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3:1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6:10
西周的《六代舞》体现了周人乐舞制度核心“礼”,它鲜明地体现了西周*制度和血族制度的原则精神。礼不但在*、思想、文化等方面得到尊重和体现,还通过教育手段灌输给贵族的青年子弟们,使西周形成了以尊礼为目标的礼乐教育体系。
贵族青年们学习的内容,除了礼仪射御之外,舞蹈方面也有“大舞”、“小舞”等,音乐方面有歌唱和乐器演奏,此外还有有关乐舞的理论知识,舞蹈教育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而周代礼乐教育对象,是宫廷王室成员和贵族子弟。礼乐舞蹈的学习一般是从13岁开始,到20余岁达到成熟,而学习的阶段划分则按照年龄大小安排的。
在13岁开始后,贵族子弟主要学习内容是“小舞”、音乐和朗诵诗,偏重于学“文”;15岁以后主要学《象舞》、射箭和驾车等,偏重于习武;20岁的时候,主要学习“大舞”及各项祭祀礼仪。这些内容假定各用3年学完,到22岁“礼成”,大约经过10年左右的磨炼。
周代用6个“小舞”作为乐舞教育的“教材”,也就是《帗舞》、《人舞》、《皇舞》、《羽舞》、《旄舞》、《干舞》这6支舞蹈。
六小舞的名称是对照着六大舞而命名的。正像“大舞”一样,“小舞”也是祭祀性乐舞。关于这6个“小舞”的具体表演形式、祭祀对象等问题历来众说纷纭,后代的儒家学者也勾画了一个大概的轮廓。
其中,《帗舞》传说是祭祀后稷的乐舞,其根源是黄帝部落祭祀“云”图腾的乐舞。舞者手持“帔”而舞。“帗”一种说法是五彩缯,也就是用丝绸长条组织起来挑在竿上的道具,但也有说是用鸟羽制成的。
《人舞》传说是祭祀宗庙或星辰的舞蹈,它不用道具,而以手袖为“威仪”。有一种说法是它原本可能来自模仿鸟兽动作的手势。
后来在河南出土了一件周代女舞人泥俑,她两袖垂落,两手略抬,似乎正在祷告,这个女舞人神态很是肃穆。
另外还有一件周代玉舞人,她是双人造型,长袖飞扬,身姿有了明显的曲线,或许已经在手袖的“威仪”之外加入了娱神观念。这两件舞人形象虽然不能肯定就是《人舞》的记录,却可以提供一些周代袖舞的印象。
《皇舞》是一个求雨乐舞,传说源自上古先民们蒙着鸟羽祈求神灵降雨。殷商时期已经有求雨性的“小舞”了。
据说贵族子弟在学习和表演该舞时。要身披五彩羽毛,如凤凰之色,头戴羽毛制作的帽子,衣服上缀着翡翠色的羽饰。这样看起来,它该是一个很好看的乐舞,这也证明周人继承了殷商的商羊祭雨仪式,甚至比殷商人还要崇拜了。
《羽舞》舞者持白色鸟羽而舞,祭祀的是四方。其源起当与殷商的求雨之舞有一定关系。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人们在跳舞时手执雉尾,也就是五彩鸟羽。
《旄舞》是用于周代大学的祭祀礼仪。舞者执牦牛尾而舞。有舞蹈史学家认为,该舞所用的“道具”有可能是用牛尾装饰的舞具而非真正的牛尾。
《旄舞》由来一说是“葛天氏之乐”,也就是古籍中记载的“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的乐舞。殷商时代有《隶舞》,也是持着牛尾,用来祈雨、祈神、祭祖先的。周代《旄舞》当与此有渊源关系吧!
《干舞》舞者持盾牌作舞,用以祭山川。周代教育贵族子弟性质的乐舞,还有《舞勺》、《舞象》等。根据古籍《周礼·乐师》中记载:
谓以年幼少时教之舞,《内则》曰:十三舞勺,成童舞象,二十舞《大夏》。
这段文献说明,《舞勺》与祭祀舜帝的《大韶》一字同音。后来清代一幅《舞勺舞象图》也证实了这一点。在这一幅图上,有两个童子生动起舞。其中一人手握“龠”,他顿步踏节,姿态生动。
这恰恰说明了舞勺是一种持“龠”而舞的文舞,而舞象者手持一把类似戈的武器,偏头抬腿,似躲又停的样子,与手持乐器的“舞勺者”形成了姿态上的呼应。这说明了,《舞勺》、《舞象》是周代分别用于教育13岁和15岁以上贵族少年子弟的文舞和武舞。
《舞象》也是周代一个比较重要的祭祀舞蹈,据说东周末期,吴国公子季札在鲁国观看周乐,第一个出场的乐舞叫《象箭》,据考证这个《象箭》就是《舞象》。
因为“箾”是一种舞竿,它与《舞象》所持道具是一样的。但是《舞象》目的历来说法不一。有一种说法认为《舞象》源自周文王的乐舞,也有人说它和《大武》是同一乐舞。
66037194693
66037199717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6:10
西周的《六代舞》体现了周人乐舞制度核心“礼”,它鲜明地体现了西周*制度和血族制度的原则精神。礼不但在*、思想、文化等方面得到尊重和体现,还通过教育手段灌输给贵族的青年子弟们,使西周形成了以尊礼为目标的礼乐教育体系。
贵族青年们学习的内容,除了礼仪射御之外,舞蹈方面也有“大舞”、“小舞”等,音乐方面有歌唱和乐器演奏,此外还有有关乐舞的理论知识,舞蹈教育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而周代礼乐教育对象,是宫廷王室成员和贵族子弟。礼乐舞蹈的学习一般是从13岁开始,到20余岁达到成熟,而学习的阶段划分则按照年龄大小安排的。
在13岁开始后,贵族子弟主要学习内容是“小舞”、音乐和朗诵诗,偏重于学“文”;15岁以后主要学《象舞》、射箭和驾车等,偏重于习武;20岁的时候,主要学习“大舞”及各项祭祀礼仪。这些内容假定各用3年学完,到22岁“礼成”,大约经过10年左右的磨炼。
周代用6个“小舞”作为乐舞教育的“教材”,也就是《帗舞》、《人舞》、《皇舞》、《羽舞》、《旄舞》、《干舞》这6支舞蹈。
六小舞的名称是对照着六大舞而命名的。正像“大舞”一样,“小舞”也是祭祀性乐舞。关于这6个“小舞”的具体表演形式、祭祀对象等问题历来众说纷纭,后代的儒家学者也勾画了一个大概的轮廓。
其中,《帗舞》传说是祭祀后稷的乐舞,其根源是黄帝部落祭祀“云”图腾的乐舞。舞者手持“帔”而舞。“帗”一种说法是五彩缯,也就是用丝绸长条组织起来挑在竿上的道具,但也有说是用鸟羽制成的。
《人舞》传说是祭祀宗庙或星辰的舞蹈,它不用道具,而以手袖为“威仪”。有一种说法是它原本可能来自模仿鸟兽动作的手势。
后来在河南出土了一件周代女舞人泥俑,她两袖垂落,两手略抬,似乎正在祷告,这个女舞人神态很是肃穆。
另外还有一件周代玉舞人,她是双人造型,长袖飞扬,身姿有了明显的曲线,或许已经在手袖的“威仪”之外加入了娱神观念。这两件舞人形象虽然不能肯定就是《人舞》的记录,却可以提供一些周代袖舞的印象。
《皇舞》是一个求雨乐舞,传说源自上古先民们蒙着鸟羽祈求神灵降雨。殷商时期已经有求雨性的“小舞”了。
据说贵族子弟在学习和表演该舞时。要身披五彩羽毛,如凤凰之色,头戴羽毛制作的帽子,衣服上缀着翡翠色的羽饰。这样看起来,它该是一个很好看的乐舞,这也证明周人继承了殷商的商羊祭雨仪式,甚至比殷商人还要崇拜了。
《羽舞》舞者持白色鸟羽而舞,祭祀的是四方。其源起当与殷商的求雨之舞有一定关系。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人们在跳舞时手执雉尾,也就是五彩鸟羽。
《旄舞》是用于周代大学的祭祀礼仪。舞者执牦牛尾而舞。有舞蹈史学家认为,该舞所用的“道具”有可能是用牛尾装饰的舞具而非真正的牛尾。
《旄舞》由来一说是“葛天氏之乐”,也就是古籍中记载的“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的乐舞。殷商时代有《隶舞》,也是持着牛尾,用来祈雨、祈神、祭祖先的。周代《旄舞》当与此有渊源关系吧!
《干舞》舞者持盾牌作舞,用以祭山川。周代教育贵族子弟性质的乐舞,还有《舞勺》、《舞象》等。根据古籍《周礼·乐师》中记载:
谓以年幼少时教之舞,《内则》曰:十三舞勺,成童舞象,二十舞《大夏》。
这段文献说明,《舞勺》与祭祀舜帝的《大韶》一字同音。后来清代一幅《舞勺舞象图》也证实了这一点。在这一幅图上,有两个童子生动起舞。其中一人手握“龠”,他顿步踏节,姿态生动。
这恰恰说明了舞勺是一种持“龠”而舞的文舞,而舞象者手持一把类似戈的武器,偏头抬腿,似躲又停的样子,与手持乐器的“舞勺者”形成了姿态上的呼应。这说明了,《舞勺》、《舞象》是周代分别用于教育13岁和15岁以上贵族少年子弟的文舞和武舞。
《舞象》也是周代一个比较重要的祭祀舞蹈,据说东周末期,吴国公子季札在鲁国观看周乐,第一个出场的乐舞叫《象箭》,据考证这个《象箭》就是《舞象》。
因为“箾”是一种舞竿,它与《舞象》所持道具是一样的。但是《舞象》目的历来说法不一。有一种说法认为《舞象》源自周文王的乐舞,也有人说它和《大武》是同一乐舞。
66037194693
66037199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