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护石窑艺米宝的倡议书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2-04 05:4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30 06:50
农历七月十二,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少挤在一条500米长的丁字老街上。
梳着长辫子的姑娘们,与闺中女伴相邀,同小伙讨价还价,结识相亲;头上挽着粑粑簪的*们,与女伴交流刺绣工艺技巧……
这还是多年前石窑女儿会的情景。如今,虽然还是那条丁字老街,还是那个美丽的姊妹潭,但现在的石窑,早已没有了当年的“女儿味”。石窑,这个距离州城近150公里的小集镇,就是恩施土家女儿会的故乡。今年女儿会前夕,本报记者前往石窑,探访了这个曾经浪漫的小镇。
美丽的姊妹潭,曾有多少对恋人在这里约会。记者 胡军 摄
石窑那条丁字老街,老房子快要被拆完了。记者 胡军 摄
即将消失的丁字老街。记者 胡俊杰 摄
纪念女儿会的石碑,已经被撞断了。
A 丁字老街即将消失
知道石窑是土家女儿会的故乡,是在很多关于女儿会的书里看到的。
一直以来,就向往走进石窑,去看看那条曾经热闹的丁字老街,探寻那汪美丽的姊妹潭。
8月8日,2011年恩施土家女儿会开幕前三天,记者终于到了这个曾经浪漫的女儿会故乡。
如今的石窑,已不再古老陈旧。这个平均海拔1700米,恩施市、鹤峰县、宣恩县、建始县四县市交界的地方,如今遍布商店、餐馆、汽车、楼房……现代的气息充斥着小镇狭小的街道。
在哪里才能找到当年女儿会的痕迹?在当地老百姓的指引下,记者终于找到了丁字老街入口。入口处,映入眼帘的是几栋现代的楼房,要不是当地*还在这里设置“女儿会故乡”标志牌,怎么也不会想到这里就是当年热闹的丁字老街。
走进这条500米长的丁字老街,记者发现,过去的老屋很多已经被拆,一栋栋小楼拔地而起。还没有被拆的一些老屋,都已破旧不堪。
很多的当地老人还记得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丁字老街热闹的情景,每年农历七月十二,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少把老街挤得水泄不通。梳着长辫子的姑娘们,与闺中女伴相邀,同小伙讨价还价,结识相亲;头上挽着粑粑簪的*们,与女伴交流刺绣工艺技巧……
如今的丁字老街,早已经没有了当年的“女儿味”。见证女儿会发展的丁字老街,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即将消失在公众的记忆里。
“看到现在这个样子,我们心里很怀念过去的岁月,”一直在石窑长大的易国旺说。
B 姊妹潭边的浪漫爱情
虽然难寻当年女儿会的痕迹,但提起女儿会,多数的石窑人都能讲讲关于她的故事。丁字街头的眉目传情,姊妹潭边的浪漫幽会,女儿会美丽记忆,在当地居民心中,已经根深蒂固。
在当地许多老人的记忆里,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女儿会令他们记忆犹新:1950年农历七月十二女儿会,石窑丁字街好热闹!
那天,身着节日盛装的男女老少在街上比赛唱山歌,看谁的嗓子亮,看谁的山歌多。石窑老街石拱桥边,除了以歌为媒,以歌传情,女人还以兜售自己的手工绣品为由,与心上的人儿见面。
七月十二一整天,街上人流如织,笑声迭起,山歌缠绵。赶女儿会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男方给女方买定亲彩礼。上年农历七月十二在女儿会上送了定情物又得到家族同意的,今年双方必须相约来赶女儿会,互赠礼物决定婚期。
姑娘小伙互送定情物一般都在下午,上午双方认识后都对对方有意,下午才能大胆地送礼。已婚男女,与昔日的相好互赠礼物,并邀约幽会。
据当地居民讲,过去女儿会,很多小伙子、小姑娘幽会都会到一个叫姊妹潭的地方,因为那美丽且幽静。
8日下午,记者来到了距离集镇一公里左右的姊妹潭,美丽的倒影,漂亮的花草,岸边还有天然的石墩。姊妹潭边,不见不散,不难想象,夕阳西下的时候,或者宁静的夜晚,一对恋人牵手坐在姊妹潭边,谈情说爱,是一件多么浪漫的事情。
“我以前曾经参加女儿会。年轻的时候也牵着姑娘娃在这里耍过。”家住姊妹潭附近的谢林文笑着告诉记者,在他的记忆里,过去石窑逢女儿会,来姊妹潭边的玩耍、约会的人有上百人。如今,石窑浪漫的女儿会已经成为历史。
女儿会,已从大山搬进州城。
C 盼女儿会再回娘家
多少年来,女儿会是当地及湘鄂渝周边人民日常生活中的大事,相沿成俗,形成传统。
“可以这么说,一年不过,心里就不舒服。”易国旺说,到那一天,男女老少不去集市赶场,心里就好像缺少了什么。当地居民告诉记者,自1995年女儿会进城后,现在每到这一天,街上只有无声息的赶场活动。
“城里举办女儿会,这里却如此冷清,我们难免有些失落。”易国旺清楚地记得,女儿会回娘家还是2005年。那是女儿会1995年离开石窑后第一次回娘家举办。
2005年女儿会后,为了传承和保护石窑女儿会,*在石灰窑集镇还竖立了一块高3.5米的纪念碑。然而8月8日,记者在现场看到的情景让人失望:3.5米高的石碑已经被人毁掉。曾在石窑区当过*的陶开典指着被人毁掉的石碑说:“作为女儿会故乡,石窑的现状令人担忧。”
其实,传承和保护女儿会故乡的工作并不是没有人做。2006年,恩施市*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组织专家和文化工作者深入女儿会发源地实地考察,就如何保护和传承传统的女儿会,当地群众与专家们一拍即合,自发成立了“石窑女儿会传承保护协会”。但如今,因为资金等多种原因,这个协会已经名存实亡。
“我们现在都希望女儿会能再一次回到娘家。”时任石窑女儿会传承保护协会副会长的杨光富说。红土乡宣传委员、副乡长史光武坦承,乡*多次开会讨论过这个问题,但苦于无法引资,“没有钱是最大的问题。
采访中,就女儿会再次回娘家办的问题,当地居民提出了一个建议——可否明年在州城搞女儿会主会场,在女儿会的故乡石窑设立分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