能力不同,达到桩体的压实系数需要的回填灰土厚度不同。设备动力强,可一次回填的厚度大;动力差,则一次回填的灰土厚度小。因此,最终决定桩体的承载力特征值fpk的具体施工参数为回填灰土厚度。2)桩间距s。灰土桩的桩间距s大小决定了桩土面积置换率,间距越大,面积置换率越低,复合地基中由桩体承担的承载力越少,因此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越小。为了消除黄土湿陷性,可以通过调节灰土桩的桩间距,因为这个间距最终决定了灰土桩的挤密效果。在进行挤压成孔操作时,是将桩孔原有的土强制向内挤出,挤压桩附近的土层,排除土中多余空气,加大土的密实程度,从而有效的提高土的承载能力。土体挤密范围,是从桩孔边向四周减弱,孔壁边土干密度可接近或超过最大干密度,也就是说压实系数可以接近或超过1. 0,其挤密影响半径通常为1. 5d~2d(d为挤密桩直径),渐次向外,干密度逐渐减小,直至土的天然干密度,试验证明沉管对土体挤密效果可以相互叠加,桩距愈小,挤密效果愈显著。3)桩长。桩长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效及时的消除地基湿陷性、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少沉降,从而有效地提升整个工程的质量。灰土桩的桩长应穿透湿陷性黄土。在我国某些地区,诸如我国西北地区有大厚度黄土的情况下,这种情况就对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桩长不能穿透全部厚度的湿陷性黄土,灰土桩的桩长按灰土桩的单桩承载力用计算摩擦桩的方法计算。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再结合我们多年来在实际施工中总结的部分经验,发现在阜新—朝阳等类似的高速公路选择桩间距s为1. 1 m和1. 5 m,填土厚度分别为0. 5 m, 0. 8 m, 1. 1 m, 1. 4 m,1. 7 m, 2. 0 m, 2. 3 m和2. 6 m进行试验。试验分两个场地进行,其中K301+602~K301+622场地采用沉管成孔桩机成孔,夯锤强夯挤密压实;K398+460~K398+480场地采用沉管成孔桩机成孔,回填后用沉管成孔桩机挤密压实。2 灰土挤密桩的施工方案设计2.1 灰土挤密桩的施工方案设计成孔桩的直径应为0. 4 m左右,其形状要布置成正三角形;而对于灰土桩的桩间距应该控制在1. 1 m和1. 50 m各一组。桩体材料为消石灰和土,体积配合比2∶8。桩体材料压实度要不小于0. 97,桩间土压实度要不小于0. 93。桩体材料分层回填并进行击实,夯击次数和分层厚度根据现场试验确定。回填桩孔用的夯锤,宜采用倒置抛物线型锥体或尖锥型,锤重不宜小于100 kg。夯锤最大直径应比桩孔直径小10 cm~16 cm。2.2 灰土挤密桩的施工设备1)成孔设备:沉管成孔桩机。2)拌和设备:常规拌和设备。3)夯击设备:有两种,K301+602~K301+622场地采用夯锤强夯挤密压实,回填桩孔用的夯锤,宜采用倒置抛物线型锥体或尖锥型,锤重不宜小于100 kg。夯锤最大直径应比桩孔直径小10 cm~16 cm;K398+460~K398+480场地采用沉管成孔桩机成孔挤密压实。2.3 灰土挤密桩的施工工艺流程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对相关地形进行三维定位测量,并对施工场地进行平整。2)对桩位进行放样,同时固定桩机的相对位置。3)成孔:沉管成孔。4)夯实孔底。5)回填夯实:将相关的回填材料事先准备好,按照次序依次填入孔内。同时要根据锤的相关信息合理确定挤密时间。6)成孔和回填夯实的施工顺序应按照由外向里的顺序依次进行,同时要注意同排的间隔大概为1孔~2孔为宜。2.4 灰土挤密桩的试验检测2.4.1 试桩前取土及试验试桩前应对试桩区的黄土性质进行勘察和试验。1)在试桩区布设至少两个人工探井,深度大于预期加固深度2 m~3 m,每间隔0. 5 m取一原状土样,进行土的常规试验和湿陷性试验,求得土的含水量、干湿密度、孔隙比、塑液限及湿陷系数、自重湿陷系数和起始湿陷压力。2)在试夯区布设至少两个位置,进行连续动力触探(标准贯入),深度大于预期加固深度2 m~3 m。3)场地土的击实试验:求得土的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4)桩体材料石灰质量检测:要求Ⅲ级以上的球磨生石灰粉。5)桩体材料的击实试验:按设计配合比制料,求得灰土的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2.4.2 施工中检测1)施工中检测要持续检查石灰土的拌和质量; 2)施工中检测要持续检查桩孔深度、桩孔直径; 3)施工中检测要持续检查夯锤的相关情况,主要包括夯锤的夯击次数、落距、每次夯击回填灰土层顶高程、夯沉量等相关的信息。2.4.3 施工后检测1)试桩施工结束4周后,在桩间土布设至少两个人工探井,深度大于加固深度2 m~3 m,每间隔0. 5 m取一原状土样,对桩间土进行含水量、干湿密度、孔隙比、塑液限等土的常规试验,对桩间土还要进行湿陷系数、自重湿陷系数和起始湿陷压力等湿陷性试验。2)在试夯区布设至少两个位置,进行连续动力触探(标准贯入),深度大于加固深度2 m~3 m。3)试桩施工结束4周后,选择不小于3个桩体,进行取样,对桩间土进行含水量、干湿密度、孔隙比、塑液限等土的试验。4)试桩施工结束4周后,选择不小于3个桩体,进行桩体强度静载荷试验。3 灰土挤密桩法处治黄土湿陷性的基本结论1)采用灰土挤密桩可以有效消除黄土湿陷性,但消除的效果与采用的设备和设计的桩间距有关。以阜新—朝阳高速公路为例:当采用的场地灰土挤密桩现场试验设备为K301+602~K301+622时,投料的合理厚度是1. 1 m左右,可以有效消除桩体内黄土湿陷性的灰土挤密桩间距是1.1m。当采用的场地灰土挤密桩现场试验设备为K398 +460 ~K398+480时,投料的合理厚度是2. 0 m左右,可以有效消除桩体内黄土湿陷性的灰土挤密桩间距是2. 0 m。按灰土比2∶8桩间距1.3 m条件下施工,桩体材料的压实度达到95.19%~99.45%,桩间土的压实度达到93.58%~95.19%,满足了规范要求。根据施工后桩间土的干密度值为1. 75 g/cm3~1. 78 g/cm3,桩间土密实度大于0. 87且满足规范规定的密实度要求的结果,可以直接判定消除了黄土的湿陷性。2)从对湿陷性黄土连续动力触探的对比试验结果来分析:在灰土挤密操作时,连续动力触探10 cm的击数一般为5击~8击;当灰土挤密操作后,连续动力触探10 cm的击数一般为6击~10击;若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砂层,则这时连续动力触探击数会突然变大,一般连续动力触探击数将达到10击~17击。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灰土挤密桩法处理湿陷性黄土的机理?
为了消除黄土湿陷性,可以通过调节灰土桩的桩间距,因为这个间距最终决定了灰土桩的挤密效果。在进行挤压成孔操作时,是将桩孔原有的土强制向内挤出,挤压桩附近的土层,排除土中多余空气,加大土的密实程度,从而有效的提高土的承载能力。土体挤密范围,是从桩孔边向四周减弱,孔壁边土干密度可接近或超过最大干密度,也...
如何把油滴分散到水中,起到不分层的作用
要将油滴分散到水中并防止其分层,关键在于降低油滴的表面张力,使其能够稳定地分散在水相中。这通常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来实现,表面活性剂能够降低油水界面的张力,使油滴能够更均匀地分散在水中。此外,适当的搅拌也有助于油滴的均匀分散。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成功地将油滴分散到水中,达到不分层的效果。不溶于水液体油状物,分散到水里的过程叫做乳化,是分散过程的一种。要实现良好的乳化分散效果,需要选择与油类物质hlb至匹配的乳化剂,而乳化剂属于表面活性剂,分子中含有亲水-亲油基团。这样表面活性剂分子就可定向在油滴表面并形成微小的均...
灰土挤密桩是什么
它的核心原理是通过原地基的挤压来创建孔洞,而非传统的取土作业。施工过程中,使用钢质桩管以冲击或振动的方式打入地基,随后桩管被抽出,留下孔洞。接下来,这些孔洞会被填充以素土、灰土或石灰土等材料,并经过夯实,使孔洞逐渐扩大,形成直径更大的桩体。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湿陷性黄土区域,因为它能...
简述挤密桩施工加固地基的机理
灰土挤密桩法属于一种柔性桩复合地基,它是通过夯实的桩身和挤密的桩间土达到提高地基土强度和消除地基土湿陷性的目的,同时该方法具有施工简单、工期短、质量易控制、工程造价低等优点。灰土挤密桩是由素土、熟石灰按一定比例拌合,采取沉管、冲击、爆扩等方法在地基中形成一定直径的桩孔,然后向孔内...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研究
(3)挤密法:是用灰土或土层夯实的桩体,形成增强体,与挤密的桩间土一起组成复合地基,共同承受基础的上部荷载。成孔挤密主要有沉管、冲击、夯扩、爆扩等方法,适用于厚度在3~15m的湿陷性黄土,由于桩体和桩间土的双效作用使得挤密法地基处理的整体效果好,不但消除或部分消除了黄土的湿陷性,还...
灰土挤密桩加固高路堤?
湿陷性是我国黄土地区工程建设中所需面对的主要问题之一,湿陷性的消除是我们解决湿陷性黄土地基问题的最主要任务。目前,采用的地基处理方法主要有垫层法、强夯法、土或灰土挤密法、预浸水法和孔内深层强夯法。湿陷性黄土作为铁路、公路等工程项目中最重要和常见的地基问题之一,由于湿陷性黄土是一种非饱和欠压密土,具有...
湿陷性黄土处理技术
在上述湿陷性黄土的处理方法中,被广泛采用的方法是土(灰土)挤密桩,现对其设计、施工和效果检验进行介绍。 1.土(灰土)挤密桩及其基本原理 土(灰土)挤密桩是利用打桩机或是振动器将钢套管打入地基土层中,或是利用炸药爆破等方法,在土中形成桩孔,然后在桩孔中分层填入素土或灰土,并夯实成桩。这种方法处理的深度...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措施
由于地下水以下的黄土饱和而形成的湿陷,通常黄土粘粒含量越少,湿陷性就越大,这就是湿陷性黄土地基,多分布在陕甘宁、鲁豫、东三省、晋冀,而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措施可以采用挤密桩法。挤密桩法是在成孔或者是桩体打牢过程中的横向按压过程,让桩间土得以充分并且压实紧密,这样就形成了复合地基,...
挤密桩法的加固原理
土体的天然孔隙比对挤密效果有较大影响,当时,挤密效果好,当时,一般情况下土的湿陷性已消除,没有必要采用挤密地基,故应持慎重态度。(2)灰土性质作用灰土桩是用石灰和土按一定体积比例(2:8或3:7)拌和,并在桩孔内夯实加密后形成的桩,这种材料在化学性能上具有气硬性和水硬性,由于石灰内带正...
地基处理振密、挤密法
5)土(或灰土、粉煤灰加石灰)桩法 是利用打入钢套管(或振动沉管、炸药爆破)在地基中成孔,通过”挤”压作用,使地基土得到“加密”,然后在孔中分层填入素土(或灰土、粉煤灰加石灰)后夯实而成土桩(或灰土桩、二灰桩)。适用范围: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湿陷性黄土、新近堆积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
地基处理的七种方法
首先,灰土挤密桩法是通过在地基中打入灰土桩,利用灰土的吸水性和挤密作用,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这种方法适用于处理湿陷性黄土等地基。其次,砂石桩法是通过在地基中设置砂石桩,利用砂石的挤密和置换作用,改善地基的物理力学性能。这种方法常用于处理松散砂土或软土地基。第三,深层搅拌法是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