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气与水在人体内的相互作用与关系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1-01 06:4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4 04:48
中医学认为,水属阴,其作用的发挥,既需要阳气的推动,又受到阳气的制约,同时阳气也离不开水。如果阳气失去对水主导、制约,那么水就会成为水饮邪气,损伤人体。
分析水和阳气在体内的相互作用,有助于帮助大家正确地理解阳主阴从的具体含义。
同时,水又分热水和冷水,热水属阳,冷水属阴,因此,喝热水能更好的保护我们的阳气。水是构*体的重要物质。俗话说“女人是水做的”,其实不仅女人是水做的,只要是活着的人,水占人体的比例都是最高的,平均占70%左右。
不同的年龄段人体的含水量也是不一样的,并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含水量减少。
新生儿的含水量约占80%,婴幼儿的含水量约占70%,成年男性的含水量约为60%,成年女性的含水量约为55%;
当年龄超过50岁,体内的含水量会减少到50%以下。
因为阳气在人年幼的时候比较足,随着年龄的增加阳气逐渐减弱,年老之后阳气就开始衰微,而且男性的阳气要比女性更足。
通过分析人体含水量的变化与阳气的关系可以看出,阳气比较旺盛的时候,体内属于“阴”的水反而比较高,体现了阴阳相互资助、互根互用。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需要水作为媒介或作为原材料,人体阳气的充足需要足够多的津液,或者说水作为基础,正所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我们喝进去的水想变*体内的津液,也需要阳气的气化作用,如果阳气不足,喝进去的水也不可能被人体的正常代谢所用。喝进我们身体的水,从被加热到与体温一样的温度,到参与代谢、合成物质,或者变成新的形态、运行流动……都需要阳气的推动。
在水与阳气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阳气起着主导作用。因为阳气的温热作用,我们喝进去的水才能够被加热,只有达到与体温一样的温度,水才能够作为正常生理活动的媒介和原料。人在饮水的时候,需要口、咽、食管等器官的肌肉协同运动,这个过程需要阳气提供动力,生命垂危者往往会出现饮水困难,其原因就是阳气衰微,导致各个器官的肌肉不能正常运动。水液的吸收、输布和代谢也需要阳气,因为脾胃阳气的作用,水液才被吸收,大多数脾胃阳虚的患者都会有腹泻的表现,其原因就是胃和肠壁对水分的吸收减少。
水在体内发挥作用,无论是濡润我们的皮肤、孔窍、脏腑、组织,化生血液或是生成汗液、尿液排出体外,都需要阳气的气化和调节。如果阳气虚弱,会导致人体对水液代谢的调节能力下降,从而产生各种疾病,这些疾病可以归纳为三类,
一类是由于阳气虚导致气化功能下降,进入我们身体的水液不能气化成为体内的津液,导致汗液、尿液、泪液、唾液等物质减少;一类是由于阳气虚导致固摄作用下降,导致津液从各种渠道丢失,如多汗液、多尿等;
一类是由于阳气虚或者阳气郁导致对津液、血液的推动作用不足,导致病理性水液停聚在身体的某个地方,比如胸水、腹水等。
尿液的生成有赖于阳气的气化作用,如果阳气不足,尿量就会减少,出现小便排出不畅、点滴而出,甚至无尿。
临床上,很多肾脏衰竭或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患者,他们一天的尿量,可能都不到100mL,而正常成年人24小时总尿量为1000 2000mL。
肾和膀胱的阳气不足,不能够气化生成尿液,会让人体多余的水变成水饮邪气停留在体内,如很多慢性心衰、肾衰的患者都会伴有水肿,特别是下肢的水肿。中医在治疗时,采用利水渗湿药和温阳药相配伍,往往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另一方面,尿液也需要人体阳气的固摄,防止尿液过多,所以有一部分阳虚的患者表现为尿量增多、夜尿频繁,通常这类患者尿的颜色也比正常人要淡。
西医学认为,这是因为肾脏不能浓缩尿液;中医学认为,尿量增多一般是由于脾阳或肾阳不足,导致对尿液的固摄能力下降。
西医学认为,肾脏浓缩尿液的过程需要消耗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也就是需要消耗能量,而这些能量只能由阳气提供,这和中医学认为的阳虚导致多尿不谋而合。
临床上,治疗这类患者,通常会采用固摄缩尿和温补脾肾的药物相互配合使用,这与因阳气不足导致尿量减少者采用利水渗湿药和温阳药配合使用的道理一样,都是要在治标的基础上针对阳气不足的“本”来治疗。
再比如干燥综合征的患者,因为口腔、眼、鼻、嘴唇、气管、消化道、*等部位黏膜的分泌液减少,从而导致口干舌燥、眼睛干涩、眼睛异物感、泪少、干咳无痰、胃黏膜的萎缩等。
很多人都认为,干燥综合征的发生是由于阴虚。从症状表现上分析,这个疾病是由于津液减少,不能发挥其濡润作用而导致的,然而采用滋阴养液的办法来治疗,只能缓解一时,难以根治,甚至愈演愈烈。实际上对于这些患者,津液亏虚只是他们得病的表面现象,更深层的原因是阳气的亏虚,只有阳气的气化功能正常,以上各种症状才可以消除。
《黄帝内经》中有一个观点是“以辛润之”,意思就是对于有些表现为干燥的患者,采用辛味药治疗能起到濡润的作用,这是因为辛味药虽然不能够直接地濡润干燥的地方,但是辛味药可以行气血、温阳气、通三焦,有助于阳气的气化和水道的通畅,从而使水的吸收和通行、代谢恢复正常,反而能够起到濡润的作用。如有些人喝的水也不少,但是永远感觉身上某个或某些部位非常干燥,但不伴有大量饮水、尿量少、大便干结等全身性津液亏虚的表现,同时这些人虽然口渴,但如果不强迫自己,并不喜欢喝太多的水,一般喝水喜欢喝温热的水,不喜欢喝凉水,类似中医“但欲漱水不欲咽”“口干不欲饮”等表现,究其主要原因是痰湿或瘀血阻滞。对于急性热病,痰湿和瘀血的产生可能是因为邪热煎灼人体的津液或血液,就像一锅粥加热的时间太长,就会变得十分黏稠;对于慢性疾病,痰湿、瘀血的产生大多是因为阳虚或者阳郁的疾病本质。前者是阳气的量不足,后者是阳气不能畅达,这两者往往同时存在,这些都会导致阳气功能的不足。
阳气对汗液的调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汗液的生成需要阳气的气化,另一方面汗液的排出也受到阳气固摄作用的调节。阳气的蒸腾气化作用,使津液变成汗液,即“阳加于阴谓之汗”。如我们在吃辣椒、花椒、生姜之后,会感觉身上发热,微微出汗;人年轻的时候阳气旺盛,容易出汗,到了老年汗液的分泌就会减少,其原因就是人上了年纪之后阳气逐渐亏虚,气化功能减弱,不能够产生足够的汗液;一般男性出汗较女性为多,其原因也是男性的阳气较女性旺盛。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病理性地出汗,如有些人平时容易气短乏力,身体比较虚弱,稍微运动之后就会出汗,是因为阳气虚弱导致对津液的固摄能力下降,体内的津液从汗孔排出;再比如人在虚脱时,身上会出很多汗也是由于阳气的固摄作用下降。
以上这些,可以说明阳气和水存在着互根互用的关系,同时这个关系是由阳气来主导。水在人体中发挥着很多重要的作用,但是这背后需要阳气的主导作用。
阳气和水作为对立又统一的双方,如果阳气不足,会导致阳气和水不能协调;如果水太亢盛,会影响到我们的阳气,也不利于水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比如口渴,说明身体缺少水分,这个时候最好是喝温热的水,因为水本来是阴寒的,冷水的寒气对阳气的消耗更多,如果没有足够多的阳气来气化水,我们喝进去的水也不能尽快补充人体。
如果喝的水太多,会损伤我们的阳气,严重的可能会出现水中毒;同样如果输液的速度过快,也会出现胸闷等不适症状,这就是因为过多属阴的水液进入人体,需要人的阳气去温煦气化,因此需要消耗一定量的阳气。
过多的水会伤及人体的阳气,因此看上去水和阳气又是对立的,实际上是因为水和阳气的互动关系中,阳气和水二者的主从关系被打破,于是就从正常生理情况下的互根互用,变成了相互对抗的关系,于是从表面上看,就是阴阳二者失去平衡。因此,阳气和水的关系,可以用阳主阴从来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