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3:03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4 16:57
这次寄书前,我给婆婆大人写了一封长电邮,在原来书单的基础上删改,一些留着,一些不必寄。乔斯坦.贾德(Jostein Gaarder)的《橙色女孩》(TheOrangeGirl)已经囫囵过,我放入叉叉一列里。殊不知,收理书箱时,偏生是它,盈掌蹦出来,我原本不做指望近年会再见它,这下子,倒要感谢婆婆的错失,没来由高兴起来。床头几上正好堆了本我攒着迟迟未读的《指环主人之女》(The Ringmaster's Daughter),与《橙色女孩》同款压膜装束,柔光散逸,最宜配对,供我温故知新,我暗笑,好巧啊。《橙色女孩》倒确有温习必要,我看艾里克.候麦(Eric Rohmer)执导的影片《我在莫德家的一夜》(Ma Nuit ChezMaud),甫一开场男主角让.路易(让-路易.谭迪农(Jean-LouisTrintignant)饰)在教堂偷盯着心仪女生弗朗索瓦丝,弥撒结束后又尾随好几条街,这情节直如从《橙色》里拓出来。乔斯坦.贾德写书,是从来不肯走寻常正叙的,所以明明不甚波折,有点宿命的故事,倒步步惊心,每一次邂逅都仿佛脱线偶然,一首爱情小调,竟酿成凄哀愁长的回响。侯麦的书写功力,不输贾德,我看让.路易与弗朗索瓦丝的顺叙戏份,已觉清芬可喜,倘若不掺任何佐味,不掖藏阴郁谜团,携手走下去,一定天光晴好,煦风吹面,是那种养眼的温和情意,照旧写实拍,不会拿不出手。辙入让.路易的老同学维达尔及他的暧昧友人莫德,感情轮廓忽而被抹得模糊,一出道德试炼提到眼前,我倒不觉得须得多么严肃对待,反而以为这意外的夜色颇为喜感。
类同贾德,侯麦在表述上埋了一些机巧,比如时态转移。也同样玩转诸人口述,使整件事充满了“世界真小”、“好巧啊”的讶异。让.路易三遇弗朗索瓦丝,每一次都属偶然,第一回在教堂看对眼,第二回车里看踩脚踏的她回眼摆手,心底认定这就是他的妻子人选,第三回又见单车飞影,终于采取狗仔策略,奋起直追。他晚间一般自己煮食,惯行路线与维达尔的不覆盖,偏偏在圣诞前夕走入一间餐厅,迎头就撞见了他。而在这个或然事件成真后,维达尔仍可以选择如何叙旧,他却选了拖泥带水的一种,要一起吃饭,听音乐会,去见他既爱又怕的女子,甚至设局留下让.路易,造成他与莫德引人遐想、共处一夜的事实。“选择”(choisir)、“概率”(laprobabilité)、“运气”(la chance)等等,透过这部有点数学气质的影片,不断提醒观者,喏,扎堆的小概率事件又发生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4 16:58
电影里漫漫的对话,便穿织着纯数学与纯宗教对人的爱情观的影响,也可以说,在让.路易身上,达成某种矛盾后的妥协。好像让.路易总结维达尔的历史观,指出“leproit de gain par laprobabilité”,亦即,概率的大小并非决定因子,人们选择坚信,是因为即使微茫的可能里面包裹着无限巨大的心理获益,或者说,效用。阐释*时,维达尔又翻着帕斯卡的书说了类似态度,也就是当无法否决一种可能之时,一旦确定其或有效用,你就应当下注。然而,让.路易却不像个行动者,用维达尔的话,他那叫“无作为”(tu ne pariespas)。《莫德家》特地给了两三场让.路易与同事相处的镜头,他确乎如自己坦诚的,好不好相处,全看对面是谁,脾气冷清,慢条斯理,时不时一副生人勿近脸谱,与同事交流,绝不孟浪接腔,用“sinistre“形容,也实在折中了。不过,对于莫德的*,他的不作为,似乎更像不抗拒,甚至乐得冒险一试,虽然他试的并非鱼水承欢,而在于对抗这种可能。与莫德独处时,不乏凝顿的特写镜头,话吊在嘴角犹自咽下,让.路易一句你真的不困吗,画面顿时烧热了十几度。他的情感洁癖,更多地,则羁于宗教信仰。他以为婚前无缘无故和人上床没有意义,深信永恒爱慕与婚姻忠诚,另一半如果也爱上帝,那就更好了。他对帕斯卡的否定,在于教条化的自律,但心灵洁净应当做到什么程度,他又没有一个确切划分。而这种模糊,激起了深谙他荒唐岁月的维达尔的嘲讽,质疑信仰、不动声色的莫德,则颇有点考验乃至征服他的谋划。陌生男人面前,褪得只剩露腿睡袍,最后睡袍都不要,几度请他探身点烟递茶,让.路易裹毯睡凳子时,她唤他“Idiot”,温冰笑容里,燃着幽幽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