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1-15 17:50
共1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3-01-15 22:11
1、征辟,是汉武帝时推行的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制度,就是征召名望显赫的人士出来做官,主要有皇帝征聘和府、州郡辟除两方面,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前者多为名望高、品学兼优的社会名流,被征召者多为以要职,称为“征君“。辟除制在汉武帝以前就已推行,直到隋朝被废。中央行政长官如三公、地方官如州牧、郡守等官员,可自行征聘僚属,任以官职。东汉时直接征聘名望之士担任中央高级官员。
2、征是指皇帝下诏聘召,有时也称为特诏或特征,皇帝下诏指名征聘。辟是指公卿或州郡征调某人为掾属,汉时人也称为辟召、辟除。辟召制在东汉尤为盛行,公卿以能招致贤才为高,而俊才名士也以有所依凭为重。
懂视网 时间:2023-01-15 22:15
1、征辟,是汉武帝时推行的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制度,就是征召名望显赫的人士出来做官,主要有皇帝征聘和府、州郡辟除两方面,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前者多为名望高、品学兼优的社会名流,被征召者多为以要职,称为“征君“。辟除制在汉武帝以前就已推行,直到隋朝被废。中央行政长官如三公、地方官如州牧、郡守等官员,可自行征聘僚属,任以官职。东汉时直接征聘名望之士担任中央高级官员。
2、征是指皇帝下诏聘召,有时也称为特诏或特征,皇帝下诏指名征聘。辟是指公卿或州郡征调某人为掾属,汉时人也称为辟召、辟除。辟召制在东汉尤为盛行,公卿以能招致贤才为高,而俊才名士也以有所依凭为重。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5 18:19
征辟制是汉武帝时开始推行的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制度。
东汉沿袭西汉,在任官制度上实行察举制、征辟制和任子制。所谓“征辟”制,也可以分为“征”和“辟”两类:朝廷特征士人,为“征召”。长官自行辟除士人,为“辟除”。西汉之时既有征召、也有辟除,二者可以合称“征辟”,东汉也是如此。
征辟制的特点
征辟制通过皇帝征聘和*辟除的方式给予应征者以特殊礼遇,可以使得一些本不愿为官的硕学名儒之士加入到封建统治阶层中来,而且统治者也可以籍此沽得求贤之名。所以征辟作为对察举制的补充,它和察举一起构成了汉代选官制度的总体。
皇帝下诏徵聘或官府辟召,对被征辟的人并不具有强制力,而是一种礼请,故被徵辟者可以应聘,也可托辞不就。徵辟不就的人,有的是因为不愿出仕,有的是借此博取声誉。徵辟制的推行,有利于破格擢用人才,但也产生严重的弊病。
特别在东汉时,由于**,官僚利用辟召以徇私;又因被辟召者对辟主的感戴,形成两者间的隶属关系,助长了官僚中私*势的增长。魏晋南北朝主要以九品中正制取士,但徵辟制并未废止,仍是士人特别是士族名士入仕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