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1-05 07:56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0:44
秦军失败原因:
1、晋国刚挂了国君就碰到秦军来打,新国君亲自上阵,士气大涨。
2、秦军出兵不力,去打郑国,结果没打成,只是灭了滑国,从上到下,过于得意。
3、地形对伏击有利。
4、秦军骄傲自满,行军路线没有侦查,结果被打伏击,有心对无心结果显然易见。
我们可以把“崤之战”的大败视为秦穆公咎由自取,其*似的袭郑后被晋国击败,以致争霸中原的愿望始终没有实现。反观晋襄公,虽然他赢得了此次战役的胜利,但是他在国内的境况还远不如秦穆公,他被贵族架空,国君之名形同虚设。这样的战争结果在春秋时期是相当罕见的。
此战之后,秦、晋两国虽征战不断,但在许多战役中皆点到为止,由此可见,这些小型战役只不过是走走形式,秦国是有心无力,晋国是有力无心。与此同时,秦、晋两国之间的互相牵制,使楚国趁机壮大了实力,导致后来“晋楚争霸”局面的形成。
扩展资料
公元前628年,郑文公、晋文公先后去世。趁着这一机会,秦穆公令百里孟明、西乞术、白乙丙三帅率兵东进,准备袭击晋国的盟国郑国。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秦军袭郑,由秦都雍(今陕西凤翔县)至郑都(今河南新郑县),历程一千五百余里,中经桃林、肴函、轘辕、虎牢等数道雄关险塞,是一次冒险的军事行动。而这,一定程度上为秦军被晋军俘获埋下了伏笔。
值得注意的是,秦军在奔袭郑国的途中,正好遇到了郑国商人弦高,后者得知秦军的意图后,用计是秦军误以为郑国已经有了防备。秦军统帅孟明视觉得郑国有了准备,认为"攻之不克,围之不继",不如退兵,就顺手偷袭并消灭了滑国,并满载战利品而还。对于春秋时期的滑国,是一个靠近晋国、郑国的小国,而秦军消灭滑国,自然是晋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在得知秦军偷袭郑国不成,又顺手消灭滑国的消息后,晋国决定发兵袭击秦军。为了确保崤之战的顺利进行,晋国还联合姜戎一道行动。对此,在笔者看来,这很可能是因为姜戎比较熟悉崤山一带的地形,所以能够更好的埋伏秦军。公元前627年,刚刚即位的晋襄公亲自督军,晋国大军和姜戎大军在崤函地区的东、西肴山之间设下埋伏,等到即将返回的秦军。
对此,在笔者看来,这说明在崤之战中,晋军已经提前掌握了秦军的动向,拥有信息上的优势。与此相对应的是,秦军则对晋军的动向一无所知。正所谓敌暗我明,信息上的差距,成为影响崤之战走向的重要因素。当然,这很可能也是因为秦军比较顺利地消灭了滑国,所以骄傲自满,从而忽略了对晋军动向的侦察。
公元前627年四月,秦军进入埋伏圈。对于劳师远征的秦军,在进入崤山后几乎没有防备,也即秦军已经是归心似箭了。所以,晋军和姜戎的突然出现,无疑让秦军上下猝不及防,在以逸待劳之下,晋国大获全胜,而秦国派出的3万兵马则全军覆没,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等三位主帅被俘获。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崤之战可谓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场大规模的埋伏战。因为在先秦时期,很多战役都是正面的交锋。
在这场战役中,晋军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并且在充分了利用了崤山的地形优势。而就秦军来说,不仅缺乏准备,而且在作战意志上也不如晋军。对于晋国来说,晋文公的刚刚去世导致晋军上下可谓哀兵必胜,也即对秦国的背叛心怀愤怒,所以拥有较高的作战意志。正所谓哀兵必胜,骄兵必败,崤之战的结果,无疑验证了这句成语,成为秦军3万兵马损失殆尽的重要原因。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0:45
1..晋国刚挂了国君就碰到秦军来打,新国君亲自上阵,士气大涨。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0:45
长途奔袭,轻敌大意。半路只要有人想打秦军,就能把秦军打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