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四年一定要读的10本书——《人性的弱点》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1-12 15:5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13:56
如果你会,那么我想告诉你,我也会,而且人人都会。因为我们都希望越来越好,渴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如果你毫无头绪或者不知所措甚至已经病入膏肓,那么,这本书应该可以帮到你!
戴尔.卡耐基,被誉为“美国*教育之父”。擅长运用社会学和心理学知识,对人性进行深刻的探讨和分析。
《人性的弱点》这本书侧重于心理学,从而给出不少可以与你内心产生共鸣的建议与帮助。就是一种当你读完那篇文字会忍不住默默点头表示赞同的感觉。同时你也会发现原来你身上具备着一些奇特的闪光点,或许是别人没有的。当然你也会认识到一些似乎有意识到还尚未认清的问题,并会继续研究下去以便找到你希望可以解决的办法。
书中也通过对许许多多普通人经过奋斗获得成功的真实故事,激励了无数陷入迷茫和困境中的人,帮助他们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当然,接受卡耐基教育的有社会各界人士,不乏军政要员,甚至包括几位美国总统。千千万万的人从卡耐基的教育中获益匪浅。
《人性的弱点》是作者卡耐基最成功的励志经典,汇集了卡耐基思想精华和最激励人心的内容。可以帮助你解决你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如何在你的日常生活、商务活动与社会交往中与人打交道,并有效地影响他人;如何击败人类的生存之敌——忧虑,以创造一种幸福美好的人生。
个人觉得,它更是一本记载了众多人物趣事的故事书,一本值得不断钻研,好好品读,认真思考,努力行动的,一本有趣的故事心理书。
这是一本教人行动的书。
总书共分为十章,每一章又分为若干篇章,每一篇都在揭示一种你我他都存在或正在面对的真实困扰或问题,然后就是一些名人及普通人的故事,在那些实际的事件中告诉你,建议你该怎么去做,然后成为你想要成为的样子。
还是那句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者还是简单列举自我深受影响的部分内容与你分享。
批评是危险的,它常常会伤害一个人宝贵的自尊,伤害他的自重感,并激起他的强烈反抗。这句话或许对于你我都深有感触。
由批评所引起的嫉恨,只会降低对方的士气和情感,同时批评的事情也得不到任何改善。
任何傻子都会批评、指责和抱怨,而且大多数愚蠢者也正是这样做的。真正具有智慧的人,绝不会简单地批评对方,让对方接受自己的意见。
我们不要去责怪别人,而是要试着去了解他们,弄清楚他们为什么会那样做。这会比批评更加有效,而且这样做还能产生同情、宽容以及仁慈。“了解了一切,就会宽恕一切!”
1986年4月15日的早晨,林肯总统奄奄一息地躺在简陋公寓的床上,就在他即将咽气的时候,陆军*史丹顿上将说:“躺在这里的,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完美的元首。”
为什么林肯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呢?卡耐基曾对林肯的性格及家庭生活各方面做了多年的研究。对于林肯的为人处世之道,更是如此。
林肯是不是喜欢动不动就批评别人呢?的确是这样。他年轻的时候不仅喜欢指责别人,还经常写信作诗挖苦别人。即使是他当了律师后,他仍然坚持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公开抨击他的对手们,这当然也给他带来了不少麻烦。
1842年,他发表了一封匿名信,讥讽一位自高自大的爱尔兰人。那个爱尔兰人十分敏感又自负,得知此事后十分恼怒。他查出是谁写的信,立即骑马找林肯决斗。林肯不想和对方打架,但是对方强烈要求绝不退让,用难听的话大骂林肯。林肯出于保全面子,只好接受决斗,并且做好了决战致死的准备。就在决斗即将开始的那一分钟他们的同伴阻止了这场“战争”。
这在林肯的人生中,是最难堪的一件事。但是这也使得他在为人处世方面得到了宝贵的教训。从此他再也没有写过任何侮辱他人的信,也不再讥笑别人。而且从那时起,他也不会因为任何事而批评别人了。
美国内战的时候,担任总统的林肯不断地更换新的将领,但是所有人全都是相继惨败。林肯发愁地废寝忘食,全国人都在骂这些将士们不中用。但林肯始终一声不吭。他最喜欢引用的一句格言是:“只有不去议论别人,别人才不会去议论你。”
当林肯的妇人和其他人一样都在骂那些可恶的南方佬时,林肯回答道:“不要批评他们,如果我和他们处在相同的情况下,我也会跟他们一样的。”
他已经深刻体会并知道,尖刻的批评和斥责几乎永远起不了任何作用。
你是否想劝你所认识的人改掉不好的习惯?是的,很多人都这样,我们都出于好心。但是你为什么不先从自身开始呢?换言之,这会比改进别人要收益更大,而且你冒的风险也会大大降低。当你先去改掉自身问题的时候,你或许会更好地理解别人为什么会那样做。而且也防止又“伤害”了一个人。
正如英国大文豪约翰逊博士说过“即使是上帝,如果不到世界末日,他也不会轻易审判世人。”为什么你我都要批评别人呢?
生活中大概有90%的事情都是对的,只有10%才是错的。如果我们要得到快乐,我们所应该做的,就是把精力放在那90%的正确的事情上面,而不是要理会那10%的错误。
我们很少想到我们已经拥有的,而总是想到我们所没有的。这真是世界上最大的悲剧,它所造成的痛苦可能比历史上所有的战争和疾病都要多。
生活中应该有两个目标:首先,要得到你所希望得到的;然后,在得到它之后,要充分享受它。只有聪明人才能做到第二步。
有人把在厨房水槽中洗碗当成是一件极其享受宝贵的经历。
这个人是《我希望能看见》的作者,叫波姬儿戴尔。
她是一名失明了50多年的女性。
“我只有一只眼睛,而眼睛上面还满是疤痕,只能透过眼睛左边的一个小洞来看外界。看书的时候必须将书移到离我脸很近的地方,而且不得不把我的另外一只眼睛往左边斜过去。”她在书中写道。
可是她拒绝别人对她的怜悯,更不愿意别人认为她“与众不同”。
小时候,她想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跳房子的游戏,可她看不见画在地上的线,于是等其他孩子回家后,她就一个人趴在地上,把眼睛贴在地上寻找查看。她把那块地方的每一处都牢记在心,所以不久就成为跳房子游戏的高手。
她在家里看书时,把印有大字的书紧紧靠近她的脸,几乎连睫毛都碰到书页上。她获得了两个学位:明尼苏达州立大学学士学位,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
他开始是在明尼苏达州的一个小村子里教书,然后晋升为南德克塔州塔那学院的新闻学和文学的教授。在那里工作了13年,在许多妇女俱乐部发表演说,并在电台主持节目。
她说:“在我的脑海深处,常常怀着一种担心完全失明的恐惧。为了克服这种恐惧,我对生活采取了一种快乐几乎戏谑的态度。”
在她52岁的时候,奇迹发生了。她去医院做了一次手术,使她的视力比以前清楚了40倍。一个全新、令人兴奋又可爱的世界出现在她眼前。她发现,即使是在厨房的水槽里洗碗洗碟子,也会让她觉得无比的开心与幸福。
她说:“我开始玩洗碗槽里的肥皂泡沫,我把手伸进去,将一大把小小的肥皂泡沫抓住,把它们迎着阳光举起来。我从每一个泡沫里看到了一道道彩虹闪现出来的明亮光彩。”
你和我都应该感到惭愧。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生活在一个美丽的童话王国里,可是我们却对此视而不见,吃的太饱而不能享受生活的乐趣。
因此,要想得到快乐,请记住:想想你得意的事,而不要理会你的烦恼。
请细细品读这句简单的话。
人们总是会莫名地忧虑,烦恼各种各样的事,必要的,不必要的。不管是哪一种烦恼,都是百害无益。
如果我们能给生活中的各种忧虑划出一个“到此为止”的底线的话,我们就会发现,生活原来可以这么开心愉快。
只要我们能够定出一种个人的标准,我们的忧虑有一半可以立刻消除。这个标准就是和我们的生活比起来,什么样的事情更值得做。
世界伟大的小说家列夫托尔斯泰。在他生命的最后20年里,可能是全世界最受人尊敬的人。他的崇拜者不断,甚至有人记下他说的每一句话,就好像是“神谕”一样。可是在生活中,在托热斯泰70岁的时候,他确实一个失败者。
列夫托尔斯泰娶了一个他非常喜欢的女孩子。他们在一起生活得非常开心快乐。可是他的妻子却是天性善妒,常常把自己打扮成乡下姑娘,到处打探列夫托尔斯泰的行动,甚至偷偷溜进树林里监视他。他们之间发生过好多争吵,她甚至嫉妒他们的女儿,用*打烂女儿的照片。她会在地板上撒泼打滚,拿着鸦片,威胁丈夫闹自杀,她的孩子们吓得缩在屋子的角落里大哭。
结果列夫托尔斯泰暴跳如雷,把家具打得粉碎。这倒也可以理解,他也无奈又委屈。可是他是怎么应对的呢?他竟然把这些全部记在自己的私人日记里。在日记里,他把一切责任都推到了他妻子身上。他只想让他的下一代原谅他。
而他的妻子当然是撕毁并烧掉了他的日记。她自己也写了一本日记,把错误都推在列夫托尔斯泰身上。甚至还动手写了一本小说取名为《谁之错》,在这本小说里,她把丈夫描写成一个家庭破坏者,而她自己则成了一位烈士。
所有事情的结果就是,他们把自己的家变成了“疯人院”。究其原因,他们都非常希望引起别人的注意。他们最担心的就是别人的意见。对于他们的这些争吵,我们会不会在乎呢?当然不会。因为我们都只会注意我们自己的问题,而不会去浪费一分钟去想他们家的事。
这么多年的时间里,他们都住在一个可怕的地狱里,只因为他们都不愿意说“不要再吵了”,因为他们两个人都没有足够的价值判断力,能够说“让我们在这件事情上打住吧!我们这是在浪费生命,让我们现在就说“够了吧””。
具备正确的价值在观念是获得心里平静的最大秘密之一。
所以在忧虑毁了你之前,先改变忧虑的习惯,并且在任何时候当我们想掏钱买东西但不一定合算的时候,先停下来,问自己三个问题:
第一:我在担心的问题,和我自己到底有什么关系?
第二:这种令我忧虑的事情,我应该如何确定“到此为止”的最低限度,然后把它整个忘掉?
第三:我到底应该为这纠结付多少钱?我所付的是不是已经超过了它的价值?
忧虑是一条毒虫,倘若没有“最低限度”作为屏障。那么它会一直腐蚀我们的身体,大脑自己心灵。痛苦的只有我们自己。
由于本书涵盖领域知识广泛,足以感受到作者多年逐渐积累的经验和心血,所以我也只能与你分享令我深受启发的许多认识和真理中的一小部分,甚至是九牛一毛。当然最多的还是要读者自身去不断思考以及发现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