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2:36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0 09:22
格物致知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gé wù zhì zhī,意思是探究事物原理,而从中获得智慧或从中感悟到某种心得。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事物道理的一个理论,已失佚,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此段。
但《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却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而可供参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
来源: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译文:
在古代,意欲将高尚的德行弘扬于天下的人,则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意欲治理好自己国家的人,则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家庭;意欲调整好自己家庭的人,则先要修养好自身的品德;意欲修养好自身品德的人,则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意。
意欲端正自己心意的人,则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意欲使自己意念真城的人,则先要获取知识;获取知识的途径则在于探究事理。
探究事理后才能获得正确认识,认识正确后才能意念真城,意念真诚后才能端正心意,心意端正后才能修养好品德,品德修养好后才能调整好家族,家族调整好后才能治理好国家,国家治理好后才能使天下大平。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0 09:23
格物致知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gé wù zhì zhī,意思是探究事物原理,从而从中获得智慧(或从中感悟到某种心得)。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事物道理的一个理论,已失佚,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此段。
《现代汉语词典》2012年发行的第六版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格物致知说
格物致知说是古代认识论命题。源于《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嗣后,学者对其解释各有不同。北宋理学家程颐说:“致知在格物,非由外铄我也,我国有之也,因物而迁,迷而不悟,则天理灭矣,故圣人欲格之”(《二程遗书》卷二五),“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矣”(同上,卷十八)。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0 09:23
格物致知,意思是探究事物原理,而从中获得智慧(或从中感悟到某种心得)。源于《礼记‧大学》。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地步,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境界——平天下。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0 09:24
格物致知(gé wù zhì zhī), 汉语成语,意思是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0 09:25
它中国古代哲学的认识论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