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对联有什么含义?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9:3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6:45
一、曾国藩自题联
时贤一石雨水;古法二祖六宗。——曾国藩自箴
世事多因忙里错;好人半自苦中来。——曾国藩自题书斋
这是一副自诫自勉书室联。上联自诫,指世事纷繁,一忙就容易出错,务必戒躁。一个“多”字下得十分贴切,避免了以偏概全的毛病。下联自勉,甘从苦来,人要吃得起苦、耐得住劳,历尽磨难才有可能成为完美之人。一个“半”字也用得很妙,因为要做完美的人仅靠吃苦耐劳显然还是不够的。
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曾国藩自题
取人为善,与人为善;乐以终身,忧以终身。——曾国藩自箴
此联于 1859年4月1日作。上联“取人”,语出《孟子·公孙丑上》,原句为:“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意思是说:吸取别人的优点来自己行善,这就是偕同别人一道行善。关于“取人为善,与人为善”的辨正关系,作者曾以“大河”与“小河”作比说:“与人为善、取人为善之道,如大河水盛足以浸灌小河,小河水盛,亦足以浸灌大河;无论为上、为下、为师、为弟、为长、为幼,彼此以善相浸灌,则日见其益而不自知矣。”下联“忧以”,语出作者的《圣哲画像记》,意为“终身有乐处”之意。关于“乐”字,作者曾总结出“三乐”的经验:“读书声出金石,飘飘意远,一乐也;宏奖人才,诱人日进,二乐也;勤劳而后憩息,三乐也。”关于此联,吴恭亨曾评论说:“上下幅均仄声,落脚虽曰失律,然颠扑不*,殊可喜。”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居守口,独居守心。——曾国藩自箴
禽里还人,静由敬出;死中求活,淡极乐生。——曾国藩自箴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曾国藩自箴
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间那有空闲的光阴。——曾国藩自箴
天下无易境,天下无难境;终身有乐处,终身有忧处。
——曾国藩自箴
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
——曾国藩自箴
丈夫当死中图生,祸中求福;古人有困而修德,穷而著书。
——曾国藩自箴
不怨不尤,但反身争个一壁静;勿忘勿助,看平地长得万丈高。
——曾国藩自箴
酿五百斛酒,读三十年书,于愿足矣;
制千丈夫裘,营万间广厦,何日能之。——曾国藩正题
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
办事无声无臭,既要老到,又要精明。——曾国藩自箴
莫苦悔已往愆尤,但求此日行为无惭神鬼;
休预怕后来灾祸,只要暮年心气感召吉祥。
——曾国藩自箴
虽贤哲难免过差,愿诸君谠论忠言,常攻吾短;
凡堂属略同师弟,使寮友行修立名,方尽我心。
——曾国藩自箴
有诗书,有田园,家风半读半耕,但以箕裘承祖泽;
无官守,无言责,时事不闻不问,只将艰巨付儿曹。
——曾国藩自箴
有诗书,有田园,家风半读半耕,但以箕裘承祖泽;
无官守,无言责,时事不闻不问,只将艰巨付儿曹。
——附录:曾国藩之父曾麟书自题
曾国藩出生于湖南省双峰县井字镇荷叶塘的一个豪门地主家庭。祖辈以农为主,生活较为宽裕。祖父曾玉屏虽少文化,但阅历丰富;父亲曾麟书身为塾师秀才,满腹经纶,作为长子长孙的曾国藩,自然得到二位先辈的爱抚,他们望子成龙心切,便早早地对曾国藩进行封建伦理教育了。曾国藩6岁时入塾读书,8岁能读八股文诵五经,14岁时能读周礼,史记文选,并参加长沙的童子试,成绩俱佳列为优等,可见他自幼天资聪明,勤奋好学。至1832年他考取了秀才,并与欧阳沧溟之女成婚,踏上了人生的一大台阶。
二、曾国藩撰题联
放眼瀛台小;置身天地孤。——曾国藩题安徽省松小孤山
同科十进士;庆榜三名元。——曾国藩题京都长沙郡会馆
甲辰年[1844年]顺天乡试,周公寿昌中南元。乙巳会试,萧公锦忠中殿元,孙公鼎臣中朝元。是科湖南八进士,皆湖南*沙府人。又黄公辅相及其侄彭年中贵州进士,原籍湖南省醴陵。金榜题名日,在京城长沙郡会馆演剧,曾国藩书题此联,一时传为美谈。
微雨晴时看鹤舞;小窗幽处听蜂衙。
——曾国藩题江苏省徐州云龙山放鹤亭
长短不吹江月落;高楼遥吸海云来。
——曾国藩题鄱阳湖石钟山
长笛不吹山月落;高楼遥吸海云来。
——曾国藩题江苏省南京燕子矶观音阁
高花风堕赤玉盏;老蔓烟湿苍龙鳞。
——曾国藩题南京鸡鸣寺豁蒙楼
消磨岁月书千卷;啸傲乾坤酒一樽。
——曾国藩题张锡荣故居
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间哪有空闲的光阴。
——曾国藩题江西省奉新九天阁
百战山河,剩此楼头烟树;九天珠玉,吹成水面文章。
——曾国藩再题江西省奉新九天阁
天下无易境,天下无难境;终身有乐处,终身有忧处。
——曾国藩又题江西省奉新九天阁
千顷太湖,鸥与陶朱同泛宅;二分明月,鹤随何逊共移家。
——曾国藩题江苏省扬州何太史寓宅
何栻(1816-1872),字廉昉,清·江阴人,道光进士。曾任吉安知府。晚年罢官后流寓淮扬,以盐致富,大营第宅,以诗酒自豪,曾国藩赠题以此联。上联写致富之事。说在浩浩千顷的太湖上,你像陶朱公一样,与鸥鸟为侣。“陶朱”即范蠡,佐勾践灭吴,报会稽之耻,知勾践可与共患难,难与同安乐,遂浮海至齐,隐姓名,与欧为侣,治产至数千万。复尽散其财去陶,自号陶朱公。逐十一之利,又致富累万。见《史记·货殖列传》。泛宅,谓以船为家。《新唐书·张志和传》:“愿为浮家泛宅,来往莒(↑雨↓言),xia2,音“霞”)间。”下联写营建之事。说在二分明月之夜,你像南朝何逊一样,伴随着仙鹤,移家扬州。何逊,字仲言,南朝梁东海郯人。在扬州时,每值梅花盛开,常吟哦其下。后官居洛阳,思梅不得,固请再任扬州,以鹤自随,适寒梅怒放,大开东阁,与文士友好,笑傲终日。《梁书》、《南史》皆有传。杜甫《和裴迪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诗:“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徐凝《忆扬州诗》:“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徐凝《忆扬州》诗:“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联用致富与何家典故,出以雅词而恰如其人,是用典之最工者。)
万里神通,渡海遥分功德水;六朝都会,环山长护吉祥云。
——曾国藩题江苏省南京灵谷寺龙王殿
五夜楼船,曾上孤亭听鼓角;一樽浊酒,重来此处看湖山。
——曾国藩题江西省吴城望湖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