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答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1-01 23:48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2:25
心理与行为答案就是应该与客观实践相结合,然后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2:25
在中国过去的传统社会里,“天地君亲师”是妇孺皆知的信条。 “君”与“师”的地位,一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比如:“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更是社会师生及师徒关系的原则。学生见到老师,都要执弟子礼,师生关系乃人 伦中的一个大项,终生不变。为什么?因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生之间的关系,是要以“道义”来衡量的。父母带儿女到私塾去读书报名的时候,不但要带领儿女向孔子牌位行三跪九叩首的大礼,而且,还要向私塾老师行三跪九叩首的大礼。父母要先向老师行如此大礼,其目的就是让孩子亲眼见到老师是无比尊严的,老师的教诲是不能不听从的。
而如今之社会,“天地君亲师”这个词,已经逐渐被人们淡化了,师生关系更多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或者说教学相长。在中小学,老师与学生的接触还比较多,师生之间还会有一种类似于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但在大学中,师生之间的关系基本只剩下教与学的关系,但是这种关系会更加平等。
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短期性无选择的约定关系,在这短期的契约关系内,学生会听老师的话。在过去,这种短期性的关系结束后,会由实向需向长期延伸。但现代,这种延伸将慢慢消失。这说明,中国社会的关系运作也在发生着改变。
4、 以结婚和生育为例,传统的中国人的想法和做法是怎样的?当代中国人在这方面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或为什么?请谈出你的看法。(大约500字)
传统中国人认为必须结婚才可以构成家,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走上婚姻的道路,而没有其他的选择。中国人认为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如果一个人到了二十六七岁,还没有结婚,就会被家长或周围的人催,如果三十多岁还没结婚,就会觉得这个人很奇怪。一个人到了结婚的年龄还不为自己的婚事着急,那周围的人就开始帮着急起来了,例如亲戚朋友帮忙介绍对象,到了单位同事领导帮着介绍,似乎大家都觉得一个人不成家,就不能称之为一个完整的人。这种意识下,家庭称为维持生活的全方位。
而对于生育,传统中国人则认为生子为好。为什么呢?这就不得不谈到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成了一种通道,普通人想通过科举向高处走,自己这一辈做不到了,就希冀下一代能够做到,但前提是你得有个儿子,因为科举考试只允许男的参加,而女儿都是要嫁出去的,都是为别人养的。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古代便有了生子读书,重男轻女的传统。
但是当代中国人渐渐改变了这一想法,认为生男生女都一样,这种观念在城市家庭中尤为突出。这一方面,男女平等的观念被人们普遍接受,另一方面,科举制度被废除,现在男女皆可参加高考,参加工作,女人也可以像男人一样有所作为。但在一些农村家庭中,仍然存在着重男轻女的现象。这说明这是扎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观念,而且根深蒂固,一时间还无法完全改变,这也是现在中国人心理与行为不稳定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