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9:45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23:22
度人 意思
你要度众生,因为众生都是你,听得懂吗?你要去度人家,你先要度你自己,你把自己度好了,你才能度人家。那么怎样能和自己的佛性合得来呢?也就是说,你在度人的时候,你是在度自己,当你度不了这个人的时候,实际上你就是因为自己的性格与所度的人气场不对,正能量不够,你跟自己这一关也过不去,我能度他吗?我自己还没修好呢!你度不了别人,就是自己这一关还过不去。举个简单例子,你想就一件事情说服自己的母亲,你去跟母亲讲的时候,你要把母亲当成你自己,好好地跟她讲,那么妈妈会听你的。你去跟妈妈讲,你把你当成自己,你把她当成她,你说她会听你的吗?
所以,如果对方的心中有障碍,你就不能度他,修心就是要修除心中所有的障碍。你们今天来学佛,如果心中还带着障碍来,就算每个人带一个好了,五十个人就是五十个障碍,五十个障碍全部聚卝集在东方台观音堂,那不就是一大块业障吗?你今天跑过来,一个人脸上不开心,搞得五十个人都不快乐,你说会成什么样子?谁看见谁都不理睬,你的一块业障把人家全部带成业障了,是人家欠你的?所以学佛人首先要去除业障。
菩萨怜悯众生,因为菩萨看众生是非常可怜的,所以菩萨才能处在众生的境界救卝度众生;因为菩萨慈悲众生,菩萨看见众生很可怜,所以,菩萨才会跑到众生中来。很多孩子在大学里读书,每天都忙着写功课,妈妈就是你的菩萨,妈妈到了大学宿舍里天天帮你洗衣服,帮你烧菜做饭,忙完了,妈妈就不声不响地走了,让你好好地安心读书,这样的妈妈不就是菩萨吗?妈妈为什么要到人间来奉献啊?因为妈妈看到了你的苦,所以妈妈才来;菩萨看见我们在人间很苦,所以菩萨才到人间来。*为什么告诉你们菩萨是多么的好啊,因为菩萨好了,你们才会拜菩萨,菩萨好了,你们才会爱菩萨,菩萨好了,你们才会求菩萨,这样菩萨才会救你们。
我们身处人间,不管发生什么事情,要学菩萨如如不动。今天被人家骂,我是这样;明天被人家说,我也是这样,只有心定才能修行。*讲来讲去就是要你们定得住啊,发疯的人定得下来吗?想不通的人定得下来吗?不是表面上发疯,而是心里发疯。人生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人生之苦,是过去世之报,不需担忧。我们吃了这么多的苦,不就是因为我们过去没有好好地做人吗?今世之乐,也是过去世之报啊,今天我们很快乐,也是我们上辈子积的福德啊,所以,要好好地惜福。
你们很多年轻人就不惜福,人家佛友做来的饭菜,你们吃完了,有没有一个人跑过去把饭菜给盖好的,你们真的是不珍惜人家的劳动,你们自己怎么不烧饭菜啊?要明白,苦乐全是过去的因缘而生,短暂的胜败毁誉不要去斤斤计较。想想看,你们一辈子当中,胜了多少次?败了多少次?有没有被人家嫉妒啊?有没有被人家骂啊?自己把人家搞倒了有没有啊?最后又被人家搞倒了失败了有没有?想想就知道了。
要随缘而进,要合乎自然之心。做人一定要自然,你们去看好了,一个虚假的人做功德是不能长久的,真卝实的东西才留得长。有些人找到工作了,都还找机会过来做功德,你看小沈从第一天来到现在,整个人都变了,这不要*去讲,他到今天还是在不声不响地做功德,他是真卝实的,他没有虚假的东西,他也从来没有到*这里来说他有多用功,他多么爱菩萨,他一定会好好修心,他从来没有这么说过。做人学佛贵在坚持,一个人要用心对人家好,很多人结婚的时候山盟海誓,海枯石烂心不变,到了最后,别的缘分一来,马上就变了。为什么婚姻让这么多的人伤心?因为都是真心付出啊,等到恶缘到了,开始吵架了,才伤心伤肝,所以才会造成很多人想不通自 杀。所以,感情这东西是玩不得的。
要懂得,人生的爱情、感情均是万有皆空。你跟谁的感情,跟谁的爱情都是万有皆空,老伴老伴,伴到最后就剩下一个人了。周阿姨现在不就是一个人吗?不就是空的吗?她的爱情到哪里去了?你们的孩子跟你们的感情现在这么深,等到孩子大起来了,不就离开家了吗?夫卝妻俩昨天还如胶似漆,今天凶狠吵闹,突然之间老婆没有了,老公没有了,这不就是在给你们颜色看吗?这不就是报应吗?什么爱情、感情,都是万有皆空,一千个有了,也是空的,一万个有了,也是空的,万万上亿的感情,到了最后还是空的。
人生要掌握几样东西:不烦恼、惜福、随缘、无所求和尽本分。*经常跟你们说,闷闷不乐是一天,快快乐乐也是一天,你为什么不能让自己快快乐乐地过一天,为什么要让自己闷闷不乐地过一天呢?既然事情已经是这样了,你闷闷不乐也是这样啊,对不对?工作没了,你在家里抽自己的嘴巴,你气死,有什么用?开开心心,既来之,则安之,有什么可以大惊小怪的,人生就这么一点事情。
*告诉你们,人生最大的两件事情,你们当心一点就好了,那就是出生和死亡,要死了,那才是大事情,还有生孩子也是大事情,*是专门来处理大事情的,所以,很多人卝大事来了就来找*。人的一生在生和死中间全部是小事情,比如换工作,换老公,很多人把小事情当回事,傻得不得了。所以,要让快乐常伴身,有快乐你就会没有忧愁。你们以为快乐没有好处啊?要去掉忧愁,就要快乐,你们多快乐一点,不就是没有忧愁了吗?
我们做人做事情,什么事情都不能为你一个人所用,为你一个人所有。就是说,你今天所有得到的东西,你不能让你一个人来受用,因为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所拥有的一切东西都是来之于民,都要用之于民。简单地讲,我今天有样好吃的东西,是人家给我做的,我应该分给人家吃一点;今天人家送给我一个礼品,我应该还赠给他一个礼品;今天人家送给我一句好话了,我应该把这句好话奉献给大家。人家说:“你人真好。”
你要回赠:“没有啊,你也是好人啊。”人家说:“你真漂亮。”你们有的女孩子会讲人家漂亮吗?当人家说你漂亮的时候,你马上就说:“你也真的很漂亮。”这是回赠给人家,对不对啊?因为所有的财物、语言布施等东西,你都是不能带走的。人家说你好看,你带得走吗?人家给你钱,人家给你礼物,你带得走吗?你还是要用完、吃完。现代话讲,回馈社 会。
一旦有苦恼、有嫉妒,你们马上就得种福田了。就是种下了你们因缘的根,种下了后世的因缘。你们知道吗,因缘像火一样,它会烧卝人的。举个简单例子,你看上了这个人,你种下了这个因之后,它会盯着你的,像火一样烧着你,所以,*叫你们的眼睛不要乱看,叫你们不要乱做事情。比方说,你看上了一个电视机,但是价卝格太高,你买不起,你只要有这个念头种下了这个因缘,你就会很痛苦,像火一样烧着自己。我太喜欢这个房子了,我买不起,但是我拼命地想买,接着就拼命地去搞钱了,听得懂吗?
不要给自己种因缘,只要是火就会烧,爱情之火烧死你,钱财之火烧死你,名利之火烧死你。多少人为了名利,被人家骂,被人家诬蔑、讽刺,还是照样去争那个位置,被火烧得够呛。要懂得,不知此因,就是增苦种罪,如果一个人活在世界上,你连自己吃苦的因都不懂,你不知道为什么你今天会吃苦,那么你就是在增加你的苦,种下你的罪,叫“增苦种罪”。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23:23
在道教义理中非常重视度人与度己的思想。度人,一方面从精神和肉体上拯救教化世上之人,为之清心疗疾;超度荐拔死去的亡魂,树立接引众生的楷模形象;另一方面通过著书立说传播道教义理,运用智慧悟性为他人指点迷津。度己,即通过自身的*,广积善德以达与道合真,得道成仙。一、度人必须先度自己。就是说要想度化别人出离苦痛,必须以先解脱自己为前提条件。现今道教界有不少修道之士只是一味地强调度人之重要,却将自身的*抛在一边,这是一种误人误己的不正确的观点。试想:若我们自己还沉溺在精神或肉体的痛苦之中,又如何去拯救教化别人呢? 若我们自己不具备一定的道行、德性,就为人超度荐拔亡魂,不就像一个不识水性的人去担任航海救生员吗? 那只会断送了自己和别人的生命。若自己还没有吃透祖师爷的经典,还没明了“道”的本原、人生的真谛、幸福与苦痛的根源,就著书立说,那正如一个不识方向的人跑到陌生的地方去树路标一样,只会误人前途。所以说,要想度化别人出离苦痛,首先必须加强自身的*,使自己具备一定的能量,就象太阳一样,要想照亮别人,首先得自己发热。 二、度人即是度己。因为在度人的同时也在为自己积功累德,随着度人数量的增加会使自己的功德逐渐趋于*,以至体道合真成圣成仙,所以说度别人也就是度自己。历代道教仙真都是以践行“度人”为抱负,在自己的修行生活中身体力行,从而得道成仙的。道祖说:“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为人己愈多。”俗话也说,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在我们为超度亡魂诵经时,同样会加深自己对经中义理的觉悟,进一步明了性命之诀窍,敛心静念,自然就为自己的“成道”垫铺了基石。我们为别人讲解道教义理,使别人明白了生活的真谛,出离了苦痛的深渊,对别人教化的成功,首先会使自己精神更加充实,信仰更加坚定。尤其是著书立说,其功德是流芳千古的,而且在其著作发表之后自己还会收到许多不同的反馈意见,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对“道”的认识,使自己在修道的过程中少走许多弯路,早日得道成仙。 我们不难看出度人与度己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自身能力的大小决定着度人的程度范围,积善度人的多少又直接影响着自身功力的进长。所以既不能偏重于度人也不能偏重于度己,必须将二者紧密结合,既要抓住一切度人的机会,又不能不度德、不量力地只顾度人却忘了给自己充电。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23:23
我的理解就是:“浅知”和“深知”是讲的是个人的修养及文化知识的程度,“度”这个字是个动词,做帮助和解救之讲,“己”是自己,“人”是别人或世人来讲。这句话总的来讲用一句话来概括“知道的少的时候,你可以修身养性,做好本份的事就可以了,度人的时候是必须要有高深的文化和见解,这样就可以帮助和解救世人了”。以上的回答是属于个人的理解,希望能帮到你。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23:24
这特别符合一句 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23:24
就是“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菩萨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