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秦楚7国分别是今天的哪里?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0:22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3 01:13
燕: 都城蓟(天津蓟县),疆域在今天的河北北部、北京、天津、辽宁南部,内蒙部分地区,后来拓展到朝鲜半岛。
赵: 都城邯郸(河北邯郸),疆域包括河北中南部、山西北部、东部、河南北部、山东西部等的部分地区。
齐: 都城临淄(山东淄博),疆域包括山东大部、河北东南部(一小块),江苏北部,安徽北部等的部分地区。
魏: 都城安邑,后迁大梁(河南开封),疆域包括山西南部(一小块)、河南中部、东部、安徽西北部。
韩: 都城平阳(山西临汾),后迁至新郑(河南新郑),疆域包括山西中部、河南西部,陕西东南部。
楚: 都城郢(湖北荆州),后迁至寿春(安徽寿县),最大时疆域包括湖北、湖南、江西、贵州部分、重庆、河南南部、安徽中南部、山东西南、江苏南部、浙江北部。
秦: 都成雍,商鞅变法后迁至咸阳。疆域包括陕西大部、山西西南(一小块)、河南西部(一小块)、甘肃东南部、四川部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3 02:31
你说的是战国七雄吧。
齐、楚、燕、韩、赵、魏、秦。
燕:
都城蓟(天津蓟县),疆域在今天的河北北部、北京、天津、辽宁南部,内蒙部分地区,后来拓展到朝鲜半岛。
赵:
都城邯郸(河北邯郸),疆域包括河北中南部、山西北部、东部、河南北部、山东西部等的部分地区。
齐:
都城临淄(山东淄博),疆域包括山东大部、河北东南部(一小块),江苏北部,安徽北部等的部分地区。
魏:
都城安邑,后迁大梁(河南开封),疆域包括山西南部(一小块)、河南中部、东部、安徽西北部。
韩:
都城平阳(山西临汾),后迁至新郑(河南新郑),疆域包括山西中部、河南西部,陕西东南部。
楚:
都城郢(湖北荆州),后迁至寿春(安徽寿县),最大时疆域包括湖北、湖南、江西、贵州部分、重庆、河南南部、安徽中南部、山东西南、江苏南部、浙江北部。
秦:
都成雍,商鞅变法后迁至咸阳。疆域包括陕西大部、山西西南(一小块)、河南西部(一小块)、甘肃东南部、四川部分。
参考资料天涯xZY75412 http://wenda.tianya.cn/wenda/thread?tid=7b2e0557caad1dbf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3 04:06
韩:
姓氏为:韩
战国韩国历代王侯世系表战国时的燕国,
‖ 王 侯 || 在位年代|| (公元前)
‖ 韩武子 || 424-409 ||
‖ 韩景侯 || 408-400 ||
‖ 韩烈侯 || 399-387 ||
‖ 韩文侯 || 386-377 ||
‖ 韩哀侯 || 376-375 ||
‖ 韩懿侯 || 374-363 ||
‖ 韩昭侯 || 362-332 ||
‖ 宣慧王 || 333-312 ||
‖ 韩襄王 || 311-296 ||
‖ 韩厘王 || 295-271 ||
‖ 桓慧王 || 272-239 ||
‖ 韩王安 || 238-221 ||
赵:
周穆王封造父于赵,故址在今山西省赵城县西南
战国七雄之一。在今山西北部、河北西部和南部一带
赵将括。(赵国的将军赵括。)――汉•刘向《列女传》
遗赵王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王于是遂遣。
赵主之子孙。――《战国策•赵策》
魏:
初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至魏惠王时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故又称梁国。公元前225年,秦将王贲攻魏,。决河沟灌大梁城,虏魏王假,灭魏
首先是魏国独占中原。公元前445年,魏文侯任用李悝实行变法,较早地实行了社会改革,使魏国成为最先强盛的国家。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派大将庞涓率兵进攻赵国。魏军横冲直闯,如入无人之境,很快*近赵都邯郸。在这形势危急的情况下,赵成侯忙派使者前往齐国求救。齐威王派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帅,出兵救赵。孙膑说:要想解开纷乱的丝线,不能用手强拉硬扯;要劝解两个打架的人,不能直接参加进去打。派兵解围,应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采取避实击虚的策略,造成敌人的后顾之忧。田忌接受孙膑的意见,领兵杀向魏国都城大梁。庞涓听说大梁吃紧,领兵回救,星夜赶路。孙膑、田忌将齐军埋伏在桂陵(今山东菏泽东北),静等魏军前来决战。魏军长途行军,疲于奔命,人困马乏。双方一经交战,魏军全线崩溃,齐军获得全胜。这就是以“围魏救赵”的战法著名于世的“桂陵之战”。
事隔不久,魏国联合韩国打败齐国,挽回了败局。魏国在中原又成为第一强国。公元前342年,魏国进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仍派田忌、孙膑率军解救韩国。孙膑采取退兵减灶、诱敌深入的战术。齐军佯败后退,第一天留下了10万人做饭的锅灶,第二天减少到5万人的锅灶,第三天减少到3万人的锅灶。庞涓以为齐军逃亡严重,穷追不舍。这时,孙膑在马陵设下埋伏,等庞涓带兵追到马陵,孙膑一声令下,齐军金鼓齐鸣,万箭齐发,大败魏军,庞涓自杀,魏太子申被俘。这就是著名的“马陵之战”。此后,魏惠王和齐威王会盟徐州,双方妥协,均分东方的霸权地位。
后来,魏国逐渐衰弱,齐国和秦国成为东西对峙的两个霸主,进入了齐、秦争强时期。
先秦芈姓(芈本作幁)周朝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亦称荆。芈姓是所谓“祝融八姓”之一,始祖为季连。季连的后世子孙鬻熊为周文王师。古*载,鬻熊以下楚君皆以熊为氏,但据出土战国晚期楚国铜器铭文,楚君名号皆以酓为氏。鬻熊曾孙熊绎僻处荆山(在今湖北南漳、保康一带),跋涉山林,以事周成王,被封以子男之田,居丹阳(今湖北秭归),从此立为国家。
楚:
楚的疆域最初主要在今湖北西部山区和江汉平原一带,后逐渐向西溯江而上扩展到今四川东端,向北溯汉水而上扩展到今河南西南的南阳盆地和丹江流域,向南扩展到今湖南北部的洞庭湖平原,向东沿淮水和江水扩展到今河南东南、安徽北部、江西北部和山东南部、江苏、浙江一带。
西周时期,楚对西周保持相对独立,往往叛服无定。周昭王曾两次率师伐楚。一次在昭王十六年,周师有较多俘获;一次在十九年,周师还济汉水,全军覆没,昭王本人也死在汉水中。这是西周历史上的著名事件。夷王时,王室衰微,熊绎的后代熊渠乘机出兵攻打庸和扬粤(即扬越),至于鄂,分其土,封长子毋康为句亶王,中子挚红为鄂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厉王时,熊渠畏周伐楚,去其王号。周宣王时,楚一度内乱。熊严有子四人,长子熊霜先立。熊霜卒,三弟争立:仲雪死,叔堪亡濮,而少弟季徇立,是为熊徇。熊徇之孙熊仪为若敖(楚君无谥称敖,冠以葬地名),其庶支称为若敖氏,是后来楚国的显族。若敖二十年(前771年),西周结束。
春秋早期,若敖之孙熊眴(蚡冒)开启濮地。熊眴卒,其弟熊通杀其子代立,迁都郢(今湖北江陵纪南城)。公元前704年,熊通自立为王,是为楚武王。武王多次进攻汉以东的强国随(在今湖北随州)。文王时,楚更为强大,凌江汉间小国,并北上伐灭申(在今河南南阳)、息(在今河南息县)、邓(在今湖北襄樊)等国。
春秋中期,楚成王屡次北上伐郑,引起北方各国的联合干预。公元前656年,齐桓公合诸侯之师伐楚,与楚盟于召陵(今河南郾城东)。齐桓公卒,宋襄公乘机图霸。公元前638年,楚败宋于泓(今河南柘城一带)。宋襄公伤股,病创而死,楚势益张。公元前632年,晋文公败楚于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楚北上之势暂时受挫。楚先后灭亡弦(在今河南息县)、黄(在今河南潢川)等小国以及楚的同姓国夔(在今湖北秭归)。穆王时,楚又先后灭亡江(在今河南息县)、六(在今安徽六安)两国。庄王时,楚的势力达到顶峰。公元前606年,楚伐陆浑戎,观兵周郊,问鼎大小。公元前597年,楚大败晋师于邲(今河南郑州西北,见邲之战)。公元前594年,楚围宋五月。楚并先后灭亡庸(在今湖北竹山)、舒蓼(在今安徽舒城)、萧(在今江苏徐州)等小国,终于称霸诸侯、共王时,楚的势力有所衰落,公元前575年,晋败楚于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见鄢陵之战)。次年,楚灭舒庸(在今安徽舒城)。
春秋晚期,楚长期内乱。共王有子五人,子康王先立。康王卒,子郏敖立。康王弟子围、子比、子皙、弃疾争位。子围杀郏敖先立,是为灵王。灵王先后灭亡赖(在今湖北随州东北)、陈、蔡。公元前529年,弃疾、子比、子皙乘灵王外出,攻入郢都,杀灵王太子禄,立子比为王,子皙为令尹,弃疾为司马。灵王饿死申亥家。后弃疾又*死子比、子皙而自立,为平王。平王暴虐,夺太子建之妇,杀伍奢及伍奢子伍尚。伍奢子伍子胥出奔吴。楚昭王时,伍子胥劝说吴王阖闾伐楚。
公元前506年,吴败楚于柏举(今湖北麻城),五战及鄂,攻入楚都。昭王逃入随,使申包胥请救于秦。次年,秦、楚败吴于稷(今河南桐柏),吴引兵去。昭王灭唐(在今湖北随州),还归郢,迁都鄀(今湖北宜城东南)。昭王复国后,又灭顿(在今河南商水)、胡(在今安徽阜阳)等小国。昭王卒,子惠王立。公元前481年,平王太子建之子胜,为白公,袭杀令尹子西和司马子期于朝,劫惠王。叶公子高出兵,平定白公之乱,再度灭陈。
战国早期,楚惠王再度灭蔡,占领淮水流域;公元前431年,简王北上灭莒(在今山东莒县)。简王卒,声王立,立仅六年,“盗”杀声王。声王子悼王晚年任用吴起变法,南收扬越,占领洞庭、苍梧,楚复强大。
战国中期,楚威王败越,占领吴故地,越从此破散。楚怀王时,楚与齐纵亲。公元前318年,魏、赵、韩、燕、楚等国合纵攻秦,以楚怀王为纵长,不胜而归。秦使张仪入楚,离间齐、楚,许与商(今陕西商县)、於(今河南西峡一带)之地六百里,已而背约不与,楚因伐秦。公元前312年,奏败楚于丹阳(今河南西峡一带),取楚汉中。楚*,秦又败楚于蓝田(今陕西蓝田)。楚服秦,但仍与齐、韩合纵。公元前306年,楚灭越(其后裔退居闽越),设郡江东。
战国晚期,楚背齐合秦。公元前301年,齐联合韩、魏攻楚,大败楚军于垂沙。次年,秦亦攻楚,取襄城。又次年,楚怀王入秦被执,后三年死于秦,楚从此一蹶不振。顷襄王时,秦继续攻楚。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破楚拔郢,楚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顷襄王卒,考烈王立,以黄歇(封为春申君)为相。公元前257年,黄歇与魏信陵君救赵败秦。次年,楚灭鲁。公元前253年,楚迁都巨阳(今安徽太和东南)。公元前241年,楚迁都寿春(亦称郢,今安徽寿县西南)。考烈王卒,李园杀黄歇,立幽王。幽王卒,同母弟犹代立为哀王。哀王立仅二月余,为庶兄负刍之徒袭杀,负刍立为王。公元前223年,秦将王翦、蒙武破楚,虏王负刍,楚国灭亡。
燕:
燕国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北方的一个诸侯国。战国时为七雄之一,前222年被秦国灭亡。
起源:
据《史记》记载,周武王灭商以后,封宗室召公于燕,在今北京及河北中、北部(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燕国的都城在“蓟”(位于今北京房山区琉璃河)。周的贵族和当地旧商的贵族以及当地土著建立了联合政权。最终使该地区原来的东胡民族逐渐融入华夏族。
燕国建国以后与中原各地来往甚少,文化较中原落后,在春秋初年的外族入侵中更是险些亡国,凭借齐国“尊王攘夷”的军事帮助才得以保全,并进而在日后有了发展。
鼎盛:
前323年,公孙衍发起韩、魏、赵、燕、中山"五国相王"。前314年,燕王哙禅让于相国子之,太子平不服,作乱,失败被杀。齐国、中山国趁机伐燕,燕国大败几乎被灭,燕王哙和子之被杀。齐国退兵后,燕人拥立在韩为??的公子职,是为燕昭王。昭王即位后礼贤下士,筑黄金台,各国士人“争趋燕”。乐毅自赵国来,邹衍自齐国来,剧辛自赵国来。(此节据杨宽"战国史"作了修正。)
昭王“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又以乐毅为亚卿主持国政,经过二十八年励精图治,原本弱小的燕国成为一时之强。前284年,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率倾国之兵联合赵、楚、韩、魏五国伐齐,连下齐国70余城,杀死齐闵王。齐地只剩除莒(今山东日照市莒县)和即墨二城。前278年,昭王死,太子燕惠王即位。齐国即墨守将田单施反间计,燕惠王中计以骑劫代替乐毅。前279年田单以火牛阵大败燕军,齐国趁势复国。
覆灭:
燕太子丹年轻时在秦国作人质。逃回燕国后太子丹并没有致力振兴燕国,而是寻找到一位叫荆轲的刺客。前230年,秦国灭了韩国。前228年,秦国占领了赵国都城邯郸,*近燕国。前227年,太子丹送荆轲和他的13岁的助手秦舞阳到易水之畔(现河北易县)。荆轲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之后荆轲刺秦王嬴政未遂。这一事件给了秦国一个进攻燕国的借口。前226年,大将王翦率秦军占领了燕国的大半。燕王退守辽东,杀太子丹以求和。前222年燕灭于秦。
齐:
齐国是周朝诸侯国之一,姜姓。田氏代齐后,史称“田齐”,妫姓。是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
开国君主: 姜尚(吕尚,姜子牙,姜太公)
都城: 营丘(后称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地理位置 :今山东北部
建国时间:约前11世纪
灭亡时间:前379年(为田齐所灭)(田齐)前221年(为秦所灭)
历史:
春秋初期,齐与主要竞争对手鲁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公元前689年,齐襄公灭鲁的与国纪,扫除东面障碍。公元前686年,公孙无知杀襄公自立,公子纠奔鲁,公子小白奔莒。次年,无知被杀。鲁伐齐,欲纳公子纠,而齐高氏、国氏已召小白先入,击败鲁师,立为齐桓公。桓公任用管仲进行改革,国力富强,成为霸主。公元前684年,齐灭掉西面小国谭,向鲁推进。公元前681年,又与宋、陈、蔡、邾会于北杏,南下灭小国遂,迫使鲁与齐言和,盟于柯。次年,齐假王命合陈、曹伐宋,迫使宋国屈服,并与宋、卫、郑会于鄄,又次年,齐与宋、陈、卫、郑复会于鄄,开始称霸诸侯。
春秋中期,齐桓公以“尊王攘夷”为号召,联合中原诸夏,讨伐戎、狄、徐、楚,安定周室。公元前664年,齐北伐山戎,救燕;又逐狄,存邢救卫;公元前656年,齐合诸侯之师侵蔡伐楚,与楚盟于召陵。此后,齐多次大会诸侯。公元前651年,齐会鲁、宋、卫、郑、许、曹于葵丘。齐霸业达于顶峰。公元前643年,桓公卒,齐从此失去霸主地位。公元前589年,齐、晋大战于鞍(今山东济南),齐大败。到灵公、景公时,齐依旧是仅次于晋的中原强国。前567年齐灵公灭莱国,疆土扩大到山东东部。疆域东到海,西到黄河,南到泰山,北到无棣水(今河北盐山南)。
春秋末年,齐衰落,卿大夫相互兼并。公元前548年,崔抒杀庄公,立景公。公元前546年,庆封灭崔氏之族。庆封专齐政。次年,庆舍与栾、高(齐惠公之后)、陈(田)、鲍四族攻庆封,庆封奔吴。景公时,陈桓子施惠于民,民归陈氏,陈氏因而强大。公元前532年,陈桓子联合鲍氏攻栾氏、高氏,栾施、高疆奔鲁。公元前489年,景公卒,国氏、高氏(齐文公之后)立晏孺子,次年,陈僖子联合鲍氏攻国氏、高氏,国夏、高张奔鲁,遂杀晏孺子,立公子阳生为齐悼公。悼公在位四年,被杀,阚止为政。公元前481年,陈成子杀阚止,专齐政。公元前386年,陈成子玄孙太公和立为诸侯,迁齐康公于海上。公元前379年,康公卒,姜齐绝祀。
田齐妫姓国家,出于陈厉公之子陈完。陈与田古音相近,故古书往往作田。公元前672年,陈完入齐,事齐桓公。陈完传五世至陈桓子,陈氏开始强大。以后陈氏逐渐兼并齐国的栾、高(齐惠公之后)和国、高(齐文公之后)以及鲍、阚等族,专齐政。田齐的国都仍在临淄,疆域亦袭姜齐之旧。
田齐立国时,已经进入战国中期。太公和是第一代齐侯。太公和之孙桓公午在国都临淄的稷下置学宫,“设大夫之号”,招聚天下贤士。前386年周安王承认田和为齐侯。到威王 、宣王时,稷下人才济济,成为东方学术文化的中心。齐威王任用邹忌为相,改革*,齐国遂强大。公元前353年,齐大败魏军于桂陵。公元前341年,齐又大败魏军于马陵。公元前334年,齐威王与魏惠王“会徐州相王”,正式称王。威王晚年,相邦邹忌与将军田忌争政。公元前322年,田忌攻临淄,求邹忌,不胜,逃亡楚国。齐宣王时燕国发生“子之之乱”。公元前314年,在孟轲劝说下,宣王命匡章率“五都之兵”、“北地之众”伐燕,五旬克之,一度占领燕国。齐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战国晚期,齐仍保持着强盛的地位。公元前301年,齐联合韩、魏攻楚,大败之。公元前298-前296年,齐联合韩、魏连年攻秦,入函谷关,迫秦求和。公元前288年,齐、秦并称东、西帝,旋皆放弃帝号。次年,苏秦、李兑合赵、齐、楚、魏、韩攻秦,罢于成皋。又次年,齐灭宋。公元前284年,燕以乐毅为上将军,合燕、秦、韩、赵、魏攻齐,攻入临淄,连下七十余城。齐城不下者只有莒和即墨。齐愍王逃入莒,被淖齿杀死。王孙贾与莒人杀淖齿,立愍王子法章为齐襄王。燕引兵东围即墨,城中推举田忌为将。双方相持达五年。公元前279年,田单组织*,用“火牛阵”大败燕军,收复失地。齐虽复国,但元气大伤,无力再与秦抗衡。公元前221年,秦灭韩、魏、楚、燕、赵后,使将军王贲从燕地南攻齐国,俘虏齐王建,齐国灭亡。
著名战役:
长勺之战
葵丘之会
田氏代齐
桂陵之战(围魏救赵)
马陵之战
田单复国
齐国君主:
称号 || 国 君 姓 名 || 在 位 年 份 || 在位年数
齐太公||姜尚,字子牙 || 前?年~前1000年 || 在位?年
齐丁公||姜伋 (一说姜及) || 前999年—前年 || 在位?年
齐乙公|| 姜得 ||前?年~前?年 || 在位?年
齐癸公||姜慈母 ||前?年~前?年 || 在位?年
齐哀公||姜不辰,一说姜不臣||前?年~前863年 || 在位?年
齐胡公|| 姜静 ||前862年~前860年 || 在位3年
齐献公|| 姜山 ||前859年~前851年 || 在位9年
齐武公|| 姜寿 ||前850年~前825年 ||在位26年
齐厉公|| 姜无忌 ||前824年~前816年 || 在位9年
齐文公|| 姜赤 ||前815年~前804年 || 在位12年
齐成公|| 姜脱 (一说姜说)||前803年~前795年 || 在位9年
齐前庄公|| 姜购 || 前794年~前731年 || 在位64年
齐厘公|| 姜禄 || 前730年~前698年 || 在位33年
齐襄公|| 姜诸儿 ||前697年~前686年 || 在位12年
齐前废公||姜无知(公孙无知)|| 前686年 || 在位2月
齐桓公|| 姜小白 ||前685年—前643年 ||在位43年
齐中废公||姜无诡 || 前643年 || 在位3月
齐孝公|| 姜昭 || 前642年—前633年|| 在位10年
齐昭公|| 姜潘 ||前632年—前613年 ||在位20年
齐后废公|| 姜舍 ||前613年 || 在位5月
齐懿公|| 姜商人 || 前612年—前609年||在位4年
齐惠公|| 姜元 || 前608年—前599年||在位10年
齐顷公|| 姜无野 ||前598年—前582年 ||在位28年
齐灵公|| 姜环 ||前581年—前554年 || 在位6年
齐后庄公|| 姜光 || 前553年—前548年|| 在位6年
齐景公|| 姜杵臼 || 前547年—前490年||在位58年
齐晏孺子|| 姜荼 ||前489年 || 在位10月
齐悼公|| 姜阳生 ||前488年—前485年 ||在位4年
齐简公|| 姜壬 ||前484年—前481年 ||在位4年
齐平公|| 姜骜 ||前480年—前456年 || 在位25年
齐宣公|| 姜积 ||前455年—前405年 || 在位51年
齐康公|| 姜贷 ||前404年—前379年 || 在位26年
田齐
称号|| 姓名 || 在位年份 || 在位年数
齐太公|| 田和 ||前404年~前384年|| 在位21年
齐废公|| 田剡 ||前383年~前375年|| 在位9年
齐桓公||田午 ||前374年~前357年|| 在位18年
齐威王||田因齐||前356年~前320年|| 在位37年
齐宣王||田辟强||前319年~前301年|| 在位19年
齐愍王|| 田地 ||前300年~前284年||在位17年
齐襄王||田法章||前283年~前265年|| 在位19年
齐废王||田建 ||前264年~前221年|| 在位44年
秦:
秦国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秦人是华夏族西迁的一支。其国君嬴姓(少昊氏之后),传说周孝王因秦的祖先善养马,因此将他们分封在秦,作为周朝的附庸。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建国,占领了被戎人和狄人占领的原周朝在陕西的领地。从前677年起,秦国在雍建都近300年。雍城有宫殿区、居住区、士大夫与国人墓葬区和秦公陵园。
秦最初的领地在今天陕西省西部,在当时属于中国的边缘部分。一直到战国初期秦一直是一个比较弱的国家,也许正因为它地处偏僻,因此它一直没有受到其他国家的重视。在春秋时代早期它是一个不显眼的国家,直到秦穆公时代方参与中原争霸,成为仅次于晋国、楚国、齐国的二等强国。就科学技术、文化等等而言,秦在战国初期也比较落后。这个形势一直到前361年商鞅变法才开始改变。从此秦国开始不断强大。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前316年秦灭蜀,从此秦正式成为一个大国。前246年嬴政登基,前238年掌权,开始了他对六国的征服。从前230年秦灭韩国起,到前221年秦灭齐国,统一中国。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3 05:57
有历史地图自己慢慢去看吧: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D5%BD%B9%FA&in=7211&cl=2&cm=1&sc=0&lm=-1&pn=9&rn=1&di=1239343220&ln=2000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3 08:05
1楼也忒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