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1-05 02:1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4:02
追求,永不满足。尽管本书的主题思想是积极向上的,但读起来却总是把人引向深深的悲哀。浮士德在实现自己每一个理想的同时,也是每个理想破灭的时候。不是他想永无止境地追求下去,而是现实从来没有为他而停留,哪怕短短的一瞬间。梅菲斯特是魔鬼的化身,他更是我们自己,就住在每个人的心中。尽管我们不能向他祈求知识和青春,却总在不由自主地跟随他走上满足、怠惰和堕落的道路。人会知足吗?就算真能遇到这样一个魔鬼,让他满足我们的一切要求,我们的内心就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吗?书中的第一幕是悲剧,第二幕还是悲剧。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悲剧,在自己的哭声中开始,在别人的哭声中结束。不过,为何不反过来想一想,是别人微笑着迎接我出生,也希望自己能微笑着接受死亡。悲剧,是自己活出来的,本来也可以把自己活成一出喜剧、甚至闹剧。不,我还是宁愿活成一出悲剧吧,毕竟悲剧更值得让人回味。等到我老了,深重的悲哀逐渐平和,再回头来重读自己的一生。我会看到,洒下的泪水浇灌了一路的鲜花,悲剧的人生中处处闪烁着青春与梦想。也许,只有这样,我才能微笑着合上这本书,将它放置在天国的书架上。书中第一部,主要讲了一段看似美好的爱情故事,纯真的少女格蕾琴与浮士德的一场爱情悲剧。爱情在人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是,似乎所有的爱情都只能是悲剧。即使在童话中,最后一句是:“他们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那种爱情也不过是进入了婚姻的坟墓,很当浮士德在森林洞窟中忏悔自己的堕落时,格蕾琴的悲剧已经被注定了。浮十德说:“魔鬼,请帮我缩短这痛苦的时间!一定得发生的,就让它马上发生!让她的命运在我的身上崩溃,让她和我一起毁灭吧!”是的,当爱情发生的时候,她已经被毁灭了,却不是和他一起。在她最痛苦的时候,浮士德在哪里?他充当了杀害她母亲与哥哥的凶手,也杀死了这个少女和他们的孩子。这就是他永无止境的追求吗?除了她,这个世界还有其他的东西需要他应对。于是,他就可以心安理得地看着她毁灭,并且认为那是他的人生中应该经历的一段小插曲而已。格蕾琴临死时,浮士德曾想以救世主的姿态来挽救她的生命,被她断然拒绝。爱情在女性心中就是全部,爱情死了,整个世界都已经毫无意义。第二部,纷乱的*斗争中,我只看到浮华与喧闹。浮士德与海伦的爱情,不能称之为爱情,那只是一种占有的*。后来,他想利用权势为人类造福,却只能造孽,为了自己一己的私欲,杀害了那对善良的老夫妇。也许他是无意的,他只想用强权让他们过得更幸福,可是,*能带给人类幸福吗?他没有得到,他想为之造福的人们也都没有得到。最后,一切都结束了,“永恒的女性”接引浮士德的灵魂飞*国。在赞美诗中,整个世界宽恕了他。“神圣的烈火,环绕他飞舞,他觉已复活,与善同享福,吾等且*,颂扬声要齐,空气已净遍,灵魂好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