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长的行为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3:0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3 17:03
其实在中国,有一部分家长都会这样。我们家就有点喜欢让我干这干那,我姐姐就得他们养着,让人感觉我不是亲生的,从记事起到现在,我在饭桌上从不敢点我喜欢吃的;在超市从不敢拿自己喜欢吃的,因为会被说,会说:你个小孩,没大没小的,爸爸妈妈在这,你也得问问我们吧。而我姐姐确是拿啥都行。。。
总之我现在就是又叛逆又老实(怂),父母的这种行为让我感觉是不平的,但是我又无法反抗,只能在潜意识里劝自己,那是父母,父母就这样。
我才十六,我现在就开始害怕谈恋爱,害怕结婚,我知道这对我而言有点早,可是我害怕我的孩子也会和我一样。
父母的这种行为,一定要从一开始就要和你的父母 say no!这样才不会让他们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就算另一个的确比好)
这是一种不公平的对待,所以一定要从一开始(切记,在尊重你父母的前提下)制止住这种行为。只有这样才能换来你的平等成长。
每个人的个性养成和小时候的生长环境是特别相关的,等长大以后想改变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经历很多事,这还得是足够努力,有的人一生也走不出阴影。所以,在小的时候,如果条件允许,就要尽量避免那些给孩子未来造成影响的行为,这样才是称职的父母啊。
我没有责备我父母的意思,但是小时候的生长环境也确实塑造了我,有优点,也包括一些个性缺陷,在我成年之后拼命想要改变的东西。
重男轻女,被关注少,少爱。我家是少数民族,姐弟三个孩子,然后我就养成了“老二”的个性,爱讨好别人。哎! 总觉着要对别人好才能换来友谊。长大以后,才发觉是严重个性缺陷,没有自己和太有自己并存的矛盾体,不自信,自卑,敏感,总觉着少爱,然后就拼命想获得别人的认可和爱。这个会导致让自己敏感的要命,别人和你相处也觉着累。一般小时候缺爱的孩子大了之后就缺乏爱人的能力,或者说不知道该怎样去爱。
我父母不好客,同学来我家都有点畏惧,这样会影响孩子的社交能力。我就特别羡慕那些走到哪里都能和别人打成一片快速融入集体的人。所以,我总是鼓励女儿邀请同学到家里玩,并认真准备盛情接待。
在我小时候,上学的目的是为了找个好工作。在升学的主线下,要扫清一切障碍!我自小就喜欢画画,也被认为有天赋,可惜没有被父母重视,仅仅是画了一幅好画被夸奖几句。他们说,画画能当饭吃吗?如果不能成名都养不活自己,然后按照父母的意思学了理工。所以,现在我是不会干涉孩子的兴趣爱好的,培养和鼓励她!
其实我的个性缺陷挺多的,你们现在看到自信的我,那是成年之后获得成就感一点一点积累出来的。我小时候很缺乏自信,除了少爱之外,也是因为被赞扬和肯定的少。那时候的父母能为我们解决温饱就不错,哪有心思琢磨教育心理学啊,不知道赞扬和肯定对孩子的激励远远多过批评教育。好在我会自我修复,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学校功课上得到了认可,但外界的真不如父母给的。
家里孩子多,爸妈管不过来,为了省事,肯定不会鼓励孩子去尝试新奇、可能有“破坏”或“危险”的事,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成为了一个循规蹈矩、缺乏探索精神、动手能力弱的乖乖女。好在我家先生在这方面还算不错,一般淘气的事都是他俩一起干。
关于零花钱,我写过一个回答:如何看待孩子偷父母或亲戚钱财的行为?因为从小家里管钱很严,所以有一次在同学家看到钱可以放在未上锁的抽屉里随时取用,就格外羡慕。从那时起,我就决定未来自己的家也这样管钱,在固定的地方放钱,需要的时候随时取。
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比如从小要注意不要让女孩子脚底着凉,寒大可遭罪了!
关于性启蒙,我从我妈这儿啥也没学到。这个不怪我妈,这是那个时代的问题。所以我现在很关心孩子的成长发育,然后就有了这个问题:对小学阶段的孩子做性教育,父母应该做哪些准备?必须要做哪些事?
不是说生了小孩,就能顺理成章地做好父母这个角色,父母为孩子做好榜样,孩子也给父母带来完善自己的动力,我们是互相给予的。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天使,我们做父母的责任是守护他们健康长大,而不是想当然地认为孩子是我生的,就是从属于我的。
看过一些有天赋的、从小就有作为、令人羡慕的神童,我由衷地希望孩子是一个简单快乐的普通人,有能力获得爱,有能力给予爱,这样就足矣!
早期父母行为对于神经发育上影响是很大。比如:
1)婴幼儿期对于小孩的无视,会对严重影响他们和人交往中正确的情绪识别和符合社会习俗的反应(影响了社会交往相关和奖赏系统相关的回路?),从而造成社交障碍。
2)幼年生存环境缺乏安全感(比如父母在小孩面前过多的吵架或暴力),也会影响HPA轴发育,容易造成成年后压力应激异常。
3)语言环境对幼儿语言习得也是明显的。幼儿的听觉发育受到接触语言的统计特征影响,有点类似于用进废退。有人做过日美幼儿听力实验,发现由于日语中由于缺乏r,l区别,两种语言环境下的幼儿在1岁不到的时候在r,l的辨别能力还比较接近,但2岁时两组幼儿的差异就开明显了,即日语环境下的娃听不出来这种差异了。随着听觉皮层发育,在多少岁之前(3岁?5岁?)这种差异还是可逆的,过了以后就不可逆了。(补充:好像是和突触有关,记得仿佛1~2岁突触最多,然后逐渐被prune掉)
《魔鬼经济学》里面有一个章节有个关于父母对子女教育的社会研究,基于统计的社会学结论大致是:It does not matter what you do; it only matters who you are. 统计意义上讲,你给小孩做什么事情(比如给他报班或者买书)影响甚微,但你是什么人(比如你的职业你的社会圈你怎么做事情)却对小孩有明显影响。言传远不如身教。
教育系研究方法课上讲过,家庭经济社会状态(SES)是一个很强的predictor,不管做什么研究,往往都需要对SES进行控制。很难区辨其中哪些是纯粹的父母行为,因为父母行为和经济状态密切相关了。
就Nature or Nurture问题, 也有不少做同卵双胞胎跟踪的。里面也有不少讨论养父母行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