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2-01 17:4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7 19:09
20世纪30年代之前,美国文学译介在中国乏善可陈。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对美国文学的认识,即认为“真正的”“美国文学”其实尚不存在,有之,顶多算是英国文学附属品(参阅曾虚白《美国文学ABC》,世界书局1929年)。30年代后情形大不同。美国文学的世界声誉大增,辛克莱·刘易斯、尤金·奥尼尔和赛珍珠先后获诺贝尔文学奖,中国文学界对美国文学的评价也随之有了很大的提高,译介陡然增多。据统计,1919至1927年间,译介的美国文学总数为24部,1928、1929两年间译介美国作品就有24部。进入30年代后,每年的译介数量多在二三十部,40年代中后期更多至每年四五十部(参见王建开《五四以来我国英美文学作品译介史1919~1949》,第64、65页,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据该书统计,1919~1949年,我国共翻译美国文学作品617部,占所译外国文学总数的近14%)。这样一个译介过程,建构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美国文学史”,也隐含了当时关于现代中国文学发展进程的某种构想。其中,《现代》杂志的“现代美国文学专号”就是一次集中的美国文学译介,并将其构建为带动世界文学发展的“新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