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2-04 10:44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24 17:02
当血液中的红细胞数或血液中红蛋白的含量低于正常水平时,为贫血。正常人血液中 的红细胞数,男性为400万~500万/立方毫米,女性为350万~450万/ 立方毫米;正常人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浓度,男性为12~15克/100毫升,女性 为10.5~13.5克/100毫升。贫血是一种常见的综合征。有多种因素可以导致贫血, 但归纳起来,贫血的原因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造血的原料不足,二是人体的造血机 能降低(即骨髓的造血机能降低),三是红细胞受过过多的破坏或损失。贫血可分为 多种类型,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 缺铁性贫血是指体内可用来制造血红蛋白的贮存铁已被用尽,红细胞生成障碍所致的贫血,特点是骨髓、肝、脾及其他组织中缺乏可染色铁,血清铁蛋白浓度降低,血清铁浓度和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亦均降低。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病因 缺铁性贫血可发生于下列几种情况; 一、铁的需要量增加而摄入不足: 在生长快速的婴幼儿、儿童、月经过多、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妇女,铁的需要量增多,如果饮食中缺少则易致铁性贫血。 二、铁的吸收不良: 因铁的吸收障碍而发生缺铁性贫血者比较少见。 三、失血: 失血,尤其是慢性失血,是缺铁性贫血最多见、最重要的原因。消化道出血如溃疡病、癌、钩虫病、食道静脉曲张出血、痔出血、服用水杨酸盐后发生胃窦炎以及其他可引起慢性出血的疾病,妇女月经过多和溶血性贫血伴含铁血黄素尿或血红蛋白尿等均可引起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的发生是一个较长时间内逐渐形成的。铁耗竭期,贮存铁耗尽,血清铁蛋白减低,此时并无贫血,若缺铁进一步加重。贮存铁耗尽,血清铁蛋白和血清铁下降,总铁结合力增高,出现缺铁性贫血。 症状 本病临床表现有①原发病的临床表现;②贫血本身引起的症状;③由于含铁酶活力降低致使组织与器官内呼吸障碍而引起的症状。 一、上皮组织损害引起的症状:细胞内含铁酶减少,是上皮变化的主要原因。 (1)口角炎与舌炎:约10-70%患者有口角炎、舌面光滑与舌乳头萎缩,尤其老年人明显。 (2)食道蹼。 (3)萎缩性胃炎与胃酸缺乏。 (4)皮肤与指甲变化:皮肤干燥、角化和萎缩、毛发易折与脱落;指甲不光整、扁平甲,反甲和灰甲。 二、神经系统方面症状: 约15-30%患者表现神经痛(以头痛为主),感觉异常,严重者可有颅内压增高和视乳头水肿。5-50%患者有精神、行为方面的异常,例如注意力不集中,易激动、精神迟滞和异食癖。原因是缺铁不仅影响脑组织的氧化代谢与神经传导,也能导致与行为有关的线粒体单胺酸氧化酶的活性降低。 三、脾肿大:其原因与红细胞寿命缩短有关。 检查 一、血象: 早期或轻度缺铁可以没有贫血或仅极轻度贫血。晚期或严重缺铁有典型的小细胞低色素型贫血。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浓度降低的程度通过红细胞计数减少的程度。 二、骨髓象: 骨髓增生活跃,粒红比例降低,红细胞系统增生明显活跃。中幼红细胞比例增多,体积比一般的中幼红细胞略小,边缘不整齐,胞浆少,染色偏兰,核固缩似晚幼红细胞,表明胞浆发育落后于核,粒系细胞和巨核细胞数量和形态均正常。 三、骨髓铁染色。 四、血清铁蛋白。 五、血清铁。 治疗 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原则是:①病因治疗:尽可能除去引起缺铁和贫血的原因;②补充足够量的铁以供机体合成血红蛋白,补充体内铁的贮存量至正常水平。 一、病因治疗: 病因治疗对纠正贫血的效果,速度及防止其复发均有重要意义。 二、铁剂治疗: (一)口服铁剂:最常用的制剂为硫酸亚铁,富马酸铁(富血酸)。服药时忌茶,以免铁被鞣酸沉淀而不能被吸收。 (二)注射铁剂:一般尽量用口服药治疗,仅在下列情况下才应用注射铁剂:①肠道对铁的吸收不良,例如胃切除或胃肠吻合术后、慢性腹泻、脂肪痢等;②胃肠道疾病可由于口服铁剂后症状加重,例如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结肠炎、胃切除后胃肠功能紊乱及妊娠时持续呕吐等;③口服铁剂虽经减量而仍有严重胃肠道反应。 常用的铁注射剂有右旋糖酐铁及山梨醇枸橼酸铁。 (三)辅助治疗:加强营养,增加含铁丰富的食品。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24 18:20
贫血只是一种症状,所以首先是病因治疗,要看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才能给与相应的治疗,光补血肯定是不行的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24 19:55
有的是却铁性贫血是可以补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