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说新语》看出的人格美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2-08 16:5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2 03:34
《世说新语》是我国美学史上的一部重要的经典。它受到汉末以来人物品藻和玄学清谈风气的影响,用一种多角度的方式对当时人物的外在容止、内在人格等进行了新的审美描述和评价,改变了此前对人物审美的评价标准,使人物审美形成了一种脱离*和道德伦理的独立的审美形态。通过《世说新语》来看出古代我国魏晋时期的人格美。
一、品藻重精神、重才性。
一个人的外貌,常常影响人们对他的判断,所谓“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就是此意。但也并非总是如此,“腹有诗书气自华”,英杰之士,无论外表如何,都难掩超凡脱俗之气。刘孝标注《世说新语·容止》引用《魏氏春秋》道:“武王姿貌短小,而神明英发”。可见,当时的容止品鉴并非只是简单地表面化地评价美貌,而是特别注重人的内在美的表现,即风姿神韵的超凡脱俗。人的内在美更是以人的智慧、品格、才华为基础的。这恰恰是和魏晋人物品藻重精神、重才性这一总的原则相一致。
二、重视精神气质之美
《世说新语》中对人物容止美的品评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姿貌,更重要的是通过容貌表现内在人格美所散发出的精神气质,即李泽厚先生所说的“不是一般的、世俗的、表面的、外在的,而是必须能表达出某种内在的本质的特殊的超脱的风貌姿容”。气质存在于人的举止神态、言谈笑语之中,是一个人形貌、性格、和文化修养的总体反映,是个体生命不可代替的神韵,可以意会,难以言传。魏晋人很重视精神气质之美。人们在进行人物品鉴的时候,常常将人的姿容与神明结合在一起,推崇一个人表现出来的精神气质。为了弥补语言对气质把握的局限,魏晋人物品评家们往往用比拟手法去具体形容描写对一个人气质风度的印象。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世说新语》刘孝标作注时,往往会补充人物的精神气质。如:上一章在论述人物身姿美的时候,列举了周伯仁因为其举止温文尔雅而被“王公含笑看之”的例子,刘孝《晋记》补充道弘伟,善于倪仰应答,精神足以荫映数人。”又《德行》篇中刘孝标注引《文字志》,称赞谢安小时候“风神秀彻,当继踪王东海。”《任诞》篇中刘孝标注引《中兴书》:“恢长八尺,美须髯,风神魁梧,烈宗器之。”
人的精神气质不同,所表现出来的人格就会两样。如《品藻》篇中,曾为王敦侍妾的宋棉,在归属谢尚后,谢尚问她:“我和王敦比怎么样?”宋棉回答:“王比使军,田舍、贵人耳!”宋神把王敦形容成乡下人,把谢尚形容成贵人的原因,其实除了外貌的区别之外,主要是谢尚的气质远超王敦。王敦较鲁莽,是个大老粗。如《纰漏》篇载,他刚与舞阳公主结婚时,把厕所中用来塞鼻子的干枣当成果品吃光,把琉璃碗中洗涤用的澡豆当成干饭吃了的故事,众婢女没有不掩口而笑的。再看谢尚,虽然和王敦一样身为武将,但谢尚年幼就享有聪慧的盛名,他和一般名士来往,文化素养相当高,儒雅风流,气质和王敦完全两样,所以宋棉把王敦比作乡巴佬,把谢尚比喻成贵人。
魏晋是一个思想解放,推崇个性自由的时代,这在妇女形象的审美评价中也有所表现。《世说新语》记载,不少上层妇女具有气质之美。如《贤媛》篇中谢玄很敬重他姐姐谢道韫,而张玄经常夸赞他妹妹,以此和谢玄对抗。有名为“济”的尼姑,同时来往于谢、张两家,有人问她二人的高下,她说:“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顾家媳清心玉映,自是闺房之秀。”这一评价乍看俩人都各有其特色,不相上下。细读后会发现具有“林下风气”的谢道韫更胜一筹。
余嘉锡笺疏中说到,林下,谓竹林名士也。《赏誉》篇日:“林下诸贤,各有俊才子。”用“竹林七贤”潇洒飘逸之美夸赞谢道韫,实际上肯定了谢道韫虽然为巾帼,但有名士之风,所以张玄妹妹不如谢玄姐姐谢道韫。气质之美也可以说是通过容止呈现出来的精神思想,二者关系犹如“形”与“神”的关系。西方对“形”与“神”的研究多是从“灵魂”与“肉体”的角度去理解。黑格尔所说:“人的形体却不像动物的形体那样只是灵魂的肉体,而是精神的肉体。这就是说,精神和灵魂在本质上是应该区别开来的。因为灵魂只是躯体只就躯体来看的单纯的观念性的自为存在,而精神却是有意识和自意识生活的自我存在,以及其中的一切情感、思想和目的”。
三、注重人物内在人格之美
无论是尊重每一种个性,还是崇尚张扬的个性、欣赏率意任性的个性,都表现出了一种魏晋人对自我主体的肯定以及对社会常规和礼法名教的反叛和超越。这是一种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是非功利性的审美态度。汤用彤先生在《魏晋玄学论稿》中说到:“其时之思想中心不在社会而在个人,不在环境而在内心,不在形质而在精神。于是魏晋人生观之新型,其期望在超世之理想,其向往为精神之境界,其追求者为玄远之绝对,而遗资生之相对。”在自我意识觉醒的时代下,大家平淡的生活由此超凡脱俗而大放异彩,敢于挣脱礼法真情流露做真实的自己,使个体的生命自由自在充满诗意。
通过以上对人物内在气质、才性、个性之美的分析,我们看到,《世说新语》人物审美的特点,即不仅重视人物外在容止美,还注重人物内在的人格之美。且容止美和人格美同等重要,因为“没有‘形’,也就没有‘神’”。人物内在的气质、才性、个性,要经过外在的容貌、举止神态和神姿才能得以完美展现。同样,能体现人物内在人格美的外在形体容止美,才是《世说新语》人物审美观所崇尚的最高境界。即“‘有风神’‘有远韵’是容止之美的最高境界”。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认为我们现代人还是缺乏古人的一种正确的审美,还是比较浮夸,缺少理性的认知,都是跟随大众追求网红!魏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转折性的时代,也是我国美学史上的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社会的*结构、思想文化、文学艺术在这一时代都发生了重要变化,面对自我价值、个性自由的追求和玄学的兴盛以及佛教造像的影响,促使魏晋时期形成了一种新的人物审美观念,而《世说新语》则集中体现了魏晋时期的人物审美观念,突出人物个体的内在自我、才情、真性、精神、气质等人格美。这种人格美值得我们新时代学生多多学习,因为欣赏人的仪容仪表时必定也体现了被欣赏之人的内在的人格。同时,人的容貌本身又有着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这就使得举止形貌的崇拜也成为魏晋时代人物美品鉴的一种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