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明代的文化民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2:4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0 02:51
我先查了大概,细节我再查查
民族文化大融合的
明代民俗
明永乐皇帝定都北京,不仅延续了汉族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同时也保留了辽、金、元三个朝代少数民族在京城留下的部分民俗。明代北京的民风民俗是中华各民族文化和民俗大融合的具体体现。
人口迁移带来民风民俗的转变
明朝初年,为了巩固北京皇都的地位,促进经济发展,先后往北京进行过3次大的移民。移民的重点地区是山西和江浙两地。但这3次移民主要是充实京城劳动力,因此也就多数落户到了京郊。到永乐年间,为充实北京的经济和文化,又“徙直隶苏州等十郡,浙江等九省富民实北京”。这些江南富户中,有许多选择在景色宜人、商业繁荣的西城落户。
来自于中原地区和江南地区的习俗和礼仪,表达了人们企盼幸福、平安、长寿、吉祥的愿望,也密切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封建社会里人们在生活中的最大愿望就是生儿育女,以延续香火。当时在妇女临产之前,娘家人都会送去鸡蛋和果羹等物,祝福女儿生育顺利,俗称“催生”。婴儿出生后,父亲要带着礼物请长辈或德高望重的人给孩子起个乳名。乳名一般都是祝福孩子吉利长寿,如“百岁”、“长生”、“小顺”、“福子”、“玉珠”等。但也有人认为给孩子起个太好的乳名会“折福减寿”,于是给孩子故意起个卑贱的乳名,认为这样会更容易养活。还有的干脆给男孩起个女孩的乳名,甚至给男孩留个小辫儿,穿个耳朵眼儿,戴个耳环。孩子生下的第三天或满月,家人会集亲友为孩子洗浴,俗称“洗三”。民俗中还有给新生儿“过百天”一说,婴儿出生100天,父母把双方亲友聚到一起,吃顿像样的饭,说些祝愿的话,祈祷孩子能长命百岁。
到了明代,居住在西城的南方人不断增多,带来了江南的婚俗。开始流行“下茶礼”,即订亲时男方向女方家送茶礼,暗寓结婚后永不反悔。茶礼分为大茶礼和小茶礼两种。大茶礼是送衣服、首饰等,有钱人家除送锦衣以外,还要送金银珠宝等首饰。小茶礼以果羹为主,果品的数量分为四和六或十六,“四”是二双,有“好事成双”的寓意,也有“四平八稳”的含义;“六”在中国传统民俗中有“六六大顺”的寓意。
婚礼则以汉族传统习俗为主。结婚前一天要行“催妆”礼,男方家会给女方家送一张炕席、两只雄鸡以及一些生活用品。结婚当日,新媳妇要举行“过门”仪式。新郎到新娘家接亲时,把一个马鞍放在地上,让新娘从上面迈过去,取其谐音叫做“平安”。进新房之前,在洞房里撒五谷和花生、栗子、大枣、桂圆等干果,盼新娘“早生桂(贵)子”。婚礼当中要拜天地、拜父母,并且行“合卺”礼,就是新婚夫妇在新房内共饮合卺酒,象征着两者连为一体。结婚3日以后新娘“回门”,娘家要将一些饮食和服饰送给女儿,同时要拜访男方的亲戚,称作“三朝”。“过门”一个月后,新娘要回娘家住一段时间。
在小孩儿周岁时,讲究“抓周”,陈列几种生活用品或不同职业的用具,让孩子信手去抓,抓着哪个,则预示着孩子是否聪明贤德或未来干哪行。
明代的丧葬制度主要以土葬为主,只有信佛的人和少数贫困市民死后还是火葬。当时,按照风俗,家里死人后要发丧3日。死者的家人向亲朋好友发讣告,门前挂出丧牌,写明死者的寿命年月。发丧时,死者的长子要摔盆,儿女也行披麻戴孝礼。葬后3日,家人要到坟墓行祭奠之礼,俗称“暖墓”。此外,亲属还要服丧。服丧也有很多规矩,比如要穿素服,布鞋要缝白布,儿子孙子百日之内不刮脸、不理发,服丧期间要闭门谢客,当官的要谢职回家守丧,不能参加各种喜庆活动等。通常子女为父母或妻子为丈夫服丧的时间是3年,同胞兄弟、孙子为祖父母、胞侄为伯伯叔叔服丧是1年,一般亲戚服丧百日。过了“百日”,守丧的亲友便可在“礼”上有所放松,一般的人家也可从吉,即恢复正常的生活了。
集中展示民间风俗的庙会
明代的北京西城,寺庙和道观众多,如都城隍庙、护国寺、白塔寺、药王庙、崇云观、白云观、历代帝王庙等一些庙宇都非常有名。随着历史的演变,这些庙宇不但是信徒进香、礼拜的地方,也成了广大民众聚会的场所。开庙之日,便成了人们交易日用生活用品和民间艺人演出的场地。到了后来,这些庙会逐步演变为商业性和娱乐性的集市,也可以说就是北京民俗的“展览会”。