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1-15 08:5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1 06:19
一、满足所有学生一般需要的学校社会工作[了解]:
(一)促进学生与健康*和益友的联系能力
(1)注重建立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协助学生投入学校生活中。
(2)注重提升学生对自我性格的认识,并探讨性格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3)引导学生分辨益友和损友,学习拒绝*的方法,鼓励学生选择顾及自己未来健康发展的益友,拒绝有害自己或他人的损友。
(4)注重巩固学生与父母的关系,以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
(5)协助学生了解何谓健康的异性朋友关系、异性朋友关系的必备元素及健康的异性朋友关系对个人发展的积极意义。
(二)增强学生明确自我身份和有效处理冲突的社交能力
(1)促进社交能力的第一步是协助学生建立公*识,鼓励学生多了解发生在祖国大地上的事情。
(2)协助学生认识自己所生活的城市或乡村,从而增强“乡土情怀”和主人翁意识。
(3)协助学生通过对居住在家乡的外地人士的了解,明白在日常生活中不应歧视来自不同地区的人士,以建立和谐互助的社会。
(4)协助学生建立贡献家乡的愿景,并强调职业不分贵贱,只要尽忠职守便可对冢多作出贡献。
(5)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贡献祖国和家乡,鼓励他们要有更高远的理想。
(6)和学生一起分析子女与父母发生冲突的原因,并提供解决的参考方法。
(三)满足学生情绪控制和表达能力的需要
(1)指导学生学习有关情绪的基本概念,使学生明白:情绪是人们对身边的人和事所产生的感受;一切情绪都是与生俱来的,是正常的;人们要了解自己的情绪,适当地表达和处理情绪,这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要了解和表达情绪,可借助“隋绪脸谱”掌握有关情绪的词语。
(2)培养学生分辨个人情绪的能力,认识不同的情绪表达方法,通过分享,体会表达个人情绪,并接受个人的情绪经验。
(3)提高学生识辨别人感受和情绪的能力,引导学生以同理心去理解别人的情绪,明白与人相处时互相谅解的重要性。
(4)引导学生明白不适当地表达负面情绪可能对人际关系产生的负面影响,明白即使遇到不合理的对待,不能过激,要适当地表达个人的负面情绪。
(5)鼓励学生与家人倾诉不愉快的心事,减少学生向父母倾诉心事的抗拒,探讨与父母倾诉心事的技巧。
(6)鼓励学生向朋友倾诉不愉快的心事,认识理想倾诉对象的特质和倾诉时的要素,学习基本的聆听技巧和回应技巧。
(7)引导学生认识情绪问题的形成及其影响,探讨情绪与生理反应的互动关系,了解情绪问题的本质,体验以呼吸松弛法,静坐放松法、肌肉放松训练、意象松弛法等策略来舒缓压力,减少负面情绪给身体带来的影响。
(8)引导学生以正面想法去面对负面情绪,学习以“转换想法”技巧去排除负面感觉和情绪。
(四)促进学生学业发展和认知能力的培养
(1)引导学生认识理性思考、创意思考和批判思考3种不同的思考技巧,明白反思的重要性,并掌握反思的基本技巧。
(2)引导学生在3种不同的思考技巧基础上掌握各种思维性格的特点,例如行政人员型、发明家型和侦探型等各有其思维性格特点,并学习应用不同的思维性格使学习达到更高的'成效。
(3)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思维性格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难题,培育以创意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引导学生认识事实和意见的区别,通过分辨事实和意见来分析日常生活中的信息,培养用批判性思维分析日常信息的能力。
(五)促进学生提升采取行动的能力
(1)注重改善学生的常规社交行为,教导学生如何分辨善意批评和恶意批评,明白恶意批评不能带来正面的效果,引导学生作出善意的、具有建设性的批评,让学生明白批评别人时是需要尊重别人的。
(2)让学生理解道歉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道歉方法,思考具有创意的道歉方式,并思考补偿的方法,鼓励学生养成道歉的习惯。
(3)指导学生如何赞赏别人和正确回应别人对自己的赞赏,从而感受赞赏及获得赞赏的快乐。并借此增进学生的个人经验,从道理上明白赞赏是开心的,学会多留意和欣赏身边的人和事,学会诚恳地赞赏。
(4)引导学生探讨宽恕的意义,让他们明白真心原谅别人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用宽恕的态度去对待身边的人。同时,让学生明白,责怪别人和以有仇必报的心态处理事情,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伤害自己。
(六)提升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
(1)教导学生了解公平的意义及其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公平原则。同时让其明白,要维持公平的原则,需要大家共同付出,并认识到维持公平时需要平衡各方的需要,最好能情理兼顾。
(2)引导学生分辨公德和缺德的行为,鼓励学生在公共场所时刻保持自律,并为他人设想。
(3)引导学生学会在追求公平时懂得尊重别人并顾及他人的需要和感受,明白公平并不代表人人可以得到自己期望的待遇。在没有法律规范时,追求公平不代表任意地争取个人的权利。
(4)引导学生懂得反省自私的行为,从而学会顾及他人的需要,帮助他人。在帮助别人时,要有勇气、智慧和策略。
(5)引导学生探讨与朋友发生矛盾时应有的态度,使学生明白必须认真、严肃地对待朋友之间的矛盾,一旦成为好朋友就要真诚相待,不要轻易地放弃任何一段友情,借此带领学生建构一套正确的与朋友相处的态度和价值,以完善学生尽责的动机。
(6)引导学生探讨诚信议题,让学生明白诚实与个人信誉的关系,并了解人际关系对诚实行为的影响,以及反思勇于为自己所作所为承担责任的重要性。学生要学会在复杂的“情”与“理”的问题上分析诚实的价值,由于友谊与诚实之间可能有冲突,学生必须了解价值之间的逻辑联系,了解自己的价值取向,建立诚实和勇于承担自己行为的价值原则,并作出道德决定。
(七)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的需要
(1)引导学生拥有天生我才的观念,辨识在不同领域里的自我效能感,体验自己在学业、社交、仪表和生活习惯方面的优势。
(2)引导学生通过其自身的成功经验体验自我效能感,从以往的生活和学习中挖掘和寻找成功的事例。
(3)引导学生理解父母的期望,增强亲子关系,学会体谅父母说负面话语时的心情,以自我肯定提升自我效能感。
(4)协助学生订立切实可行的目标,明白在订立目标时需要按照自己的精力和能力作出调整,尽量符合SMART原则:具体的(Specific)、有意义的(Meaningful)可做到的(A— chievable)、实际的(Realistic)、适时的(Timely),体会成功实现目标后带来的自我效能感。
(5)协助学生提升学习方面的自我效能感,辅导学生采取“学习攻略大搜查”,包括学习目标、困难或障碍、能力强或弱、提升学习成效的方法、时间管理,了解不同的学习策略,发掘适合个人的学习策略。
(6)引导学生减少扭曲思想的负面影响,学习识破四种常见的扭曲思想:一是“非黑即白”;二是“灰色眼镜”;三是“以偏概全”;四是“透视心意”。
(7)协助学生掌握理想的含义,明白理想对人生的重要性,培养冲破环境局限并实现理想的个人素质。引导学生通过对未来的憧憬激发实现理想的动力,并努力付诸实践,以增强其自我效能感。
(八)促进学生培养亲社会规范的能力
(1)引导学生理解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2)引导学生识别不同社群的风俗习惯,了解人际交往需要依从的社会规范,加深学生了解在陌生的社群中违反民间风俗的后果。
(3)引导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既定的社会责任,社会对每名成员都有不同的规范,不同年龄或身份的人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是不相同的。
(4)引导学生分辨社会对从众行为的不同期望,了解社会期望不同年龄和身份的人能表现合适的从众行为。了解从众行为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坏的。明白不要盲目从众,应作理智抉择。
(5)引导学生了解遵守及违*规范时的正面制约和负面制约,培育学生分辨行为的正面制约和负面制约能力。
(6)教导学生衡量遵守有争议的社会规范时的正面制约和负面制约,学会面对具有争议的社会规范时懂得妥协,寻找折中方法,不要只顾个人利益和感受。
(7)培养学生在作出决定的过程中要加入道德考虑,明白作决策时必须进行亲社会的道德思考。
(8)培养学生批判地面对有矛盾的社会接纳行为,明白扮演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社会接纳行为,通过代入不同角色,了解不同角色间存在的矛盾。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1 06:19
一、满足所有学生一般需要的学校社会工作[了解]:
(一)促进学生与健康*和益友的联系能力
(1)注重建立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协助学生投入学校生活中。
(2)注重提升学生对自我性格的认识,并探讨性格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3)引导学生分辨益友和损友,学习拒绝*的方法,鼓励学生选择顾及自己未来健康发展的益友,拒绝有害自己或他人的损友。
(4)注重巩固学生与父母的关系,以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
(5)协助学生了解何谓健康的异性朋友关系、异性朋友关系的必备元素及健康的异性朋友关系对个人发展的积极意义。
(二)增强学生明确自我身份和有效处理冲突的社交能力
(1)促进社交能力的第一步是协助学生建立公*识,鼓励学生多了解发生在祖国大地上的事情。
(2)协助学生认识自己所生活的城市或乡村,从而增强“乡土情怀”和主人翁意识。
(3)协助学生通过对居住在家乡的外地人士的了解,明白在日常生活中不应歧视来自不同地区的人士,以建立和谐互助的社会。
(4)协助学生建立贡献家乡的愿景,并强调职业不分贵贱,只要尽忠职守便可对冢多作出贡献。
(5)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贡献祖国和家乡,鼓励他们要有更高远的理想。
(6)和学生一起分析子女与父母发生冲突的原因,并提供解决的参考方法。
(三)满足学生情绪控制和表达能力的需要
(1)指导学生学习有关情绪的基本概念,使学生明白:情绪是人们对身边的人和事所产生的感受;一切情绪都是与生俱来的,是正常的;人们要了解自己的情绪,适当地表达和处理情绪,这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要了解和表达情绪,可借助“隋绪脸谱”掌握有关情绪的词语。
(2)培养学生分辨个人情绪的能力,认识不同的情绪表达方法,通过分享,体会表达个人情绪,并接受个人的情绪经验。
(3)提高学生识辨别人感受和情绪的能力,引导学生以同理心去理解别人的情绪,明白与人相处时互相谅解的重要性。
(4)引导学生明白不适当地表达负面情绪可能对人际关系产生的负面影响,明白即使遇到不合理的对待,不能过激,要适当地表达个人的负面情绪。
(5)鼓励学生与家人倾诉不愉快的心事,减少学生向父母倾诉心事的抗拒,探讨与父母倾诉心事的技巧。
(6)鼓励学生向朋友倾诉不愉快的心事,认识理想倾诉对象的特质和倾诉时的要素,学习基本的聆听技巧和回应技巧。
(7)引导学生认识情绪问题的形成及其影响,探讨情绪与生理反应的互动关系,了解情绪问题的本质,体验以呼吸松弛法,静坐放松法、肌肉放松训练、意象松弛法等策略来舒缓压力,减少负面情绪给身体带来的影响。
(8)引导学生以正面想法去面对负面情绪,学习以“转换想法”技巧去排除负面感觉和情绪。
(四)促进学生学业发展和认知能力的培养
(1)引导学生认识理性思考、创意思考和批判思考3种不同的思考技巧,明白反思的重要性,并掌握反思的基本技巧。
(2)引导学生在3种不同的思考技巧基础上掌握各种思维性格的特点,例如行政人员型、发明家型和侦探型等各有其思维性格特点,并学习应用不同的思维性格使学习达到更高的'成效。
(3)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思维性格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难题,培育以创意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引导学生认识事实和意见的区别,通过分辨事实和意见来分析日常生活中的信息,培养用批判性思维分析日常信息的能力。
(五)促进学生提升采取行动的能力
(1)注重改善学生的常规社交行为,教导学生如何分辨善意批评和恶意批评,明白恶意批评不能带来正面的效果,引导学生作出善意的、具有建设性的批评,让学生明白批评别人时是需要尊重别人的。
(2)让学生理解道歉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道歉方法,思考具有创意的道歉方式,并思考补偿的方法,鼓励学生养成道歉的习惯。
(3)指导学生如何赞赏别人和正确回应别人对自己的赞赏,从而感受赞赏及获得赞赏的快乐。并借此增进学生的个人经验,从道理上明白赞赏是开心的,学会多留意和欣赏身边的人和事,学会诚恳地赞赏。
(4)引导学生探讨宽恕的意义,让他们明白真心原谅别人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用宽恕的态度去对待身边的人。同时,让学生明白,责怪别人和以有仇必报的心态处理事情,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伤害自己。
(六)提升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
(1)教导学生了解公平的意义及其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公平原则。同时让其明白,要维持公平的原则,需要大家共同付出,并认识到维持公平时需要平衡各方的需要,最好能情理兼顾。
(2)引导学生分辨公德和缺德的行为,鼓励学生在公共场所时刻保持自律,并为他人设想。
(3)引导学生学会在追求公平时懂得尊重别人并顾及他人的需要和感受,明白公平并不代表人人可以得到自己期望的待遇。在没有法律规范时,追求公平不代表任意地争取个人的权利。
(4)引导学生懂得反省自私的行为,从而学会顾及他人的需要,帮助他人。在帮助别人时,要有勇气、智慧和策略。
(5)引导学生探讨与朋友发生矛盾时应有的态度,使学生明白必须认真、严肃地对待朋友之间的矛盾,一旦成为好朋友就要真诚相待,不要轻易地放弃任何一段友情,借此带领学生建构一套正确的与朋友相处的态度和价值,以完善学生尽责的动机。
(6)引导学生探讨诚信议题,让学生明白诚实与个人信誉的关系,并了解人际关系对诚实行为的影响,以及反思勇于为自己所作所为承担责任的重要性。学生要学会在复杂的“情”与“理”的问题上分析诚实的价值,由于友谊与诚实之间可能有冲突,学生必须了解价值之间的逻辑联系,了解自己的价值取向,建立诚实和勇于承担自己行为的价值原则,并作出道德决定。
(七)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的需要
(1)引导学生拥有天生我才的观念,辨识在不同领域里的自我效能感,体验自己在学业、社交、仪表和生活习惯方面的优势。
(2)引导学生通过其自身的成功经验体验自我效能感,从以往的生活和学习中挖掘和寻找成功的事例。
(3)引导学生理解父母的期望,增强亲子关系,学会体谅父母说负面话语时的心情,以自我肯定提升自我效能感。
(4)协助学生订立切实可行的目标,明白在订立目标时需要按照自己的精力和能力作出调整,尽量符合SMART原则:具体的(Specific)、有意义的(Meaningful)可做到的(A— chievable)、实际的(Realistic)、适时的(Timely),体会成功实现目标后带来的自我效能感。
(5)协助学生提升学习方面的自我效能感,辅导学生采取“学习攻略大搜查”,包括学习目标、困难或障碍、能力强或弱、提升学习成效的方法、时间管理,了解不同的学习策略,发掘适合个人的学习策略。
(6)引导学生减少扭曲思想的负面影响,学习识破四种常见的扭曲思想:一是“非黑即白”;二是“灰色眼镜”;三是“以偏概全”;四是“透视心意”。
(7)协助学生掌握理想的含义,明白理想对人生的重要性,培养冲破环境局限并实现理想的个人素质。引导学生通过对未来的憧憬激发实现理想的动力,并努力付诸实践,以增强其自我效能感。
(八)促进学生培养亲社会规范的能力
(1)引导学生理解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2)引导学生识别不同社群的风俗习惯,了解人际交往需要依从的社会规范,加深学生了解在陌生的社群中违反民间风俗的后果。
(3)引导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既定的社会责任,社会对每名成员都有不同的规范,不同年龄或身份的人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是不相同的。
(4)引导学生分辨社会对从众行为的不同期望,了解社会期望不同年龄和身份的人能表现合适的从众行为。了解从众行为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坏的。明白不要盲目从众,应作理智抉择。
(5)引导学生了解遵守及违*规范时的正面制约和负面制约,培育学生分辨行为的正面制约和负面制约能力。
(6)教导学生衡量遵守有争议的社会规范时的正面制约和负面制约,学会面对具有争议的社会规范时懂得妥协,寻找折中方法,不要只顾个人利益和感受。
(7)培养学生在作出决定的过程中要加入道德考虑,明白作决策时必须进行亲社会的道德思考。
(8)培养学生批判地面对有矛盾的社会接纳行为,明白扮演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社会接纳行为,通过代入不同角色,了解不同角色间存在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