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3:43
共1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10-07 06:56
“不知处”就是不知道他的去处,“云深”泛指其他的地方,并不知道隐者的去向,也就是没有见到这位隐者。
出自唐代诗人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首句“松下问童子”,从表层上说交待了作者寻访隐者未得,于是向隐者的徒弟问寻的这一连串的过程;而深层上则暗示隐者傍松结茅,以松为友,渲染出隐者高逸的生活情致。下面三句都是童子的回答,包含着诗人的层层追问,意思层层递进,言约意赅,令人回味无穷。
懂视网 时间:2022-11-19 16:26
1、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出自《题西林壁》。
2、《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3、《题西林壁》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懂视网 时间:2022-11-22 14:38
1、这句诗出自苏轼的《题西林壁》,意思是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2、原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释义: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6 07:19
云深不知处,只缘身在此山中意思是:林深云密,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因为我现在处在这座山中。
云深不知处出处:唐代贾岛诗作《寻隐者不遇》,全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译文: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他行踪。
只缘身在此山中出处《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全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文学赏析:
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
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