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24式与48式有何区别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2:3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15:46
24式太极拳也叫简化太极拳,是面向大众普及太极拳的普及套路,是国家体委(现为国家体育总局)于1956年组织太极拳专家从汲取杨式太极拳之精华编串而成的。尽管它只有24个动作,但相比传统的太极拳套路来讲,其内容更显精练,动作更显规范,并且也能充分体现太极拳的运动特点。1956年,前国家体委在流传面和适应性最广的杨式太极拳的基础上,本着简明规范,易学易练,删繁取精,先易后难的原则,编写出版了《简化太极拳》。由于这一教材为广大太极拳爱好者初学入门提供了方便,尤其适应了学校、工厂、机关开展群众性太极拳活动的需要,因而有力地推动了太极拳的普及发展,打太极拳的人越来越多,遍及全国城乡。
48式太极拳是我国原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继“简化太极拳”之后,组织编写的第二套太极拳教材,它是简化太极拳的提高,以杨式太极拳为主,吸收了陈式、吴式、孙式等流派的一些步法、身法、手法等。48式太极拳是在继承与发展传统太极拳特点的同时,本着提高与普及的理念,取其精华,更加体现了动作柔和,圆活饱满,虚实分明,连绵不断的运动特点及心静体松,柔中寓刚的基本。为了满足广大群众健身锻炼的需要,丰富太极拳内容,提高技术水平,国家体育主管部门于1976年4月成立了太极拳编写小组,从调查研究人手,开始了新教材的编写工作。编写小组通过走访、座谈、调查,广泛听取了群众、专家、体育工作者、医务工作者的意见,提出了新编太极拳的指导思想:发扬简化太极拳的成功经验,立足健身,面向大众,适应需要,提高水平,推动发展,做到普及与提高的统一。既要发扬优良传统,兼采各家流派,形成统一风格,又要吸取群众创新,表现时代特点,突破固定模式。力争传统与创新结合,使群众喜见乐练。在编定中要依靠群众,尊重科学,反复试验,广泛听取意见,把科学性和群众性贯彻工作始终。新教材初稿完成后,首先在北京市5个区组织了试验教学,参加者包括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太极拳爱好者350余人。大家反映热烈,既肯定了成功之处,也提出了很多有益 的意见。编写小组逐条进行整理研究,特别对套路的风格、技术构成、健身价值、难度、运动负荷进行了认真分析和测定,拟定了改进方案。不久,编写组又在哈尔滨全国武术运动会上向各地运动员、教练员更广泛地征求意见,继续做了多次修订。直至1976年底,48式太极拳最终定稿。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15:46
24式太极拳也叫简化太极拳,是面向大众普及太极拳的普及套路,是国家体委(现为国家体育总局)于1956年组织太极拳专家从汲取杨式太极拳之精华编串而成的。尽管它只有24个动作,但相比传统的太极拳套路来讲,其内容更显精练,动作更显规范,并且也能充分体现太极拳的运动特点。1956年,前国家体委在流传面和适应性最广的杨式太极拳的基础上,本着简明规范,易学易练,删繁取精,先易后难的原则,编写出版了《简化太极拳》。由于这一教材为广大太极拳爱好者初学入门提供了方便,尤其适应了学校、工厂、机关开展群众性太极拳活动的需要,因而有力地推动了太极拳的普及发展,打太极拳的人越来越多,遍及全国城乡。
48式太极拳是我国原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继“简化太极拳”之后,组织编写的第二套太极拳教材,它是简化太极拳的提高,以杨式太极拳为主,吸收了陈式、吴式、孙式等流派的一些步法、身法、手法等。48式太极拳是在继承与发展传统太极拳特点的同时,本着提高与普及的理念,取其精华,更加体现了动作柔和,圆活饱满,虚实分明,连绵不断的运动特点及心静体松,柔中寓刚的基本。为了满足广大群众健身锻炼的需要,丰富太极拳内容,提高技术水平,国家体育主管部门于1976年4月成立了太极拳编写小组,从调查研究人手,开始了新教材的编写工作。编写小组通过走访、座谈、调查,广泛听取了群众、专家、体育工作者、医务工作者的意见,提出了新编太极拳的指导思想:发扬简化太极拳的成功经验,立足健身,面向大众,适应需要,提高水平,推动发展,做到普及与提高的统一。既要发扬优良传统,兼采各家流派,形成统一风格,又要吸取群众创新,表现时代特点,突破固定模式。力争传统与创新结合,使群众喜见乐练。在编定中要依靠群众,尊重科学,反复试验,广泛听取意见,把科学性和群众性贯彻工作始终。新教材初稿完成后,首先在北京市5个区组织了试验教学,参加者包括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太极拳爱好者350余人。大家反映热烈,既肯定了成功之处,也提出了很多有益 的意见。编写小组逐条进行整理研究,特别对套路的风格、技术构成、健身价值、难度、运动负荷进行了认真分析和测定,拟定了改进方案。不久,编写组又在哈尔滨全国武术运动会上向各地运动员、教练员更广泛地征求意见,继续做了多次修订。直至1976年底,48式太极拳最终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