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2-11 06:4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17 07:57
曹建华1 丁红2 金乐1
(1.江苏省地质资料馆 南京 210018 2.中国地调局南京地矿所 南京 210016)
摘要 本文对成果地质资料汇交工作中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提出解决这类问题的对策建议,旨在使广大成果地质资料汇交义务人高度重视汇交质量,正确地向国家汇交成果地质资料,为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工作奠定基础。
关键词 汇交问题 原因分析 对策建议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投入主体的多元化,地质工作呈现需求旺盛,地质资料的汇交量和利用率显著增长,但成果地质资料汇交工作仍存在许多问题,如资料质量下降,汇交时间滞后,资料欠交、拒交等。这些问题已严重影响了地质资料的服务质量,阻碍了今后地质工作的发展和地质资料开发利用。为此,笔者从以下几方面阐述成果地质资料汇交工作有关问题,并提出对策与措施。
1 成果地质资料汇交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欠交情况严重
《地质资料管理条例》(*令第349号)对地质资料的汇交做了明确规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成果地质资料欠交情况仍比较严重。
地质资料的欠交情况的严重性可以从2009年开展的地质资料清理专项检查工作中的一项数据中得到反映,1998年以来,*和地方财政在江苏省安排的地质工作项目约200余项,全省欠交地质资料达80多种,占应汇交总量30%。
在江苏省对地质资料用户征询意见反馈的信息中,呼吁最多的问题是“很难看到新资料”,反映了用户对地质资料信息资源的需求愿望和对地质资料的时效性不满。
1.2 汇交时间严重滞后
《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对地质资料的汇交期限有明确规定,但是近几年地质资料汇交工作中超期限汇交已经是较普遍的现象。汇交滞后的一种表现是地质资料不能按时汇交,在我馆2009年接收的汇交资料中有相当一部分为2007年以前形成的;另一种表现是验收不合格的资料退回修改时不能按时返回,只有少数单位按要求期限返回,更有甚者对退回修改的资料长期置之不理,造成地质资料积压无法提供社会利用。
1.3 质量呈下降趋势
近年来,地质工作得到了较快发展,江苏省地质资料汇交量也呈上升趋势,但由于各种原因成果地质资料从内容质量到印刷质量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1.3.1 资料信息不齐全
主要是汇交资料时不按项目任务书汇交完整资料,有的只汇交子项目资料,不汇交总项目资料;有的报告不汇交原始地质资料登记簿(明细账)、涉密清理登记表,有的报告已进行野外工作的,不汇交野外验收记录;有的报告甚至连附图都不汇交。
1.3.2 图件质量下降
图件制作时采用的符号和色彩不符合地矿行业制图标准,图件输出时选择的参数不对,分辨率太低图像不清晰,部分大型图件AO在印刷时缩小成A3图件信息根本无法浏览;在汇交的电子文档中提供的相关文件(如系统库和字库)与所汇交的图件不匹配。
1.3.3 电子文档与纸质资料在内容信息上不一致
主要表现在两者中附图的色彩存在较大的差异,丢色或严重偏色现象,岩性符号不一致,汇交的源电子文件不是最终的矢量文件;电子文档或纸质资料内容信息不对应(如报告附图目录中的图名与纸质图件的图名、图签三者不一致)等。
1.3.4 资料整理不规范
图纸折叠不符合规范要求,没有按规定折叠成手风琴式,常常把图纸信息折叠在外,有的图纸折叠的规格过大,超出标准装具的规格。
1.3.5 资料的装订、印刷质量差
主要表现:采用铁钉装订,有的甚至是活页装订,装订顺序错乱;印制的地质信息重叠、不清晰、不完整(缺失某些地质信息);一册附表页面纸张大小不一;附图或图册没有按规定尺寸印刷;资料是复印件,纸张质量较差,墨迹不牢,轻抹就掉,无法长期保存。
成果地质资料质量的下降,降低了社会对成果地质资料的信任度,严重影响了成果地质资料的社会化服务。
1.4 汇交渠道问题
江苏省地质资料验收工作处境很尴尬,汇交形式上存在着“多元化”现象,有的是项目组人员,有的是“两权人”来汇交资料。由于未经资料人员验收,存在诸多问题,不符合规范的要求。还有的基层单位资料人员根本就不查验资料即来我馆汇交资料,没有起到基层单位的管理职责,造成我馆资料验收工作难度和压力很大,尤其是电子文档的返工修改率比较高。2009年我馆接收的电子文档的一次合格率不足5%,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地质资料的开发和利用。
2 成果地质资料汇交问题原因分析
产生成果地质资料汇交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多因素的,即有管理*方面的原因,也有汇交人法制观念不强、资料管理人员缺乏责任心等原因。
2.1 部分汇交人法制观念淡薄,执法力度不强
依法向国家汇交地质资料是地勘单位的义务和责任,但是部分地质资料汇交人法制观念不强,为了本地区和本部门的经济利益,不按照地矿行业的标准与规范编制报告和制作图件,或者在汇交地质资料时少交成果资料,更有甚者不顾《条例》的规定拒交地质资料。资料管理部门也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资料汇交监督管理机制,开展执法检查。
2.2 资料管理人员不稳定,影响汇交工作的开展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地质资料管理工作对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能要求很高、工作量很重,而且地质资料管理工作需要一定经验积累才能做好。有的汇交单位资料人员频繁更换,有的是兼职,新的资料人员对岗位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资料汇交的一些技术规范、操作方法、工作流程不熟悉,不能对成果地质资料进行规范验收,所以造成了成果地质资料汇交质量的下降,影响了汇交工作的开展。
2.3 汇交管理机制不健全
汇交管理机制不健全造成很多弊端。其中最棘手的问题就是资料管理部门与成果认定技术管理部门之间不衔接,如专家评审意见和汇交验收意见不一致,究竟以谁评判为标准?由于成果资料在验收评审时只审查纸质资料(或者对储量进行评审备案),没有对电子文档进行规范性评审验收,造成电子文档评审空缺。汇交单位在资料汇交时往往没有按电子文档汇交格式组织电子文档,而是直接把印制报告的分散电子文档拷贝上交。这样,不仅给我们验收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而且还造成汇交人员对我们工作的误解。
2.4 信息技术与规范标准存在差异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地质工作带来了新的动力和技术,也为地质工作成果的表现形式提供了技术和方式。2006年的《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汇交格式要求》(国土资发[2006]210号)使地质资料汇交有了比较完整的技术标准。随着多年的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显现出其不够完善的方面,尤其是电子文档制作修改时不便捷,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地质资料电子文档的质量。
3 对策与措施
3.1 建立汇交监督和制约机制
法制是保障社会有序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建议尽快建立资料汇交监督机制、地质项目跟踪管理登记制度和汇交备案制度,对资料汇交实行全程监控。地质资料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执法检查,对不汇交资料的要依法进行处罚。建立资料汇交与项目管理相互联动制约机制,把地质资料汇交与地质工作投入、经济责任考核、矿权设置挂钩,彻底解决地质资料的欠交和汇交滞后问题,真正把汇交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3.2 理顺和完善汇交管理
3.2.1 建立共同责任机制
理顺汇交管理体系,融合汇交渠道,实行一元化管理。明确地质资料馆藏机构与各资料汇交单位工作中的各自责任、权限,明确资料进馆验收和项目审查的责任范围和权限,做到各负其责。
3.2.2 完善汇交管理机制
完善汇交管理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是馆藏机构的资料验收指导工作要渗透到项目形成过程中,参与成果地质报告的审查和验收,对成果地质资料的整饰,图件的用色等按照行业标准提出具体的要求和建议,把问题消灭在地质报告正式复制之前。这样即减少无效劳动,缩短汇交时间,又节约制作成本,从源头上保证地质资料的汇交质量。
二是实行成果地质资料汇交证书和项目挂钩的办法。馆藏机构要把好质量关,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检查验收。对合格的报告,由资料管理部门开具“地质资料汇交证书”;对不合格的报告,坚决拒收。凭据“地质资料汇交证书”的报告才能得到100%的项目经费;对不合格的要求返工,直到合格为止。
3.3 建立地质资料汇交持证上岗制
只有规范管理,才能提高地质资料汇交质量。应明确各汇交单位从事地质资料汇交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持有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地质资料汇交上岗证,才具有验收和汇交资质,未取得证书的人员不得从事地质资料的汇交工作。真正提高地质汇交人的业务水平,保证地质资料汇交质量。
3.4 强化培训提高汇交技能
地质资料主管理部门和馆藏机构应定期地对地质资料管理人员和项目人员进行专业知识更新培训,拓展培训地质报告编写和图件制作的内容,尤其是电子文件汇交培训指导,使地质资料汇交人了解地质报告的编写规范、各种地质图的制图标准,掌握地质资料和电子文件汇交的要求和管理的基本技能,统一地质资料形成、汇交与管理的标准和技术要求,提高地质资料汇交质量。
3.5 进一步完善和简化汇交技术标准
电子文档相关制作步骤需进一步完善和简化。全国馆的与中石油的软件都有各自的优点,但在源电子文档转换成存档电子文档过程中,生产速度仍较慢,同时部分文档的标签不能完成,往往要通过人工完成,电子文档制作修改时不便捷,所以应该对其进一步完善,满足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3.6 建立约束和激励机制
建议每年开展地质资料汇交工作大检查、大评比,及时召开地质资料工作表彰大会与优质报告评选活动,对成果地质资料汇交验收质量管理好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汇交工作较差的单位予以通报,并追究相关责任。采取引导、鼓励、处罚与表彰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地质资料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促进地质资料汇交率与汇交量的提高。
成果地质资料的汇交(收集)是手段,其真正目的是为了利用。向国家汇交合格的成果地质资料是广大汇交人应尽的法律义务,提高地质资料的开发利用是我们每个地质资料管理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于瑞洋.成果地质资料汇交工作有关问题与建议.地质资料动态与参考,2009(2)
蔡洪春.辽宁省地质资料进展及下一步工作设想.地质资料动态与参考,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