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1-03 04:2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22:13
早发白帝城》的创作背景(说法之一)
唐肃宗在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春天,李白因永王李琳案,被皇帝发配流放夜郎。在李白取道四川赴贬地的途中,行至白帝城时,忽然接到皇帝赦免的诏书,李白惊喜交加,旋即放舟东下江陵。所以这首诗的题目也叫《下江陵》。此诗书写了作者当时喜悦畅快的心情。
所以:
李白老先生在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有心杀贼,不懂*。错入永王李琳的幕府,结果没和安禄山、史思明的儿子们打上一仗,就因为李琳另立*,而吃了挂捞!被充军到夜郎。(也就是现在贵州湖南争来争去的名号),幸亏古时候交通不发达,走到四川白帝城,就是刘备咽气的地儿,皇上大赦,哈哈!诗仙又活了!
狐朋酒友也来了,大家庆祝啊!喝酒啊!将进酒!看到仕途还有希望,喝了酒,李白同志就要登舟下江陵,看看自己还有啥发展不。结果就喝了一宿,云里雾里的上了小船,就一头倒在舱里,呼呼大睡,路上不是渴醒了,还睡呢。直到船停了,才出舱一看,啊?到了!
太好了!作诗一首庆祝一下下:
朝辞白帝彩云间——早晨晕的把薄雾看成彩云,云者晕也!
千里江陵一日还——真快,尤其是醉酒睡觉时!
两岸猿声啼不住——没出舱,只听见猿啼而已!
轻舟已过万重山——山没看见,睡过头了,呵呵!
诗仙剑仙酒仙啊!
纯手打,鼓励一下哈!
一队人马在边塞的戈壁滩上缓缓前行,满身铠甲的将军猛地勒住枣红色的坐骑,马仰头长啸,嘶鸣声在狭长的山谷中激荡回响。
众人抬头,疲惫的眼神中顿时闪过熠熠的光彩。将军古铜色的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震颤的肌肉似乎要抖落满面黄沙。
“就地休息!”将军一扬手中的长鞭,雄浑的声音震荡着两面山上的碎石。
黄黄的斜阳,染黄了将军灰白的胡须,也给整个队伍洒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仿佛突降在这荒漠边缘的一队天兵天将。
站在秋天包裹着的西北边塞,天地仿佛在此相接。边塞的苍穹似分外开阔空旷,寂寥深邃,没有浮云的嫌碍,只有荒凉而不透明的成熟。南飞的大雁偶尔掠过天空,排着古老的“仪仗队”匆匆离去,竟一点也不留恋这好似专为它们而准备的边塞景象。
这荒凉的西北边塞!
秋风更强劲了,挟着黄沙,如马鞭一般抽打着路边瑟缩的灌木,抽打着冰冷而坚硬的石头和那一队疲惫的人马。马禁不住这无情的抽打,打着响鼻,嘶鸣着。士卒们紧紧地靠在一起,把头埋得很低很低。时间在此时仿佛凝固了。
一声悠远而浑厚的收兵号角声响起,四面传来战马的嘶鸣声,盔甲武器碰撞之声,猎猎的秋风撕扯旌旗之声以及风沙疯狂摩擦而发出的狼嚎一样的声音……各种声音交织、回响在这大漠的上空,仿佛只有它们才是这一片土地的主宰。
狂风吼叫着,携卷起的黄沙弥漫了层层山峦,掩盖了夕阳温暖的*,留下一片仓皇的惨白。
宿营地上空,不断升腾的股股浓烟,张牙舞爪,渐渐吞没了西方那一抹惨白。周围的群山,在夜幕中面目愈来愈狰狞。只有那座紧闭城门的孤城和孤城中的人马和着边塞的风入梦。
入梦?思乡的人就怕入梦。
白天行军、作战劳顿,使他们没有思乡的罅隙,可月上中天,柔情万般的明月把他们全揽在了故乡的怀抱中。望着月亮,妻子浅浅的笑靥映在月中;望着月亮,年过花甲缝补衣裳的母亲映在月中;望着月亮,孩子甜甜的喊声从月中传来……但士卒无奈,腮边挂满了冰冷的泪痕:奉命戍边,虽已多年,但抗敌的功业尚未完成,有家难回,有家也不能回啊!
将军独自斟上一壶烈酒,为了缓解白天征战的劳顿,更为了驱走那一股股袭上心头的思乡之情。淡淡的灯火在灯罩中摇曳着,把将军疲惫的身影时而拖长时而缩短。将军的手在作战地图上移动着,心中反复思忖着作战计划。他的眼停在了地图上那个被群山环抱的点上,静静地出神。看着,看着,他仿佛看到自己带领士卒杀向敌阵,所向披靡,敌人死的死伤的伤,尸横遍野。士卒们簇拥着他:“胜利了!胜利了!”欢呼着,跳跃着。他走出队伍,神情庄重地在一块巨石上刻了一个大大的“宋”字……
将军的面容红红的,不知是因为刚才的酒烈,还是依然沉浸在那勒功刻石的画面中激动所致。头上的白发被红红的面容映得更白了。
忽然,一管幽怨凄凉的羌笛声,把将军拉回了现实。它如泣如诉,如怨如怒,丝丝缕缕,在整个月夜中飘荡,如幽灵一般慑人魂魄,再次牵起了将军心中那最温柔最深沉的情感——无限的乡思。
刹那间,帐外的秋霜再次爬上了将军的额头。
那夜,戍边官兵图报国,征战男儿尽思乡。
(渔家傲)
您好!
《我与古诗的故事》的作文如下:
在我小时候古诗文是我交的第一个朋友。在我开始认字时,妈妈就把优美的古诗文讲给我听,我听的是津津有味、念念不忘。
妈妈从小时候就教我到学前班,而因工作关系需常常无法教我古诗。从这段时间里,我学会了《咏鹅》描写了鹅在水里游的情景;《静夜思》诉说了家人想念家乡的情景;《劝学》提醒了我们不要浪费时间,勤奋学习;《望庐山瀑布》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壮观无比的景象。但我还是对自己学到了古诗知识太少了,便开始了我的自学古诗生涯。
回到学校,书声琅琅,同学们正在读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回到家里,我对妈妈说:“我今天学会了一首古诗,是陆游写的《游山西村》。当我读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时。”妈妈对我说:“凯儿,你懂得这诗句中的道理吗?”我绞尽脑汁的想,突然,我眼前一亮,我大声喊“我知道了。这样的道理:指在生活中,看待不同的人、事物,要用不同的眼光,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这样才会有不同的发现与收获。
《游山西村》告诉了我做人、做事的生活道理,也让我知道古诗的奥妙之处。古诗就是有独特的文化魅力,时时刻刻吸引着人,要不怎么会有这么多人写出呢?淅材的不同写法和诗人不同的情景感表达方法,边关心起诗人的身世际遇了,我边因此增长不少知识。
打开诗的大门,我的面出现了一个美丽的诗世界。让我永远徜伴在诗的百花园中,让生活充满意,让诗陪伴我一生吧!
我 与 诗 的 故 事我与诗的故事
小时候,从我识字开始,妈妈就买了一本唐诗三百首的书给我,房间里都是妈妈抄下来的诗,贴得满墙都是,妈妈一字一句的教我,我记得,妈妈教我的第一首诗是《咏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在七岁的那年,妈妈和爸爸去上海做生意,临走前,妈妈对我说:“孩子,你要坚强,听外婆的话,要向梅花一样。”爸妈离开了之后,我在想:“为什么要向梅花一样呢?”
近日的一场大雪让我明白了其中的含义。
清晨起来推开窗户,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白雪皑皑,大雪纷飞,雾凇沆砀,给外头增加了神秘之感。北风呼啸,吹得人直哆嗦。赶紧下楼洗漱上学去,打开大门,原来生机勃勃的草地上,已是一片死寂。没有昆虫的伴奏声,没有小鸟叽叽喳喳的叫声,小草上被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白雪,竹子也被压弯了腰。在竹林之间,隐隐约约可以看见一抹红晕,它桀骜的枝干在雪中伫立着,红色的花儿在枝头绽放,寒冷并没有使它凋零,而使它更坚强的在雪中绽放。这是梅花,这就是“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唯有它屹立在雪中,它在雪中尽情开放,它傲视群雄,独占鳌头,将其它的花都给比下去,它虽然不是最美的,但它是最坚强的。
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要像梅花一样的坚强。
读了唐诗《咏梅》,让我明白到了什么是生命中的坚强,就算是在寒冷的冬夜,大雪纷飞的晚上,在某个角落,青林翠竹之间,还有梅花在绽放,那就是生命中的坚强。
并追加悬赏 谢谢
一般这种问题要写很多字,又麻烦,又难找的问题,你又不给悬赏,是很少会有人发给你的,简直缺乏诚意。
下面是如梦令的一篇改写(776字)我坐在溪亭里观赏着那千姿百态的荷花,只觉得自己被眼前的荷花深深吸引了——有的含羞待放,粉红的花苞鲜嫩可爱。有的刚刚绽放,几只蝴蝶就迫不及待地钻了进去,那里面椭圆形的花蕊约有一寸长。
盛开着的荷花,洁白柔嫩得像婴儿的笑脸,甜美、纯洁、惹人喜爱。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荷花呢,花瓣虽然凋谢了,莲蓬却依然挺立在荷叶中,莲蓬上嵌满了绿宝石似的碧绿色的小颗粒,这就是孕育着新生命的种子。
远远望上去,一株荷花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这些景象构成了一幅充满诗意的《夏日荷花图》。
看着这美妙绝伦的景象,我深深陶醉其中,自己仿佛也变成了一株荷花,在微风的吹拂下翩翩起舞。我坐在溪亭里一边观赏着这只有天上人间才有的美景,一边品尝着千年陈酿。
没想到我如此不胜酒力,才喝了几杯,就酩酊大醉了,坐也坐不稳,只觉得自己的身子飘飘悠悠,仿佛自己来到了人间仙境。我又觉得自己真是快活似神仙呀! 不知不觉中,天已经渐渐暗淡了下来,直到自己的兴致被时间的流逝给消耗得差不多了,才想起自己该回家了。
我摇摇摆摆的走上小舟。可这时,我还有些醉意,早就把回家的路线给;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我只好凭着自己朦胧的记忆前进。可是自己摇橹的手不听指挥,你让它往北摇,可是它偏偏和你作对,把橹往南摇;你让它把橹往南摇,可它却往北摇。
行的船跌跌撞撞,好像是一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孩童一样。没想到,我竟然把小舟给摇到了藕花的深处。
此时,我惊出了一身冷汗,顿时酒也醒了,看到自己身处在藕花的深处,四周都被荷花给笼罩着。我顿时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
我拼命的摇着船橹,可这荷花比我人还要高,怎么划也无济于事。可我摇橹的声音却惊动了荷叶丛中一群水鸟,它们扑棱棱地飞起,直上云霄。
我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瘫在了船舱里,在这种无人之境的环境中我该如何是好呀!最终,我只得在船舱中度过了这漫长的一夜。 那一夜以深深烙印在我脑海中。
诗歌在我心中
从小时候起,我便在“呀呀”声中朗读着古诗,虽然不怎么明白意思,但却丝毫不减少那是我对诗歌的热爱与向往,于是,一首首的古诗就装进了我的小脑瓜:“鹅鹅鹅·····”“一去二三里·····”“床前明月光······”。
可是我虽然学到了不少的古诗,会背也会默写。但我对大多数的诗还是不大明白。有些“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为什么鹅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又为什么“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为什么“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又为什么“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的小脑瓜里对古诗有着无数的问号???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啊。
后来,在老师的殷勤教导下,还有爸爸妈妈的解释下,我也对诗歌也算是“略懂略懂”,他们告诉我跟诗有关的知识和故事,我一步步理解了古诗的意思,比如那次,正在看电视的妈妈就大声叫我“宝贝,快来看鹅啊!”我跑来一看,哦,鹅原来就是这样的,长长地脖子,白白的羽毛,红红的脚掌,我一下子就明白了那首诗的意思了。还有我在电视上看到农民伯伯在田里辛苦劳动,妈妈说一年才能收获一次麦子,我才真正明白”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就这样我明白了很多诗的意思。我虽说不是儒家的大文豪,但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无奈;“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惆怅;“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还是稍有感触的。
每当在学习诗歌时,那诗人用那为数不多的字创造出的意境总让我遐想不已,在冥冥之中与诗人同喜、同忧、同悲。并且迸发着一种从心底发出的创作*。所以从那时起,我已经明白,诗歌在我心中已经占据了一席之地。
·······························
我爱古诗
从我明白怎么理解古诗的意思开始,我就爱上古诗啦
看着“春风又绿江南岸”,读着“两个黄鹂鸣翠柳”,想着“清明时节雨纷纷”,我手捧一本《古代优秀诗文选》,一边摇头晃脑地吟诵,一边喝着冒着热气的绿茶,觉得更有味道了了。
也许是遗传的缘故,我从小便受了妈妈的熏陶,不由自主地爱上了读《古代优秀诗文选》,喜欢那种跟着诗人的心情跌宕起伏的感觉,从里面,我总可以感受到无穷的乐趣……
从《七步诗》到《长歌行》,从《江雪》到《咏梅》,这些包含这许多哲理,许多典故的诗文,我都能体会到许多许多的乐趣……
记得有一次,我们学习了 唐朝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那个周末的星期天,我就独自去公园里观察下柳树,看看和诗里写的是不是一样。在公园里找来找去,树倒不少,可那棵是柳树呢?我像没头苍蝇一样乱走乱看,可还是不懂,这棵像那棵也像。最后,我鼓起勇气问也戴眼镜的老爷爷,他指着不远处的一排树树说:“小朋友,那就是柳树”我跑过去一看,哇,原来就是它,细细尖尖的叶子,颜色翠绿翠绿的,一条条从高处垂下,随风飘拂,真的和诗里的一模一样。 我终于明白了,我们不能死读书,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去接触社会和自然,不会获得真正知识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从一个呀呀学语的小孩变成了一个5年级的学生,由于从小爱看古诗文,写作上也提高了不少。漫游在古诗问选的天空下,我就是最快乐的那片云!因为,我从中体会到了无穷的乐趣……
古诗,伴我成长
一颗单纯幼稚的心像花朵似的,在诗句的滋润下,缓缓绽放……
幼年,诗与我
在我刚刚学会写蚂蚁爬般歪歪扭扭汉字时,妈妈开始教我背古诗。
拿着配有插图的古诗书本,妈妈陪我一起遨游古诗王国。“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些句子,一个字一个字刻在我懵懂的心间。不大懂诗的意思,只知道了原来小草是烧不尽的,是春风一吹就又长出来的;明白了所有的妈妈都爱孩子,要让孩子吃的饱穿的暖。这些句子读起来,就像唱歌一样,多好听啊!于是我嘴里嚼着糖怀里抱着书,对照拼音奶声奶气读着一首又一首古诗。
少年,诗与我
“妈妈,古诗都过去几百上千年了,为什么我们还要去读去背它们呢?”我不解地问妈妈。
“因为它代表了中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呀!多读多背,领会诗意,就会明白其中包含的道理,就能增厚文学底蕴,成为内心饱满的人。”妈妈回答我。
于是我捧起书本继续背诵古诗。从小学升到初中,我手中的书,已由古诗选换成了诗词合集。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唐诗宋词,我已能流利背诵许多并理解诗意。再去读语文书里的课文,很轻松就读懂读透了;写起作文来,遣词造句也变得得心应手起来。
青年,诗与我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其中凝聚了诗人晏殊多少辛酸难言?他的孤独寂寞有谁能排解安慰?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抚今追昔,沦为阶下囚的李煜有着怎样的痛心追悔?
不断长大的我,对古诗词不再满足于只简单理解,单纯背诵了,我在以日渐成熟的心灵和丰富感性的认识,去欣赏领悟它们。
全心投入其间,我能看到诗人们灵魂的独舞,听到他们情感的独白: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圣”杜甫年迈多病、感时伤世和寄寓异乡的悲苦,都请寂寥的秋景代言;“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夜风狂雨骤,明朝醒来,叶更绿,花却凋残。事物的变化,总在不知不觉中进行。正如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里所言:“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以朴素淡雅的诗句,表现对美好爱情的渴望、对青春时光的留恋,多么深沉而又炽烈的情感呀!
从孩提时牙牙学语的朗读到年岁渐增的喜爱鉴赏,美丽的诗歌在我心里撒种、破土、拔节、开花。渐渐地,我能领会诗中蕴含的更深沉底蕴、更丰富情感。
古诗伴我一起成长。它净化我的心灵,陶冶我的情操。我决心继续扬帆起航,在古诗的陪伴下,驶去光明的远方!
中华古诗 之 我心中的李白
印象中,李白是一个有些孩子气的人,很感性,很率真,也很随意。快乐了就大声呼喊:“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很是洒脱无羁,甚至有些自视清高,“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好一个寻常人,遇到不如意甩手就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1300年前的李白就是这么一个豪放、刚烈、自由、充满了真性情的人,读他的诗,酣畅淋漓,超然于世,真有一种“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的感觉!
才华横溢的李白,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良好的家庭条件和开放的盛唐,使他萌发了想游历名山大川、走边天下的心愿,于是他不为声名所累,浪迹天涯,吟诗作赋,行的惊天动地,写的名震山川,千古流芳。
李白衣袂飘飘,执酒临风。
他呼吸着青山绿水的芬芳,亲吻着广阔无垠的大地,感受着超然物外的恬静,他的选择是对的,因为只有自由的天地能容下这位不受束缚、身有傲骨的旷世奇人。酒是李白的最爱。他始终沉浸在酒中、梦中,当酒麻痹了他的精神、情至渐浓时,他的梦也就开始了,“李白斗酒诗百篇”,酒已经全部融入了李白的生命里,也融进了他的诗词歌赋里。在他写的一千五百多首诗文中,提到“酒”的就多达一百七十多首,可谓是酒气熏天,醇香四溢,酒和文字成为“诗仙”寻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是,我们就读到了“会须一饮三百杯”的冲天豪情,“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的寂寞无奈,就有了“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的潇洒豁达和“日暮醉酒归,白马骄且弛”的痛快淋漓,还有“对酒两不饮,停觞泪盈中”的黯淡伤别,以及“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凄凉悲境……。酒成就了诗仙,酒成就了李白伟大诗人之名!
他游山侃水,居无定所。
李白一生大部分时间在路上,有时走的很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有时走的很畅快,“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时朋友急着赶来送他:“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有时他很动容的、伤感的送朋友“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他和游子相互勉励:“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他把本该属于对世间的爱分给村庄和山峦,湖泊和峡谷,分给童子(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乞丐甚至山中的鹿、嘶鸣的的马、飞翔的鸟儿与蝴蝶:“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雁行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且放白鹿青崖涧,须行即骑访名山”。他在浪迹天涯的游历中,并不急于找寻目的地,而是仅仅为享受大自然的抚慰、精神的充分自由,从而感悟人生永远在途中。
他寄情山水,出口成章。
李白纵情山水,游山访仙,一出口就有气吞山河之气概,“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月掩赤诚”。记得余光中先生有诗评“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忆李白》)。李白一生只写过两阕词其成就之高却无人能及,“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寥寥数字,说尽凄凉。“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山静的迷人,任凭风起云涌,诗人眼里只有山,两眼相对,不离不弃。
李白才华横溢,堪称天下奇才,“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他洒脱不羁,愿作世间浪子,“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他嗜酒成性,常为酒中醉鬼,“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他天真浪漫,别号“盛唐诗仙”,“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他清高叛逆,傲视世俗庸人,“黄金白壁买歌舞,一醉累月轻王侯”。
我记得有人问余秋雨先生,他的偶像是谁?余先生回答说,李白是其中之一,理由是:李白开拓了中华文化自由放达的生命力。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来形容李白的诗风,那就只有一个词:豪放!我心中的李白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豪壮,是“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豁达,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奇峻,是“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的痴狂。令我们感叹和庆幸的是,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文化,有这样一些自视清高、豪放自由的奇人怪才,给我们留下了丰富多彩、经典绝伦的传世佳作,让我们的国家成为文明古国,民族成为优秀民族。
没有李白,就无法发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愁绪,没有李白,就无法惊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奇伟,没有李白,就无法拥有“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雄心壮志。李白用他的一生来诠释浪漫,用他所有的诗文来蔑视权贵,用他所有的 *** 来填补中华文化长卷上的一抹光彩!
古诗中的春 春色撩人,爱花风如扇,柳烟成阵。”沐浴着春光,顺着春天的足迹,我怀着深切的自然与希望又来看春。
春天是充满绿意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伴着和谐的春风,万物恢复了以往的生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小草破土而出,却淡淡的,犹如刚刚出生的婴儿身上的毛发,一派朦胧的清丽;“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杨柳发出翠芽,茂密的森林也变的一片绿色。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春天绿的那么美,那么自然,那么和谐。“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那是无渲染的绿,那是天然装饰纯真的绿,感动了人的心灵,浸透了人的思想。
春天是朦胧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春天的到来引起了一场绵绵细雨。他伴着朦胧的天际如一根根晶莹剔透的银线,把春天连到了大地,把春天连到了人间。“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春天的雨是朦胧的,没有暴风雨之前的乌云那么低沉,没有大雾的那么迷茫,没有闪电,也无雷声。只是朦胧的天际迷乱着人的眼睛,只有晶莹的露珠浸透着人的心,把春天的消息撒向人间。
春天是活泼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明媚的春天里,鱼儿跃出水塘,燕子顺着微风,双翅滑破天际。“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春天是一副万花筒,是一副生机勃勃的景象。春天的活力,那么富有生机,表现在千物万物。小草努力的将自己的身子穿出泥土,展示着自己翠绿的身姿。“老树着花无丑枝。”大树发出新芽长出茁壮的身子,露出了自己茂密的绿叶,小鱼儿争相跳出水面,呼吸着春天的空气。多么美好,和谐的一副多彩画呀!
“一庭春色恼人来,满地落花红几片。”池塘边的垂丝海棠开出了粉艳艳的花,一束,一撇,一枝,犹如满树绯红的云,轻巧可人,那么美,美到令人忍不住屏息来观看。风过无痕,可是却吹落了许些花瓣,随风飘落,打着一阵轻旋巧落进碧波中,散入池塘,像个粉色的小船,飘呀飘,摇啊摇。
春天的空气是美丽的,虽说好像不太合适,可是我想不出任何词语能够形容它,这就是所谓的“只可会意不能言传”吧。
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
春天是绿的,春天是朦胧的,春天也是活力四射的,生机勃勃的,她绿的鲜明,朦胧幽美活力中显出几分生气共同展示出春意盎然的多彩画,多么美的春!
这就是春,朦胧而又清晰。
这就是春,给人清爽和愉悦。
这就是春,隐约充满了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