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读《庄子》第八天/“至人”之道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1-15 02:5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0 18:57
进入《庄子》学习第八天,学习庄子《人间世》第一部分。读了两遍后,还有一种恍惚,重新翻看书皮,的确是《庄子》没错。出现错觉,源于《人间世》开篇整个篇幅只有孔子、颜回两人的对话,便仿佛看到的是孔子而非庄子也。
庄子讲述孔子和颜回的故事,借以孔子之言,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来庄子对孔子是认可和欣赏的。
“回闻卫君,其年壮,其行独。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颜回想以一己之力,游说卫君,救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孔子把颜回的状态分析后, 告诉颜回如何才能做好这样的事,重点不外乎像“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先省察自己,再省察别人。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通常大多数人都愿意找别人的不足,而忽略了自己的错误。常说的一句话:“你看你,怎么这样儿啊?”很少有人反躬自省。“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多从自己身上找不足,一切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反求诸己”真的很难吗?很难。无论在家里、在工作中,都会有这种现象,究其根源,是因为我们没有达到像至人、圣人一样,总是要求别人做到,而自己却随性妄为,随心所欲。卫君不就是这样的国君吗?
人应该养成“每日三省吾身”的好习惯,多看自己的不足,用宽容的心、包容的心、对人对事,无论在是家里,在外面,与亲人、与朋友、与同学、与同事就不会有争执和分歧,也就没有烦恼了。“三省吾身”也是孔子一生提倡的重要观点之一。
宇宙间之任何事物,皆与其间之他任何事物有关系。所以说:“区区之身,乃举天地以奉之。故,天地万物,凡所有者,不可一日而相无也。”即在人事中,“治”、“乱”之代谢,亦是自然的。寻找规律、遵照规律,事无不可。
那么庄子提到的“至人”是怎样的人?何为“至人”?
“至此境界之人,谓之至人、圣人”。“至人”既已忘一切区别而“与物冥”,故能体天地而合变化,随宇宙万变,宇宙无穷,至人亦无穷矣。如此之人,则能合内外,合动静。夫至人,其动也天。其静也地,其行也水流,其止也渊默。渊默之于水流,天行之于地止,其于不为而自尔一也。这就是庄子神话出来的“至人”。我以为,其标准之高,常人很难达到,就是古之圣人贤哲也屈指难数一二。或许,庄子可以为之?
“至人”之出现,体现了庄子哲学的浪漫主义色彩,以及庄子哲学思想中的神秘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倾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02 19:55
进入《庄子》学习第八天,学习庄子《人间世》第一部分。读了两遍后,还有一种恍惚,重新翻看书皮,的确是《庄子》没错。出现错觉,源于《人间世》开篇整个篇幅只有孔子、颜回两人的对话,便仿佛看到的是孔子而非庄子也。
庄子讲述孔子和颜回的故事,借以孔子之言,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来庄子对孔子是认可和欣赏的。
“回闻卫君,其年壮,其行独。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颜回想以一己之力,游说卫君,救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孔子把颜回的状态分析后, 告诉颜回如何才能做好这样的事,重点不外乎像“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先省察自己,再省察别人。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通常大多数人都愿意找别人的不足,而忽略了自己的错误。常说的一句话:“你看你,怎么这样儿啊?”很少有人反躬自省。“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多从自己身上找不足,一切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反求诸己”真的很难吗?很难。无论在家里、在工作中,都会有这种现象,究其根源,是因为我们没有达到像至人、圣人一样,总是要求别人做到,而自己却随性妄为,随心所欲。卫君不就是这样的国君吗?
人应该养成“每日三省吾身”的好习惯,多看自己的不足,用宽容的心、包容的心、对人对事,无论在是家里,在外面,与亲人、与朋友、与同学、与同事就不会有争执和分歧,也就没有烦恼了。“三省吾身”也是孔子一生提倡的重要观点之一。
宇宙间之任何事物,皆与其间之他任何事物有关系。所以说:“区区之身,乃举天地以奉之。故,天地万物,凡所有者,不可一日而相无也。”即在人事中,“治”、“乱”之代谢,亦是自然的。寻找规律、遵照规律,事无不可。
那么庄子提到的“至人”是怎样的人?何为“至人”?
“至此境界之人,谓之至人、圣人”。“至人”既已忘一切区别而“与物冥”,故能体天地而合变化,随宇宙万变,宇宙无穷,至人亦无穷矣。如此之人,则能合内外,合动静。夫至人,其动也天。其静也地,其行也水流,其止也渊默。渊默之于水流,天行之于地止,其于不为而自尔一也。这就是庄子神话出来的“至人”。我以为,其标准之高,常人很难达到,就是古之圣人贤哲也屈指难数一二。或许,庄子可以为之?
“至人”之出现,体现了庄子哲学的浪漫主义色彩,以及庄子哲学思想中的神秘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