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石之美,尽物之性。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1-04 11:5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6:45
《中庸》第二十二章说:“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赞天地之化育,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与天地参矣”。
美石为天地之大美,是自然界用亿万年岁月阐述生命意识的方式之一,也是自然界天然的艺术语言,它本身的“物之性”就是天地化育之“天性”,去发现和发展其“物质之性”的“尽物之性”之为即是“创造”。
中国人爱美石,仿佛是对那久远茫昧的石器时代的记忆,不但从视觉上看它们的形制,更是用手、用面颊去亲近这石头的质地。经过石雕艺人精心的审石描样、打凿雕琢和细致修磨,这些冰冷的石头被赋予了美丽的生命
周末在家中翻阅关于寿山石的书籍,遂粗记并整理了此文,以便于学习和记忆。
寿山石因产于福州寿山而得名,与青田石、昌化石、巴林石并称为中国传统“四大印石”。其矿物质成分非常丰富,主要以地开石、高岭石、叶蜡石、珍珠陶石、伊利石、绢云母石、石英等。具有独特的结构和硬度,多用于篆刻和雕刻。被誉为“石中之王,国之瑰宝”。
寿山石种类繁多,其形成可上溯至数千万年前,多是由火山爆发而引起的地质活动而产生的矿石,以石质细腻柔润、色彩斑斓、纹理浑然天成等特点而闻名于世。按照传统习惯,寿山石的总目一般可分为“田坑”、“水坑”和“山坑”三大类,就是指在此矿区的田底、水涧、山洞开采的矿石。如今在这三大类的基础上,有多出了两大类,分别是月洋和旗山。其中以田黄石为最珍稀。田黄石色黄如枇杷,质韧而坚,福州名谚中还有“黄金易得田黄难求”、“一两田黄三两金”的说法。
寿山石的其他品种也不逊色,高山石、芙蓉石、都城石、玛瑙冰、桃花冻、天蓝冻各有千秋。诗人朱彝尊曰“天遣环宝生闽中”,剖之斑斓具五彩,他山之石皆卑凡。
寿山石雕始于南朝,兴于唐、宋,盛于元、明、清,复兴于当代。
从目前考古研究成果来看,历史上年代最久的寿山石雕刻实物是用长方形的福州寿山老岭石雕刻,年代为南朝(公元420~589年),距今1500年,为贵族殉葬物品。
唐朝时期,佛教开始在南方兴盛起来。芙蓉峰山麓和延庆禅院等先后兴建。到了后唐、后晋时,附近还兴建了翠微院、林洋寺等寺庙,住院僧侣达数千人,使得当时的寿山成为佛教香火兴盛之地,四方香客络绎不绝。这些数以千计的僧侣就地取材,广泛收集寿山石,磨砺雕琢成小摆件、法器、佛珠,或作为馈赠给游客的礼品。寿山石雕就是从这个时候起开始流向四方,闻名于世的。
到宋朝时,经济、文化、文化重心南移,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促进了寿山石的开采和雕制。题材多种多样,有人物、动物、神禽等,其作品生动活泼、风姿绰约、结构严谨,标志着寿山石的雕刻技艺开始走向成熟。
元、明之际,民间流行用“花乳石”刻制印章,寿山石由于其石质“洁净如玉,柔而易攻”遂成为最佳的印材之一。随着石章的出现,独特的石钮装饰雕刻艺术也问世了。
清朝时期,寿山石雕进入昌盛期,不但雕艺更为成熟,而且涌现了冠盖群石的崭新石种——田黄石。和前代相比,清朝时期的雕刻师能够按寿山石材的色质、形态不同,分别雕制人物、动物、文具、器皿、印章等,因材施艺的水平普遍提高。印章的钮饰更加精致多样,表现技法上出现了阴刻和链条技法,乾隆皇帝用过的一套“宝印”,就是用这样一块田黄刻制并由两根链条连接起来的三颗印章,技艺高超,堪称国之瑰宝。
到了清朝末期,寿山石雕出现了以“东门派”和“西门派”为主的流派。东门派以清同治年间的林谦培为鼻祖,他最擅长钮雕和圆雕,利用石料的自然形态与色泽,雕刻各种人物、动物和花鸟等观赏性陈设品。西门派以同治、光绪年间的潘玉茂为鼻祖。作品纯朴浓厚、潇洒超脱,布局清雅逸致,富有意境,后来的西门派高手又将中国传统绘画的构图之法运用于寿山石雕刻上,独辟蹊径,融雕、画于一体,以刀代笔,开创了薄意艺术的新境界,故西门派又称“薄意派”,作品中深具高尚、雅致的书香气,“薄意”也成为寿山石雕的专用名词。
20世纪50年代,寿山石雕开始复苏,进入70年代后,东西两派融汇交流,取长补短,同时吸收了古代与西方艺术之长,促使雕刻技法日新月异,出现了薄意、浮雕、高浮雕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发展了透雕、镂空雕和银嵌等新技法。
寿山石雕艺术品的雕刻过程包含:
相石、描样、打坯、凿坯、修光、磨光等几道工序。
寿山溪两旁的水稻田中多产田黄石。按产地不同将田石分为上、中、下坂田石。顺溪水而下的中间地段成为中坂,所产田黄石质量最佳,色浓质嫩。归纳起来,我们可以从石形、石质、石色、石皮和萝卜纹、红筋等六方面来鉴别真伪。
石形
田黄石通常都保留有着天然的鹅卵石形状。但是在上坂头附近出产的田黄石有时会有棱角。原因是这里接溪流的源头,其被水流冲击而滚动的机会比较少。另外某些埋在地下的田黄石,由于地壳运动而碎裂,产生棱角。如果仔细寻找的话,在附近还可以找到其他有棱角、碎裂的小田黄石。
石质
田黄的质地温润可爱,为微透明或半透明体。如果仔细观察,会显现出一种其他材质不具备的迷人光彩。
石 皮
尽管田*相按色相来区分,有田黄、白田、红田、黑田以及银裹金、金裹银等品种,但无论什么色彩的田黄都是以*为基调。比如红田石,其色近橙黄如橘皮,但无绝不可能出现桃红、朱红和血红的色彩;黑田石则黑中带赭;即使是被称作“白田”的田黄,也并非纯白如雪,而是白中稍带淡*或蛋清色。
萝卜纹
在强烈的光线下观察,凡是透明度较强的田黄,肌理往往隐约可见一条条细密的纹理,其形状犹如白萝卜纤维,故有“萝卜纹”之称。
红筋
红筋是指田黄表层偶尔出现的红色筋络,红如血,细如丝,俗称“红筋”,又叫“血丝”。它是田黄在迁移过程中产生的细裂纹,经土壤中氧化铁渗透而形成的格纹。
“美”并不只是技术,
“美”是历史中漫长的心灵传递。
努力地仰望着,
仰望着那永恒不息的美的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