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1-17 23:37
共2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3-01-18 03:58
1、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借助一些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愿望或情感。如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成功地运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廉颇。这些典故都是京口这个地方的历史掌故,诗人借助这些历史事实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2、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的诗文歌赋,也是用典的一种,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如王勃在《藤王阁序》中几乎句句用典,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底蕴;姜夔在《扬州慢》中或明用,或暗用,或化用杜牧的诗,形成了虚实对比,表达了物是人非、今非昔比的凄凉。
3、典故用得适当,可以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诗歌中使用典故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强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懂视网 时间:2023-01-24 23:31
诗歌用典的作用如下:
1、用典的作用在唐以前诗歌中主要表现为增加诗歌的容量,使诗典雅耐读,富于文采;
2、在唐以后的诗词曲中主要是怀古伤今,咏史言志。
诗歌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毛诗-大序》记载:“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性情也”。只有一种用言语表达的艺术就是诗歌。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一般统称为诗歌。它按照一定的音节、韵律的要求,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
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一般统称为诗歌。它按照一定的音节、韵律的要求,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所整理,关于这个问题学术界尚有争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24 20:39
用典的作用及表达效果如下:
1、品评历史,借古论今:引用典故来影射时事。古代诗人在一些以慨叹历史为主题的诗歌中.因受到周围环境的*不便畅所欲言的时候,往往通过引用关于历史人物或历史故事的典故来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2、抒情言志,表明心迹:对美好事物的讴歌和赞美、对积极乐观人生态度的进取和追求、对壮志难酬的悲愤和慨叹。但诗人的情感有时往往并不直接流露,而是借助典故作委婉含蓄的表达。
3、引发联想、创新意境:促使人产生联想。把此时此景与彼时彼景相联,能创设新的画面,加深诗的意境。
用典的方式
一、明用典故
古典诗词在使用典故时,如果能使读者从字面一看便知使用了某个典故的就是明用典故,这种现象在古典诗词中是常见的。
二、暗用典故
古典诗词在使用典故时,有时表面上看用典处似乎与上下文句融合为一,不细察则不知为用典,这就是暗用典故。
三、正用典故
正用典故指正面运用典故,作用为通过典故的表达表达出了自己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