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1-17 02:0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8 06:15
颖川太守髡陈仲弓①。客有问元方:“府君何如?”元方曰:“高明之君也。”“足下家君何如?”曰:“忠臣孝子也。”客曰:“《易》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②。’何有高明之君,而刑忠臣孝子者乎?”元方曰:“足下言何其谬也③!故不相答。”客曰:“足下但因伛为恭,而不能答④。”元方曰:“昔高宗放孝子孝己,尹吉甫放孝子伯奇,董仲舒放孝子符起⑤。唯此三君,高明之君;唯此三子,忠臣孝子。”客惭而退。
【注释】①髡(kūn):古代一种剃去男子头发的刑罚。陈仲弓:参《德行》第6 则注①。陈寔被浦两次,一次是在任太丘长后,因逮捕党人,牵连到他,后遇赦放出。
②“二人”句:这两句用来说明高明之君和忠臣孝于是同心的,一致的。金:金属。臭(xìu):气味。
③何其:怎么这么。表示程度很深。
④“足下”句:这句话是说元方回答不了,就说不值得回答,正好比一个驼背的人直不起腰来,却假装是对人表示恭敬才弯下腰一样。
⑤孝己:殷代君主高宗武丁的儿子,他侍奉父母最孝顺,后来高宗受后妻的迷惑,把孝己放逐致死。伯奇:周代的卿士(王朝执政官)、尹吉甫的儿子,侍奉后母孝顺,却受到后母诬陷,被父亲放逐。符起:其事不详。
【译文】颖川太守把陈仲弓判了髡刑。有位客人问陈仲弓的儿子元方说:“太守这个人怎么样?”元方说:“是个高尚、明智的人。”又问:“您父亲怎么样?”元方说:“是个忠臣孝子。”客人说:“《易经》上说:‘两个人同一条心,就像一把钢刀,锋利的刀刃能斩断金属;同一个心思的话,它的气味像兰花一样芳香。’那么,怎么会有高尚明智的人惩罚忠臣孝子的事呢?”元方说:“您的话怎么这样荒谬啊!因此我不回答你。”客人说:“您不过是拿驼背当做恭敬,其实是不能回答。”元方说:“从前高宗放逐了孝子孝己;尹吉有放逐了孝子伯奇,董仲舒放逐了孝子符起。这三个做父亲的,恰恰都是高尚明智的人;这三个做儿子的,恰恰都是忠臣孝子。”客人很羞愧,就退走了。
译文 陈元方(纪)十一岁时,去拜会袁公(绍)。
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任太丘长,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元方说:“家父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让人们做心安理得的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越来越敬重。”袁公说:“我从前曾当过邺县县令,正是这样做的。
不知是令尊学我,还是我学令尊?”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相隔遥远,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却是那么一致。周公不效法孔子,孔子也不效法周公。”
参考:/view/6901344。
元略生下来就很聪慧,幼年时则老练成熟。他广博通晓各种书籍,爱好道义孜孜不倦。孝明帝神龟年间,任黄门侍郎。当时元乂独揽朝政,暴虐地杀死了辅政 大臣。元略秘密地与哥哥相州刺史中山王元熙一道,打算举义兵追究国君身边佞臣的罪行,雄伟的计划没有成功,同谋者之间却产生了罅隙。元略的哥哥弟弟有四人 一起惨遭祸害,只有元略只身一人逃命到了江南。
梁武帝萧衍很早就知道元略的名声,如今又亲眼看见他度量宽宏,学问渊博,因此十分敬重他。萧衍对元略说:“北魏像东平王您这样的有几人呢?”元略回 答说:“我在本朝的时候,黄门侍郎一时缺人,就让我暂时代理一下。至于朝廷上人才之美,百官的众多,就好像凤凰成群,翅膀与翅膀可以互相连接,又如同无数 杞木和梓木连成一片,能把日光遮住。与我不相上下的人,就像赵咨所说的,多到用车子装、用斗去量,也无法数清楚。”萧衍听后大笑。于是就封元略为中山王, 给他一千户人家的封地,与王子相当。又任命他担任宣城太守,配备给他一个演奏鼓吹乐的乐队和带剑的士兵一千人。元略处理政事清廉简肃,在政绩上很有声名。 梁朝的权贵们骄矜自大,见到元略到朝廷来,没有人不对他的进退举止感到害怕。不久,他又升任信武将军,衡州刺史。
孝昌元年,孝明帝释放了被俘的梁朝人江革,请求让元略回本国。江革是萧衍的大将。萧衍对元略说:“我宁愿失去江革,不能没有您。”元略说:“我全家 遭遇祸难,亲人的白骨还没有掩埋,请允许我回到本朝,去和活着的人叙一叙,并记录一下死者的情况。”说着就伤心地哭了。萧衍很同情他,就打发他回去。于是 赏赐给他钱币五百万,黄金二百斤,白银五百斤,至于各种精致华丽的丝织品和珍贵的赏玩物品,多的无法计算。萧衍还亲自率领众官把元略送到长江上,当时作五 言诗赠行的有一百多人。他所受到的各种礼待敬遇到了如此程度。
等到元略一渡过淮水,孝明帝就任命他为侍中,封他为义阳王,并赐给一千户的封地。元略来到朝廷,孝明帝下圣旨说:“侍中义阳王元略,他出身于宗藩华 族,家门先代功勋卓著,他本人内心款润,外表清秀,兄弟们卓异出群,不同凡响。他们看见道义就忘掉了自己私家,舍弃生命以身殉国,永远可以称得上是忠贞节 烈之士,我哪一天忘了他们呢?以前元略他虽然卸去重任在梁朝做官,现在却回归了本朝。他有志向,有操守,能有始有终。他的美名将要在史册上流传,并且与日 月同辉。元略先前还没有到达京城的时候,我就在心里给他立了名称,所以封他为义阳王。”不久,元略又升任为尚书令、仪同三司,并且兼任国子祭酒,侍中的官 职还照旧。
元略言语举动适当得体安舒高雅,这是出自他的天性。他从南方回到北方后,更加高超不凡。他的言谈议论与行动举止,成为朝廷与民间学习效法的楷模。孝庄帝建义元年,元略死在河阴,后追赠为太保,谥号是“文贞”。
宗元少聪警绝众,尤精两汉诗、*.下笔构思,与古为侔.精裁密致,灿若珠贝.当时流辈咸推之.登进士第,应举宏辞,授校书郎、蓝天尉.贞元十九年,为监察御史.顺宗即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尤奇待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中,与之图事.转尚书礼部员外郎.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为永州司马.既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湮厄.蕴*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为执友,胡忍见其若是?”即草章奏,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州.会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已没者,仍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皆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著述之盛,名动于时,时号“柳州”云,有文卷四十卷.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吏裴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沈众 袁泌 刘仲威 陆山才 王质 韦载 族弟翙 沈众,字仲师,吴兴武康人也。
祖约,梁特进。父旋,梁给事黄门侍郎。
众好学,颇有文词,起家梁镇卫南平王法曹参军、太子舍人。是时,梁武帝制《千字诗》,众为之注解。
与陈郡谢景同时召见于文德殿,帝令众为《竹赋》,赋成,奏,帝善之,手敕答曰:“卿文体翩翩,可谓无忝尔祖。”当阳公萧大心为郢州刺史,以 众为限内记室参军。
寻除镇南湘东王记室参军。迁太子中舍人,兼散骑常侍。
聘魏, 还,迁骠骑庐陵王谘议参军,舍人如故。 侯景之乱,众表于梁武,称家代所隶故义部曲,并在吴兴,求还召募以讨贼, 梁武许之。
及景围台城,众率宗族及义附五千馀人,入援京邑,顿于小航,对贼东 府置阵,军容甚整,景深惮之。梁武于城内遥授众为太子右卫率。
京城陷,众降于 景。景平,西上荆州,元帝以为太子中庶子、本州大中正。
寻迁司徒左长史。江陵 陷,为西魏所虏,寻而逃还,敬帝承制授御史中丞。
绍泰元年,除侍中,迁左民尚 书。高祖受命,迁中书令,中正如故。
高祖以众州里知名,甚敬重之,赏赐优渥, 超于时辈。 众性吝啬,内治产业,财帛以亿计,无所分遗。
其自奉养甚薄,每于朝会之中, 衣裳破裂,或躬提冠屦。永定二年,兼起部尚书,监起太极殿。
恒服布袍芒屩,以 麻绳为带,又携干鱼蔬菜饭独啖之,朝士共诮其所为。众性狷急,于是忿恨,遂历 诋公卿,非毁朝廷。
高祖大怒,以众素有令望,不欲显诛之,后因其休假还武康, 遂于吴中赐死,时年五十六。 袁泌,字文洋,左光禄大夫敬之弟也。
清正有干局,容体魁岸,志行修谨。释 褐员外散骑侍郎,历诸王府佐。
侯景之乱,泌欲求为将。是时泌兄君正为吴郡太守,梁简文板泌为东宫领直, 令往吴中召募士卒。
及景围台城,泌率所领赴援。京城陷,退保东阳,景使兵追之, 乃自会稽东岭出湓城,依于鄱阳嗣王萧范。
范卒,泌乃降景。 景平,王僧辩表泌为富春太守,兼丹阳尹。
贞阳侯僣位,以泌为侍中,奉使于 齐。高祖受禅,王琳据有上流,泌自齐从梁永嘉王萧庄达琳所。
及庄僣立,以泌为 侍中、丞相长史。天嘉二年,泌与琳辅庄至于栅口,琳军败,众皆奔散,唯泌独乘 轻舟送庄达于北境,属庄于御史中丞刘仲威,令共入齐,然后拜辞而归,诣阙请罪, 文帝深义之。
寻授宁远始兴王府法曹参军,转谘议参军,除通直散骑常侍,兼侍中,领豫州 大中正。聘于周,使还,授散骑常侍,御史中丞,其中正如故。
高宗入辅,以泌为 云旗将军、司徒左长史。光大元年卒,年五十八。
临终戒其子蔓华曰:“吾于朝廷 素无功绩,瞑目之后,敛手足旋葬,无得辄受赠谥。”其子述泌遗意,表请之,朝 廷不许,赠金紫光禄大夫,谥曰质。
刘仲威,南阳涅阳人也。祖虬,齐世以国子博士征,不就。
父之迟,荆州治中 从事史。仲威少有志气,颇涉文史。
梁丞圣中为中书侍郎。萧庄伪署御史中丞,随 庄入齐,终于邺中。
仲威从弟广德,亦好学,负才任气。父之亨,梁安西湘东王长史、南郡太守。
广德承圣中以军功官至给事黄门侍郎、湘东太守。荆州陷后,依于王琳。
琳平,文 帝以广德为宁远始兴王府限外记室参军,仍领其旧兵。寻为太尉侯瑱湘州府司马, 历乐山、豫章二郡太守,新安内史。
光大中,假节、员外散骑常侍、云旗将军、河 东太守。太建元年卒于郡,时年四十三,赠左卫将军。
陆山才,字孔章,吴郡吴人也。祖翁宝,梁尚书水部郎。
父泛,散骑常侍。山 才少倜傥,好尚文史,范阳张缵,缵弟绾,并钦重之。
起家王国常侍,迁外兵参军。 寻以父疾,东归侍养。
承圣元年,王僧辩授山才仪同府西曹掾。高祖诛僧辩,山才 奔会稽依张彪。
彪败,乃归高祖。 绍泰中,都督周文育出镇南豫州,不知书疏,乃以山才为长史,政事悉以委之。
文育南讨,克萧勃,擒欧阳頠,计画多出山才。及文育西征王琳,留山才监江州事, 仍镇豫章。
文育与侯安都于沌口败绩,余孝顷自新林来寇豫章,山才收合馀众,依 于周迪。擒余孝顷、李孝钦等,遣山才自都阳之乐安岭东道送于京师。
除中书侍郎。 复由乐安岭绥抚南川诸郡。
文育重镇豫章金口,山才复为贞威将军、镇南长史、豫章太守。文育为熊昙朗 所害,昙朗囚山才等,送于王琳。
未至,而侯安都败琳将常众爱于宫亭湖,由是山 才获反,除贞威将军、新安太守。为王琳未平,留镇富阳,以捍东道。
入为员外散 骑常侍,迁宣惠始兴王长史,行东扬州事。 侯安都讨留异,山才率王府之众从焉。
异平,除明威将军、东阳太守。入为镇 东始兴王长史,带会稽郡丞,行东扬州事。
未拜,改授散骑常侍,兼度支尚书,满 岁为真。 高宗南征周迪,以山才为军司。
迪平,复职。余孝顷自海道袭晋安,山才又以 本官之会稽,指授方略。
还朝,坐侍宴与蔡景历言语过差,为有司所奏,免官。寻 授散骑常侍,迁云旗将军、西阳武昌二郡太守。
天康元年卒,时年五十八。赠右卫 将军,谥曰简子。
王质,字子贞,右光禄大夫通之弟也。少慷慨,涉猎书史。
梁世以武帝甥封甲 口亭侯,补国子《周易》生,射策高第。起家秘书郎、太子舍人、尚书殿中郎。
遭 母忧,居丧以孝闻。服阕,除太子洗马、东宫领直。
累迁中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10 07:12
颖川太守髡陈仲弓①。客有问元方:“府君何如?”元方曰:“高明之君也。”“足下家君何如?”曰:“忠臣孝子也。”客曰:“《易》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②。’何有高明之君,而刑忠臣孝子者乎?”元方曰:“足下言何其谬也③!故不相答。”客曰:“足下但因伛为恭,而不能答④。”元方曰:“昔高宗放孝子孝己,尹吉甫放孝子伯奇,董仲舒放孝子符起⑤。唯此三君,高明之君;唯此三子,忠臣孝子。”客惭而退。
【注释】①髡(kūn):古代一种剃去男子头发的刑罚。陈仲弓:参《德行》第6 则注①。陈寔被浦两次,一次是在任太丘长后,因逮捕党人,牵连到他,后遇赦放出。
②“二人”句:这两句用来说明高明之君和忠臣孝于是同心的,一致的。金:金属。臭(xìu):气味。
③何其:怎么这么。表示程度很深。
④“足下”句:这句话是说元方回答不了,就说不值得回答,正好比一个驼背的人直不起腰来,却假装是对人表示恭敬才弯下腰一样。
⑤孝己:殷代君主高宗武丁的儿子,他侍奉父母最孝顺,后来高宗受后妻的迷惑,把孝己放逐致死。伯奇:周代的卿士(王朝执政官)、尹吉甫的儿子,侍奉后母孝顺,却受到后母诬陷,被父亲放逐。符起:其事不详。
【译文】颖川太守把陈仲弓判了髡刑。有位客人问陈仲弓的儿子元方说:“太守这个人怎么样?”元方说:“是个高尚、明智的人。”又问:“您父亲怎么样?”元方说:“是个忠臣孝子。”客人说:“《易经》上说:‘两个人同一条心,就像一把钢刀,锋利的刀刃能斩断金属;同一个心思的话,它的气味像兰花一样芳香。’那么,怎么会有高尚明智的人惩罚忠臣孝子的事呢?”元方说:“您的话怎么这样荒谬啊!因此我不回答你。”客人说:“您不过是拿驼背当做恭敬,其实是不能回答。”元方说:“从前高宗放逐了孝子孝己;尹吉有放逐了孝子伯奇,董仲舒放逐了孝子符起。这三个做父亲的,恰恰都是高尚明智的人;这三个做儿子的,恰恰都是忠臣孝子。”客人很羞愧,就退走了。
译文 陈元方(纪)十一岁时,去拜会袁公(绍)。
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任太丘长,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元方说:“家父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让人们做心安理得的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越来越敬重。”袁公说:“我从前曾当过邺县县令,正是这样做的。
不知是令尊学我,还是我学令尊?”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相隔遥远,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却是那么一致。周公不效法孔子,孔子也不效法周公。”
参考:/view/6901344。
元略生下来就很聪慧,幼年时则老练成熟。他广博通晓各种书籍,爱好道义孜孜不倦。孝明帝神龟年间,任黄门侍郎。当时元乂独揽朝政,暴虐地杀死了辅政 大臣。元略秘密地与哥哥相州刺史中山王元熙一道,打算举义兵追究国君身边佞臣的罪行,雄伟的计划没有成功,同谋者之间却产生了罅隙。元略的哥哥弟弟有四人 一起惨遭祸害,只有元略只身一人逃命到了江南。
梁武帝萧衍很早就知道元略的名声,如今又亲眼看见他度量宽宏,学问渊博,因此十分敬重他。萧衍对元略说:“北魏像东平王您这样的有几人呢?”元略回 答说:“我在本朝的时候,黄门侍郎一时缺人,就让我暂时代理一下。至于朝廷上人才之美,百官的众多,就好像凤凰成群,翅膀与翅膀可以互相连接,又如同无数 杞木和梓木连成一片,能把日光遮住。与我不相上下的人,就像赵咨所说的,多到用车子装、用斗去量,也无法数清楚。”萧衍听后大笑。于是就封元略为中山王, 给他一千户人家的封地,与王子相当。又任命他担任宣城太守,配备给他一个演奏鼓吹乐的乐队和带剑的士兵一千人。元略处理政事清廉简肃,在政绩上很有声名。 梁朝的权贵们骄矜自大,见到元略到朝廷来,没有人不对他的进退举止感到害怕。不久,他又升任信武将军,衡州刺史。
孝昌元年,孝明帝释放了被俘的梁朝人江革,请求让元略回本国。江革是萧衍的大将。萧衍对元略说:“我宁愿失去江革,不能没有您。”元略说:“我全家 遭遇祸难,亲人的白骨还没有掩埋,请允许我回到本朝,去和活着的人叙一叙,并记录一下死者的情况。”说着就伤心地哭了。萧衍很同情他,就打发他回去。于是 赏赐给他钱币五百万,黄金二百斤,白银五百斤,至于各种精致华丽的丝织品和珍贵的赏玩物品,多的无法计算。萧衍还亲自率领众官把元略送到长江上,当时作五 言诗赠行的有一百多人。他所受到的各种礼待敬遇到了如此程度。
等到元略一渡过淮水,孝明帝就任命他为侍中,封他为义阳王,并赐给一千户的封地。元略来到朝廷,孝明帝下圣旨说:“侍中义阳王元略,他出身于宗藩华 族,家门先代功勋卓著,他本人内心款润,外表清秀,兄弟们卓异出群,不同凡响。他们看见道义就忘掉了自己私家,舍弃生命以身殉国,永远可以称得上是忠贞节 烈之士,我哪一天忘了他们呢?以前元略他虽然卸去重任在梁朝做官,现在却回归了本朝。他有志向,有操守,能有始有终。他的美名将要在史册上流传,并且与日 月同辉。元略先前还没有到达京城的时候,我就在心里给他立了名称,所以封他为义阳王。”不久,元略又升任为尚书令、仪同三司,并且兼任国子祭酒,侍中的官 职还照旧。
元略言语举动适当得体安舒高雅,这是出自他的天性。他从南方回到北方后,更加高超不凡。他的言谈议论与行动举止,成为朝廷与民间学习效法的楷模。孝庄帝建义元年,元略死在河阴,后追赠为太保,谥号是“文贞”。
宗元少聪警绝众,尤精两汉诗、*.下笔构思,与古为侔.精裁密致,灿若珠贝.当时流辈咸推之.登进士第,应举宏辞,授校书郎、蓝天尉.贞元十九年,为监察御史.顺宗即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尤奇待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中,与之图事.转尚书礼部员外郎.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为永州司马.既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湮厄.蕴*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为执友,胡忍见其若是?”即草章奏,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州.会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已没者,仍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皆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著述之盛,名动于时,时号“柳州”云,有文卷四十卷.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吏裴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沈众 袁泌 刘仲威 陆山才 王质 韦载 族弟翙 沈众,字仲师,吴兴武康人也。
祖约,梁特进。父旋,梁给事黄门侍郎。
众好学,颇有文词,起家梁镇卫南平王法曹参军、太子舍人。是时,梁武帝制《千字诗》,众为之注解。
与陈郡谢景同时召见于文德殿,帝令众为《竹赋》,赋成,奏,帝善之,手敕答曰:“卿文体翩翩,可谓无忝尔祖。”当阳公萧大心为郢州刺史,以 众为限内记室参军。
寻除镇南湘东王记室参军。迁太子中舍人,兼散骑常侍。
聘魏, 还,迁骠骑庐陵王谘议参军,舍人如故。 侯景之乱,众表于梁武,称家代所隶故义部曲,并在吴兴,求还召募以讨贼, 梁武许之。
及景围台城,众率宗族及义附五千馀人,入援京邑,顿于小航,对贼东 府置阵,军容甚整,景深惮之。梁武于城内遥授众为太子右卫率。
京城陷,众降于 景。景平,西上荆州,元帝以为太子中庶子、本州大中正。
寻迁司徒左长史。江陵 陷,为西魏所虏,寻而逃还,敬帝承制授御史中丞。
绍泰元年,除侍中,迁左民尚 书。高祖受命,迁中书令,中正如故。
高祖以众州里知名,甚敬重之,赏赐优渥, 超于时辈。 众性吝啬,内治产业,财帛以亿计,无所分遗。
其自奉养甚薄,每于朝会之中, 衣裳破裂,或躬提冠屦。永定二年,兼起部尚书,监起太极殿。
恒服布袍芒屩,以 麻绳为带,又携干鱼蔬菜饭独啖之,朝士共诮其所为。众性狷急,于是忿恨,遂历 诋公卿,非毁朝廷。
高祖大怒,以众素有令望,不欲显诛之,后因其休假还武康, 遂于吴中赐死,时年五十六。 袁泌,字文洋,左光禄大夫敬之弟也。
清正有干局,容体魁岸,志行修谨。释 褐员外散骑侍郎,历诸王府佐。
侯景之乱,泌欲求为将。是时泌兄君正为吴郡太守,梁简文板泌为东宫领直, 令往吴中召募士卒。
及景围台城,泌率所领赴援。京城陷,退保东阳,景使兵追之, 乃自会稽东岭出湓城,依于鄱阳嗣王萧范。
范卒,泌乃降景。 景平,王僧辩表泌为富春太守,兼丹阳尹。
贞阳侯僣位,以泌为侍中,奉使于 齐。高祖受禅,王琳据有上流,泌自齐从梁永嘉王萧庄达琳所。
及庄僣立,以泌为 侍中、丞相长史。天嘉二年,泌与琳辅庄至于栅口,琳军败,众皆奔散,唯泌独乘 轻舟送庄达于北境,属庄于御史中丞刘仲威,令共入齐,然后拜辞而归,诣阙请罪, 文帝深义之。
寻授宁远始兴王府法曹参军,转谘议参军,除通直散骑常侍,兼侍中,领豫州 大中正。聘于周,使还,授散骑常侍,御史中丞,其中正如故。
高宗入辅,以泌为 云旗将军、司徒左长史。光大元年卒,年五十八。
临终戒其子蔓华曰:“吾于朝廷 素无功绩,瞑目之后,敛手足旋葬,无得辄受赠谥。”其子述泌遗意,表请之,朝 廷不许,赠金紫光禄大夫,谥曰质。
刘仲威,南阳涅阳人也。祖虬,齐世以国子博士征,不就。
父之迟,荆州治中 从事史。仲威少有志气,颇涉文史。
梁丞圣中为中书侍郎。萧庄伪署御史中丞,随 庄入齐,终于邺中。
仲威从弟广德,亦好学,负才任气。父之亨,梁安西湘东王长史、南郡太守。
广德承圣中以军功官至给事黄门侍郎、湘东太守。荆州陷后,依于王琳。
琳平,文 帝以广德为宁远始兴王府限外记室参军,仍领其旧兵。寻为太尉侯瑱湘州府司马, 历乐山、豫章二郡太守,新安内史。
光大中,假节、员外散骑常侍、云旗将军、河 东太守。太建元年卒于郡,时年四十三,赠左卫将军。
陆山才,字孔章,吴郡吴人也。祖翁宝,梁尚书水部郎。
父泛,散骑常侍。山 才少倜傥,好尚文史,范阳张缵,缵弟绾,并钦重之。
起家王国常侍,迁外兵参军。 寻以父疾,东归侍养。
承圣元年,王僧辩授山才仪同府西曹掾。高祖诛僧辩,山才 奔会稽依张彪。
彪败,乃归高祖。 绍泰中,都督周文育出镇南豫州,不知书疏,乃以山才为长史,政事悉以委之。
文育南讨,克萧勃,擒欧阳頠,计画多出山才。及文育西征王琳,留山才监江州事, 仍镇豫章。
文育与侯安都于沌口败绩,余孝顷自新林来寇豫章,山才收合馀众,依 于周迪。擒余孝顷、李孝钦等,遣山才自都阳之乐安岭东道送于京师。
除中书侍郎。 复由乐安岭绥抚南川诸郡。
文育重镇豫章金口,山才复为贞威将军、镇南长史、豫章太守。文育为熊昙朗 所害,昙朗囚山才等,送于王琳。
未至,而侯安都败琳将常众爱于宫亭湖,由是山 才获反,除贞威将军、新安太守。为王琳未平,留镇富阳,以捍东道。
入为员外散 骑常侍,迁宣惠始兴王长史,行东扬州事。 侯安都讨留异,山才率王府之众从焉。
异平,除明威将军、东阳太守。入为镇 东始兴王长史,带会稽郡丞,行东扬州事。
未拜,改授散骑常侍,兼度支尚书,满 岁为真。 高宗南征周迪,以山才为军司。
迪平,复职。余孝顷自海道袭晋安,山才又以 本官之会稽,指授方略。
还朝,坐侍宴与蔡景历言语过差,为有司所奏,免官。寻 授散骑常侍,迁云旗将军、西阳武昌二郡太守。
天康元年卒,时年五十八。赠右卫 将军,谥曰简子。
王质,字子贞,右光禄大夫通之弟也。少慷慨,涉猎书史。
梁世以武帝甥封甲 口亭侯,补国子《周易》生,射策高第。起家秘书郎、太子舍人、尚书殿中郎。
遭 母忧,居丧以孝闻。服阕,除太子洗马、东宫领直。
累迁中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