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1-13 17:2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0 09:32
晚清*统治期间统治期间,国内局势动荡不安,慈禧也知道清*活不了多久了,也曾经打算立宪,这才有了晚清*的预备立宪。
其实慈禧也曾经派出过大臣出海,前往西洋学习各地先进的*,经过考察,慈禧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那就是如果要实行君主立宪制,最好学习日本的**,日本与中国同属亚洲国家,同时日本与中国从数千年前就开始有交流沟通,双方知己知彼,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日本的**也是最适合中国的。
慈禧眼睁睁的看着中国日益衰落,也考虑过放权的事情,只不过,放权的时间被她无限推后,至少慈禧当政期间,不会出现君主立宪制。
推行君主立宪是国家上层以及国家内部大部分人的共同诉求,*党人希望君主立宪,慈禧等皇家贵族也一样君主立宪,君主立宪的阻碍还剩下八旗子弟等一大批封建旧贵族。
如果清*多撑几年,君主立宪制说不定还真能实现。经过考察,慈禧的确是发现了日本的君主立宪制是最适合其使用的**,慈禧也考虑了预备立宪,成立了内阁,只不过预备立宪的时间为九年,内阁也全部都是满清贵族。
国内的资产阶级对*的热情让清*傻了眼,本来定好的九年,因为国内资产阶级的强烈诉求,改为了五年,一方面,慈禧等满清贵族希望延长立宪的这个过程,另一方面,国内的资产阶级又希望加速这个进程,双方矛盾自然日益突出。
此外,当时那场突然爆发的辛亥*其实并不具备将清*覆灭的能力,国内的资本主义实力其实相当弱,比起来*,英国等强大国家,国内的资产阶级其实并不具备扛起大旗的实力,恰恰相反,国内的资产阶级从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才逐渐的开始成长,这之前的资产阶级基本上算是被封建地主阶级全面碾压的,短短的几十年,资产阶级能成长到什么地步呢?
别说慈禧并不打算那么快放权,就算是慈禧想要放权,毫无疑问的,资产阶级也没那个能力接权。正如辛亥*以后,封建地主阶级倒了,资产阶级看似掌权,实权却是落到了以袁世凯为首的大军阀手中,*的果实被窃取,而溥仪也退了位,中国进入了长达十几年的军阀割据的混乱时期。
其实大清王朝的灭亡本就是个巧合,大清仍旧具备着与*党人一较高下的实力,*党人的实力又相当弱,每一次起义,参与人数最多的也不过近百人,大清错误的估计了当前形势,认为败局已定,这才让溥仪早早的退了位。
大清其实并非没有打算使用君主立宪的制度,只不过时机未到罢了,由于资产阶级对权利的强烈诉求,以及一系列的历史因素,这才导致大清没能完成君主立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