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3:09
共3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09-17 07:38
1、功亏一篑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gōng kuī yī kuì,意思是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做事情只差最后一点却没能完成,结果枉费工夫。出自《尚书·旅獒》。
2、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指功败垂成
示例
倘朝廷内外不和,动辄掣肘,必将使剿贼大事,~。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
懂视网 时间:2022-09-17 07:38
1、功亏一篑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gōng kuī yī kuì,意思是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做事情只差最后一点却没能完成,结果枉费工夫。出自《尚书·旅獒》。
2、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指功败垂成
示例
倘朝廷内外不和,动辄掣肘,必将使剿贼大事,~。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
懂视网 时间:2022-09-17 07:38
1、功亏一篑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gōng kuī yī kuì,意思是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做事情只差最后一点却没能完成,结果枉费工夫。出自《尚书·旅獒》。
2、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指功败垂成
示例
倘朝廷内外不和,动辄掣肘,必将使剿贼大事,~。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9 21:50
意思是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做事情只差最后一点却没能完成,结果枉费工夫。
读音:gōngkuīyīkuì。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指功败垂成。
出处:先秦诸子《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译文:要建造九仞高的山,如果最后一筐土石不倒在山顶上,那么山的高度就不会达到九仞,就会造山失败。
扩展资料
近义词
前功尽弃
拼音:qiángōngjìnqì
释义:指以前的功劳努力全部丢失白费。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之“今又将兵出塞,过两周,倍韩,攻梁,一举不得,前功尽弃。”
译文:现在又率兵出塞,经过两周,背着韩国,进攻梁国,一次不能攻下,以前的功劳努力全部丢失白费。
用法:在句子中,可用作主语、谓语、宾语。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9 23:08
意思是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做事情只差最后一点却没能完成,结果枉费工夫。
读音:gōng kuī yī kuì。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指功败垂成。
出处:先秦诸子《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译文:要建造九仞高的山,如果最后一筐土石不倒在山顶上,那么山的高度就不会达到九仞,就会造山失败。
扩展资料
近义词
前功尽弃
拼音:qián gōng jìn qì
释义:指以前的功劳努力全部丢失白费。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之“今又将兵出塞,过两周,倍韩,攻梁,一举不得,前功尽弃。”
译文:现在又率兵出塞,经过两周,背着韩国,进攻梁国,一次不能攻下,以前的功劳努力全部丢失白费。
用法:在句子中,可用作主语、谓语、宾语。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10 00:42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掉商朝,建都镐京(今西安西南丰水东岸),国号为周。当时的人们对新生政权的建立感到由衷地高兴,无不欢欣鼓舞,拍手称快。各个诸侯国纷纷从四面八方携带贵重礼品及土特产赶来朝贺。西戎虽然离镐京很远,也派来专使,并带来一条身长四尺、大尾长毛的名犬作为贡品。周武王觉得这条狗很稀奇,高高兴兴地收下了。
在朝中担任太保的召公经历过创业的艰难,更知道守业的不易,担心武王从此骄傲自满,沉醉于豪华生活,就从旁提醒说:“现在天下初定,四海臣服,远远近近,大大小小的诸侯国或者送来奇珍异宝,或者带来土特产品,这当然是您的圣德。以臣的愚见,玩赏之物是不能用贵贱来区分的,重要的是人的品德。德高,物才显得珍贵;无德,物也变得低贱。一个开明的君主绝不能沉湎于声色享乐之中。”
武王说:“我不过收下一条狗,你认为这件事有那么严重吗?”
召公说:“我是有点担心,俗话说‘玩人丧德,玩物丧志’,把人当做玩物加以戏弄,有损于德行,将罕见的物件视为珍宝赏玩不休,会消磨志气。不是本地出产的犬马之类的畜生,不必饲养;对人们衣食住行毫无补益的奇禽怪兽,不该收留。”
武王说:“那些鸟兽之类的东西,我可不要,而那些贡品,难道也要退回去吗?”
召公说:“贡品自然可以收下,不过最好是分赠给同姓的诸侯,表示君主的诚信。对国君来说,最值得珍重的是人才;国家没有贤人治理,早晚要灭亡。有作为的君主应该是群臣的表率,每时每刻都要留心自己的一言一行,看它是否与德行有违,尤其不可忽视细小的行为。大德是由小德积累而成,这如同筑起百尺高的土山,土要一筐一筐地堆上去,哪怕仅仅差一筐土,也还是没达到百尺的高度(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岂不太可惜了吗!你是开国的圣明君主,不能犯功亏一篑的错误,否则追悔不及呀。”
武王接受召公的意见,终于成为贤明的君主。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9 21:50
意思是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做事情只差最后一点却没能完成,结果枉费工夫。
读音:gōngkuīyīkuì。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指功败垂成。
出处:先秦诸子《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译文:要建造九仞高的山,如果最后一筐土石不倒在山顶上,那么山的高度就不会达到九仞,就会造山失败。
扩展资料
近义词
前功尽弃
拼音:qiángōngjìnqì
释义:指以前的功劳努力全部丢失白费。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之“今又将兵出塞,过两周,倍韩,攻梁,一举不得,前功尽弃。”
译文:现在又率兵出塞,经过两周,背着韩国,进攻梁国,一次不能攻下,以前的功劳努力全部丢失白费。
用法:在句子中,可用作主语、谓语、宾语。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9 23:08
意思是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做事情只差最后一点却没能完成,结果枉费工夫。
读音:gōng kuī yī kuì。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指功败垂成。
出处:先秦诸子《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译文:要建造九仞高的山,如果最后一筐土石不倒在山顶上,那么山的高度就不会达到九仞,就会造山失败。
扩展资料
近义词
前功尽弃
拼音:qián gōng jìn qì
释义:指以前的功劳努力全部丢失白费。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之“今又将兵出塞,过两周,倍韩,攻梁,一举不得,前功尽弃。”
译文:现在又率兵出塞,经过两周,背着韩国,进攻梁国,一次不能攻下,以前的功劳努力全部丢失白费。
用法:在句子中,可用作主语、谓语、宾语。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10 00:42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掉商朝,建都镐京(今西安西南丰水东岸),国号为周。当时的人们对新生政权的建立感到由衷地高兴,无不欢欣鼓舞,拍手称快。各个诸侯国纷纷从四面八方携带贵重礼品及土特产赶来朝贺。西戎虽然离镐京很远,也派来专使,并带来一条身长四尺、大尾长毛的名犬作为贡品。周武王觉得这条狗很稀奇,高高兴兴地收下了。
在朝中担任太保的召公经历过创业的艰难,更知道守业的不易,担心武王从此骄傲自满,沉醉于豪华生活,就从旁提醒说:“现在天下初定,四海臣服,远远近近,大大小小的诸侯国或者送来奇珍异宝,或者带来土特产品,这当然是您的圣德。以臣的愚见,玩赏之物是不能用贵贱来区分的,重要的是人的品德。德高,物才显得珍贵;无德,物也变得低贱。一个开明的君主绝不能沉湎于声色享乐之中。”
武王说:“我不过收下一条狗,你认为这件事有那么严重吗?”
召公说:“我是有点担心,俗话说‘玩人丧德,玩物丧志’,把人当做玩物加以戏弄,有损于德行,将罕见的物件视为珍宝赏玩不休,会消磨志气。不是本地出产的犬马之类的畜生,不必饲养;对人们衣食住行毫无补益的奇禽怪兽,不该收留。”
武王说:“那些鸟兽之类的东西,我可不要,而那些贡品,难道也要退回去吗?”
召公说:“贡品自然可以收下,不过最好是分赠给同姓的诸侯,表示君主的诚信。对国君来说,最值得珍重的是人才;国家没有贤人治理,早晚要灭亡。有作为的君主应该是群臣的表率,每时每刻都要留心自己的一言一行,看它是否与德行有违,尤其不可忽视细小的行为。大德是由小德积累而成,这如同筑起百尺高的土山,土要一筐一筐地堆上去,哪怕仅仅差一筐土,也还是没达到百尺的高度(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岂不太可惜了吗!你是开国的圣明君主,不能犯功亏一篑的错误,否则追悔不及呀。”
武王接受召公的意见,终于成为贤明的君主。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9 21:50
意思是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做事情只差最后一点却没能完成,结果枉费工夫。
读音:gōngkuīyīkuì。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指功败垂成。
出处:先秦诸子《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译文:要建造九仞高的山,如果最后一筐土石不倒在山顶上,那么山的高度就不会达到九仞,就会造山失败。
扩展资料
近义词
前功尽弃
拼音:qiángōngjìnqì
释义:指以前的功劳努力全部丢失白费。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之“今又将兵出塞,过两周,倍韩,攻梁,一举不得,前功尽弃。”
译文:现在又率兵出塞,经过两周,背着韩国,进攻梁国,一次不能攻下,以前的功劳努力全部丢失白费。
用法:在句子中,可用作主语、谓语、宾语。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9 23:08
意思是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做事情只差最后一点却没能完成,结果枉费工夫。
读音:gōng kuī yī kuì。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指功败垂成。
出处:先秦诸子《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译文:要建造九仞高的山,如果最后一筐土石不倒在山顶上,那么山的高度就不会达到九仞,就会造山失败。
扩展资料
近义词
前功尽弃
拼音:qián gōng jìn qì
释义:指以前的功劳努力全部丢失白费。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之“今又将兵出塞,过两周,倍韩,攻梁,一举不得,前功尽弃。”
译文:现在又率兵出塞,经过两周,背着韩国,进攻梁国,一次不能攻下,以前的功劳努力全部丢失白费。
用法:在句子中,可用作主语、谓语、宾语。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10 00:42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掉商朝,建都镐京(今西安西南丰水东岸),国号为周。当时的人们对新生政权的建立感到由衷地高兴,无不欢欣鼓舞,拍手称快。各个诸侯国纷纷从四面八方携带贵重礼品及土特产赶来朝贺。西戎虽然离镐京很远,也派来专使,并带来一条身长四尺、大尾长毛的名犬作为贡品。周武王觉得这条狗很稀奇,高高兴兴地收下了。
在朝中担任太保的召公经历过创业的艰难,更知道守业的不易,担心武王从此骄傲自满,沉醉于豪华生活,就从旁提醒说:“现在天下初定,四海臣服,远远近近,大大小小的诸侯国或者送来奇珍异宝,或者带来土特产品,这当然是您的圣德。以臣的愚见,玩赏之物是不能用贵贱来区分的,重要的是人的品德。德高,物才显得珍贵;无德,物也变得低贱。一个开明的君主绝不能沉湎于声色享乐之中。”
武王说:“我不过收下一条狗,你认为这件事有那么严重吗?”
召公说:“我是有点担心,俗话说‘玩人丧德,玩物丧志’,把人当做玩物加以戏弄,有损于德行,将罕见的物件视为珍宝赏玩不休,会消磨志气。不是本地出产的犬马之类的畜生,不必饲养;对人们衣食住行毫无补益的奇禽怪兽,不该收留。”
武王说:“那些鸟兽之类的东西,我可不要,而那些贡品,难道也要退回去吗?”
召公说:“贡品自然可以收下,不过最好是分赠给同姓的诸侯,表示君主的诚信。对国君来说,最值得珍重的是人才;国家没有贤人治理,早晚要灭亡。有作为的君主应该是群臣的表率,每时每刻都要留心自己的一言一行,看它是否与德行有违,尤其不可忽视细小的行为。大德是由小德积累而成,这如同筑起百尺高的土山,土要一筐一筐地堆上去,哪怕仅仅差一筐土,也还是没达到百尺的高度(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岂不太可惜了吗!你是开国的圣明君主,不能犯功亏一篑的错误,否则追悔不及呀。”
武王接受召公的意见,终于成为贤明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