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3:02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10:17
因为白天人类活动导致气流上升,在空中的云层中电离子无法集聚,到傍晚后,气温下降,电离子集聚,云层碰撞发生雷电,所以就会通常觉得晚上雷电多而白天少。
这是在晚上容易看得见的缘故。实际上并不存在打雷闪电几乎都在晚上的现象,如果是强对流的雷雨天气基本都是发生在白天,在晚上几乎没有。
据报道,1970年初春的某天晚上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朔风怒吼,下着少见的鹅毛大雪。突然间,天空中电光闪闪,雷声隆隆,这一罕见的天气现象令人感到奇怪。鲁西地区元宵节当天也有大雪伴打雷的现象。那么,为什么下雪天还会打雷呢?
电闪雷鸣,是夏天常见的天气现象,而下雪一般都在冬天,这是两种绝然不同的天气现象。但是,只要某时某地的天气具备了既能下雪又能打雷的条件时,这两种绝然不同的天气现象就能同时出现。
在冬天,当天空阴云密布,高空云层中的气温在零度以下时,云中的水汽就凝结成雪。雪花从云中落下来时,如果近地面层的空气温度较高,雪花就会融化成为雨滴。相反,如果近地面层的气温较低、雪花不能融化,这时就下雪了。
雷雨是由于暖湿空气在局部地方出现强烈对流,暖空气急剧上升产生了积雨云的剧烈振动,就会积累了大量的电荷,而产生闪电现象。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10:17
这是因为出现雷雨天气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地面温度要高;二是大气湿度要大。地面高温,靠近地面空气的温度能上升的很高,气温升高后会轻轻地浮向高空;如果只是热,但空气很干燥,雷雨也不会发生。只有湿度大的空气上浮到了高空,才会形成雷雨云。天空中有了雷雨云,就可能有雷雨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