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中的均值法、极值法问题怎么做?要例题!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26 17:32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4:01
认真看,很简单的!!例子都有了!均值法、例子:由两宗金属组成的混合物30g,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得到1gH2,则该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是:
A.Na和Al
B.K和Mg
C.Zn和Cu] 其实很简单 就是将反应物换算成相同价态。看好题目!假设都换算成1mol金属生成1mol氢气 混合物30g 得到1gH2(0.5mol)
则两种金属都为二价时 相对原子质量一定要一个大于60 一个小于60
钠为正一价 换算成正二价 相对原子质量为46
铝为正三价 换算成正二价 相对原子质量为18
钾为正一价 换算成正二价 相对原子质量为78
镁为正二价 换算成正二价 相对原子质量为24
锌为正二价 换算成正二价 相对原子质量为65
铜不与酸反应产生氢气 相对原子质量为无穷大
所以只有B可以。 极值法在物质组成明确,列方程缺少关系无法解题时,可以根据物质组成进行极端假设得到有关极值,再结平均值原则确定正确答案。例1某碱金属单质与其普通氧化物的混合物共1.40g,与足量水完全反应后生成1.79g碱,此碱金属可能是( ) (A)Na (B)K (C)Rb (D)Li解析 本题若用常规思路列方程计算,很可能中途卡壳、劳而无功。但是如果将1.4g混合物假设成纯品(碱金属或氧化物),即可很快算出碱金属相对原子质量的取值范围,以确定是哪一种碱金属假定1.4g物质全是金属单质(设为R) 假定1.40g全是氧化物设为R2O则:R→ROH △m 则:R2O → 2ROH △m MR 17 2MR+16 18 1.40 (1.79-1.40) 解之MR=61 1.40 (1.79-1.40) 解之MR=24.3既然1.40g物质是R和R2O的混合物,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应介于24.3—61之间。题中已指明R是碱金属,相对原子质量介于24.3—61之间的碱金属只有钾,其相对原子质量为39。答案为B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4:02
举两个例子,希望你能从中得到启发,祝学习进步。 均值法的应用: 将13.2克可能混有下列物质的(NH4)2SO4样品,在加热的条件下,与过量的NaOH反应,可收集到4.3升NH3(密度为17克/22.4升),则样品中不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 (A)NH4HCO3、NH4NO3 (B)(NH4)2CO3、NH4NO3 (C)NH4HCO3、NH4Cl (D)NH4Cl、(NH4)2CO3 解析:假设样品为纯(NH4)2SO4,则由(NH4)2SO4→2NH3可知,能产生4.48升NH3,大于4.3升。因此样品中的杂质造成样品NH4+的含量小于纯(NH4)2SO4中NH4+的含量。这就要求选项的两种物质中至少有一种物质的NH4+含量小于(NH4)2SO4中NH4+的含量,都大于是不可能的。可将备选答案化学式变形后进行估算:NH4HCO3→(NH4)2(HCO3)2,NH4NO3→(NH4)2(NO3)2,NH4Cl→(NH4)2Cl2 部分“式量”:(HCO3)=122,(NO3)2=124,Cl2=71,CO3=60,而(NH4)2SO4中,SO4=96,故答案选D。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4:02
貌似很熟悉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