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文言文大计什么意思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1-04 09:35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6 17:52

1. 【大计】是什么意思

【词目】 大计【注音】 dà jì 【释义】 1.官吏每三年一次的考绩。

2.明*核外官的制度,清沿其制。规定三年举行一次,每逢寅、巳、申、亥年,由县、州、府、道、藩、臬等层层考察所属*,申报督、抚审核其事状后,造册送吏部覆核。

对于才、守均优者称为“卓异”,经引见(即朝见皇帝)后得加一级回任候升。劣者劾以八法(后改为六法,参见“京察”》。

其处分与京官同。不入举劾者称为平等。

3.重大的谋略或计划。 4.[national annual accounting] 国家年终核算。

2. 文言文中“是”有哪些意思

〈名词〉

商业、职业或 *** 的事务、业务或国务 [affairs]

“国是”国事,治国的大政大策。

君臣不合,则国是(国家正确的方针大计)无从定矣。——范晔《后汉书》

〈代词〉

(1)此,这 [this;that]

是谓伐德。——《诗·小雅·宾之初筵》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孟子·告子下》

(2)代指:是日(此日,这一天);是夕(这天晚上);是处(这里;此处);是长是短(这样长这样短;如此这般);是月(这个月);是年(今年);是可忍,孰不可忍

〈形容词〉

(1)直、正、不偏斜

是,直也。——《说文》

而疑是精粗之体。——《礼记·玉藻》

(2) 对的,正确的 。[correct]

王弗是。——《国语·楚语》

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清· 林觉民《与妻书》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动词〉

(1)赞同;认为正确;肯定 [praise;justify]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清· 刘开《问说》

(2)订正 [correct]。如:是正(订正;校正)

(3)遵从,以为法则 [follow]

不法先王,不是礼义。——《荀子》。杨柳桥诂:“《尔雅》:‘是,则也。’”

(4)关系词。表示肯定判断之词 [be]类似现代语言中是的意思

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清· 林觉民《与妻书》

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表示两种事情同一,或后者说明前者

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宋· 沈括《梦溪笔谈》

〈副词〉

很,非常 [very]。如:是处(极为紧张处;到处)

<;连词>

表示让步,有虽然的意思 [although]。如:是则(虽然,虽则);是则是(是即是。虽则是)

〈助词〉

古汉语结构助词,一般用于成语中,辅助动词宾语前置,通常与“唯”联合使用(有例外)。如:

荀偃令曰:“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十四年》

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将唯命是从,岂其爱鼎?——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十二年》

名过其实,由于夸诳,内抱贪浊,唯利是图。——晋·葛洪《抱朴子》

是我从《中国现代汉语词典》里和网上找到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

3. 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

◎ 【是】 【shì】〈形〉(1) (会意。

小篆字形,从日正。本义:正,不偏斜)(2) 同本义 [right] 是,直也。

——《说文》。按,十目烛隐曰直,以日为正曰是。

而疑是精粗之体。——《礼记·玉藻》。

疏:“谓正也。” 上九,濡其首,有孚失是。

——《易·未济》(3) 对的,正确的 [correct] 王弗是。——《国语·楚语》。

注;“理也。” 使目非是,无欲见也。

——《荀子·劝学》。注:“谓正道也。”

立是废非。——《淮南子·脩务》。

注:“善也。” 彼人是哉。

——《诗·魏风·园有桃》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清· 林觉民《与妻书》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4) 又如:是非堆(招惹是非的人);是非垓(是非窝);是非涡(矛盾纠纷的中心);是非场(矛盾纠纷场所)(5) 概括之词。凡是,任何 [every;any]。

如:是人(犹人人,任何人);是事(事事;凡事);是件(件件);是处(到处;处处) ◎ 【是】 【shì】〈代〉(1) 此,这 [this;that] 是谓伐德。——《诗·小雅·宾之初筵》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孟子·告子下》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汉· 贾谊《论积贮疏》(2) 又如:是日(此日,这一天);是夕(这天晚上);是处(这里;此处);是长是短(这样长这样短;如此这般);是月(这个月);是年(今年);是可忍,孰不可忍 ◎ 【是】 【shì】〈动〉(1) 赞同;认为正确;肯定 [praise;justify]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清· 刘开《问说》(2) 又如:是古非今(崇尚古代的,贬低现代的);是是非非(肯定正确的,否定错误的。

指评定是非);各是其是;深是其言(3) 订正 [correct]。如:是正(订正;校正)(4) 遵从,以为法则 [follow] 不法先王,不是礼义。

——《荀子》。杨柳桥诂:“《尔雅》:‘是,则也。

’”(5) 关系词。表示肯定判断之词 [be] 正是四国。

——《诗·曹风·鸤鸠》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清· 林觉民《与妻书》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6) 又如:今天是端午节;只能是他来电话(7) 表示两种事情同一,或后者说明前者 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宋· 沈括《梦溪笔谈》(8) 又如:他不是学生(9) 表示陈述的对象属于“是”后面所说的情况。

如:院子里是冬天,屋子外是夏天(10) 表示所说的几桩事物互不相干。如:对是对,错是错,不能混为一团(11) 表示存在 [be;exist]。

如:房子前面是禾场(12) 表示让步 [be…,but]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宋· 柳永《雨霖铃》(13) 又如:料子是好料子,就是贵了点(14) 表示适合 [be suit]。

如:放的是地方(15) 尝试。用同“试” [try]。

如:是猜(试猜)(16) 像;似 [like;resemble]。如:是言不是语(似说非说;旁敲侧击) ◎ 【是】 【shì】〈副〉(1) 表示肯定 [certainly;really]。

如:是必(一定要;务必);是须(必须,务须);是致(以致;因此);我[是]昨天买的票;他手艺是高明,做出来的东西就是不一样(2) “是”不重读时,可省略,只表示一般肯定 [just]。如:我[是]问问,没有别的意思(3) 用作虚词,在回答问题、命令或要求时表示同意 [yes]。

如:是,我很高兴同你一起进午餐(4) 很,非常 [very]。如:是处(极为紧张处;到处) ◎ 【是】 【shì】 (1) 表示让步,有虽然的意思 [although]。

如:是则(虽然,虽则);是则是(是即是。虽则是)(2) 第二小句常有“但是、可是、就是”等词。

如:他瘦是瘦,可从来不生病(3) 有虽然的意思。用于转折句。

如:他早走了,赶是赶不上了(4) 表示原因、目的。“是”后可加“因为、由于、为了” [because (of)]。

如:他犯错误是[因为]平时太骄傲了(5) 选择问句的格式是:“还是…还是…?”“是…还是…?”“…还是…?”“是…是…?” [(whether)…or]。如:今天谁值班?还是你还是小王?(6) 或者 [or](7) 回答选择问句,要重复问句的一部分,一般不连“是”字。

如:你的表走得快还是慢?——快(8) 有时也用完整的“是”字句回答 你是上海人还是北京人?——我是北京人(9) 回答也可能超出问句的范围。如:你的表走得快还是慢?——不快也不慢 ◎ 【是】 【shì】〈名〉(1) 商业、职业或 *** 的事务、业务或国务 [affairs] 君臣不合,则国是(国家正确的方针大计)无从定矣。

——范晔《后汉书》(2) 又如:是事(事事,凡事);国是(3) 姓 ◎ 【是】 【shì】〈助〉 帮助宾语提前 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清· 刘开《问说》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

——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4. 文言文的之是什么意思

之:

动词义:

1、会意字。象艹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之,出也。象艹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说文》

如语焉而未之然。——《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

2、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之,适也。——《广雅》

自伯之东。——《诗·卫风·伯兮》

之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之虚所卖之。(“虚”同“墟”)——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佯狂不知所之者。——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欲之南海,何如?—— 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代词义:

1、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宣王说之。(之:指南郭处士来吹竽。)——《韩非子·内储说上》

虎因喜,计之曰。(之:这,指上文所说驴生了气只能踢的情况。)——唐·

柳宗元《三戒》

当分明记之。(之:指共读情景。)——清· 袁枚《祭妹文》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之:代词,指天下事。)——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之”是指示代词,指代“巫医乐师百工”。)——唐·

韩愈《师说》

2、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等。

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3、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纣王令推上法场,斩之老母。——《武王伐纣平话》

助词义:

1、的。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开火者,军中发*之号也。——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吾见师之出。——《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3、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口之于味,有同耆也。——《孟子》

词义梳理:

1、生出,滋长。

2、往;至。

3、用;取。

4、是。

5、代词。这;这个。

6、代词。他(她,它);他们。

7、代词。其,他的。

8、代词。用于自称或对称。

9、代词。指代处所。

10、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助词“的”。

11、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2、助词。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13、助词。用以调整音节或表示提顿,没有实在意义。古代也常用于姓名之间。

14、介词。相当于“于”。

15、介词。相当于“诸”,之于。

16、介词。相当于“以”。

17、连词。与;和。

18、连词。相当于“而”。

19、连词。相当于“则”。

20、姓。汉代有之马宇,明代有之辅。

5. 文言文里 得 什么意思

详细字义

〈动〉

1. (会意。金文字形,右边是“贝”(财货)加“手”,左边是“彳”,表示行有所得。手里拿着财货,自然是有所得。本义:得到,获得)

2. 同本义(本来没有而争取得来成为己有) [get;obtain;gain]

得,行有所得也。——《说文》

三人行必得我师焉。——《论语》。释文:“本或作必有。”

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孟子·梁惠王上》

佳婿难得。——《世说新语·假谲》

卖炭得钱何所营。——唐· 白居易《卖炭翁》

工之侨得良桐焉。—— 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3. 又如:得人心;各得其所;得肆(得志,肆意);得闲儿(有空闲时间;得空);得胜回头(宋元说书人在开讲正书前先说一段小故事作引子,叫得胜回头);得职(获得官职);得情报;得钱;得奖

4. 找到 [discover;obtain;find out]

知得而不知丧。——《易·文言》

虑而后后能得。——《礼记·大学》。注:“谓得事之宜也。”

至德不得。——《庄子·秋水》

既而得其尸于井。——《聊斋志异·促织》

5. 得知 [hear of;learn about]

故无术者得于不用。——《韩非子》

礼得其报则乐。——《礼记·乐记》。注:“谓晓其义。”

武王得之矣。——《吕氏春秋·义赏》。注:“犹知也。”

6. 捕获 [catch]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7. 亦指被捕获;被逮捕。又如:得俊(俘获敌方的勇猛将士)

8. 成功;完成 [succeed]

已经传人画图样去了。明日就得。——《红楼梦》

9. 又如:得算(计谋成功);得策(谋略得当)

10. 适,合 [fit;befit;suit]

傲啸东轩下,聊复得此生。——陶渊明《饮酒》

11. 具备 [have;possess]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荀子·劝学》

12. 同“德”,恩惠,感恩 [be grateful;feel grateful]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孟子·告子上》

地广而不得者国危,兵强而凌敌者身亡。——《盐铁论·击之》

13. 助动词。能,能够 [can]

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论语·微子》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进退不得,为之奈何?——《吴子·应变》

沛公军 霸上,未得与 项羽相见。——《史记·项羽本纪》

14. 得意,满足 [be proud of;revel in]

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史记·管晏列传》

常使两情皆得,彼此俱畅。——《世说新语·文学》

15. 又如:洋洋得意

16. 看到 [see]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名〉

1. 收获,心得 [what one has learned]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开郑有得,便欣然忘食。——《南史·陶潜传》

2. 德,道德,有德之人 [virtue]

尚得推贤不失序。——《荀子》

〈副〉

1. 必须,应该 [must]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

〈形〉

1. 合适;正确 [suitable;right]

于彼计则得。——马中锡《中山狼传》

历古今之得失。——《汉书》

6. 文言文的会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动词义:

1、会意字。古文从合从彡。按彡亦众多意。本义:会合。

会,合也。——《说文》

会,聚也。——《广雅·释诂三》

会同有绛。——《诗·小雅·车攻》

会言近止。——《诗·唐风·杕杜》

会朝清明。——《诗·大雅·大明》

会诸其币。——《仪礼·聘礼》

以会天地之藏。——《礼记·月令·季秋》

然后天下会于一。——柳宗元《封建论》

迁客*人,多会于此。——范仲淹《岳阳楼记》

2、晤见;会见。

时见曰会。——《周礼·太宗伯》

相见于却地曰会。——《礼记·曲礼》

会者何,期辞也。——《公羊传·桓公十年》

留待作遗施,于今天会因。——《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与燕王会境上。——《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使协调一致;符合。

音韵清畅,又深会女心。——梁·吴均《续齐谐记》

4、(多指在饭馆、茶楼中)付(款)。如会钞、会钱。

5、领悟;领会。

6、应当;应须。如会须:当须;应当。会应:该当。

名词义:

1、器物的盖子。

《礼经》:器之盖曰会,为其上下相合也。——《说文·会·段注》

敦启会。——《仪礼·士丧礼》

命佐食启会。——《仪礼·士虞礼》

2、业务、社交或其他性质的集会。

会论虞常。——《汉书·李广苏建传》

来会计事。——《史记·陈涉世家》

乃罢会。——《资治通鉴》

3、时机。如适逢其会。

4、人物荟萃的地方;主要城市——通常指行政中心。如会垣:省城;都市。

5、为一定的目的而成立的团体或团体组织。如帮会、会同馆:明代接待各国使者的地方。

6、灾厄;厄运。

百六有会,《过》、《剥》成灾。——《后汉书·董卓传赞》

7、民间一种小规模经济互助形式。一般由发起人约集若干人,按期等量交款,首次由发起人使用,以后按议定或拈阄决定的顺序轮流使用。

正在各书店里约了一个会,每店三两。——《儒林外史》

8、中医经络穴位名。

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9、古代中国历法所用的单位,等于10800年。

三十年为一世;十二世计三百六十年,为一运;三十运计一万八百年,为一会;十二会计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为一元。——邵雍《皇极经世书》

副词义:

1、必然;一定。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古乐府《孔雀东南飞》

长风破浪会有时。——唐·李白《行路难》

2、恰巧;正好。

会天大雨。——《史记·陈涉世家》

会其怒。——《史记·项羽本纪》

会幸苑中。——宋·王谠《唐语林·雅量》

会雨大作,因留寺。——《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会宾客大宴。——《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表示范围。相当于“皆”“都”。

弦、匏、笙、簧,会守拊鼓。——《礼记》

连词义:

1、相当于“与”“同”“和”。

上遣侍郎马尔泰会查郎河按治,于义坐夺官。——《清史稿·刘于义传》

会:kuài

动词义:

1、会意字。本义:计算;总计。本指年终结账。后泛指算账。

会,合也。——《说文》

会,岁计也。——《玉篇》

会,大计也。然则零性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孟子·万章下》正义

凡场务、仓库出纳在官之物,皆月计,季考,岁会。——《日知录》卷二十四

岁终,则会,唯王及后之服不会。——《周礼·天官》

听出入以要会。——《周礼·小宰》。注:“月计曰要,岁计为会。”

7. 是 文言文意思是什么

是 形容词义:1、会意字。

小篆字形,从日正。本义:正;不偏斜。

是,直也。——《说文》。

按,十目烛隐曰直,以日为正曰是。而疑是精粗之体。

——《礼记·玉藻》。疏:“谓正也。”

上九,濡其首,有孚失是。——《易·未济》2、对的;正确的。

王弗是。——《国语·楚语》。

注:“理也。” 使目非是,无欲见也。

——《荀子·劝学》。注:“谓正道也。”

立是废非。——《淮南子·脩务》。

注:“善也。” 彼人是哉。

——《诗·魏风·园有桃》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清·林觉民《与妻书》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3、概括之词。凡是;任何。

代词义:1、此;这。是谓伐德。

——《诗·小雅·宾之初筵》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孟子·告子下》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

——汉·贾谊《论积贮疏》动词义:1、赞同;认为正确;肯定。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清·刘开《问说》2、订正。

如是正:订正;校正。3、遵从;以为法则。

不法先王,不是礼义。——《荀子》。

杨柳桥诂:“《尔雅》:‘是,则也。’”4、关系词。

表示肯定判断之词。正是四国。

——《诗·曹风·鸤鸠》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清·林觉民《与妻书》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5、表示两种事情同一,或后者说明前者。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

——宋·沈括《梦溪笔谈》6、表示让步。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

——宋·柳永《雨霖铃》7、尝试。用同“试”。

如是猜:试猜。8、像;似。

如是言不是语:似说非说;旁敲侧击。副词义:1、表示肯定。

如是必:一定要;务必。是须:必须;务须。

是致:以致;因此。连词义:1、表示让步,有虽然的意思。

如是则:虽然,虽则。是则是:是即是;虽则是。

名词义:1、商业、职业或 *** 的事务、业务或国务。君臣不合,则国是(国家正确的方针大计)无从定矣。

——范晔《后汉书》2、姓。助词义:1、帮助宾语提前。

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清·刘开《问说》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词义梳理:1、正;不偏斜。2、正确。

3、指正确的论断或肯定的结论。4、认为正确;肯定。

5、订正。6、遵从,以为法则。

7、概括之词。凡是,任何。

8、表示肯定判断之词。9、表示加重语气之词。

10、表示答应之词。11、用在动词后面的两个数量结构之间,含有“算作”的意思。

12、代词。此,这;这里。

13、副词。表示范围,相当于“只”。

14、连词。表示承接,相当于“于是”。

15、连词。表示承接,相当于“则”。

16、连词。表示转折,相当于“而”。

17、连词。表示因果关系,相当于“因此”、“因为”。

18、连词。表示让步关系,相当于“虽”、“虽然”。

19、连词。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即使”。

20、助词。用在宾语和它的动词之间,起着把宾语提前的作用,以达到强调的目的。

21、助词。犹“夫”,表发端。

22、通“视”。23、通“寔”。

足,满。24、通“寔”。

实在;真实。25、通“氏”。

26、通“时”。此时,这时候。

27、用同“试”。尝试。

28、犹“甚”。怎样。

29、犹“甚”。极;很。

30、用同“事”。事情。

31、姓。三国吴有是仪。

见《三国志·吴志》本传。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说课包括哪些方面 说课内容包括()。 如何在手机百度上删除对话记录? 结核病是什么样的疾病? 曹丕17岁得了肺痨,明知自己命不长久,还要强争王位,是不是很自私呢?_百... 古代小说常出现的病名 急求一篇"生活小窍门"(500字)的作文 至今最有什么小妙招 健康的戒烟方法 笔记本电池锁死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怎么给图片加蓝天白云? 林和西路属于哪个区 1113代表爱情啥意思 杜字多少笔画 孩子不好好上学怎么办 孩子不好好上学家长的处理方法孩子不好好上学家长怎么办 word里面箭头变十字架怎么办 水貂和水晶貂的区别 如何在word中做选择题时快速做上答案的标记 word中做选择题,遇到难题后如何快捷地选中该题内容并加入到另外一个文档 滴滴出行关怀模式是什么怎样开启 是什么原因造成农民不种地去城市打工?怎么才能让农民工回归耕种? 该买大来不买小,大力妈妈去种地解一生肖? 自行车多少速的好? 车险代位求偿条件 微信截屏发到网上别人怎么查看 梦见蜈蚣在我身上爬 梦见蜈蚣趴在自己身上 牛油果能直接吃吗 有没有注册时不需要手机号码验证以及最后交易支付时不用留手机号码的购物网站? 不知火舞铭文该怎么出王者级的玩家都这样出 宁波市最新防疫规定 电脑重装系统开不了机的解决方法电脑重装系统开不了机怎么办 官方qq是什么意思~~它我们平常用的免费QQ有什么区别 我不知道怎么开邀请QQ校友官方Q吧 QQ校友申请创建班级,审核需要多长时间?和QQ群绑定有什么好处? 没脖子应该穿哪种羽绒服 照片用画笔覆盖的地方怎么看到内容 梦见别人放火烧自己但是逃走了 梦见有人放火烧我我被解救 gpu3d占用率100%怎么解决 杜有几笔画 杜默为诗的意思是 怎么查码 如何查码 三个字的动宾短语都有哪些? 虎丘什么地方好玩 荣耀7X有没有指关节截屏 word文档里每张纸头都有如下图这样的字,无法选中,请问怎样去除?? 冬天冰箱里的温度怎么调节最好 电脑录像怎样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