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2:20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3 05:56
学名矛隼(Falco rusticolus),英文名gyrfalcon,隼形目隼科隼属中型猛禽,因起体形较大故又有“巨隼”之称.体长为56~61厘米,体重1310~2100克。羽色变化较大,有暗色型、白色型和灰色型,冰岛的国鸟。暗色型的头部为白色,头顶具有粗著的暗色纵纹,与游隼及猎隼的区别在色彩较浅,上体灰褐色到暗石板褐色,具有白色横斑和斑点,尾羽白色,具褐色或石板色横斑,飞羽石板褐色,具断裂的白色横斑,*白色,具暗色横斑,但比阿尔泰隼的斑纹较为稀疏。白色型的体羽主要为白色,背部和翅膀上具褐色斑点。灰色型的羽色则介于上述两类色型之间。虹膜淡褐色,嘴铅灰色,蜡膜黄褐色,跗跖和趾为暗黄褐色,爪黑色。
北极的隼科(Falconidae)猛禽,世界上最大的隼(falcon),学名Falco rusticolus。体长达60公分(2呎)。除中亚高原的孤立种群外,只在极地繁殖。冬季缺乏食物时可飞到低纬度地方。羽色从纯白缀以黑色条纹到暗灰色具横斑。腿上长满羽毛。白隼靠近地面飞翔,以猎食苔原和海滨的野兔等齧齿类和鸟类。唯一的天敌是游隼。 中文学名矛隼界动物界拉丁学名Falco rusticolus门脊索动物门别称白隼、海东青纲鸟纲命名者及时间Linnaeus, 1758目隼形目英文名称Gyrfalcon科隼科亚种8亚种属隼属 种矛隼 中型猛禽。全长约40~48厘米。头顶和后颈暗石板蓝灰色到黑色,有的缀有棕色;背、肩蓝灰色,具黑褐色羽干纹和横斑,腰和尾上覆羽亦为蓝灰色,但稍浅,黑褐色横斑亦较窄;尾暗蓝灰色,具黑褐色横斑和淡色尖端;翅上覆羽淡蓝灰色,具黑褐色羽干纹和横斑;飞羽黑褐色,具污白色端斑和微缀棕色斑纹,内翈具灰白色横斑;脸颊部和宽阔而下垂的髭纹黑褐色。喉和髭纹前后白色,其余*白色或皮黄白色,上胸和颈侧具细的黑褐色羽干纹,其余*具黑褐色横斑,翼下覆羽,腋羽和覆腿羽亦为白色,具密集的黑褐色横斑。幼鸟上体暗褐色或灰褐色,具皮*或棕色羽缘。*淡黄褐色或皮黄白色,具粗著的黑褐色纵纹。尾蓝灰色,具肉桂色或棕色横斑。 虹膜暗褐色,眼睑和蜡膜*,嘴铅蓝灰色,嘴基部*,嘴尖黑色,脚和趾橙*,爪*。
红腿小隼(Microhierax caerulescens)
体型微小(15厘米)的黑白色隼。特征为喉、腿、臀及尾下棕色。顶冠及背黑而颈背白,自眼部有黑色带延至耳羽后,尾下具黑白色横斑。亚成鸟喉白,额及眉线棕色。
虹膜-褐色;嘴-灰色;脚-灰色。
俗名:Collared Falconet
白腿小隼(Microhierax melanoleucos)
描述:体型微小(15厘米)的黑白色隼。上体黑色,最内侧次级飞羽具白色点斑。*白色,脸侧及耳覆羽黑色,耳覆羽周围具白色线条或块斑。幼鸟脸散见红色。
虹膜-深褐;嘴-偏灰;脚-灰色。
俗名: Pied Falconet。 中文学名游隼界动物界拉丁学名Falco peregrinus门脊索动物门别称花梨鹰、鸭虎、青燕纲鸟纲命名者及年代Tunstall, 1771目隼形目英文名称Peregrine科隼科英文名称Peregrine Falcon属隼属亚种18亚种种游隼 体小(30厘米)的红褐色隼。雄鸟头灰色,上体赤褐而无斑纹,腰及尾蓝灰。*淡棕色,颏及臀白。胸具稀疏黑点。尾近端处有黑色横带,端白。雌鸟红褐色较重,上体具横斑及点斑,*具深色纵纹。雄雌两性均似红隼,但体型较小而纤细,雄鸟色彩较鲜艳,黑色点斑较少。雄鸟翼上覆羽蓝灰,且无红隼眼下的深色条纹。飞行时尾呈楔形。爪浅色,而红隼爪黑。
虹膜-褐色;嘴-灰色,端黑,蜡膜*;脚-*。
俗名: Lesser Kestrel。 中文学名黄爪隼界动物界拉丁学名Falco naumanni目隼形目英文俗名Lesser Kestrel科隼科物种命名人Fleischer属隼属命名年代1818 描述:体小(31厘米)的灰色隼。腿、腹部及臀棕色。似红脚隼但飞行时白色的翼下覆羽为其特征。雌鸟:额白,头顶灰色具黑色纵纹;背及尾灰,尾具黑色横斑;喉白,眼下具偏黑色线条;*乳白,胸具醒目的黑色纵纹,腹部具黑色横斑;翼下白色并具黑色点斑及横斑。亚成鸟似雌鸟但*斑纹为棕褐色而非黑色。
虹膜-褐色;嘴-灰色,蜡膜红色;脚-红色。
俗名: Amur Falcon。 中文学名阿穆尔隼纲鸟纲英文名Amur Falcon目隼形目二名法Falco amurebsis科隼科界动物界属隼属门脊索动物门分布分布于西伯利亚至朝鲜北部及中国中北部、东北,印度东北部 描述:体小(25厘米)而翅长的棕色及黑色隼。头及上体深灰略沾淡蓝,*浓栗色,颏皮*。亚成鸟胸棕色具黑色纵纹。
虹膜-褐色;嘴-灰色,蜡膜*;腿及脚-*。
叫声:似黄爪隼的哭叫声kekekeke。
分布范围:印度东北部、东南亚至印度尼西亚、新几内亚及所罗门群岛。
分布状况:指名亚种为罕见候鸟于云南西部及南部、广西、海南岛的低地森林。
习性:飞行甚是迅速,可越过森林。捕捉昆虫,似大型的燕。休息时多在树枝上。
俗名: Oriental Hobby。 拉丁学名Falco severus亚门脊椎动物亚门中文学名猛隼纲鸟纲发现命名Horsfield, 1821亚纲今鸟亚纲英文名称Oriental Hobby目隼形目分布区域东南亚、新几内亚及所罗门群岛科隼科界动物界属隼属门脊索动物门种猛隼 描述:体大(50厘米)且*厚实的浅色隼。颈背偏白,头顶浅褐。头部对比色少,眼下方具不明显黑色线条,眉纹白。上体多褐色而略具横斑,与翼尖的深褐色成对比。尾具狭窄的白色羽端。*偏白,狭窄翼尖深色,翼下大覆羽具黑色细纹。翼比游隼形钝而色浅。幼鸟上体褐色深沉,*满布黑色纵纹。与游隼的区别在尾下覆羽白色。有些北方游隼甚似猎隼。阿尔泰隼F. c. altaicus比亚种milvipes色深而多青灰色,翼覆羽具棕色带,且*纵纹较多。虹膜-褐色;嘴-灰色,蜡膜浅黄;脚-浅黄。
叫声:似游隼但较沙哑。
分布范围:中欧、北非、印度北部、中亚至蒙古及中国。
分布状况:不常见季候鸟。亚种milvipes繁殖于新疆阿尔泰山及喀什地区、*、青海、四川北部、甘肃、内蒙古及至呼伦池;有记录经辽宁及河北;越冬在中部及*南部。隼类的贸易驱使人们捕捉而导致种群数量下降。亚种altaicus为甚罕见季候鸟。繁殖于新疆西北部的天山;越冬于新疆西部喀什地区、青海湖周围及内蒙古中部。
习性:高山及高原大型隼的特性。
注:亚种altaicus有时作为独立物种(称为阿尔泰隼),甚至作为矛隼的一亚种。
俗名:闯赫尔-那青 海冬青 兔虎,Saker Falcon。 中文学名猎隼目隼形目拉丁学名Falco cherrug科隼科别称猎鹰、兔鹰、鹞子属隼属英文名Saker falcon种猎隼界动物界体长278~779毫米门脊索动物门体重510~1200克纲鸟纲 描述:体型甚大(56厘米)的棕灰色隼。*具黑色纵纹,上体具黑色纵纹及横斑,翼尖黑色。幼鸟上体灰褐,羽尖白色并具白色点斑,尾具白色横斑,头偏白。与游隼及猎隼的区别在色彩较浅,两翼较宽圆,上体色调非纯褐或棕色,头部斑纹不清晰。
虹膜-*;嘴-灰色,蜡膜*;脚-*。
叫声:告警叫声为带鼻音的责骂声gehe-gehe-gehe...比游隼叫声更加拖长。
分布范围:欧洲、亚洲及北美洲的北极区。
分布状况:甚罕见冬候鸟。亚种obsoletus在沿黑龙江及呼兰有记录。
习性:北方苔原带及酸沼地大型隼的特性。
俗名: Gyrfalcon。 中文学名矛隼界动物界拉丁学名Falco rusticolus门脊索动物门别称白隼、海东青纲鸟纲命名者及时间Linnaeus, 1758目隼形目英文名称Gyrfalcon科隼科亚种8亚种属隼属 种矛隼 描述:体型略大(42厘米)的隼。背灰色,*偏白,眼下具狭窄的黑色线条。似游隼但黑色的翼尖与灰色的覆羽及背部对比较明显,腰及尾上覆羽灰色浅,*色浅,以颈背具棕色块斑为特征。头顶及后眉纹也多少沾棕色。幼鸟褐色重,*多黑色纵纹,颈背色浅并沾棕。
虹膜-褐色;嘴-灰色,蜡膜*;脚-*。
叫声:沙哑的keck-keck-keck声,似游隼。
分布范围:北非、中东至中国西部。
分布状况:亚种babylonicus繁殖于天山及青海;越冬于新疆西部喀什地区。
习性:同游隼。
注:过去作为游隼的一亚种处理(见 Amandon & Bull、1988)。
俗名: Barbary Falcon。 中文学名拟游隼界动物界拉丁学名Falco pelegrinoides门脊索动物门别称北非游隼纲鸟纲命名者及年代Temminck, 1829目隼形目英文名称Barbary Falcon科隼科 属隼属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3 05:56
隼的外形特征是:
隼形目的鸟体形差别很大,如雕、鹫等体形较大,体长可达120厘米;鸢和隼的体形较小约30~50厘米,有的如红腿小隼和白腿小隼只有10~20厘米,比麻雀大不了多少。隼形目的鸟羽色以棕、黑、白为主,腹面的颜色比背面的颜色浅,有利于猎捕中的隐蔽。隼形目的鸟的腿较长,粗壮有力,都有弯曲带钩、强壮且锐利的喙和爪,这是它们捕猎中致命的工具。主要以腐肉为食的秃鹫、兀鹫等,其喙和爪的锋利程度要比捕猎技巧高超的鹰、雕逊色很多。隼形目的鸟视力敏锐,可以在远距离发现快速移动的猎物,并能快速调整对焦。
知识延展:
隼和鹰的区别:
从外形看是隼科体形多数小于鹰科成员,而鹰科中数雕亚科和秃鹫亚科多数成员体形明显大于其他亚科,鹰亚科成员多数体型居中。从鸟喙大小看,也基本和体形大小规律相近,从鸟腿看,雕亚科成员的腿部羽毛一直覆盖接近至脚爪,鹰亚科和隼科成员脚爪以上至腿弯较少羽毛覆盖,只有角质鳞片。从翅膀看,隼科多数翅膀比例狭长,利于疾飞,其中游隼速度为猛禽之冠。雕亚科和鹰亚科的翅膀因环境和食性因素进化程多样。隼类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嘴上的齿突了,就是在嘴上有两个尖,可以帮助撕碎猎物。可以根据翅膀的形状来区分隼。隼是高速翼,羽毛并拢而不分开。鹰科成员多数是普通翼或者高升力翼,翅膀尖端的羽毛分开。不过少数鹰科的成员比如说黑翅鸢的翅膀和隼类很相似。“雕”是一个比较松散的概念,因为现在认为海雕类和典型的雕类的亲缘关系并不很近,只是外形习性比较相似。一般来说,“雕”就是鹰科中的一些主要攻击地面和水中目标的大型捕食性猛禽的统称,和典型的鹰相比,体型大,爪子强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