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来话避暑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1-01 11:2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3-01-01 15:42
1、找一个大山,躲到山里去避暑。到大山深处林深叶茂的地方,氧含量充足,是夏季修身养性的好地方,不过要耐得住寂寞哦。
2、游泳。到游泳池、河流、水库、海边去游泳,既能锻炼身体,还能让自己在这个炎热的夏季过的不那么烦躁。
3、适当运动。夏季是排除体内寒气最佳季节,这时候在早晨或者傍晚适量运动,让身体进行深层次出汗,让体内寒气尽量排除,有利于一年的身体健康。
4、城市人群到人防工程去避暑。有些人防工程是对于普通百姓开放的,带上水壶,拿上扑克、麻将,就可以享受凉爽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2 12:54
大暑,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大暑相对小暑,更加炎热,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大暑气候特征:高温酷热,是雷电暴雨台风的频繁季节。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自古以来,民间都有大暑三伏天饮凉茶、烧伏香、或晒伏姜等习俗。
在江南一带有“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伏里多雨,囤里多米”、“伏天雨丰,粮丰棉丰”、“伏不受旱,一亩增一担”的说法。在这炎热时节,滴雨似黄金。
白居易《消暑》诗说: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有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诗人认为在室内少放东西,心平气和坐于窗下,清风便会自然而来,凉爽也就由心而生了。
王维在林茂竹翠处纳凉时,给后人留下了千吟不厌的《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诗人认为,只有古树参天、宁静清幽的深山古寺,才是消暑纳凉的理想去处。
在大暑时节,养生尤为重要。著名医家李时珍推崇药粥养生。他说:“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也。”药粥对老年人、儿童、脾胃功能虚弱者都是适宜的。所以,古人称“世间第一补人之物乃粥也”,“日食二合米,胜似参芪一大包。
对于中老年朋友们,如果能做到冬病夏治,可能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那什么叫冬病夏治呢?顾名思义就是冬天好发的疾病,在夏天治疗。
按照中医理论,人体阳气生于夏,收于秋,而藏于冬。一些冬季的高发疾病,就是由于人体内阳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所致。而在夏季,人体阳气达到高峰,借三伏最热之时,对病人进行治疗,使虚阳恢复正常,就能有效增强其抗病能力,达到预防疾病在冬季发作的作用。
另外,在生活方面。夏季应适量饮水,并及时补充水分,平时喝开水最好,也可以饮用绿豆水、菊花茶等清暑药茶,出汗的较多的饮用糖盐水、茶水等,适当补充盐分和矿物质,以维持身体的电解质平衡,避免脱水。除了及时补水,还应常吃一些益气养阴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强体质。如山药、大枣、海参、鸡蛋、牛奶、蜂蜜、莲藕、木耳、豆浆、百合粥、菊花粥。这种多样化的夏季养生食品才能保障我们渡过一个快乐的消暑之季,伴我们安然地迎接秋天的到来。
(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