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张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测试卷(原创有奖),急急急。我下周四要考试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0:53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20:48
语文还是数学?
yuè pǔ qǐ pàn jí sù mái zànɡ qì ɡài
( ) ( ) ( ) ( ) ( )
jiāo zào bù ān jiǔ bié chónɡ fénɡ zhèn ěr yù lónɡ
( ) ( ) ( )
二、区别字组词。
普 ( ) 曹 ( ) 坐 ( ) 辟 ( )
谱 ( ) 遭 ( ) 挫 ( ) 劈 ( )
饼 ( ) 抑 ( ) 搏 ( ) 浴 ( )
拼 ( ) 迎 ( ) 博 ( ) 俗 ( )
三、把词语补充完整。
( )不( )心 不( )落( ) 千( )百( )
( )( )跋涉 大( )大( ) 无( )无( )
四、给下列词语分类,并分别写出它们的共同特点。
光秃秃 大摇大摆 狡猾 狐狸 哆哆嗦嗦 凶残 直勾勾
踱来踱去
孤零零 海鸥 狼狈 手忙脚乱 冷清清
跳来跳去 大象 空落落 可恶
1、
特点:
2、
特点:
3、
特点:
4、
特点:
五、说说下面的句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1、我们仿佛又看见老人和海鸥在翠湖边相依相随。 ( )
2、我们急忙把通风口打开,只见
像粒子弹似的从里头蹿了出来。 ( )
3、一对象牙就像两支铁镐,在地上挖掘起来。 ( )
六、缩写下面的句子。
1、正太郞目不转晴地看着那只孤零零的小狐狸。
2、正太郞
地走到小狐狸的窝旁。
七、把古诗补充完整。
马 诗
(唐)李 贺
大漠沙 ,燕山月 。
金络脑,快走 。
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人蛇大战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对越南发动过一场侵略战争。最近,随着美国和越南关系解冻,美国公布了一些
的绝密资料。据其中一份资料披露,在越南战场上,美军曾遭遇蛇的报复,士兵伤亡惨重。
1970年夏季的一天,美军第七军团某连上尉马丁带领100余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日夜兼程,于午夜时分进入了预定的潜伏地带。随即,马丁派出几十个身强力壮的士兵到河谷去背石头,其他人则原地警戒待命。
士兵们走到河边,一个士兵拆开一块石头后,无意中看到石块下有两条杯口粗的大蛇扭缠在一起。出于好奇,他用刺刀把蛇挑了起来。这下可糟了,受到惊吓的毒蛇一下子蹿了起来,还没等他作出反应,就张开长有毒牙的大嘴,狠狠地咬了他一口。这名士兵的脸上立刻血流如注,等同伴扑上来营救时已经来不及了。他们不敢开*,纷纷拔出匕首,一刀一刀挥刺过去。一条蛇被杀死,另一条负伤,钻进石缝中逃生。几分钟之后,他们准备离开河滩的时候,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咝咝”声,众人正感到有些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蓦地从黑漆漆的石缝里一下子钻出上百条黑绿相间的大蛇。士兵们急忙拔出腰间佩带的匕首向蛇群乱砍过去,一时间人蛇战成一团,毒蛇疯狂地咬噬士兵。数十名中毒的士兵倒在地上命丧黄泉,只有几个行动敏捷、受伤较轻的士兵侥幸逃回营地。可是复仇心切的蛇很快就跟踪而来。原来蛇和蛇之间是靠一种特殊的气味彼此联络的。四面八方的毒蛇凭着敏锐的嗅觉,顺着伤兵逃走的路线追来,在美国兵的营地形成了一个包围圈。
没多久,蛇群的先锋部队进入营地。负责警戒的
因害怕附近有越军
而不敢开*,只能用刺刀来刺杀,雪亮亮的刀刃上不一会儿就沾满了血肉模糊的蛇肉,地上横七竖八地躺着几十条蛇的尸体。但是蛇群的“大军团”
,遍地
。它们把营地围得水泄不通,把包围圈越缩越小,转瞬间便冲到了每个人的身边。它们昂起头,隔着士兵厚实的军服,用长而尖的毒牙咬破衣服,进而咬进肉里。马丁也被蛇咬伤了,虽然作了伤口处理,终因中毒太深而
。他命令士兵把手榴弹、地雷里的炸药取出来,撒在营地周围,浓烈的硫磺味使蛇群不敢靠近。不料,一场从天而降的大雨把炸药冲得一干二净。马丁在咽气前,终于发出了“火速撤退”的最后命令。这个连最后生还者只有12人。
1、下面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xiān) 潜伏(qián) 披露(lòu) 匕首(bǐ)
B、
(xiǎn) 潜伏(qián) 披露(lù) 匕首(bǐ)
C、鲜为人知(xiǎn) 潜伏(qiǎn) 披露(lù) 匕首(bǐ)
2、词语积累。
(1)文中用哪些词语描写了被毒蛇咬伤的士兵?
(2)文中用哪些词语描写了毒蛇“大军团”?
3、连线。
敏锐的 硫磺味
厚实的 军服
浓烈的 嗅觉
血肉模糊的 大雨
从天而降的 蛇肉
4、把下列句子变为“被”字句。
(1)他用刺刀把蛇挑了起来。
(2)一场从天而降的大雨把炸药冲得一干二净。
5、是什么原因引起了这场人蛇大战?
6、100余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最后剩下了多少人?这使你想到了什么?
九、写作。
写一写自己与动物之间的故事,也可以描述你看到或听过的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第七单元测试卷的部分答案:
一、乐谱 企盼 急速 埋葬 气概 焦躁不安 久别重逢
二、 普通 姓曹 坐下 开辟 饼干 抑郁 搏斗 洗浴
曲谱 遭遇 挫折 劈刀 拼命 迎接 博士 民俗
三、
不甘落后 千方百计
大摇大摆 无影无踪
四、1、光秃秃 直勾勾 冷清清 空落落 孤零零 特点:ABB
2、大摇大摆 哆哆嗦嗦 踱来踱去 手忙脚乱 跳来跳去
特点:四个字表示动作的词语。
3、狡猾 凶残 狼狈 可恶 特点:
。
4、狐狸
海鸥 大象 特点:动物的名称。
五、1、拟人 2、比喻 3、比喻
六、1、正太郞看着小狐狸。 2、正太郞走到窝旁。
七、如雪 似钩 何当 踏清秋
八、1、B
2、(1)口吐白沫 神志不清 一命呜呼 命丧黄泉
(2)
3、敏锐的 硫磺味
厚实的 军服
浓烈的 嗅觉
血肉模糊的 大雨
从天而降的 蛇肉
4、(1)蛇被他用刺刀挑了起来。
(2)炸药被一场从天而降的大雨冲得一干二净。
5、人惊扰了蛇的生活,杀死了它们的同伴,蛇疯狂报复。
6、只剩下12人。(感情略) 文章
来源莲山追问阅读题的文章讲的不太清楚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20:49
小学语文第七单元测试卷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识字、写字]
一、看拼音写词语:10%
yǐn bì bù zòo shèn zhòng wā jué fèi fú
( ) ( ) ( ) ( ) ( )
二、辨字组词:5%
搜( )燥( )肢( )钳( )弃( )
嫂( )躁( )技( )甜( )气( )
三、说说下面的字你将如何有地效地记住它的字形:
羹: 鳍:
[积累、运用]
一、把下面成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其中的一个成语造句。
迷( )不解 春寒( )( ) 翠绿欲( )
含苞( )放 长途( )( ) 肃然起( )
二、把下面的句子写完整:8%
,只怕有心人。
虚心万事能成, 。
,怎得梅花扑鼻香。
日日行, ,常常做, 。
露一手,自己写一句: 。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8%
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最大的鲸有( )重,有( )长,一条舌头就有( )那大重。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 )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从所填的词中你发现了
所填的这些词说明了 。
四、请你写出几种自己喜欢的动物,并用句子或词语来赞美它。6%
例: 白兔 纯洁可爱、温顺可人 。
[阅读]15%
阅读下列短文,按要求作答:
推 敲
唐朝有个诗人叫贾岛,早年家境贫寒,出家当了和尚。‖
一天,贾岛去长安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他尚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不巧,这天,李凝不在家,贾岛就把一首《题李凝幽居》的诗留了下来。
第二天,贾岛独自骑着毛驴返回长安。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推”字用得不够妥贴,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大街上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都感到十分好笑。
这时,正在京城做官的韩愈在仪仗队的簇拥下迎面而来,行人、车辆都纷纷避让。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竟然闯进了仪仗队中。
两个差人将贾岛带到韩愈面前。韩愈问:“你为何冲撞我的仪仗队?”
贾岛回答道:“我正在斟酌诗里的一个字眼儿,无意间冲撞了大驾,求你宽恕”。
接着 贾岛就把自己写诗的事 告诉了韩愈 并说自己正在犹豫不决 不知道用 推 好 还是用 敲 好 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 便很有兴趣地思索起来 过了一会儿 他对贾岛说 还是用 敲 字更好些 月夜访友 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 也不能莽撞推门 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 再说 用 敲 字更衬托出月夜的宁静 读起来也响亮些 贾岛听了 连连点头 ‖
1.给文中第七自然段加上标点。2分
2.给下列词语中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2分
贫寒(pín pínɡ ) 闯进(chǎnɡ cuǎnɡ chuǎnɡ )
差人(chà chāi cī ) 僧推月下门(zēnɡ sēnɡ )
3.查字典:3分
“斟酌”的“酌”字不知道读音,应用 查字法,先查 ,再查 。“zhēn酌”的“zhēn”字只知道读音,不会写,应用
查字法,先查 ,再查 。
“斟酌”在文中的解释是 。
4.读文中句子回答问题:
“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竟然闯进了仪仗队中。”
①贾岛骑在毛驴上比划什么?1分
②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
。2分
5.按文中分好的段落,写出第二段的段意。2分
6.“推敲”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有什么感受?请写出来与其他同学交流交流,好吗?3分
[习作]40%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请同学们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好吗?题目自拟,语句要通顺。追问不是原创吧?打字不可能这么快,而且这张我看过。
此卷不符合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各项要求!
追答真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