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道德如此重要?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21 04:2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18:07
岛国的人民仿佛对人性的恶有着很深刻的认识。他们有太多太多的影视动漫作品描写了人性的丑恶与堕落。前两天,我看了一部日本电影《毒虫》,对人性的丑恶更是描写的淋漓尽致,对岛国人民的人性观感到震惊的同时,越发的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道德如此重要?
当然,这部影片的剧情与制作其实略显粗糙老套。但我不是在做专业影评,这并不是我的讨论重点。影片本身很多的逻辑不通,我也忽略不计了。
那让我们先回顾一下影片剧情。因为地震的原因(这些都是主角被救了后才知道的),主角和其它六个人昏迷了后被救援人员送到了一个紧急避难所。结果因为防护系统的误操作导致门打不开了。包括主角在内的七个人就被困在了一个现在看来很俗套的封闭的密室。而且尤其恐怖的是,上面我们讲的那些背景这七个人昏迷后是不知道的,未知产生恐惧,这七个人最终因为封闭环境下的信息缺失唤醒了人性的恶,自相残杀而死。
其实,众人的恶的唤醒很大程度来自于混迹于他们中间的一个有*倾向的一个通缉犯。他告诉其余六个人,现在发生的事是一个名叫“蛊毒”的实验,也就是要他们七个人自相残杀,只有一个人能活着出去。这个紧急避难所的一些设施仿佛也暗示了这一点。一个特别教室里摆着一把菜刀和煮食的桶,旁边是一个倒计时七天的电子钟。但其实倒计时的的只是紧急电源的可持续时间,而这个特别教室只是原来处理食材的地方。但是由于信息的确失让他们对那个“蛊毒”实验的说法将信将疑,在心里埋下了恶的种子。
这个密闭的紧急避难所里没有任何可以吃的东西,只有厕所的水源。虽说不吃东西捱七天人是可以做到的,但是饥饿会让人抓狂,在这个密闭的法外之地,法律将不能对人的行为具有约束作用。而那个关于“蛊毒”实验的言论更加放大了人内心的丑恶。从第三天开始,七个人之间的信任就开始崩塌了。除了男主角外,其他几个人不再遵守道德的准则,生存的*与对死亡的恐惧无助让他们开始互相攻击,自相残杀,丑态毕露。而他们也一个接着一个死去,每个人手上都沾满鲜血。即使是始终保持着道德底线的男主角,在最后那个通缉犯对生命的*迫下,依旧激发内心的恶,并屈服了恶。最后,在救援人员来到时七个人除了男主角其他六个都死了。
求生的*与对死亡的恐惧激发这些人人性中的恶,但却正是这种恶葬送了他们原本不会丢掉的性命,一切不过是他们的猜疑而已。在这个意义上,我想讨论的便是道德为何如此重要?
现代新儒家重镇牟宗三先生将道德看的无比重要,在他的理论体系中人的认知主体必须由道德主体坎陷之。也就是所谓的良知的自我坎陷。但人们总是置疑他,为什么必须是由道德主体去坎陷出认知主体呢?这一点牟宗三先生并未解释,当然我看来也不必解释。因为这本身就是牟宗三先生作为新儒家的立场所在。传统的西方传统观点认为先存有,方谈道德。西方哲学最根本的问题是关心存有的问题。西方哲学谈到道德,是从存有界通向道德界。而在牟宗三先生诠释下的新儒学则不然,世界原本不是先存有才道德,而是不道德则无所谓存有,世界只有先道德了才存有。牟宗三的哲学是从道德界通向存有界,从而建立起天地万物的规范。
其实这一点并不是那么难以理解。上面我复述了整个《毒虫》这部电影的剧情,正是在一种具体的情形下表现这种观点。设想电影中那七个人如果都能时时刻刻坚守道德准则,何至于落个最后丢掉性命的下场。而恶的最终表现只能是毁灭,是消亡。不难理解,善的力量本身就是一种存有的力量,是生的力量。
可能会有人举例,会有很多人因为行善丢掉了生命啊。比如救落水儿童自己丢失生命的大学生。又比如孟子也说过“舍生取义”的观点。我想说的却是正因为现实是不够善的,这些善的行为才会带来更大的生。不是因为“人之初,性本善”了,世间就没有恶了。恰恰是现实中的恶,更加衬托出人们向善的倾向。向善即是向生,无限的存有者自然不需要这种与恶对抗的力量维持自己的存有,因为他是无限的存在,所以他方才是至善,或者说正是这种至善,他才无限存有。王阳明的四句教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正是此意,无善无恶方为至善也正是这个意义上讲的。但是,物质世界的人本身却是有限的存有者,所以才产生这种“善恶相待”的“善”的倾向。只有将这种“善”的倾向化为现实,用善的力量克服恶的力量,才能保持人有限的存有本身。
个体本身的舍身取义,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失去个体的生,但就本身而言却从有限的存在通向了无限的存有,达到了更高层次的生。而就人类群体而言,这种个体善的力量也会感染他人,激发更多人向善的倾向,从而维持人类有限的存有。这两个层面都不会违背善即是生的力量。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意义上讲道德,讲善,已经不是大多数人理解的那种规范,准则的意义了。我们平时谈到令人生厌的道德,总是被我们理解的外在的规范与准则。康德告诉我们道德不来自于外在,而来自于内在理性的绝对命令。新儒家更进一步,道德甚至不是命令,道德是宇宙天地的内在秩序,是每个人个体的内在和谐的秩序。人正是通过这种道德,从个体通向天地万物,从有限的存有通向无限的存有。每个人讲道德是直觉,是体证,是生命流行,是当下呈现,这才是作为天地万物生生不息的力量的道德。
我说过,善的必然不代表善的实然。王阳明讲“工夫即是本体”,道德必然只有在道德实践中才能呈现自己,实现自己。现在很多人不看重道德,可能这并不影响当下个体本身的有限存有。但放弃道德却意味着什么?放弃道德意味着个体放弃从有限存有通向无限存有的可能,也致使人类群体堕入连有限存有都不能维持的危险。
为什么道德如此重要?因为道德本身就是生的力量。牟宗三从道德界通向存有界的思路应该获得更多的理解与学习。我们也永远不应该放弃道德,更应该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呼唤道德,实现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