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 小扇有风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24 12:2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4:57
立夏之后,天气渐渐地热起来,妻子把往年的旧蒲扇翻出来修补。儿子说家有空调,扇子早该淘汰了。我说你出了家门,能背着空调么?停了电,你用手招风么?妻子听了莞尔一笑:就是么。
俗话说:立了夏,把扇儿拿;立了冬,把扇儿扔。扇子,“若说不是无价宝,家家户户离不了”,作为居家过日子不可或缺的物件,曾伴随着人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漫长的高温酷热季节。
“小扇有风,拿在手中。有人来借,不中不中。朋友来借,等到立冬。”这是一首在民间广为传唱的儿歌;“有风不动无风动,不动无风动有风。”这是一则扇谜,读起来有点绕口但是生动形象;“举起随时消酷暑,动来无处不清风。”这是一副扇联,文字优美对仗工整;“夏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施耐庵在《水浒全传》里的一首诗,把不劳而获的剥削者的可增面目,刻画的入木三分……。
携带方便,能搧风、遮阳、挡雨、垫座等的扇子,自古以来,就与人们的生活结下不解之缘,所以国人的扇子情结源远流长。可以想象,我们的祖先为避免烈日炙烤,随手摘取树叶或禽羽简单加工后障日引风,这也许就是扇子的初源。随着人类历史的进程,扇子不断发展完善,种类日趋繁多,至今已是琳琅满目,作为纳凉工具不仅实用,还是一种可供玩赏收藏的工艺品。
据说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扇”子,不是用来搧风取凉的,而是帝王皇权的一种仪仗饰物,是用来遮风蔽日彰显身份讲排场耍威风的。但是,扇子因招风纳凉的功能悄然进入寻常百姓家,自战国至秦汉以来不但大行其时,而且历经千百年而不衰。
翻开璀璨瑰丽的中国文化史,从扇子诞生的那一天起,与扇子有关的文化就已应运而生,佳话不绝,随手拈来,意趣无穷。
晋人崔豹,在《古今注》中记载了三千多年前“舜作五明扇”,是用五光十色的雄鸡尾羽做成扇子,以表示“广开视听,求贤人”,标志着舜开启了华夏民主*的先河。晋陆机在《羽扇赋》说“(周)武王造扇”,这时扇开始演变为权贵们的仪仗饰物,一直到清末,随着封建王朝的湮灭而走进了历史的博物馆。
扇子作为平民拂暑纳凉之用,始于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中的“以龙致雨,以扇逐暑”,说明当时民间已经广泛使用扇子。
说起我国扇子的制作,已有考证,多是用羽毛、竹木、蕉叶、芦苇、蒲草、麦秸、绢帛、纸张等材料经能工巧匠之手制成,有的还配上贵重高档的扇骨和扇坠,令人叹为观止。到了宋代,折扇开始出现。最初见于宋徽宗宣和年间高丽国以贡品传入中国。还有人说是由日本而来,又称“倭扇”。至此,扇子大致归纳为两大类沿用至今:一类叫平扇,不能折叠;一类叫折扇,可自如敞开收叠。
在扇面上题诗作画之风,开端于三国。文人墨客在扇子上面言情托志,感慨人生,使扇子成了艺术品。唐、宋以后更为盛行,写扇佳句荟萃,不胜枚举。明代永乐以后,折扇书画艺术达到了鼎盛时期。
有人说扇子与佛教文化有着密切关系,扇子之“扇”与“善”谐音,扇子也寓意“善良”、“善行”,这就使人不禁想起了那个手摇破扇到处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彰善罚恶的人间活佛——济公的形象。
古典名著《三国演义》里,诸葛亮手执羽扇,给我们留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印象。清初孔尚任一出《桃花扇》,把李香君的爱情唱的天下人皆知。
如今,在南京博物院收藏古扇数以千计,象牙扇、檀香扇等等扇中珍品不胜枚数。特别以明清为最,宛然一部明清绘画简史,工匠们的智慧与技能、文人们的才华与情操,都在这小小的扇子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扇子,已超出实用价值之外,另有了一种特殊的珍赏和收藏价值,已成为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瑰宝。
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物质文明的发展,扇子的功用正不断地由电风扇和空调设备来完成,然而人们始终没有、也许永远不会丢弃和忘却扇子。
夏天,小扇有风。令我没想到的是随手一摇,竟掀开了中国“扇”文化这厚重的一页,那凉爽仿佛是从历史深处扑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